借助课件明诗意.doc_第1页
借助课件明诗意.doc_第2页
借助课件明诗意.doc_第3页
借助课件明诗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助课件明诗意 巧妙品读悟诗请教望天门山一得都镇湾宝塔小学 刘瑞丽教古诗我认为应该教得如诗如画,学生学得如痴如醉。这样,学生才能将古诗的诗意、作者的情感理解的得透彻。所以,在教望天门山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巧妙品读,很顺利完成了本诗的课堂教学。一、初读诗句,巧妙扫除障碍初读古诗时,当学生把生字标出来后,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生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1)戴帽拼读,了解字音: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名拼读,然后个体领读,再进行集体拼读,反复拼读,字音很快掌握。(2)摘帽拼读,巩固字音:将生字卡片上生字的音节去掉,再出示生字让学生直接认读,在认读过程中,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若有错误及时正音再读,经过反复训练字音得到了巩固。(3)变魔术记,记住字形:在记字形时,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有的采用熟字组合法,有的采用魔术换部件法,还有的是猜谜语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看看哪个记忆的方法最科学,哪个记忆最快,在交流中,学生很快记住了“断”“楚”“孤”“帆”这四个生字。(4) 给字安家,了解字义:只是记住字形、会读字音是不够的,还要会运用。我先将古诗中的生字去掉后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把生字送回家,再读原诗,然后进行扩散思维给生字找伴组词。在训练中字义也得到了解。二、再读诗句 轻松读出节奏当学生能将诗句朗朗上口时,然后出示打上节奏线的古诗并把每一句末尾的“开”“回”“出”“来”四字用红色标出,让学生观察与书上的古诗有何不同?学生很快发现了“节奏线”和红色标记的四个字,并仿照在书上打上记号。然后相互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后进行点拨:一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二是抓住“开”“回”“出”“来”四个关键字。在学生用心感受时,教师又利用范读和录音磁带让学生找到读的感觉,很快将古诗的韵味找出了,读出了古诗的抑扬顿挫。从学生有滋有味的朗读中,似乎已把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已展现在我的面前了。三、借助课件 自主理解诗意望天门山这首诗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天然巧成。因此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我根据诗句描绘的情境分别给诗句配置了相对应的画面,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中理解诗意。当出示“天门中断楚天开”这句诗时,视频上显示出长江从两山之间流过的画面。启发学生看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两座山遥遥相对,长江水冲破山奔流而出”时,教师及时点拨:天门两山原本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山”,使它中断而成东西两山,学生随之感受到了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当画面出现“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激起回旋”时,学生立刻随口应到“碧水东流至此回”,然后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出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句诗也是诗人的兴奋点。当课件显示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两山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学生对“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出行舟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兴奋点所在喜悦之感。针对“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学生理解更易如反掌,当学生看到图上徐徐而来的“孤帆”和缓缓下落的“红日”时,传神地描绘出一只小船从天水相接的天边悠然驶来,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境和诗人欣睹命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课件的辅助,使学生对诗中的“相对出、楚天开、至此回、日边来”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四、对话朗读 成功感悟诗情理解诗句后,为了让学生感悟诗中的“相对出”、“楚天开”、“至此回”、“日边来”的用词巧妙,设计了“你对本诗中哪句诗最感兴趣?”这一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发言的劲头颇高。有的说:“我对两岸青山相对出感兴趣,因为相对出把静止不动的天门上写活了,就是老师刚说的具有动态美吧!”有的补充道:“我从中断一词感悟出了江水的巨大威力。”“我对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感兴趣,因为长江水在这儿打回旋,把夹江对峙的天门山阻挡江水的情境生动表现出来了。”还有的说:“我对最后一句感兴趣,诗中既写了“落日”又写了“孤帆”,“江水、落日、孤帆”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画面,不仅给作者带来了惊喜,也同时给读者带来了惊喜,读着读着眼前有忽然一亮的感觉。”交流后,让学生用最美丽的童声把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出来,这时的朗读除了节奏、韵律动听外,更听得出学生朗读时抓住了每句的“出、开、回、来”的四个表示动作的词体现得更好。五、适当拓展 陶冶学生性情学生已对本诗熟读成诵了,这时再利用课件将望天门山一诗的标点去掉,采用古人从右到左竖式书写的格式把这首诗以书法作品形式展示出来,同时提出要求:观察本作品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能将这些文字读给大家听吗?学生这时特兴奋:有的情不自禁按平时读课文的习惯横着一个个字读出;有的很快发现了竖式书写的格式特点,摇头晃脑地读出了原诗我为之惊喜,并及时将古人的书写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古文化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看着这幅书法作品朗读这首诗时,让人回味无穷。接着告诉学生:祖国山河美如画,刚才我们一起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和长江的浩瀚,这时想欣赏西湖秀丽的风光吗?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在初读交流中学生初步感受到西湖的晴姿雨态有多么美好奇妙,为下一课时奠定了基础。六、古诗新唱 再度回归文本长时间的紧张学习后为了让学生舒缓一下情绪,又设计了“古诗新唱”这一教学环节。当望天门山的旋律刚刚想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了起来。第一遍让学生欣赏、熟悉旋律,第二遍要求学生跟着边律动边唱古诗的诗句,同时播放相关的背景图,学生看着图,听着乐曲,唱得如痴如醉。用古诗新唱让学生再度回归文本的效果比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最后默写古诗时,我班52名学生,仅2人错了一个生字。本节课古诗的教学,虽然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