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版本篇目考.doc_第1页
《鬼谷子》版本篇目考.doc_第2页
《鬼谷子》版本篇目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明荷(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鬼谷子作为先秦时期唯一的纵横家子书,在版本篇目方面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证,认为鬼谷子一书当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智慧成果的总结,且全书思想皆直承鬼谷先生,只是由于辑者不同而各篇风格不一。关键词:鬼谷子;版本;篇目;考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160-02鬼谷子是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唯一的纵横家的子书,也是我国第一部口语修辞著作,然而在其诸多光环的背后却是历来纠结不清的鬼谷子的“出身”问题。要正确地对鬼谷子一书进行全面研究,必得先为其正名分、定版本。一、鬼谷子成书真伪及年代有关鬼谷子成书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真伪对立之说,古已有之,近现代诸家亦各执一词,皆从历代零星的记述中揣测鬼谷子其书其人的问题。随着鬼谷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出土文献的发现,鬼谷子非伪说逐渐占据了上峰。鬼谷子真伪问题的讨论始于唐代柳宗元,其在辨鬼谷子中认为:“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而险盩峭薄。恐其妄言乱世,难信,学者宜其不道。”1明代胡应麟继承此说,其四部正讹云:“鬼谷子,汉志绝无其书,文体亦不类战国。晋皇甫谧序传之。案:汉志纵横家有苏秦三十一篇,张仪十篇;隋经籍志已亡。盖东汉人本二书之言,荟萃附益为此;或即谧手所成,而托名鬼谷,若子虚、亡是云耳。”1清代学者姚际恒亦认为鬼谷子乃“六朝所托无疑”。1上述怀疑不无道理,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并未收录鬼谷子,确实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证鬼谷子的真实性。史料的进一步丰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鬼谷子的“身份”问题也日渐有了明确的答案。具体观点大致如下:1. 汉书艺文志未见收录的作品不可皆断为伪书。陈蒲清鬼谷子详解中就列举了竹书纪年、穆天子传、战国纵横家书等作品皆未见录于汉志,却在出土文献中被发现。鬼谷子未被收入汉志,或许是由于鬼谷子中的游说谋略思想与汉时统治者利益相悖。2. 鬼谷子非伪,诸多史料多有称引,是为明证。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司马贞索隐云:“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2刘向说苑善说更是明言:“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此之谓善说。”其中即有大段称引。此外,唐朝马总意林、宋朝李昉等太平御览治道部等亦有对鬼谷子的引用。3. 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的契合更印证了鬼谷子的真实性。许富弘<鬼谷子>研究一书中说道:“随着马王堆帛书的出土,运用出土文献来研究其真伪是鬼谷子研究的新现象。”3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称、经法、阜阳竹简及郭店楚墓竹简语丛四与传世的鬼谷子文本进行对照,得出结论:“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遗留下来的一本杰作,其为战国时期的作品应予以肯定。”34. 鬼谷子一书既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也是时代条件的产物。鬼谷子中的游说之术,计谋之策皆系春秋战国时代盛行一时的世风,“应对酬酢,变诈激昂”的纵横之术迎合兵革不休、群雄争霸的时代环境,亦无可厚非。而许富弘从思想史角度挖掘出鬼谷子中蕴含的“阴阳五行思想”、“认识论”、“因论”等,弥补了主观臆测的不足,以更加科学精确的视角考证了鬼谷子非但不是伪书,并且“其仅可能产生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定时代”3。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鬼谷子一书当是战国时期纵横家智慧成果的总结,而非前人所言之伪书。二、鬼谷子版本篇目及作者问题鬼谷子真伪问题的争论不仅源于汉书艺文志未见收录,也源于其具体内容亦有诸多疑窦,因此,鬼谷子的版本篇目问题成为了鬼谷子研究中争议最大、疑点最多的焦点,而对此问题的分析,学界也呈现出两种视角。(一)整体分析:即从整体角度认定鬼谷子一书为某人所作主要有如下观点:1. 皆为鬼谷子所作。古代如魏征等隋书经籍志:“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鬼谷子三卷,鬼谷先生撰。”1现代如杜勇<鬼谷子>著作时代刍议,郑杰文道教仙师鬼谷先生及其<鬼谷子>考辨,皆认为鬼谷子一书作者当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先生。2. 为苏秦所作,其代表如刘煦等旧唐书经籍志:“鬼谷子二卷,苏秦撰。”清代俞樾鬼谷子真伪考:“据吾考定为苏秦述其师学之作。”3. 为东汉或六朝人伪托之作,代表如:明代胡应麟四部正讹:“盖东汉人本二书之言,荟萃附益为此。”1清代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是六朝所托无疑。”1(二)分篇考证,即从鬼谷子各篇入手考证其作者并确定其是否当为鬼谷子原作内容此种考证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揣、摩篇的作者问题。此争议源于史记苏秦列传:“乃闭室不出,出其书徧观之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2王应麟、俞樾等据以认为揣、摩当为苏秦所作。2. 符言篇的归属问题。符言篇特殊的行文结构及风格与鬼谷子其他篇章大相径庭,却与管子九守篇大同小异,于是陈蒲清鬼谷子详解据以认为其是自管子中混入之作。而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发现,学者经过仔细考辨,推翻了符言篇属管子九守混入或抄袭的结论。代表如冯立<符言>篇为<鬼谷子>原有篇章考等,许富弘<鬼谷子>研究中通过符言篇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及阜阳竹简的比较,得出了鬼谷子符言篇“不仅早于管子九守,还要早于帛书称”3的结论,符言篇并不是自管子九守抄袭或混入之作。3. 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的成篇问题。此三篇无论从内容抑或行文方面来看,皆与前十二章不相协调,故认为其乃后出,甚至可能为唐时好事者所附。最早对鬼谷子真伪问题提出质疑的柳宗元即说道:“尤其,晚乃益出七术。怪缪异甚,不可考校。”陈蒲清也提出:“其作者与编撰者只可能是从初唐到中唐时代爱好纵横之术的人。”1其理由一是柳宗元的“晚乃益出七术”之说;二是“初唐到中唐时代,有许多人信仰或信仰过鬼谷子的纵横之术”;三是外篇的内容与行文风格,与内篇有明显区别;四是外篇的用词似避唐人讳。1而许富弘通过出土文献与传世文本的对比,考证此三篇相互联系,且均系先秦时期的作品。遍读鬼谷子全书及相关资料,我们结合上述分歧对鬼谷子版本篇目及其作者问题有如下结论:首先,根据前人的零星记述来断定鬼谷子的版本篇目及其作者问题是不能科学的。因此,将揣、摩定位于苏秦,有失草率。而只根据内容方面的相似性而将符言篇归诸管子也是不够准确的。殊不知,据出土文献的考证成果,符言篇的年代是早于管子九守的,更不可将其定为由管子中混入。其次,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三篇虽与前十二篇有诸多不同,但其主体内涵仍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又中经篇有:“本经记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4这就将本经、持枢、中经确立为一个整体,其归属或作者当是一致的。最后,我们认为鬼谷子现存十二篇及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都为先秦时期的作品。许富弘先生的考证似为可信:捭阖至决可能为鬼谷先生纵横学派弟子所辑,符言、转丸、胠乱可能是鬼谷先生稷下道家学派中的弟子所辑,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可能是鬼谷先生的门人或弟子所辑。全书作者皆直承鬼谷先生思想,但由于阶段不同,文风不同,所出作品难免风格不一。对此,杜勇先生<鬼谷子>著作时代刍议中较为准确地解释了致使鬼谷子版本篇目及其作者问题产生诸多分歧的原因:“由于古书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从思想酝酿到口授笔录,从整齐章句到分篇结集,既非成于一时,亦非出于一手,所以定型后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可能与最初师相授受的祖本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编定以后,流布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