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一剪梅》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一剪梅》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一剪梅》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一剪梅》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剪梅教案设计 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李清照的心情,一剪梅教案设计应该怎么做呢? 1.教学目标: 1.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诗词中的具体含义 1.2.了解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及其词作 1.3.熟悉分析词作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其他词作 1.4.体会宋代的小词韵味,提高对词的认识,提升文学素养 2.教学重点: 2.1.宋词的基本特点及其分类,理解婉约词的基本特点 2.2.体会一剪梅中词人的感情特点,熟悉词作中的语言特色 2.3.李清照的其他特色词作 3.教学课时:1课时 4.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分析法、影视文本结合法 5.教学过程 5.1.课前准备: 5.1.1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收集关于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收集宋词的有关知识 5.1.2.准备一剪梅的歌曲:卓依婷月满西楼 5.1.3.李清照的生平及词作特点: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县明水镇(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诗词文皆工,尤精词作,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有词集漱玉词传世。其词善于抓住细节(绿肥红瘦),精雕细画,婉约有致,语言清新自然。李清照的词作分为两期,靖康之难之前,李清照的词作主要是抒发儿女情怀的闺阁词作,才情斐然;靖康之难之后,丈夫赵明诚不幸病亡,李词词风转变,风格变得沉重许多,主要以国愁家思为主要的感情基调。 5.1.4.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诸葛忆兵李清照和赵明诚,北京:中华书局,xx年5月。 李清照18岁嫁予当朝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两人都喜好金石,志趣相同,婚后相敬如宾,然赵明诚时为太学生,后时常因公出差,李饱受相思之苦,由此而诞下一剪梅、醉花阴等词作;1127年,靖康之难后,赵明诚和李清照被迫南迁,其间辗转漂泊,两人苦苦收集十几年的金石收藏丢失殆尽,无奈苦闷之极;不久,赵明诚病逝,李伤心欲绝,至此,词风大变,凄凉之意跃然纸上,代表词作声声慢、永遇乐。 小故事: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5.2.师生交流 根据上次课的布置任务,上课之时便让学生举手上台来进行资料的介绍,第一步先介绍宋词的基本特点以及基本分期;第二步介绍李清照的词作。学生介绍完成之后,由教师总结,并且询问学生喜欢宋词中的哪位词人,喜欢那位词人的哪首词?为什么?同时询问同学对李清照的词的认识,以及喜欢李清照哪首词? 宋词: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体制上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代表词人分别有柳永、李清照(婉约词派),辛弃疾、苏轼(豪放词派)。 5.3.欣赏作品(配乐:卓依婷月满西楼)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4.作品赏析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词牌名,小令。词人作词时,赵明诚外出公办,词人一人寂寞难耐,作词以寄夫。 玉簟:din,席子 云中:鸿雁传书,云中归来 锦书:写在锦帛上的书信。据晋书记载,窦滔妻织锦,为回文璇玑图书寄予窦,后以锦书借指妻子寄给丈夫的书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信,此处为反指,指丈夫给妻子寄的信。 雁字回时:秋高气爽,鸿雁南飞,来年春日,鸿雁回来,然雁已归,人何处?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自己的思念期待丈夫能够感受到,因此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之痛处,眉头紧锁,然收起思夫之情,却是心头黯然。指词人内心的思念之切,难以挥去。 5.5.分析讨论 (1)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副怎么样的画面? 答:词人在词中描写了一位久居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思妇难耐寂寞,独上兰舟,看门前流水,望身后空荡阁楼,见北归鸿雁,对丈夫的思念无比深重。 (2)词人词中描绘了一位怎么样的形象? 答:词中描绘了一位久居家中,丈夫外出,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3)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实景/虚景) (4)试分析词中下阕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 答:词句描绘了词人的思念之情,词人以花和流水分别比喻自己和丈夫,表达出了词人对丈夫外出的无奈和怨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是词人和其丈夫心有灵犀,相互思念,表达了词人和其丈夫之间的感情深厚。 (5)词的最后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千古名句,试分析。 答:“才下眉头”表达出了词人思念已久,体现出了词人的思念之切之真;“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思念之情难以挥去,体现了词人的思念之深之重;因此最后一句体现出了词人对丈夫思念之情的无比深切。 (6)试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该词 答:所谓“知人论世”是指利用作者的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