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优秀】【word+10张CAD图纸全套】【汽车车辆工程类】【毕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89299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9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2-11
上传人:qq77****0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39
积分
- 关 键 词:
-
优秀
word+10张CAD图纸全套
汽车车辆工程类
毕设
东风
卸车
改装
设计
word
10
CAD
图纸
全套
汽车
车辆
工程
- 资源描述:
-
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优秀】【word+10张CAD图纸全套】【汽车车辆工程类】【毕设】,优秀,word+10张CAD图纸全套,汽车车辆工程类,毕设,东风,卸车,改装,设计,word,10,CAD,图纸,全套,汽车,车辆,工程
- 内容简介:
-
! # $ #翻斗车液压举升缸故障分析与改进! # $ #翻斗车液压举升缸故障分析与改进刘秋滨董绍志!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 # % & # 摘要论述了( )# & #翻斗车液压举升缸的缺陷及其改造方案和改进效果*关键词( )# & #翻斗车液压举升缸支承轴对本公司使用的( )# & #翻斗车液举升缸部分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出改造方案并对三台翻斗车进行了改造通过半年多的运行证明效果良好*本文着重对液压举升缸的缺陷及改进方案进行分析探讨*+液压举升缸上盖的故障分析与改进原液压举升缸上盖采用一道,形密封圈进行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密封效果变差都出现了漏油现象*经过分析决定采用-型夹织物密封圈来代替,型密封圈进行密封*-型夹织物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好同时还对活塞杆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要求对液压缸上盖和端盖进行改造和加工示意图见图# *将上盖原. % /深止口加工成. 0 1 /用-形夹织物密封圈! ) 2 % 34 1代替,形圈在-形夹织物密封圈与端盖的接触面圆环上铣出四个等分的宽# % /5深6 /的回油槽保证回油顺畅*7液压举升缸底座支承轴的缺陷分析与改造由于液压举升缸底座与支承轴是铸造成一体的而且底座与缸筒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支承轴两侧与吊耳相连吊耳车架用螺栓紧固在一起支承轴两侧与吊耳之间是滑动摩擦并且两者之间无衬套和润滑点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支承轴与吊耳间磨损非常严重两者配合间隙过大时会造成举升缸的倾斜导致车箱在翻卸作业时发生倾斜严重时会造成液压缸及车箱与车架连接部位损坏*而且由于支承轴与底座及缸筒的连接方式使支承轴磨损后无法修复而且无配件可更换磨损严重时只能报废举升缸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后提出的改造方案彻底克服了由于支承轴的严重磨损而造成举升缸报废的缺陷*具体改造方案示意图见图. *图#&8重型机械科技9 . % % 6年第#期万方数据图!将原来是一体的支承轴与底座切割开来原底座与缸筒间的焊接不动重新加工一根支承轴#材质$ %&钢长$ ( )两端$ * )长度加工成+$ *,- . - %,- . ( -剩余中间长度/ % )加工成 - )0 - )的方1将该支承轴与底座焊接在一起再重新加工两个吊耳并在吊耳上加工出2( - 0( . -的螺纹以便安装油嘴用黄干油润滑1在支承轴与吊耳之间加装铜衬套使铜套与吊耳紧配合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够经常通过油嘴加注润滑脂使铜套与支承轴之间的工作面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一旦两者间磨损加大可以更换铜套来加以修复从而大大延长了液压举升缸的使用寿命13结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的4 5( $ (翻斗车液压举升缸存在的这些缺陷通过上述两项技术改造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可延长液压举升缸的寿命减少经济损失1参考文献(吴植民主编.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 ( 6 * ! 7机械设计手册8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 6 * 9 ! - - /年(月日收稿:;责任编辑傅冬梅9上接第( !页:图$位移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位移传感器! ,上工作辊/ ,上排工作辊它是通过位移传感器将压下机构的压下量及摆动机构的摆动量用数字在操作台上的数显装置上直接反映出来精确地显示工作行程便于调整19 ! :支承辊的调整显示下工作辊预弯时由各排下工作辊调整装置根据板形缺陷可单独进行电动调整并设有自整角机和限位开关在操作台上可清楚的看到支承辊的准确调整数值19 / :主电机设置的保护功能与主减速机润滑联锁功能1过负荷过热保护功能降压起动功能事故紧急停车功能19 $ :各调整电机均设置过负荷保护功能极限位置保护功能19 ! - - /年(月日收稿:责任编辑傅冬梅%$7重型机械科技8 ! - - /年第(期万方数据CA141翻斗车液压举升缸故障分析与改进CA141翻斗车液压举升缸故障分析与改进作者:刘秋滨, 董绍志作者单位: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161041刊名:重型机械科技英文刊名:HEAVY MACHIN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3,(1)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1.吴植民 汽车构造 19872.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 机械设计手册 198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xjxkj200301012.aspx授权使用:黑龙江工程学院(hljgcxy),授权号:6f7be894-fbd2-4f02-9e14-9e9c00a3c321下载时间:2011年3月4日第6 期( 总第1 5 1 期)2 0 0 8 粤1 2 男机械工程与自动化M E e H A N l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A U T O M A T I O NN o 6D e c 。文耄编号# 1 6 7 2 一双1 3 ( 2 0 0 8 ) O s 一0 1 2 8 。0 2F J Z l5 型翻斗车的研制与开发鲻晓雯( 山西航天机电技术研究所,山西太原0 3 0 0 1 2 )摘要:F J Z l 5 型振颤式自装翻斗牵与国内近年来生产的同类机型棚比,除保持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外,在设计、配套俸的选择上都徽了缀大改避,整梳瞧施在铲萼斗孬瓣铲装终建、滚压转向系统、主要铸旃系统筹方蟊都骞所改善。关毽竭:鑫装翻串车;辑钢;经毙中图分燧号:T H 2 2文献橡识码:A0 引言自装式翻主 车集鑫装、运狻、垂辩劝麓予一身,是短途作业中理想的运输工具。由于其体积小。回转半鬣小,转淘灵溪,可广一泛震予辩场、矿出、站台、仓库等现场作业。F J Z l 5 型振颤式自装翻斗率是我所开发生产的薪型翻装翻斗车,它与国内近年来生产的嗣类机型襁比除保持其机动灵活的特点外,在设计、配套件的选择上都做了很大改进。其特点如下:铲斗斗刃在铲装作照孛,遇弼大粒径的赣料嚣幸傲缀颤运渤,可减少铲装阻力,在同等功率消耗的情况下,铲斗容耪充瀵;牵雩l 力大,铲装效率毒。鼹恶劣王提载逶成性增强;液压转向系统操作平稳、可靠。系统发热少;圭要传动系统零部终与汽辜通用,维修方矮。并尽可能选用新型配件,整机的操作性能摁高。1 主要参数F J Z l 5 型翻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额定载重量( k g ) :15 0 0 ;铲斗容袄( m 3 ) :0 。7 5 ;最高行驶速度( k m h ) :2 7 ;最大鹈坡艨( ) :3 6 ;最小转弯毕径( m ) :7 0 f最大甥辩焦( 。) :4 5 ;轴躐( m ) :1 8 #轮飚( m ) :1 。8 7 ;发动机鍪蛩:S I 。2 1 0 0 K ;发动机功率( k W ) ;2 4 4 ;发韵橇转速( r r a i n ) :24 0 0 ;空载质量( k g ) :2 5 6 0 ;终裂足寸( r a m m m r a m ) - 37 6 0 16 7 0 5 ( 25 0 0 。收稿F 期;2 0 0 8 0 5 2 6 ;修圊日期:2 0 0 8 0 8 0 3作者簿舟:潮晓雯( t 9 6 5 一) 女,浙江莲稿人,工程癖,奉辩。2 主要结构特点2 + 1 羔锋装熏工作装置由铲斗、连杆、油缸组成,与机架铰接缝戎逵耪视,实璎铲、彝终她。巍蠖于铲装,铲渗秘连杆机构在设计时尽可能按装载机的铲装正况进行设计,势增加了振颧机构。如图l ( a ) 所示,f 岛机型的转斗油缸与铲斗直接铰接,F J Z l 5 型潮斗车在设计时增加了一个撰杆( 见图l( b ) ) 攘秆一端与铲斗铰接。另一旖与浦缸铰接,在斗座与摆杆的转轴处上、下备有块限位块,使摆杆只能在一定范瓣痰动作。L b ) 新机测1 铲尊蹙;2 - - 撄褥;3 - - 转斗油赶阐1新、旧机型转斗油缸与铲斗连接结构对比铲斗在铲装作业对,一般要边戆进边收起转斗油缸,使铲斗回转。在上述作娩过程中,若遇到大映的石料或斗刃挤不开的石料肘,由于撰杆的存在,斗刃可以在一定范陶内摆动,如图2 所精,斗薅便会浴硬物面滑向其边缘,从缝隙中穿过。铲斗在铲装大小非常不蔽瘸豹耪瓣霹,每刃裁会不箨缝土下摸凄,弧羚观上就形成铲斗在铲装时的振颤。2 。2 镑动系统万方数据2 0 0 8 年第6 期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1 2 9 该机的传动系统由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分动箱、中问传动轴及前后传动轴、前驱动桥、后驱动桥组成。发动机选用福建龙溪机器厂生产的S I 。2 1 0 0 K型柴油机,功率增大,克服了使用2 9 5 型柴油机在铲装时动力不足的问题。离合器采用B J 2 1 2 多点接触式离合器,摩擦片受力均匀,使用寿命长,由液压操纵系统完成离合器的结合和分离。操作简便省力,工作平稳可靠。变速箱采用B J l 3 0 C 型变速箱,由于增加了换档同步器,换档迅速容易。并通过离合器壳与发动机固定为一体。前、后驱动桥采用N J l 3 0 后桥,前桥部分件作了改动,主要件全部通用,该桥为整体式铸造桥壳,承载量大,主传动速比高,输出扭矩大,其速比为6 7 2 ,而别的机型采用B J l 3 0 后桥,速比为5 8 3 。2 3 行走系统车架由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分前、后车架,两部分在中部铰接。采用这种结构使该机转弯半径小,机动性好,适应在复杂的地形上运动。为增大牵引力,后图2 铲斗工作过程便可用来完成不同的作业,如可成为扫雪车、小型装2 4 制动系统载机及夯石机械等,主机将成为一种多功能底盘。因制动系统包括脚制动和手制动两部分。脚制动由此F J Z l 5 型振颤式自装翻斗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力液压机构驱动,手制动为机械操纵蹄式制动,供它将会在鱼民经济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D e v e l o p m e n to fF J Z l5S e l f - l o a d i n gD u m p e rI I I JX f a n w e l l( S h a n x iA e r o s p a c eE l e c t r o m e c h a n i e a l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T a i y u a n0 3 0 0 1 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c o n g e n e rm a c h i n e si nr e c e n ty e a r s 。F J Z l 5s e l f l o a d i n gd u m p e rn o to n l yh a sr e t a i n e dt h em o b i l i t ya n da g i l i t y b u ta l s oh a sb e e ni m p r o v e dg r e a t l yi nd e s i g na n dc h o i c eo fc o o p e r a t i n gp a r t s E x c e p tf o rt h e s e ,t h ew h o l ec a p a b i l i t i e si ns h o v e l i n ga n dl o a d i n go fb u c k e t ,h y d r a u l i cs t e e r i n gs y s t e ma n dt h em a i nt r a n s m i s s i o ns y s t e ma r ei m p r o v e da l s o K e yw o r d s :s e l f l o a d i n gd u m p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e r f o r m a n c e( 上接第1 2 7 页)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 n t i s t r e n g t hR o l l i n gB r a k i n gT e s tB e n c hB a s e do nW h e e lM o d e lY A NZ h o n g b o ,R E NZ u - p i n g( S c h o o lo f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e a s t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2 111 8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n e wt y p eo fm e c h a n i c a ls t r u c t u r ef o ra n t i s t r e n g t hr o l l i n gb r a k i n gt e s tb e n c hi sd e v e l o p e d ,a n dat e s t i n gs y s t e mb a s e do nA T 8 9 S 5 2i s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k e yt e c h n o l o g yf o rt h ed e s i g no fh a r d w a r ea n ds o f t w a r ei nt h i ss y s t e mi sp r e s e n t e d K e yw o r d s :b r a k i n gt e s tb e n c h ;s i n g l e c h i p ;t e s t i n gs y s t e m ;w h e e lm o d e l万方数据FJZ15型翻斗车的研制与开发FJZ15型翻斗车的研制与开发作者:刘晓雯, LIU Xiao-wen作者单位:山西航天机电技术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12刊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英文刊名: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年,卷(期):2008,(6)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jx200806048.aspx授权使用:黑龙江工程学院(hljgcxy),授权号:cb22ec76-6155-4cd3-9d7f-9e9c00a40c33下载时间:2011年3月4日机械机电企业技术开发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E N T E R P R I S E2 0 0 9 年1 ,2 月J a n ,F e b 2 0 0 9低速载货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林峰( 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 3 0 0 0 1 )摘要:液压举升倾卸机构是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性能指标。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若干种“液压自卸系统的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的情况,然后指出了自卸汽车的一些维修和保养技巧,最后总结了液压系统的相关注意事项。关键词:自卸汽车;举升机构;液压系统;维修中图分类号:U 4 6 9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 8 9 3 7 ( 2 0 0 9 ) 0 4 0 2 5 4 0 2低速载货自卸车是利用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 发动机动力经变速器输出,经取力器带动液压油泵,液压油被油泵经分配阀压入液压缸内,从而推动活塞而举起车厢) 将车厢倾斜一定角度从而达到自动卸货的目的,并依靠货箱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在自卸车的使用当中,液压举升机构的正常运作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液压举升机构是自卸车的重要工作系统,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多个主要性能指标。对于液压举升机构考虑到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及工作内容等的要求,液压举升机构应满足的性能有:较强的免维护性;良好的动力性;平稳性;卸料性;紧凑性;协调性。由于很多用户对液压倾卸机构不甚了解,或者在使用中严重超载、使用方法不当、维修养护不及时等,都可能引发一些故障。下面将低速载货自卸车为例介绍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和相关注意事项。1 常见故障表现及原因分析车厢举升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不同,其形成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 1 齿轮泵运转但车厢不举升或举升非常缓慢这种情况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油压不足,导致油压不足的因素有:分配阀阀杆操纵不到位、阀内单向阀出现异常、阀垫上有异物、单向阀松动脱落堵塞了管路、其它液压管路破损,产生严重泄漏、严重缺油,这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更换齿轮泵,调整分配阀档位,检修、更换液压缸、液压管路,安装单向阀等。值得注意的是,当分配阀档位不准,其内部单向阀关闭不严时,还可能导致空车厢不能中停。1 2 车厢举升困难、升举缓慢有窜动车厢举升困难原因有以下方面:油箱中油量不足;油箱滤网或管路严重堵塞;油泵有故障,不供油;分配阀回油阀卡死在回油位置;溢流阀严重失调,高压油泵渗漏;举升缸及限位阀发卡,使通往分配主阀的气路长期接通;储气简气压不足;取力器、油泵齿轮工作不良;液压油不清洁,杂质卡死分配阀。升举缓慢有窜动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回油路不畅通,举升缸摩擦阻力过大;举升缸限位作者简介:林峰( 1 9 6 5 一) ,男。工程师,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阀密合不严,举升缸密封圈密封不严,造成油压不足;齿轮泵下作效率下降,油箱油量不足,齿轮泵达不到所规定的排油量;管路严重堵塞或存在泄漏。1 3 车厢举升后不能下降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分配阀滑杆拨不到位;活塞杆出现了弯曲和变形;有时举升倾翻机构的运动副因杂物污染、长时间不用等可能出现滞死现象;操作不当,举升过大,角度超过设计最大举升角度,出现机构死点。1 4 车厢举升角不足或举升不平稳发生这种故障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油量不足,二是油内进了空气。油量不足时,油压达不到,车厢不能举升到最大角度,且上升过程中不平稳。1 5 车厢举升不能停在任意位置或车厢举起后自行下落车厢举升不能停在任意位置多为油液过脏,使止回阀密封不严,或分配阀、回油阀密封不严所致;车厢举起后自行下落原因:单向阀卡滞;举升缸密封圈密封不良;分配阀卡滞,没有完全到位;管路有泄漏。2 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2 1 检查油位和油液泄漏首先查看是否有足够的油平面,不足时应按规定予以添加。查看取力器操纵机构工作是否正常;油路、气路有无漏渗现象,必要时还应检查其有无堵塞。检查油泵、分配阀、限位阀等丁作是否良好,举升缸是否密封良好,必要时予以修复。操纵系统的各种操纵阀动作失灵,应予更换新件。液压油不清洁,引起油路堵塞或液压不足,动作迟缓、车厢升不到位时应更换液压油。油泵传动机构或齿轮轴套损坏,不能运转及内部泄漏严重时,应予换件修复。2 2 液压传动系统的检修油泵主、从动齿轮轴颈和轴承磨损后,会引起啮合间隙增大,导致油泵排量下降,工作平稳性下降,产生噪声。齿轮端面和泵体端盖或端面轴承磨损、刮伤和起槽,将造成油泵内部进出油腔的泄漏,使回路增大,因而从出油腔经此回路泄漏和进油腔的油增多。油泵压力和流量下降。发现上述磨蚀损坏引起的故障,查明原因之后,即时换件修复。2 3 液压系统检修要点总成拆开分解后,零件应小心放置在清洗液中浸泡万方数据第2 8 卷林峰:低速载货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机械机电和清洗干净,切忌磕碰和划伤,零件清洁工作十分重要,装配中严禁污物和金属杂质带入,以免加剧机件磨损、卡滞和失灵。严格按照规定选用和加足工作油液,必要时过滤、保证用油清洁;使用中系统应无渗漏现象。维修时,应避免零件的敲击,防止零件的损伤变形。3液压系统的密封及泄漏处理油泵轴颈处密封。常见自卸汽车油泵的轴颈处安装了两个自紧油封 夕 端由孔用挡圈挡住,其作用为防止油泵中的油外漏并防止外界空气及灰尘进入,一旦发现此处漏油应立即更换自紧油封。安装时,千万注意不要让花键轴划伤油封。此外,转速过高引起局部升温过快会使油封变质。油泵与过渡板之间密封。在使用泵、阀一体的结构中,油泵与过渡板之间采用了。型密封圈密封,由于此处是用六角螺栓固定,有时会因为受力不均,紧固螺栓松动,而使此部位漏油,因此,应在汽车保养中注意拧紧紧固螺栓。油泵漏油的危害。油泵漏油会造成油泵噪声增大、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或无压力、油泵排量不足或无排量及温度过高。因此,发现油泵工作异常时,应立即检修,严重损坏的应立即更换,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油泵、分配阀之间的泄漏与密封。在使用泵阀一体的结构中存在着油泵与分配阀之间的密封问题。在油泵过渡板和分配阀之间采用了。型密封圈密封,它们之间用螺栓固定。此处发生泄漏时,一般情况下,紧固一下螺栓,泄露现象即可消除。若仍出现泄漏现象,应检查O 型密封圈有无损坏,如已损坏应及时更换;o 型密封圈如正常,应检查过渡板与分配阀结合处有无杂物等,并用柴油清洗两配合表面,并涂以厌氧平面密封剂,重新装配起来,即可彻底消除泄漏现象。分配阀的泄漏与密封。分配阀的外泄漏主要集中在阀杆两端,内泄漏在阀杆与阀孔配合面及单向阀锥面,单向阀锥面密封将影响车厢的中停,而阀杆泄漏可能导致车辆举升力下降,阀杆与阀孑L 的配合精度要保证在一定范围之内,若间隙过大,则可能导致内泄漏增加,总效率降低,举升力下降。同时,也可以引起阀杆两端。型密封圈磨损加剧,产生外泄漏。在更换。型密封圈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阀杆及阀体划伤。型密封罔,同时注意。型密封圈的规格不要用错。如用错,o 型密封圈过紧会造成操作力增大,引起。型密封圈早期磨损,发生泄漏;o 型密封圈过松,将直接引起外泄漏的发生。另外,要注意挡圈及定位座孑L 的大小。孔太大会引起O 型密封圈咬边现象的发生,使。型密封圈无法使用。液压缸的泄漏与密封。内泄漏和外泄漏是液压缸泄漏的两种主要型式。对于单级单作用活塞缸,其泄漏部位多为:缸筒与缸盖之间、活塞杆与缸盖之间、活塞与缸筒。在缸筒上端有法兰盘,用螺栓固定上缸盖。它们之间安装了一个O 型密封圈,只要法兰盘上的几个螺栓受力均匀,此处就不会发生泄漏。在缸盖与活塞杆之间较容易发生泄漏,因为密封圈的磨损易产生泄漏,而磨损的主要原因是活塞杆表面粗糙,液压缸停止工作时间越长,密封圈的静摩擦阻力越大,磨损越严重。此外,液压缸的往复次数越多,活塞运动速度过快等都会增加密封圈的磨损,引起泄漏。若活塞与缸筒安装同轴度不佳,当活塞运动时,就会出现倾斜和偏磨现象而产生泄漏。对于多级单作用套筒缸,其主要泄漏部位为:缸筒之间的外漏。由于套筒密封部位承受着高压,因此对油缸的质量和使用条件有更高的要求,长期车厢歪斜卸货、油缸偏载受力,易使油缸产生外漏。4 其他注意事项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元件都是精密零件,必须正确地使用和保养,以保证液压系统各液压元件的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时要注意下列事项:新车的走合:新车在走合阶段( 1 0 0 0 k m 以内) ,特别在最初举升3 0 0 次范围内,不得超过额定装载量,且应减载2 0 。在举升3 0 0 次以后应将倾卸系统的用油全部进行更换。在新车走合里程内,应注意经常检查倾卸系统的各处接头是否松动及是否有渗漏现象注意观察液压油箱的贮油面的高度,经常注意取力器、油泵的温度,对严重发热情况要予以处理,注意观察齿轮啮合和分离是否正常。应无异常噪音。严格按规定添加液压油。并严格保证用油清洁。经常检查各液压元件有无渗漏现象。液压油温度应在3 5 5 5 范围内。液压系统一般不得随便拆卸。更换密封圈或排除渗油故障时,零部件拆下后应将各管接头用于净的布包好堵住,预防脏物进人管道。如果没有检查压力的设备,绝对禁止拆卸和调整安全阀弹簧,以免造成液压操纵系统失灵和过载。高压软管连接应严密,不许扭转,软管表面应干净不得有刮伤或与可燃油接触。行车前必须确认车厢已回位,取力器处于分离状态,分配器操纵手柄置于“中立”位置。参考文献:1 冯晋祥专用汽车【M 1 北京:机械1 = 业出版社,2 0 0 8 【2 】朱晶昌,马力一基于自卸车整车模型中的举升机构动态仿真分析【J 】专用汽车,2 0 0 6 ,( 8 ) 【3 】3 李海龙,米伯林张少东液压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f J l 农机化研究,2 0 0 8 ,( 3 ) 【4 】乔建青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管理和污染控制【J 】山西交通科技,2 0 0 4 ,( 4 ) 【5 】万良敏一种自卸车液压系统的改进【J 】专用汽车,2 0 0 0 ,( 1 ) 【6 】李彬,孙铁英工程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J 】商用汽车,2 0 0 6 ,( 1 1 ) 2 5 5万方数据低速载货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低速载货自卸汽车车厢举倾机构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作者:林峰作者单位: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刊名: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年,卷(期):2009,28(1)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参考文献(6条)1.冯晋祥.专用汽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朱晶昌,马力.基于自卸车整车模型中的举升机构动态仿真分析J.专用汽车,2006,(8).3.李海龙,米伯林涨少东.液压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农机化研究,2008,(3).4.乔建青.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管理和污染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04,(4).5.万良敏.一种自卸车液压系统的改进J.专用汽车,2000,(1).6.李彬,孙铁英.工程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J.商用汽车,2006,(11).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崔林林.徐锐良.CUI Lin-Lin.XU Rui-Liang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卸汽车T式举升机构优化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6) 提出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设计对举升机构的特性要求,以举升初始时刻机构各铰点坐标为设计变量,以初始举升力系数为优化目标,考虑机构的传动性、油压特性等方面的约束, 采用遗传算法对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进行了合理的优化.最后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通过实例表明遗传算法在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参数优化问题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达到了提高举升机构的动力、经济性能,避免设计阶段的盲目性、缩短了产品开发研制时间.2.学位论文 任焕梅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CAD平台开发 自卸汽车的举升机构的设计质量是影响自卸汽车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由于举升机构的设计过程中,改变任何一个设计参数,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参数稍有变动,其产品性能将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国内企业由于研发实力,实验条件的不足,只能根据经验对某些设计参数进行取舍,然后选取某几种结构进行试验并得到最终产品。导致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产品性能。因此,一套成功的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CAD设计平台,将提高国内企业对自卸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 本文针对油缸前推连杆式举升机构的CAD平台的构建做了详细说明。具体内容包括:研究了该举升机构的设计规范,说明了用作图法进行设计的具体步骤,并使用优化设计方法中的复合形法进行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编制了友好的设计界面以方便设计者,深入研究了基于Visual C+,利用UG/OpenAPI对UG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了举升机构零部件(三角板和拉杆)的参数化设计。 该CAD平台系统独立运行于操作系统下,界面友好,软件内集中了整个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计规范和设计公式,可以快速的完成从机构总体参数设计到零部件设计的设计过程,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性能评价,方便设计者进行设计修正。该系统的使用不需要UG和编程语言的的专门操作知识,适用人员广泛,大大提高了举升机构的设计效率。3.期刊论文 刘敏杰.刘聚德 轻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方案设计 -工程机械2000,9(9) 本文对轻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方案设计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举升机构的结构型式的比较,选出了适合于轻型自卸汽车的举升机构-液压缸后推杠杆平衡式举升机构.根据自卸汽车整体布置的要求,考虑结构、性能等限制,对该机构进行了初始设计和优化设计.4.期刊论文 林峰 低速载货自卸汽车液压举升机构的设计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 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长,自卸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GN180型长头低速载货自卸汽车就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设计开发的.文章提出了对液压举升机构的结构件和液压件进行选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介绍了以GN180型长头低速自卸载货汽车为例的双缸直推式液压举升机构的设计原理、参数选取、设计计算过程.5.学位论文 刘敏杰 轻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设计研究 1998 该文对轻型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各类举升机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油缸后推杠杆平衡式举升机构适合于轻型自卸汽车.在满足自卸汽车总布置要求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举升机构方案,并对机构初选方案进行了运动学与力学分析.其次,针对油缸后推杠杆平衡式举升机构,以举升初始各铰点坐标为设计变量,以初始举升力系数为目标函数,考虑机构传动性、油压特性等约束条件,建立了该举升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在优化计算过程中,改进了复合形法,增强了程序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对举升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合理的优化方案.根据优化设计方案,在CA1092底盘上进行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完成了全套设计图纸,经青岛专用汽车制造厂研究所审核,认为是切实可行的.6.期刊论文 莫庆煌.MO Qing-huang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快速设计计算 -装备制造技术2006(4) 介绍了T式举升机构的快速设计方法:建立举升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作图法对各铰点进行设计计算,并计算自卸汽车各必要参数.7.期刊论文 杨蹈宇.YANG Dao-yu 自卸汽车加伍德式举升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7) 文章建立了自卸汽车加伍德式举升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给出了其优化设计目标函数min(K0)=min(XG0DAEC0)/(DOEC0DAEB0)和其评价指标=Pmax/P-1,并介绍了约束条件的给出方法以及本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应用注意事项,为企业的自卸汽车设计提供了一套良好的设计方法.8.学位论文 林玉德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研究 1999 该文是青岛市科委攻关项目(9695G090102)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等强度设计研究的一部分,对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等问题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现有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设计水平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发现目前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中所采用设计方法非常落后,其主要方法是经验类比法.这种方法严重地制约了自卸汽车的系列化发展.为此,在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中,作者提出了等强度设计方法,阐述了等强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步骤,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一方法.为了使设计人员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和使用等强度设计方法,作者还建立了一套具有良好用户界面的自卸汽车举升支架结构设计研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利用该软件对QDZ3240D/01型自卸汽车的举升支架者了等强度设计计算,利用实测结果证实了该设计软件.9.期刊论文 崔新涛.毕凤荣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1) 运用机械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此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所得结果对强度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所用的分析方法,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对于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0.学位论文 崔林林 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参数化设计系统 2006 本文就自卸汽车上常用的几种举升机构及其应用特点作了简介;提出了自卸汽车对举升机构的要求;对应用比较广泛的T式举升机构的结构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介绍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对该机构的构件作了举升卸载和举升不卸载的受力、速度、加速度的分析;对机构的几何关系作了分析;对举升过程中货物质心坐标及各铰链点坐标的变化进行了程序化计算;论述了该机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论述了机构性能的评价方法和机构常用的优化方法;建立了本课题的目标函数;确定了优化的约束条件;对于该领域的优化方法的选择,首次采用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法混合应用的优化方法,编制了相应的优化程序;实例证明,该优化方法准确、有效、收敛速度快;并依据以上原理编制了相应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本文链接:/Periodical_qyjskf-x200901178.aspx授权使用:黑龙江工程学院(hljgcxy),授权号:233f9091-adf1-4a9a-a563-9e9c00a28ee7下载时间:2011年3月4日一、自卸汽车液压倾卸机构概述自卸汽车是指以运送货物为主,并且车厢具有自动卸料功能( 配有自动倾卸装置) 的载重汽车,又称为翻斗车、工程车。它是利用本车发动机动力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其车厢倾斜定角度卸货,并依靠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自卸车主要由汽车底盘和液压倾卸机构、取力装置、车厢和副车架及附件构成。自卸汽车是目前市场最大的一种专用汽车,主要用于运输散装并可以散堆的货物( 如砂、土、矿石以及农作物等) ,还可以用于运输成件的货物,故自卸汽车主要服务于建材场、矿山、工地等。在土木工程中,由于自卸汽车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卸货机械化等优点,通常与铲式装载机、挖掘机或皮带运输机等配套使用,联合作业,进行土方、砂石、松散物料的装卸运输,构成装、运、卸生产线,从而可以大大缩短装卸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并可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目前,自卸汽车从单纯的5 吨自卸车逐渐向更高吨位方向发展举升机构也从简单的单级缸中置直顶式、多级缸中置直顶式向单级缸连杆组合式、多级缸前置直顶式的方向发展。液压倾卸机构是自卸车的核心,是判别自卸车优劣的首要指标。不同的举升倾卸机构,有不同的车型定位和市场定位。二、国产自卸汽车的液压倾卸机构实例国产自卸汽车的液压倾卸机构主要有单级缸中置直顶式、多级缸中置直顶式、单级缸连杆组合式、多级缸前置直顶式等几种。( 一) 单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我国最早的自卸汽车由于载重量小,所需的举升力也很小,其举升机构采用单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是最7 22 0 0 8 2 0t 摹文刘波早出现的举升机构,它结构简单、紧凑,受力直观,而且成本低廉;在载重量为5 吨或5 吨以下的自卸车中普遍采用。东风E Q 3 0 9 2 F 车箱( 含货物) 的重心在油缸举升点之前,油缸的举升力是随货物重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油缸的举升力大于货物的重量。同时,支座反力是随油缸举升力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且方向向上。因此单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只适用于吨位不大( 5 吨以下) 、车箱不长( 3 5 米以下) 的车型。在E Q 3 0 9 2 F 严重超载举升时,油缸的举升力很大,副车架在支座反力的作用下便会变形向上翘起。E Q 3 0 9 2 F 是采用两支油缸来举升的,当两支缸的内泄量不一样时,两支油缸的举升速度是不一致,这样会造成车箱左右倾斜变形。变形后的车箱使举升机构受力更加恶劣,系统油压增加,直接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 二) 多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为了改善单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的弱点,多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应运而生,其机构由两支多级缸和车箱、副车架组成。多级缸中置直顶式这种多级缸中置直顶式举升机构的举升点位于车箱重心之前,支座的支座反力是向下的,这样极大改善了油缸和副车架的使用环境,使油缸和副车架的受力很小,使整个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并且,由于多级缸是套简式的结构内泄量小,决定了两支油缸的举升速度基本相同,从而避免了车箱在举升过程中的扭曲变形。缺点是在布置上比较困难:布置在车架的内侧影响传动系,布置在车架的外侧,油缸的只能悬臂安装,受力不理想。多级缸是套筒式的结构,自己不能卸载,使得在控制系统上必须采用溢流装置来保护液压系统,从而使液压系统过于复杂。由于溢流装置的存在。使得整个系统的超载能力有限,满足不了用户的超载心理。该机构中的多级缸行程长达2 米成本较高,虽然能适应各种吨位的自卸万方数据车,但在国内一般不被采用。( 三) 单级缸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单级缸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由单级油缸、拉杆、三角臂、车箱、副车架共用一个连杆带动两套四杆机构组成,具有举升平稳、超载能力强、系统油压性能好等特点,因而被各大汽车改装厂采用,通过对四杆机构的优化设计,可以设计出多种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马靳里式和油缸浮动式举升机构具有油缸缸径小,油缸行程长等特点被采用的最多。而其它的种类由于具有缸径大,油缸行程短等因素采用得较少。( 四) 多级缸前置直顶式举升机构多级缸前置直顶式举升饥构的自卸车。这种机构主要由支多节缸组成,其油缸行程长5 6 米,采用此举升机构的自卸车可以把重,山降到最低,极大地改善了车辆的稳定性。由于该机构受力最简单、最省力,因此,采用多级缸前置直顶式举升机构的自卸车是今后重型自卸车的发展方向。多级缸前置直顶式举升机构也有其缺点:一是成本是最昂贵;二是由于它的油缸行程长,因此必须有可靠的工艺来保证,质量不及国外产品;三是控制系统过于灵敏。目前国内生产这种举升机构的不多,国内装有这种机构的大多依靠进口从而制约了这种机构在国内的发展,但这种机构今后将会在国内得到大发展。自卸汽车的液压倾卸机构和整车性能的改善,可最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