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秋词 1教案 沪教版 字词解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秋词(其一)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秋词(其一)教学帮助 (一)学习重点: 1.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理解诗的大意。2。通读这首诗,让学生脑海中浮出画面。3.背诵这首诗。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结合书下注释,理解下面的词语。 1. 寂寥:寂静;空旷。 2. 春潮: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3. 排云上:冲云直上。排:推开;冲出。4. 便:就;于是。 5. 碧霄:蓝天。 (三)内容分析: 1.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2. 理解诗的大意。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28个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一开头就直言千古悲秋的老调,毫不隐讳。 “我言秋日胜春朝”,同千古悲调相反,诗人却赞美秋天胜过春天,并以第一人称表明态度,显示诗人同腐朽势力绝不妥协的韧劲儿。 “晴空一鹤排云上”,“晴空”二字即描绘出秋高气爽的秋天的特色,是春天多风沙、有春寒所不能比的。在诗人被贬的背景下,一只孤鹤直冲云霄,博击长空,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这一意向是全诗的精华。难道我们就没有感到诗人那种被贬、压抑的情感自然随着仙鹤飞向云天,展翅飞翔!诗人那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坚定信念已是“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是一只奋争的孤鹤,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博击长空,一展雄姿。显然,独立寒秋,傲然腾空的孤鹤,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也只有这样的鹤,才敢说“秋日胜春朝”。 3. 理解诗的立意。 “悲秋”是古代诗歌的传统主题,并且有许多名篇佳作。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开创新意,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秋天来。这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和性格是分不开的。诗人把悲凉的秋天看得比春天还美,诗的立意不仅新颖,而且深刻,表现了诗人独有的精神和独到的见地。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种一片太阳花2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种一片太阳花是一篇文辞优美、意境隽永的文章。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先交代了种太阳花的原因,接着写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再写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最后写来年还种太阳花,表现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文章虽然短小,却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对人们精神的抚慰和灵魂的启迪。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师生共同“披文入境”,感悟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指导学生品词品句地读书,使他们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的15个生字,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紧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之情和所寄托的意愿,用心体会太阳花的与众不同,联想到具有太阳花品格的人。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太阳花的特点描述的方法,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感悟文章。教学难点:研读课文第九自然段,体会为什么重点写单独的一朵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课。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其中,花往往是最具代表性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花的特点、品格等。)点评:把学生引到美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刚才我们讲了很多花,他们都有美丽之处,同学们讲的很好,还说到了有的花已经是某种品质的象征了,如梅花的坚贞,荷花的清高等。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种太阳花(板书:太阳花),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李天芳笔下的太阳花有什么独特的魅力。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太阳花的样子,为什么种太阳花,种太阳花有什么好处等。教师可板书在黑板上。)点评: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开始,课题是提纲挈领的,抓住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是非常有价值的。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同学们想了解的真不少!有一些问题我们通过预习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共同解决。那就请你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多读几遍。点评:初步整体感知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读书具有目的性,使学生专注阅读。2.学生自学,教师随机指导。3.小组内检查生字掌握情况,交流读文体会,解决不懂的问题等。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生字?出示:焦躁斑斓多姿花圃服侍乍开缤纷五彩偃旗息鼓美人蕉慵懒无力炽热花蕾贪婪充沛兴旺发达繁荣昌盛5.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教师重点指导“躁、圃”的读音。6.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建议吗?重点指导“斓、婪”的书写。(采用分析字形、书空、练写、组词练习等方式加深记忆。)7.将自己在预习中理解的词语意思和同学交流一下。重点理解“乍”的字义。(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点评:识字、写字过程循序渐进、形式多样,训练扎实有效。8.总结:刚才,有的小组在一起交流识字方法,有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点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在识字及初读课文中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每组成员明确分工,富有实效。9.看来大家对生词掌握的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谁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评价。)三、读书质疑,深入感悟。(学生交流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1.自然界里有很多美丽的花儿,可为什么他们要选择种太阳花呢?(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画出有关的语句。(课文第一自然段)(2)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种太阳花呢?板书:色彩美点评:提出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理解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文本,找到依据,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思维习惯。 2.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齐读第一自然段。3.通过刚才的朗读,太阳花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回答,太阳花很美等。)4.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太阳花美的句子来。(58自然段) (1)在小组中交流画出的句子。(2)学生回答,哪些句子写出了太阳花的美。(3)你还能体会到太阳花美在哪里?(板书:经久不衰)5谁能读出太阳花的美?(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太阳花开的情景。6.师生评价朗读情况。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还想读?7.太阳花生命力顽强而且经久不衰,但你们知道一朵太阳花的寿命是多长时间?(只有一天)8.仔细默读9、10自然段,看看它为什么能做到经久不衰、灿烂多姿呢?你能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吗?指名回答,读句子,谈感受。(板书:喜欢阳光抓住机会主动让位)9.思考:为什么要重点写单独的一朵花呢?如果去掉这一段,对课文表情达意会产生什么影响?10.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朗读第9自然段。点评:体现学科融合,用配乐朗读的形式活跃、辅助语文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1.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让我们带着赞颂、欣赏的语气齐读第9自然段。12.正是因为太阳花善于抓住机会,喜爱阳光,又能主动让位,所以,它能经久不衰,总是生机勃勃!那你面对生命如此短促,却能做到灿烂多姿的太阳花,有何感想呢?老师要布置本节课最艰巨的任务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你的感想,看哪一小组动作最快、说得最好、感受最深。开始吧。点评: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不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感受,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13.小组讨论后,指名说。(学生可根据板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由此揭示课文“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14.小结: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深深打动了老师,是的,太阳花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它能经久不衰,流芳百世,就像那些奋力进取的人,像那些默默无闻做好事的人,像那些惜时如金的人所以,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向太阳花学习,人的一生也是很短暂的,但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所以只要好好地把握,就能让生命更精彩。15.作者看着这太阳花,有了一个什么愿望啊?(来年还种太阳花)16.正是因为太阳花有它独特的美,作者爱上了太阳花,你们喜欢吗?17.小组互读第10、11自然段。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1.同学们不仅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来个读课文比赛好吗?你可以向你的伙伴发起挑战,比比谁读得好。点评: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拓展想像,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再次整体感受和领悟课文内容。2.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让老师聆听同学们美妙的朗读。3.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找来白杨、古井等文章来读读,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点评:扩大学生阅读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4.小结:美丽的太阳花具有美好的品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