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 语文S版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三首古诗,包括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人描写了在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寻花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黄四娘,杜甫居住草堂时的邻居。蹊,小路。千朵万朵,指花很多。低,低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成千上万朵花压得枝条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流连,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恰恰,形容声音非常和谐动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戏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宛转动人。 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全诗围绕着花景来写。前两句直接写花,“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从分布、数量、花的繁茂程度等不同角度描写,写出了花的缤纷、繁茂。后两句写花间的景象,由写静态转为写动态,具体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个方面细致描写了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和黄莺宛转动人的叫声。这也是“寻花”时所见,从侧面来写花,为前两句描绘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指春天的京都长安城。寒食,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清明节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御柳,御苑中的柳林。御,封建社会与皇帝有关的东西都称“御”。御苑,皇家花园。按当时习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斜,旧读“xi”,现读“xi”。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汉宫,汉朝宫廷。这里喻指唐代皇宫。传蜡烛,寒食节天下禁止生火,但权贵宠臣可以得到皇帝恩赐而点蜡烛。五侯,指东汉时的五个大官,这里泛指王侯贵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这首诗首先描写春天长安城的景色。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写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点蜡烛。诗人描绘寒食节景象,由白天写到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泊,指船只停靠。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运河由此汇入长江,唐朝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和长江北岸的瓜洲隔水相望。钟山,即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京口和瓜洲就在这一水相隔之间,回首钟山也只相距几重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吹绿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还,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这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钟山,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课文的每首诗都配有一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反映的是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第二幅插图描绘的是寒食这首诗“春城飞花”“御柳飘拂”的情景,第三幅插图展现的是泊船瓜洲这首诗中,诗人泊船瓜洲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情景。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编排有三道思考题。第1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题提示学生根据插图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意在指点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第3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以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材后面还编排有“学习链接”,介绍作者是怎样推敲诗句的。这个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并从作者认真写作的态度中受到启发。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赠汪伦。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一首古诗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在理解诗句的同时要注意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赠汪伦1以故事引入。赠汪伦这首诗的作者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李白。汪伦和李白是好朋友。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干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轻重缓急得体,抑扬顿挫分明。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随机指导。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点拨。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练说,可以发挥想象。)(4)指导朗读、背诵。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赠汪伦。第二课时、复习引入1指名背诵赠汪伦。2指名描述诗意。二、揭示课题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2解题:补充介绍黄鹤楼,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之:往,去。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故人西辞黄鹤楼重点解释“西辞”。可结合地图,让学生先找到武昌,再找扬州,看两个地方所处的位置,也可画出长江流向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重点抓“烟花”。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学习时采取边读边画边思考的方法,先让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情景,在头脑中或在纸上形成画面,犹如亲眼看见李白送别好友后呆立江边,久久不肯离去,若有所失的神情,使学生在展开想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谊。教师: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6练习背诵四、总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五、拓展延伸(可任选一项完成)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第三课时、复习引入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学习回乡偶书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2简介作者及背景。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土,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说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贷款借款合同书范本
- 2025电子产品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楼道扶梯工程合同范本
- 宠物无偿领养合同范本
- 2025股权转让合同示范范文
- 2025标准购房合同协议书写才有效
- 装修换租房合同范本
- 2025汽车租赁合同及车辆安全管理规范
- 易装修合同范本
- 铁矿购销石合同范本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 初中情景教学法教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