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 考点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这一考点的高考命题 主要侧重于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评价 在高考复习备考中 除了要掌握相关的具体内容外 还要注意从背景 内容和作用等方面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异同 进而理解把握实质性的东西 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 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 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运用提升 列宁指出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 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b 材料中的 错误 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 战时共产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解析 材料是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商品货币关系 超越生产力 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当人民忍饥受饿 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 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 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 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 必须把所有余粮毫无例外地搜集起来 作为全国的存粮 必须用工人的坚决手腕做到使人们以最大的努力 来增加燃料采掘量 大大节省燃料 在燃料运输和消费方面建立极端严格的秩序 怎样才能实现 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原则 十分显然 要实现这个原则 第一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 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 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第二 必须最严格地计算一切余粮 以及有条不紊地把粮食从余粮区运往缺粮区 还要收购供给消费 加工和播种的存粮 第三 为此必须在工人即无产阶级国家的监督下 按公平合理的粮食分配办法把粮食分配给全体公民 不给富人任何特权和优待 列宁选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解读 这是1918年5月22日 列宁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 发表在1918年5月24日 真理报 上 题目为 论饥荒 这份材料说明 当时苏维埃政府面临着严峻的粮食和燃料的危机问题 提出 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 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 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 为了获取粮食和燃料 苏维埃实行了严格的余粮收集制 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 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 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转入战时轨道的经济措施 该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实行 到1919年年初作为一种体制已逐步完善 并通过法律确定下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 战时 和 共产主义 两种特色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物力 财力 保障了前线的供给 为苏维埃政府粉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战胜国内反革命叛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运用提升 某同学在关于苏联 俄 的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 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a 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b 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c 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d 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来 解析 根据第一段材料中 需要先进工人 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 可知 说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 从而排除d 根据第二段材料中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可知 说的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固定粮食税 从而排除b c 并再次否定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之比较 辨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的两个重要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 1920年苏俄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向革命政权发动战争的情况下 为了集中一切全国人力物力以战胜国内外敌人 捍卫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内战争基本结束 为了解决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 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试图以单一的公有制体制直接进入社 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则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前提下 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恢复国民经济 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长远来看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引起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事实证明 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 巩固了工农联盟 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 在落后的小农占优势的俄国 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运用提升 全球通史 中说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 耐泼曼 都能雇佣劳动力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这一现象说明苏俄 a 改变了原有的土地所有制b 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内容c 坚持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掌控d 遏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该政策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题目中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即反映了c项的正确 背景材料 谈到新经济政策 不能不说到美国商人阿曼德 哈默 1921年6月的一天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 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 很快人们就得知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 哈默 1921年6月 刚刚从哥伦比亚医学院毕业的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 原本想帮助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 但大规模的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 在看到饥荒的同时 哈默也看到蕴藏着的巨大宝藏 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小麦 用船运到苏俄销售 后来 列宁特地接见他 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知识链接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列强惊恐万分 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 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 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人民 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 到1920年10月 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武装 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 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 饥荒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灾难 而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 苏维埃俄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在国际上 帝国主义国 家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还在暗地里组织和资助匪帮和富农暴动 时刻准备进行颠覆活动 面对严峻的形势 列宁认识到 党和政府必须来个重大转变 斗争的重心要逐渐转到经济方面 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 恢复工业 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应到农村 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 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 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收 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 允许私商自由贸易 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 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 外国资本家等等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 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22年12月 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 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运用提升 1921年底 基辅郊区农民彼得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集市出售 结果是 a 管理人员依法征收了税额b 粮食被没收c 他只能售一部分d 行为合法 无人干预 解析 本题考查了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1921年新经济政策有关农业 商业政策的内容 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 1921年新经济政策农业上实行粮食税 不再实行余粮收集制 商业上也恢复了自由贸易 本题中1921年底农民将粮食运到集市出售 结果应是管理人员依法征收税额后允许自由出售 1 2011 上海卷 在现代化进程中 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 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 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 圈地运动 明治维新b 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c 十月革命 1861年改革d 1861年改革 圈地运动 解析 做此题的关键在于 废除土地私有制 一定要对应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 2011 海南卷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 途径 方法和方式 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 二月革命时期b 十月革命时期c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 新经济政策时期 解析 扣住关键词句 利用资本主义 提高生产力 可以反映出其政策应该是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体现在固定的粮食税 自由贸易措施上 故选d项 3 2010 全国卷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 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 水兵 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 决定 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 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 的队伍 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 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解析 把题干材料与选项对照 也许学生很容易做出选b的判断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 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从选项与材料的相关性程度看 选b 另有一个捷径 圣彼得堡 彼得格勒 1917 列宁格勒 1924 圣彼得堡 1991 从同一个城市名称的变化出发可以迅速排除c d 内战导致粮荒 粮荒引出余粮收集制 其目的是巩固困难重重的新生政权 故a排除 4 2011 宁波模拟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时代 退却时代 剥夺年代 战争年代 战后年代 其中 退却时代 是指 a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b 新经济政策时期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d 卫国战争时期 解析 结合之前的 凯歌时代 和之后的 剥夺时代 理解 退却时代 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5 2011 萧山模拟 1921年10月 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 所谓新 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 可是实质上 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 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 包含 旧东西 的有 实行粮食税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a b c d 解析 所谓 新 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案 所谓 旧 是指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 属于旧的资本主义经济手段 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是苏俄的创新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故 不选 6 原创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 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 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 现在最大的 阻碍 正是这方面引起的 这段材料反思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 从题干中可知 苏联迫切需要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农民的贫困是整个国家经济的 障碍 结合所学知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导致经济危机 进而引发政治危机 在此背景下 实行新经济政策 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方法 即用简捷 迅速 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必须再后退 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 货币流通 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 通常的买卖 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 列宁全集 42卷材料三兹宣布 国会的政策是 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 以提供普遍福利 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 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 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 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 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 节录 材料四 新政 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 步入繁荣 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 对其管制过严 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 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 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 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 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杨目 赵晓 罗斯福 新政 评价及启示 请回答 1 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变化的标志性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再后退 退到了什么地步 后退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据材料三 指出罗斯福 新政 的内容有哪些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民物品交换协议书范本
- 私人荒地转让合同协议书
- 离职合同终止协议书模板
- 门面出租协议协议书模板
- 鸡排店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股权转让服务协议合同书
- 锅炉运行及维护合同范本
- 碳钢计量罐采购合同范本
- 肉店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生意交易合同协议书模板
- 220KV升压站运行规程(改后)
- 肠系膜脉管系统肿瘤的诊断
- 非标设备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爆破工程技考核试卷
- GB/T 9766.6-2021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6部分:气门芯试验方法
- 操场塑胶面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粤信签小程序操作使用说明
- 医院季度院感监测信息及分析
- 福建省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
- GB∕T 15329-2019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织物增强液压型 规范
- 《组织机构代码证》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