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doc_第1页
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doc_第2页
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doc_第3页
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doc_第4页
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OC并不难,主板超频上手攻略。前言我们知道,主板作为电脑主机中各配件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其它配件的工作方式与状态。打个比方,如果CPU、内存、显卡等等配件是战斗机,那么主板就是航母。而我们通过对主板的设置包括软件和硬件方面,就可以实现对这些配件的超频。例如,在主板的BIOS中调节CPU的外频和倍频,就能改变CPU的核心频率从而实现超频。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超频的“航母”主板。我的主板能超吗?相信很多初次接触超频的朋友首先就会问:我的主板能不能超频?在超频CPU之前,的确要先看看自己的主板是否具备超频的基础,因为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提供了相应的超频设置功能,特别是一些品牌机上的主板,厂商为了保险起见,屏蔽了主板的超频选项。那么你的主板是不是能超频呢?从以下几点去看看就知道了。硬件体质要过关关键词:供电电路散热措施简单地讲,供电电路和散热措施方面设计出色可以改善主板的超频能力当然,它们只是辅助条件,是决定超频幅度的条件,并不是说供电电路简单、散热设计普通就完全不能超频。一般来讲,像300元以下的主板,在超频方面设计就相对简单一些,并没有特别针对超频进行优化,供电电路设计方面也只是够用,散热片一般比较普通,这样的主板在超频“体质”上就显得弱了一点,实在要超频的话,就要注意解决好供电电路及主板芯片的散热问题,添加机箱风扇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而对于价格较高的豪华型主板,超频本身就是卖点,所以本身“体质”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就看设计是否合理,超频操作是否方便而已。相对简单的CPU供电电路:豪华的8+2相CPU供电电路:没有加装散热片的CPU供电电路:加装全铜热管散热器的CPU供电电路:BIOS选项要具备关键词:频率调节BIOS设置有了一定的超频“体质”,还得看主板的“灵魂”部分,也就是BIOS设置中是否有相应的频率调节选项。BIOS是什么?简单地讲,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就是设置主板参数的软件界面,和Windows不同的是,BIOS是保存在主板上的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里的。根据主板采用BIOS牌子的不同,开机进入BIOS界面的快捷键也不相同,不过这很简单,开机的瞬间注意屏幕左下角的提示,一般是“PressXXXEnterSetup”之类,照提示按下相应的键即可(DEL键或者F2键)。在BIOS中,寻找“Frequency/Voltage”之类的选项,选择后可以看到CPUFrequency、DRAMFrequency、PCIExpressFrequency等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就是我们超频要调节的选项。当然,由于主板的不同,可能这些项目的位置和名称有所不同,所以,仔细地查看主板的说明书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如果主板盒子里的说明书丢失了,可以上网去主板官方网站下载对应产品的电子说明书。当然,如果你的主板的BIOS中没有频率调节选项,那么想超频就只能靠软件了,而且还得指望超频软件能识别到主板的时钟发生器。这类相对复杂一点的应用我们以后的进阶栏目会有一定的介绍,这里还是主要帮助大家轻松上手,享受超频的乐趣。图中画横线的部分就是与超频相关的频率调节项(从上到下依次是CPU外频、内存频率、PCI-E总线频率、PCI总线频率)超频常识要知道前面我们对如何初步判断主板是否适合超频进行了介绍,但硬件条件具备了,我们还得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在超频的时候有更明确的目的性,而不是胡乱地试验。放心,这些概念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知道它们是什么就行了,并不用费脑筋去弄明白它是怎么来的。我们将从Intel和AMD两个平台来讲解,因为两家公司的主流处理器架构差异较大,在超频设置方面有所不同。Intel处理器平台关键词:FSB频率内存频率对于Intel处理器来说,FSB(前端总线)最高频率就决定了CPU的最高核心频率(因为Intel处理器的倍频不能向上调节),而在实际的主板BIOS中,我们可以调节的就是CPU的外频,外频乘以4,就是Intel处理器的FSB(不少主板BIOS中的FSB其实直接就显示的CPU外频,这一点值得注意),所以我们说调节外频或者是调节FSB,都是一个意思,它们之间只是有个4倍关系而已。例如,PentiumDualCoreE5200的核心频率为2.5GHz,它的外频为200MHz,倍频为12.5,那么它的前端总线频率就是2004=800MHz。例如BIOS中的这一项就是CPU的外频调节项(图中划线项):那么我们要超频的话,将外频调高,比如把E5200的外频从200MHz调到250MHz,那么这时候E5200的核心频率就变成了25012.5=3125MHz,前端总线就变成了2504=1000MHz。OK,现在你已经初步完成超频了,是不是很简单?前面我们说到了CPU的外频,那么在超CPU外频的同时,内存的频率也会改变(这里我们以主流的DDR2内存为例)。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内存与FSB的比例调节,一般来说,系统会默认一个比例或者在主流DDR2平台上直接选择DDR2800(注意这不一定是指内存工作在800MHz等效频率下,主板BIOS中这样的选项一般都只代表一个FSB和内存的比例,也就是当前CPU器默认FSB下时,内存频率正好是800MHz等效频率的比例)。比如我们使用E5200的时候,FSB为800MHz,内存也是800MHz,那么这个比例就是FSBDRAM=11;如果使用的是E7200,前端总线是1066MHz,内存为800MHz,那么这个比例就是FSBDRAM=1.331(根据主板不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详细说明可参照对应的主板说明书)。这个比例有什么用呢?要知道,IntelCPU的外频达到300MHz以上都是可能的,而DDR2内存如果选择与FSB11同步的话,就算体质再好,也很少有能超到DDR21200水平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超频的大多数时候都要选择更高的比例,让内存频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在CPU外频调节项的下面就是内存频率的调节项:例如我们前面将E5200的外频超到了250MHz,这个时候如果不特别设置的话,内存也工作在DDR21000的水平下,对于普通的DDR2800内存来说这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增加FSBDRAM的比例,比如在BIOS中选择DDR2667这一档,内存频率就会降到833MHz,很多DDR2800内存已经可以正常运行了。简单地说,对于Intel处理器超频来说,首先是调高外频,调低内存频率,找到CPU外频极限了再慢慢调高内存频率找出极限,就这么简单,至于电压、内存时序这些细节项那是发烧友追求极限玩的,我们只是为了改善应用体验而超频,所以了解这些已经足够了。AMD处理器平台关键词:内置内存控制器HT总线频率和Intel主流CPU最大的不同,AMD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是做在CPU里面的,因此会和CPU核心频率有一个比例关系,以AM2接口的Athlon64X2为例,当核心频率数值无法整除400的话(DDR平台则是除以200),就会自动选择低于800MHz的比例,例如早期的AthlonX24000+,核心频率为2100MHz,除以400就是5.25,显然不能整除,为了稳定起见,CPU会自动选择除以6,那么内存频率就变成了3502=700MHz,所以Athlon64X24000+比Athlon64X23800+(2GHz)内存性能低一点是很正常的。依此类推,Athlon64X25400+(2.8GHz)才能让DDR2800工作在默认频率上。除了这一点差别外,AMD处理器超频和Intel处理器也是大致相同的,调节CPU外频即可,当然也要注意内存比例的选择,当内存频率太高影响系统稳定时,同样可以通过调节比例来降低内存频率。BIOS中将HT总线的倍频调到4或者更低有助于使用更高外频:另外,HT总线频率也是AMD平台所独有的一个参数,它也是随处理器外频变化的,对于老的AM2主板A690G或MCP51/61来说,HT2.0上限频率是1000MHz,而最新的A7XX和GeForce8200/8300系列主板则支持HT3.0,频率可达2GHz。当处理器外频调高之后,HT频率也会提高,如果太高的话也会让系统不稳定,那么我们就要调节HT总线的倍频,让它在外频很高的时候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就能大大提高超频的成功几率。总之,AMD平台超频主要是调外频,同时注意内存和HT总线频率不要太高,慢慢试出比较稳定的值即可,至于电压、时序还是那句话,那是发烧友玩的,以后我们会有深入的介绍。PCI-E/PCI频率不可忽视关键词:锁定PCI-E/PCI频率无论是AMD平台还是Intel平台,PCI-E/PCI频率都会影响到超频后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它们的频率也是跟随CPU外频变化的,如果太高会导致PCI-E/PCI总线上的设备工作不正常,比如显卡死锁、硬盘找不到、声卡罢工等等,严重一点就直接死机导致超频失败。不过现在的主板一般都提供了PCI-E/PCI锁定功能,要么系统自动帮你锁定,要么就手动设置为100/33MHz即可,非常简单。一些主板BIOS里不但可以选择固定的几个PCI-E频率值,还可以自由设置:当然,不是任何超频的时候都需要锁定PCI-E/PCI的频率,在一些低端的主板上,例如G31之类,Intel为了限制它的超频能力,设定了所谓的“频率锁”,如果将PCI-E/PCI频率锁死的话,你会发现在其它中端主板上很好超的处理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