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温岭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中考 古诗文复习 讲座 一 明确课标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 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显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 明确2012年考试说明 古诗词名句积累以现用教材的古诗词篇目 含附录 为主要考试范围 古文名句积累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附录中七至九年级推荐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 古诗词阅读材料采用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现用教材的文言文篇目或浅易的课外阅读材料 考试范围 二 明确2012年考试说明 1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 层级 b2 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 层级 b3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的内容 层级 b c4 理解浅易古诗词的内容 层级 b 考试目标 三 注意考题动向 2009年台州卷课内 2009年台州卷课外 2010年台州卷课内 2010年台州卷课外 2011年台州卷课内 2011年台州卷课外 2009年台州卷课内比较阅读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19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b 沉鳞竞跃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c 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 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2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21 甲 文中写到 高峰入云 乙 文中具体描写高峰 入 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22 甲 乙 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009年台州卷课外 钟繇 23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诞惜不与 及诞死 遂得之 皆书象之 24 下列各项中 以 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 太祖以五灵丹救之a 或以钱币乞之b 皆以美于徐公c 卷石底以出d 扶苏以数谏故 上使外将兵25 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 请作简要概括 3分 答 2010年台州卷课内 鱼我所欲也 1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 故患有所不辟也 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妻妾之奉 4 是亦不可以已乎19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 1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0 礼记 檀弓 中说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其中 不食嗟来之食 与文中哪句话意思相同 2分 2010年台州卷课外 颠僧 21 下列各项中 之 字用法与文中画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3分 及问之 掉头不顾a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 b 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 c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d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2 下面加点词语意思有出入的一组是 3分 a 日饮酒市肆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b 故号 渊三命 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c 众皆惊愕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d 忽于市相别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23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 从 得一钱即欣然以为足 得之多 复与道路废疾穷者 和 有丧之家 必往哭之 葬则送之 无贫富皆往 两件事可以看出颠僧是一个怎样的和尚 3分 2 除上面两件事外 请从文中再选取三件事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3分 2011年台州卷课内 愚公移山 1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固不可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甚矣 汝之不惠 20 与 以残年余力 的 以 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 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c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21 从文中画线句子看 你认为愚公 愚 吗 为什么 3分 2011年台州卷课外 林道人诣谢公 2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 东阳时始总角 2 再遣信令还 3 而太傅留之 4 谢公语同坐曰 23 根据文意 用 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3分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24 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 流涕抱儿以归 2分 解释字词翻译句子文言断句理解文意 内容结构主旨表达思想感情等 阐述观点 主要考点小结 四 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 一 紧扣教材 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掌握得好 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会提高 学好课内文言文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的关键 复习时必须紧扣教材 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 中考文言阅读试题中要求解释的实词多数是书下注释 因此 应引导学生熟记注释并积累文中关键词语 整理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 其中包括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等 解释之前首先调动联想 想一想在已学过的哪一篇课文中曾经出现过 作何解释 再结合试题中的具体语境作出解释 1 文言实词的积累 1 一词多义舍 便舍船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寻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向 寻向所志寻找 眈眈相向对着复习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结合语境去判断含义 2 古今异义 词义的转移 词义范围扩大或缩小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芳草鲜美 3 词类活用常见的有 名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 通假字1 便要还家通 邀 邀请2 衡于虑通 横 梗塞 不顺 3 曾益其所不能通 增 增加 初中三年的文言通假字 复习时一一列表归纳好 掌握通假字的读音规律 如果甲字通乙字 则读乙字 文言虚词的掌握历来是一个难点 应该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 初中阶段 应该重点掌握的虚词有 之 而 以 于 则 乎 虽 焉 因 其 然 且 为 者等 答题时可结合自己的记忆 即该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对照语境和句式作出判断 2 文言虚词的积累 1 之 作代词 指代人 物 事 时间 处所等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作动词 到 前往 辍耕之陇上 作结构助词 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作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 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作语气助词 凑足音节 不译 怅恨久之 作宾语前置或其他的助词 不译 何陋之有 2 则 连词 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副词 就是 就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连词 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而 表顺承关系 可不译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表递进关系 相当于 并且 国险而民附 贤能为之用 表修饰关系 可译为 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表并列关系 可不译 曹操比于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 表转折 相当于 却 可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 焉1 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 且焉置土石 2 兼词 相当于 之于 必有我师焉 3 语气词 用于陈述句后 寡人反取病焉 4 用于句尾 表停顿 相当于 啊 呀 有子存焉 5 句末助词 无义 因以为号焉 5 其 第三人称代词 表示领有 译为 他的 她的 它的 他们的 其实味不同 指示代词 相当于 那 这 其中的 其昏与庸无以异也 加在 如 何 前面 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其如土石何 6 者 代词 指人 物 事 时间 地点等 译为 的人 的东西 的事 贫者语于富者曰 放在主语后 引出判断 者 也 译为 是 陈胜者 阳城人也 7 于 介词 译 在 从 向 到 对于 子墨子闻之 起于齐 受任于败军之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介词 表示比较 译为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9 以 动词 以为 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介词 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 动词 用 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介词 用 凭借 问 何以战 通 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10 为 动词 做 当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动词 作为 当作 子墨子解带为城 判断词 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动词 以为 认为 孰为汝多知乎 介词 被 士卒多为用者 句末语气词 表疑问 夫子何命焉为 名词 指心理活动 或异二者之为 介词 为了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介词 给 替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介词 对 向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主要有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等 它们和现代汉语差别比较大 要着重复习 古文中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要积累 3 文言句式的积累 最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以 为 不亦 乎 无乃 乎 得无 乎 孰与 者 也 之谓 何 之 也 奈 何 如 何 若 何 对于考试范围篇目内的重点语句 要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下来 而且还能准确无误地默写下来 做到不丢字 不增字 不写错别字 4 文言名句的积累 比如古代礼俗名物 人物典故 名号称谓 历法时节 历史地理 职官科举等 这些内容不一定直接考察 但是在文言文阅读中会以不同形式出现 应注意积累 5 文化常识的积累 二 把握要点 重视文言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要求是准确 通顺 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语句优美 符合原文语言风格 四 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 信 达 雅 信 就是要忠实于原文 直接翻译 达 就是译文要清楚顺达 雅 就是译文要文笔生动优美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紧扣原文成句 翻译文言文 有两种方法 即直译和意译 所谓直译 就是按照文言文的词语和语法结构 用现代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 不便于直译的 可以联系上下文 根据需要 辅之以意译 文言翻译基本原则 替换 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汉语词汇保留 保留专有名词 年号 帝号 国号 人名 物名 地名 职称等词语增补 把省略的成分补上删减 删除没有实在意义 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移位 将特殊词序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语序 文言翻译基本方法 1 关键字翻译不准确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错误解释 具 具体惋 惋惜 正确解释 具 详细惋 惊讶2 主宾等省略的成分未补上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那里面的人 见了渔人 竟大吃了一惊 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尽地回答了他 3 未考虑句式特点 常见出错原因 四 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 三 利用诵读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 揣摩语气 掌握断句 还可以培养语感 加深对文章思想 情感的理解 最后的复习阶段不能放松对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 即对文言文的诵读 列出诵读计划 明确每周 每天的诵读任务 对一些记诵难度较大的篇目 要间隔性反复诵读 以加强记忆 在诵读中落实背诵 默写 提高语感能力 加深对文章思想 情感的理解 理解和感悟 理解题常常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侧重于内容的理解 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语言特色的感受等 解题时要关注全文 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把握文章内容要点 概括文章主旨 要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积极思考 发挥想象和联想 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 理解和感悟 四 文言文复习备考策略 四 加强练习 巩固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仅仅靠课内有限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 要以课内文言文为中心 放眼课外材料 根据不同的学习重点 精心选择一些浅易的 与课内文言文在内容上相关联 在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文章 可以是相同作家的作品 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的相同作品 让学生在联系中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多角度比较和系统整理 以便达成记忆 形成语感 2009年台州中考语文卷名句填空 1 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2 坐看云起时 王维 终南别业 3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 月夜 4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6 请你写出古诗中与登高有关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 五 古诗词考题动向 17 诗中的 衔 横 两字富有表现力 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2分 18 这首诗融情于景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2009年台州中考语文卷诗词鉴赏村晚 雷震 考题动向 2010年台州市中考语文卷名句填空 1 蒹葭苍苍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文天祥在 过零丁洋 中巧借地名 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4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各地纷纷推出特色旅游项目 一时之间 颇有 之势 请用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的诗句 5 请写出古诗词中带 愁 字的名句 写出连续的两句 考题动向 2010年台州市中考语文卷诗词鉴赏 夏昼偶作 柳宗元16 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2分 17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分 考题动向 2011年台州中考语文卷名句填空 悠然见南山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仍怜故乡水 苔痕上阶绿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乎 王维在 使至塞上 一诗中 以传神之笔勾画出塞外雄浑壮观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考题动向 2011年台州市中考语文卷诗词鉴赏田园乐 王维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 夏寒 一词的 2分 三 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2分 考题动向 1 考作品的思想感情 2 考景物描写 3 考 诗眼 词眼 4 考名言名句 5 考表现手法 主要考点小结 六 古诗词复习备考策略 一 关于作品的思想感情 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 复习时加以积累 借助诗词的意象 二 关于景物描写 古诗词往往借景言情 寓情于景 在复习中要明确写了哪些有特色的景物 并紧密结合诗人的感情理解这些景物在传情达意上所起的作用 三 关于 诗眼 词眼 诗眼 词眼 可以使平淡无奇的景色境界全出 能更真切地传达诗情诗旨 增强诗词的形象性 为诗词增添情趣或理趣 复习时要重点落实 诗眼 词眼 在诗词句或篇中的作用 以及它们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望岳 杜甫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四 关于诗词中的名句 要知道学生在背诵和默写的基础上 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