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乙二醇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上)摘要: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乙二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截止到2010年10月底,全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2565.3万吨,预计2014年将达到约3100.0万吨。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364.8万吨,预计2014年将达到约550.0万吨。2009年,全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达到约1797.2万吨,预计2014年消费量将达到约2250.0万吨。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约为777.14万吨,预计2014年消费量将达到约约1100.0-1150.0万吨,产不足需,仍需要大量进口。未来中东地区乙二醇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大大影响世界未来的供应格局。我国除了扩大生产能力外,应该加大乙二醇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力度,逐渐改变用途单一的局面,以化解市场风险,促进我国乙二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目前,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而我国的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两大类,其中石油路线是以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生产乙二醇,该生产技术基本上由英荷Shell、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以及美国UCC三家公司所垄断。虽然它工艺成熟,但水比大,能耗高,生产成本较高。非石油路线是以和合成气为原料,可采用多种方法合成乙二醇。我国乙二醇主要采用环氧乙烷直接水合法进行生产。近年来,随着聚酯纤维、聚酯塑料和防冻液等对乙二醇的旺盛需求,人们相继开发出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等多种新的生产方法,其中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被认为是今后乙二醇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另外,我国研制开发的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也将得到较快的发展。1世界乙二醇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1.1 生产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聚酯产品市场消费的急剧增长,世界乙二醇的生产发展很快。2006年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1955.5万吨,2009年增加到2313.5万吨。2010年随着中国大陆以及中东地区等多套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生产能力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截止到2010年10月底(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2010年生产能力均指截止到2010年10月),世界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2565.3万吨,同比增长约10.88%,其中北美的生产能力为484.6万吨/年,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8.89%;中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40.9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1.59%;西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29.1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03%;中东欧地区的生产能力为83.6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26%;中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47.9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9.15%;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77.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1.98%;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能力为2.2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0.09%。沙特SABIC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279.0万吨/年,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0.87%;其次是DOW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210.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19%,在加拿大、科威特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再次是台塑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193.0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52%,在中国台湾和美国建有生产装置;Shell化学公司以18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09%,分别在美国、荷兰、中国大陆、新加坡以及加拿大建有生产装置。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将以年均约6.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100.0万吨。2010年世界10大主要的乙二醇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所示。1.2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2009年全世界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797.2万吨,其中产量为1725.0万吨,进口量为1004.4万吨,出口量为932.2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西欧3个地区,其消费量合计达到1623.7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90.35%,其中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234.4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3.04%;西欧地区的消费量为136.1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7.57%;亚洲地区的消费量为1253.2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69.73%。此外,中东地区的消费量为80.9万吨/年,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50%;中东欧地区的消费量为51.4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2.86%;中南美地区的消费量为32.9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83%;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量为8.3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0.46%。亚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乙二醇进口地区,2009年进口量达到802.3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79.88%;而中东地区则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乙二醇出口国家,2009年出口量达到453.7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8.67%。预计今后几年,世界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250.0万吨,其中中东欧地区的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最大,将达到约8.9%,消费量将由2009年的51.4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78.0万吨;其次是中东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5.2%,消费量将由2009年的80.9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约104.0万吨;北美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8%,消费量将由2009年的234.4万吨增长到约270.5万吨;西欧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0%,消费量将由2009年的132.5万吨增长到约153.5万吨;亚洲地区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3%,消费量将由2009年的1253.2万吨增长到约1537.0万吨。2009年世界主要地区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表2所示。世界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PET树脂和抗冻液,在2009年的消费结构中,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需求量为1494.8万吨,约占乙二醇总消费量的83.17%;用于生产防冷液的消费量为199.7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11.11%;用于生产化工中间体,醇酸树脂等其他产品的消费量为102.7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 5.71%。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不尽相同,其中北美地区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6.08%,防冻液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4.06%;西欧地区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1.12%,防冻液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5.43%;中东地区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2.20%,防冻液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03%;亚洲地区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88.63%,防冻液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80%;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用于生产PET树脂的乙二醇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1.17%,防冻液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19.55%;2009年世界各主要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情况见表3所示。2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2.1美国2010年美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288.1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1.23%;其中陶氏化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117.2万吨/年,约占美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40.68%。其次是Shell化学公司,生产能力为37.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3.02%。2010年美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4所示。2009年,美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为180.0万吨,同比下降约13.25%。其中产量为150.0万吨,进口量为73.7万吨,出口量为43.1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液,其中用于生产PET固体树脂的乙二醇需求量为70.5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39.17%;聚酯纤维的需求量为33.5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8.61%;聚酯薄膜的需求量为8.2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4.56%;PET切片的需求量为5.3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2.94%;PET工程塑料的需求量为1.0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0.55%;防冻液的需求量为47.5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26.39%;其他方面(包括胶乳表面涂料、不饱和聚酯、化学中间体以及醇酸树脂)的消费量为14.0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7.78%。预计2009-2014年,美国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38%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202.5万吨。近年来美国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5所示。2.2中南美地区2010年中南美地区乙二醇的生产能力为40.9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59%;其中巴西是最主要的生产国家,生产能力为32.5万吨/年,约占中南美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79.46%。另外委内瑞拉的生产能力为8.4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0.54%。2010年中南美地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6所示。2009年,中南美地区乙二醇的消费量为32.9万吨,同比减少约3.23%,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83%,其中产量为19.5万吨,进口量为21.6万吨,出口量为8.2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液,其中PET聚酯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为23.7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72.04%;防冻液的需求量为5.2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15.80%;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4.0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2.16%。巴西和阿根廷是最主要的消费国家,其消费量分别约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62.15%和23.73%。预计2009-2014年,中南美地区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8.3%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49.0万吨。中南美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7所示。2.3西欧地区2010年西欧地区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129.1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5.03%。其中比利时和德国是最主要的两个生产国家,生产能力分别达到76.0万吨/年和37.0万吨/年,分别约占西欧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49.57%和24.13%。比利时BASF公司是西欧地区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约占西欧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23.48%;其次是比利时Ineos公司,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9.57%。2010年西欧地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8所示。2009年西欧地区乙二醇的消费量为136.1万吨,同比下降约8.66%,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7.57%,其中产量为112.5万吨,进口量为45.1万吨,出口量为21.5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液,其中PET固体树脂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为66.5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48.86%;聚酯纤维的需求量为18.9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3.89%;聚酯薄膜的需求量为7.9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5.80%;其他PET产品的需求量为4.5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3.31%;防冻液的需求量为20.0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14.70%;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18.3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3.44%。预计2009-2014年,西欧地区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43%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153.5万吨。近年来西欧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9所示。2.4中东欧地区2010您中东欧地区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83.6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26%。其中俄罗斯和保加利亚是最主要的两个生产国家,生产能力分别为49.5万吨/年和11.9万吨/年,分别约中东欧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59.21%和14.23%。2010年中东欧地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0所示。2009年中东欧地区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51.4万吨,同比减少约0.58%,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2.86%,其中产量为63.1万吨,进口量为1.1万吨,出口量为12.8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防冻液。其中PET树脂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为37.4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72.76%;防冻液的需求量为10.3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20.04%;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3.4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6.61%。预计2009-2014年,中东欧地区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8.70%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8.0万吨。近年来,中东欧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11所示。2.5中东2010年中东地区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747.9万吨,同比增长约12.82%,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29.15%。其中伊朗的生产能力为89.0万吨/年,约占该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1.90%;科威特的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3.37%;沙特阿拉伯的生产能力为550.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3.54%;土耳其的生产能力为8.9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19%。2010年中东地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2所示。2009年,中东地区乙二醇的消费量为80.9万吨,同比增长约7.01%,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 4.50%,其中产量为502.2万吨,进口量为32.4万吨,出口量为453.7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PET聚酯,其中PET聚酯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为66.5万吨/年,约占该地区乙二醇总消费量的82.20%;防冻液的需求量为6.5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8.03%;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7.9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9.77%。预计2009-2014年,中东地区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5.15%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04.0万吨。近年来,中东地区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13所示。2.6亚洲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2.6.1 日本2010年,日本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83.3万吨/年,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25%。其中三菱化学公司是日本乙二醇最主要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约占日本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2.43%。其次是日本Nippon Shokubai公司,生产能力为26.8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2.17%。2010年日本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4所示。2009年,日本乙二醇的消费量为40.0万吨,同比减少约 20.32%,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2.22%,其中产量为51.5万吨,进口量为1.2万吨,出口量为12.7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PET聚酯和防冻液,其中PET聚酯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为25.7万吨/年,约占日本乙二醇总消费量的64.25%;防冻液的需求量为6.6万吨/年,约占总需求量的16.50%;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7.7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19.25%。预计2009-2014年,日本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4.98%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51.0万吨。近年来日本乙二醇的消费结构现状及预测情况见表15所示。2.6.2 印度2010年,印度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为90.5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3.53%,其中印度Realiance工业公司是最主要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75.1万吨/年,约占印度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82.98%。2010年印度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6所示。2009年印度乙二醇的消费量为146.1万吨,同比增长约41.84%,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8.13%。其中产量为82.5万吨,进口量为65.00万吨,出口量为1.40万吨。产品主要用于生产PET聚酯,消费量为135.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92.40%;用于抗冻剂的消费量为4.5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3.08%;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量为6.6万吨/年,约占总消费量的4.52%。预计2009-2014年,印度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3.68%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75.0万吨。2.6.3 韩国2010年,韩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5.07%,其中湖南石油化工公司是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104.0万吨,约占韩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80.0%。2010年韩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7所示。2009年,韩国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06.0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5.90%,其中产量为112.0万吨,进口量为42.0万吨,出口量为40.5万吨。产品约91.0%用于生产PET聚酯,5.1%用于生产抗冻剂,其它方面的消费量约占3.9%。预计2009-2014年,韩国乙二醇的需求量将以年均约2.21%的速度减少,到2014年需求量将减少到约95.0万吨。2.6.3 中国台湾2010年,中国台湾地区乙二醇的生产能力为 221.0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61%。其中台湾南亚塑料公司是最大的乙二醇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144.0万吨/年,约占台湾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65.16%;其次是中国台湾NanChung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37.0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74%。2010年中国台湾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8所示。2009年,中国台湾地区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78.7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5.15%,其中产量为182.0万吨,进口量为24.0万吨,出口量为127.3万吨,产品约96.0%用于生产PET聚酯。预计2009-2014年,中国台湾地区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3.28%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92.5万吨。2.6.5亚洲地区国家和地区2010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生产能力为186.6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27 %。其中印度尼西亚的生产能力为23.9万吨/年,占该地区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12.81%;马来西亚的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9.29%;新加坡的生产能力为87.2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 46.73%;泰国的生产能力为39.5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 21.17%。2010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19所示。2009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总消费量为112.2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6.24%,其中产量为96.6万吨,进口量为83.7万吨,出口量为68.1万吨,产品约96.3%用于生产PET聚酯。预计2009-2014年,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乙二醇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2.75%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28.5万吨。3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3.1生产现状近几来,随着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辽阳石油化工公司以及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套新建或扩建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2009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达到243.8万吨。进入2010年,随着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以及辽宁北方化学工业公司3套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截止到2010年11月底,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厂家达到16家,总生产能力达到364.8万吨,约占世界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 14.22%。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含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为245.9万吨/年,占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的67.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46.9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2.86%;中海油集团公司的生产能力为32.0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8.77%;其它地方企业的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占总生产能力的10.96%。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为65.0万吨/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7.82%;其次是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60.5万吨/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16.58%;再次是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9.87%。2010我国乙二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20所示。随着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乙二醇的产量只有90.75万吨,2005年增加到110.08万吨,2000-2005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3.94%。2008年产量为186.80万吨,同比增加约4.76%,2003-2008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4.02%。2009年产量约为195.0万吨,同比增长约4.4%。3.2拟建、扩建情况由于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有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中石油成都乙烯项目将采用Shell工艺新建一套38.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计划在2011年建成投产;安徽宿州丰原生物化学公司拟采用SD工艺,采用玉米、木薯等淀粉原料建设一套18.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装置;中石化武汉乙烯项目拟新建一套30.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计划在2011年建成投产;吉林博大生化有限公司拟以玉米为原料建设一套10.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杜邦能源化工公司拟在黑龙江双鸭山采用山梨醇加氢技术建设一套20.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其中一期5.0万吨/年产能将于2010年底投产,二期15.0万吨乙二醇计划于2013年前后投产。河南焦作市河阳酒精实业有限公司20.0万吨/年生物乙二醇项目其中一期8.0万吨/年,预计将于2011年投产。另外,由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下属河南永金化工有限公司与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两个年产20.0万吨煤基乙二醇项目,分别在河南洛阳孟津县和河南商丘永城市开工建设。预计到2014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50.0万吨,届时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3.3进出口情况虽然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由于聚酯等工业的强劲需求,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根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量为251.61万吨,2007年达到480.17万吨,2009年进口量增加到582.81万吨,同比增长11.73%。2010年(1-10)月份的进口量为558.67万吨,同比增长约16.61%。在进口的同时,我国乙二醇也有少量出口,2003年出口量为2.34万吨,2007年为0.21万吨,2009年的出口量为0.67万吨,同比减少77.21%。2010年(1-10)月份的出口量为0.29万吨,同比减少约54.71%。我国乙二醇的进口主要来源于沙特阿拉伯、加拿大、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09年从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乙二醇进口量合计达到462.83万吨,约占全年总进口量的79.41%。2010年(1-10)月份从这4个国家和地区的乙二醇进口量合计达到约422.51万吨,约占全年总进口量的75.63%。其中来源于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为231.56万吨,同比增长约25.2%;来自加拿大的进口量为48.85万吨,同比减少约2.3%;来自韩国的进口量为37.84万吨,同比减少约9.9%;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进口量为104.26万吨,同比增长约1.1%。近年来,由于中东地区乙二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乙二醇大量出口,使得我国从这些地区的进口量逐年增加。2008年我国乙二醇从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为178。35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的34.19%,2009年进口量增加到233.59万吨,所占比例提高到40.08%。2010年(1-10)月份进口量达到231.56万吨,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到41.45%,成为我国乙二醇的第一大进口国家。与此相反,来自中国台湾和加拿大的进口量虽然仍位居前列,但进口量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减少。2008年加拿大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7.99%和26.06%,2009年分别下降到10.28%和20.23%,2010年(1-10)月进一步分别下降到8.74%和18.66%。这些说明我国乙二醇的进口来源正在发生变化,未来中东地区将成为我国乙二醇进口的最主要来源。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来源情况见表21所示。我国乙二醇进口主要来自南京海关、宁波海关、杭州海关、厦门海关和上海海关等5个海关。2009年来自这5个海关的进口量合计达到548.95万吨,同比增长约11。59%,约占总进口量的94.19%。2010年(1-10)月来自这5个海关的进口量合计达到527.36万吨,同比增长约2.10%,约占总进口量的94.40%。其中来自南京海关的进口量为302.81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5.1%;来自宁波海关的进口量为134.6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7.5%;来自杭州海关的进口量为58.8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36.7%;来自厦门海关的进口量为16.16万吨/年,同比减少约2.8%;来自上海海关的进口量为14.83万吨/年,同比增长约6.1%。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海关情况见表22所示。从进口价格来看,2007年由于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生产乙二醇原料乙烯价格上涨,由此导致其价格也随之上涨。2008年9月份之后虽然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乙烯价格有所下降,但之前的高价位使得全年的进口平均价格仍处于高位,达到1023.57美元/吨。相比之下,2009年由于原油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乙烯价格也随之下降,更为主要的是我国进口产品主要来源地中东地区的乙二醇大都采用价格低廉的乙烷为原料进行生产,价格低廉。2009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口平均价格只有604.51美元/吨,同比下降约40.94%。2010年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乙烯价格增加,因此(1-10)月份的进口平均价格增加到约837.16美元/吨,同比增长约45.98%。出口情况也有类似的规律。2007年出口价格达到2109.86美元/吨,创历史最高记录。2009年的出口平均价格为1068.18美元/吨,同比下降15.78%。2010年(1-10)月份的出口平均价格为1784.24美元/吨,同比增长约73.40%。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的进出口价格情况见表23所示。3.4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4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431.43万吨,2009年表观消费量增加到777.14万吨,同比增长约10.15%,约占世界乙二醇总消费量的43.24%,其中产量为195.0万吨,进口量为582.81万吨,出口量为0.67万吨。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表24所示。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93.7%,另外约6.3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我国聚酯产能经过前几年的过度发展,面临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装置的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聚酯企业逐步退出竞争。另外,近两年,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减少,对乙二醇等原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另外,我国纺织行业还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料、能源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由此将会导致对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际贸易结算与风险控制服务合同
- 2025版宿舍管理员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机场候机厅软装设计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吊装工程合同范本(含吊装设备维护与保养)
- 2025年度事业单位实习生实习合同
- 2025版绿色环保住宅区绿化施工与维护合同
- 2025版数据中心通风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度男方外遇婚姻解除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房产按揭贷款与装修贷优惠利率合同
- 2025年清洁服务人员安全培训及管理合同范本
- 《免除烦恼》课件
- 《非权力影响力》课件
- 2025年江西南昌市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数字化教材开发研究
- 文学传播学概论课件
- 第3单元主题活动三《创意玩具DIY》(课件)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
-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
- You Raise Me Up二部合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