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物理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物理 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优化总结 专题归纳整合 章末综合检测 本章优化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功的计算在中学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功的计算公式w flcos 只能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况 不适用于变力做功的计算 在实际问题中 我们往往要求计算出变力的功 下面介绍几种求变力做功的常用方法 2 用微元法求变力的功在力沿圆周做功的情况下 力f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 若将圆周分成许多极短的小圆弧 每段圆弧都可看成一段极短的直线 这些短直线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力f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数和 这样 变力做功的问题就能转化为恒力做功的问题了 3 用图象法求变力的功在f l图象中 图线与两坐标轴所围的 面积 的代数和表示力f做的功 面积 有正有负 在l轴上方的 面积 为正 在l轴下方的 面积 为负 4 用等效法求变力的功若某一变力做功等效于某一恒力做功 则就可以应用公式w flcos 来求 在此类问题中 一般要用到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方法 判断出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5 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动能定理是求解变力做功的常用方法 在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而发生状态改变时 如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时 应首先考虑应用动能定理 6 利用w pt计算此种方法多用于功率恒定的情况 如图7 1所示 一辆汽车通过一根绳pq跨过定滑轮提升井中质量为m的物体 绳的p端拴在车后的挂钩上 q端拴在物体上 设绳的总长不变 绳的质量 定滑轮的质量和尺寸 滑轮上的摩擦力图7 1 都忽略不计 开始时 车在a处 左右两侧绳都已绷紧并且是竖直的 左侧绳长为h 提升时车加速向左运动 沿水平方向从a经过b驶向c 设a到b的距离也为h 车过b点时的速度为v0 求车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 绳q端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精讲精析 车向左加速 物体向上加速 绳子拉力是变力 不能直接用定义式求绳子拉力做的功 只能应用动能定理 应用动能定理 一般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题要简单 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不用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中细节的变化 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做功量及过程的始末动能 4 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 也可以是能够看作单一物体的系统 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 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因此 比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 5 应用动能定理可以把物体经历的物理过程分为几段处理 也可以把全过程看作整体阶段来处理 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正确分析物体受力 要考虑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 包括重力 2 要弄清各个外力做功的情况 计算时应把各已知功的正负号代入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 在计算功时 要注意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做功的 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求出总功 4 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 v必须是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5 动能是状态量 具有瞬时性 用平均速度计算动能是无意义的 质量为5 103kg的汽车在t 0时刻速度v0 10m s 随后以p 6 104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 经72s达到最大速度 设汽车受恒定阻力 其大小为2 5 103n 求 1 汽车的最大速度vm 2 汽车在72s内经过的路程s 答案 1 24m s 2 1252m 1 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 对某一物体 若只有重力 或系统内的弹力 做功 其他力不做功 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则该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 对某一系统 物体间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 机械能也没有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 如没有内能产生 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 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 选取研究过程 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分析各力做功情况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3 选取参考平面 确定物体在始末状态的机械能 4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选取不同的参考平面应以解题方便为原则 如图7 2所示 一轻杆可绕o点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 杆两端各固定一个小球 球心到o轴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 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且m1 m2 r1 r2 将杆由水平位置从静止开始释放 不考虑空气阻力 求小球m1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多少 图7 2 1 能量是物体对外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具体值往往无多大意义 我们关心的大多是能量的变化量 能量的变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 即所谓功能关系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 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 w合 ek2 ek1 即动能定理 2 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改变 wg ep ep1 ep2 重力做正功 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 重力势能增加 3 弹簧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改变相对应 wf ep ep1 ep2 弹力做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弹力做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 4 除重力 或系统内的弹力 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相对应 即w e 5 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 即ff s相对 q 3 用功能关系解决的两类问题 1 已知功求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数值 2 已知能量转化数值求某个力做功 2011年宁德高一检测 电动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 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