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doc_第1页
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doc_第2页
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doc_第3页
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doc_第4页
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治理方案的思考和分析 摘要: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相关文献中的治理方案进行综合整理,按宣传教育法、座位管理系统、收费制、习惯权利、博弈理论、个案研究等进行分析,基于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进行评估,并以此对浙江师范大学图文信息中心“占座现象”的治理提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占座;治理方案 一、问卷调查研究及原因 高校图书馆“占座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同学反映“占而不坐”的情况,引起其他有切实需求学生的不满。由此进行基础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以下称为“浙师大图书馆”)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有效收回90份,问卷发放范围图书馆一楼二楼16间自习室。 由调查可知,有77.78%的学生去图书馆以自习为主,当发现自习室没位置时,只有少部分的人会拨开占位者的书坐下来学习,有85.19%的学生会离开并继续寻找位置。 浙师大图书馆“占座”是较为普遍的情况,调查中有75.93%的人看到过“久占不坐”的情况,也有35.19%经常因为别人占座而找不到座位;从“占座”这种行为来看,22.22%的人认为是无所谓的,18.52%认为虽然自己不喜欢但是自己还是会占座的,存在有一半人数自己占座过或帮别人占过,认为为了随时都有座位使用,而对于“占座”的原因,48%的人认为是图书馆方面的原因。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4200个左右,但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5700余人,研究生4970余人,不难看出,高校的资源短缺和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图书馆占座的根本原因。但是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该矛盾,图书馆只有通过有效地管理,优化配置图书馆作为资源才能缓解愈发严重的占座现象。 二、“占座行为”相关文献中治理措施的评估 (一)宣传教育法。 宣传教育法,即对占座现象不道德进行宣传,提高学生文明意识、 袁闯、王月娥提出要弘扬积极向上、公平、合理的公德意识,要利用好多媒体课件做好新生教育工作。公德意识和道德教育是维护社会文明的有力手段,但是宣传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项目,且大学生自主观念较强,也由于占座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识,短期内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难度较大,而长期进行宣传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所以仅仅进行宣传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座位管理系统。 图书馆引进座位管理系统,希望能从技术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占位、霸位现象。技术虽然不能解决一切占座问题,但如果能够解决哪怕是一点点,也是一种进步。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其功能模块十分丰富,包括:座位自动分配模块、选座模块、退座模块、预约模块、统计模块、VIP读者优先预定模块、“黑名单”管理模块等,这套作为管理系统于2013年12月18日正式运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浙江师范大学目前还没有采取这种方案,但经过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部分负责管理的老师并不排斥该方案,且认为学校方面对任何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方案是持鼓励态度的,表示购买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经费并不是最大的阻碍。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安徽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对于该系统的使用处在观望状态,也在考察其他学校对该系统使用的实际效用。 (三)“收费制”基于经济学层面的治理措施 朱希伟认为占座现象的发生是人的利己心与资源使用免费制耦合的结果,因此提出一个坚固公平与效率的折中方法:校方给每个同学规定一个使用座位的时间额度,对座位使用者时间低于额度的同学补偿一定货币,对座位使用时间超过额度的同学征收额外货币。 部分高校学生中间出现“卖座”的行为,葛新中报道,山东一高校图书馆开辟了付费自习室引起争议。这一市场“付费形式”在辽宁大学学生中也存在着,只不过是自发的形式,谢杨、战婉青报道,辽宁大学某学生愿出钱买图书馆一个位子,“占位”成了有偿的市场行为。 浙师大图书馆学生群中暂未出现卖座等市场行为,而对于收费制的设想,咨询图书馆相关老师,他们认为图书馆是公共资源,涉及市场行为可能存在不恰当的操作空间,因为收费制的方案可行性较低。 (四)“习惯权利”基于法理学分析的治理措施 一些研究者多从“习惯权利”出发,习惯权利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闲钱的社会承传下来的,或人们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惯常中,并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为的一种权利。 在浙师大图书馆中,早上入馆时段和中午时段的“置物占座”是比较突出的现象,物品放置在桌上,学生自行去上课或是中午吃饭,从调查情况来看,占座学生大多表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不担心自己座位被后来者占有或是物品失窃的情况。这种现象反映了浙师大图书馆学生群体的一种习惯效力“置物占座的习惯”,在学生之间通过多次博弈建立起来的,逐渐得到全体学生普遍承认和尊重的权利,属于“习惯权利”,符合学生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应当得到尊重。 刘立军也同意这种说法,占座体现一种习惯效力,这种习惯在图书馆规章制度“不允许占座”的严格执行下,暂时消亡了。但是由于执行规章制度需要极高的成本,图书馆的执行力度放松下来,这种强制性也慢慢削弱,占座的现象又盛行起来了。这时图书馆出台新规则,占座的同学只能当天占有,闭馆前必须将水杯或者书等私人物品带走。它一方面允许占座,另一方面限制了占座的时间,在习惯权利和执法代价下进行了一个相对适合的衡量。同时,他认为占座现象的直接表现是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集体利益)的冲突与调整,而这种冲突与调整的本质是自由与秩序两种价值之间的平衡博弈。 (五)基于“博弈理论”层面的治理措施 林鸿熙他通过建立占座行为(完全信息静态)和作为争夺(完全信息动态)的博弈模型,座位争夺博弈模型分析了人们在争夺座位时的各种选择,阐明了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占座行为发生的必然性。 但是,我们可以惊讶地看到一个事实,在浙师大考试季期间,图书馆座位的空置率是最低的,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到,在占座这个博弈体系中道德成本的高低有极大的影响。 由于“道德约束和避免争吵的心理”,在考试季期间,占座妨碍他人的道德压力成倍增加,为在图书馆内获得一个位置而占座的行为构成极大的道德风险,于是人们宁愿去别处,而使供求大致得到一个平衡。 (六)各图书馆解决占座行为的个案研究 占座现象屡禁不止,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原因之一。判断学生是否恶意占座是是实行管理方法的关键。浙师大图书馆实行定时“收书制”,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执行,即在一天的几个时间段对图书馆内无人的座位所占物品进行清理,然后放在一定的区域,中止学生的占座行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耗费人力物力,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人的学习。 由于占座行为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普遍性,各图书馆针对本馆情况采取了有特色的解决方案,有些图书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基于读者群体分析,在图书馆顶楼设立专门的考研自习室,另外采取7个自习室随机开放的方法,坐满一个再开一个。 泉州始师范学院图书馆采用类似电影院凭票入座的“号码牌法”对座位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摸索出一套有限定位的管理方式,把自习区分为考研区和流动区,考研座位通过申请进行分配,对号入座,并进一步完善个性化服务,建立起自习室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 (三)针对浙师大占座提出的解决方案 1、增加阅览室座位,增加外接网线端口 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早晨八点开馆,晚上十点前闭馆,这显然不能满足学习热情不断增长的新一代大学生。 增加阅览室座位、增加外线网线接口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比如浙师大图文信息中心2013年下半年在阅览室之间的走廊上增设了40个半开放式的自习座位,缓解了一定人流压力。出于实际的观察,这40个座位使用者的典型特征是自带笔记本电脑,并使用自习桌位上提供的网络端口,这可能与浙师大图书馆网络资源也是分不开的。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占座学生中一大部分是自带笔记本电脑的学生,这类学生的占座的典型特点是中午时段暂时离开时,一般会带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但是留下笔记本电源配适器、网端插线和个人书本占座,以备下午继续使用该座位。这种现象也从侧面反映除了浙师大图书馆电源插口、网络端口争夺的压力。 浙师大图书馆的网络配置,主要是学生自行购买的无线网络和图书馆提供的有线端口,无线网络的使用主要是中国移动的CMCC或是CMCC-EDU,无线网络虽然覆盖全校,图书馆也不例外,但是无线网络在阅览器内部信号较差、速度较慢,而有线网络速度快,且能联通图书馆资源,能下载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文献,是最主要的需求。但是浙师大图书馆的网络端口是沿着各个阅览室的建筑四周分布的,电源插口和网络端口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增加外接网络端口是缓解笔记本电脑配套设备占座的可行方案。 2、实行座位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已有一部分高校引进图书馆座位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生如需进入图书馆阅览室自习,需提前刷校园卡进入电脑派位系统自选座位,或接受系统随机派座,凭条入馆自习。 这是区别于原来的就座方式,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在我馆门禁入口处放置有多功能一体机。读者可以像电影院选择座位一样,通过可视化的界面,方便灵活的选择阅览室、座位就座。这一举措也有效维护了读者在图书馆平等利用阅览室座位的权益。 3、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受困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数字图书馆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方便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图书馆阅览室的人数,可以有效的减少占座现象。 4.学生助管模式 浙师大图书馆方面可以成立图书馆学生助管会,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吸引学生助理,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活动,可以针对图书馆“占座现象”组织专员巡查督导,每半小时或一刻钟巡逻一次,若作为无人即视为占座,对违反者归于扣证和批评教育。这项措施一是增加图书馆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以具体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践行“人人不占座,人人都有座”的目标,由于助管人员也是学生,在学生和馆员中间起到不可代替的桥梁的作用。(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丽.试析高校图书馆的“占座”现象与作为资源的有效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67-68. 2吴冬媚.高校图书馆占座的调查分析及岁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0):237239. 3罗筱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占座现状调查研究一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调查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41. 注解: 袁闯、王月娥:关于大学生占座状况的调查以吉首大学图书馆调查为例.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05):107-110 朱希伟.占座现象为哪般?J.社会.2000(2):16-17 葛新中.山东一高校设立付费自习室遭质疑N.中国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