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1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2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3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4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四套)目录: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一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B卷二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C卷三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D卷四- 1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A卷一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倒_(do do)塌 没_(m mi)腿 似_(sh s)乎倒_(do do)水 没_(m mi)有 似_(sh s)的2. 选出读轻声的字。去吧 好得很 石头 池塘边 乡下妈妈 还得写 木块 很便宜 帘子 打中 记得住 头发 甜葡萄 椅子玻璃 你得走 尺子 好东西 上面_3. 在三国演义中和“单刀赴会”、“败走麦城”、“过五关斩六将”都有关的人物是( )A .关羽B .刘备C .诸葛亮D .周瑜4.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是哪本著作?_5. 补充成语:按要求做题。养_处优 _同舟 和衷_ 精诚_齐心_力 同舟_ 众志成_ 同_共苦6. 关于下列汉字的笔画、笔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医:共8画,第2笔是竖折。B .素:共l0画,第3笔是竖。C .鼎:共11画,第6笔是竖折折。7. 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8. 将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横线上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_儿童歌舞之外,_我喜欢的动物世界。我看得入了迷,爸爸过来批评我,说我还没完成功课,我嘟起了嘴,妈妈也对我说:“_爸爸对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_应该虚心接受。”我惭愧地低下了头。9. 选择不同类的词。松树 柏树 树木 杨树 杉树 _燕子 蜜蜂 蝴蝶 蜻蜓 飞蛾 _太阳 宇宙 月亮 地球 火星 _10. 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A .B .C .D .11.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它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阻挠(no) B军阀(f) C恶劣(li) D.教诲(hu)_A侮辱(w) B咳嗽(sou) C喷香(pn) D.咆哮 (xio)_A兑现(du) B给予(j) C湖泊(p) D.拼凑(cu)_二、阅读理解(30分)12. 根据所学课文填空。1. (1)“水是 _ ,山是_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作者是_,采用_、_、_等修辞手法。2. (2)补充名句。朝看水东流,_。_ ,殿前拾得露华新。种树者必培其根,_._,自在娇莺恰恰啼。3. (3)凡卡的作者是_ 国作家 _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 国作家_13. 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1. (1)在文中找出一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_、_、_、_2. (2)文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4. (4)结合语境,品味第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5.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院长是一位六十来岁的长者,满头花白的头发。他用一种让人坐立不安的目光打量了我三十秒之后,走进休息室叫了个人出来。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院长叫黑大哥确认是不是我,黑大哥点了点头。接着,院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抽出一张纸,递了过来。 天哪,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上面赫然写着由于我在教学楼白净的墙上贴了那几张寻物启事,弄脏了墙壁,影响极其不好,因此作出罚金如此之高的处罚。要知道那表最多也就值两百元人民币。 院长递给我一本校规手册,并告诫我几句关于遵守校规和爱护名誉的话,我连忙点头称是。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 , 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之后,我愤愤不平地去学校管理处缴纳罚金1. (1)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情况下,给文中划线的词语换一种说法。极其_告诫_ 居然_2. (2)文中句通过对“我”的_描写,写出了“我”的心理及思想感情的变化:_,既表现出“我”对_的不理解,也可以看出“我”对_的不满。3. (3)“我”为什么会受到处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三、写作(30分)15. 用三组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分句连起来。多读多写。能提高作文水平。 第 9 页 / 共 35 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B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阴晦(hu) 押解(ji) 奄奄一息(yn) 风靡全球(m)B .艄公(sho) 蜷伏(qun) 鳞次栉比(zh) 翘首远望(qio)C .攫取(ju) 刽子手(kui) 硕果累累(li) 舐犊之情(sh)D .躯壳(k) 诘难(ji) 气吞斗牛(du) 唯唯连声(wi)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赤橙黄绿清兰紫,谁持采炼当空午?B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河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泄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贱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振耳欲聋。C .一家外国报纸清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D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3. 把下面的文言文补充完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_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日:非然也。 -学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_,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_,及日中则如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_,及其日中如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俩小儿笑日:“_?”两小儿辩日4.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与“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是( )A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B .“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C .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D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呜叫。5. 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B .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C .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6. 填写诗句:_ , 沙暖睡鸳鸯。/黄师塔前江水东,_。/_ , 浪淘风簸(b)自天涯。/黑云翻墨未遮山,_。(泥融飞燕子/春光懒困倚(y)微风/九曲黄河万里沙/白雨跳珠乱入船)7. 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A .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 .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买本新书吧!”C .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D .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8. 词语搭配无边的_ 小诗白色的_ 带子奇丽的_ 大花迂回的_ 绿毯9.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安放着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B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浪声声;屋内温暖舒适,整洁干净。C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上门负荆请罪。D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请你也用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每小题至少写两句)1. (1)西湖:_,_。_,_。2. (2)梅花:_,_。_,_。3. (3)风:_,_。_,_。11. 按要求改写句子。1. (1)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改为陈述句)2. (2)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想到了惊涛拍岸这个词。”(改为转述句)3. (3)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缩句)4. (4)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仿写句子)朋友是什么?朋友是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1.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 .中秋节B .除夕C .大年初一D .元宵节2.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A .异乡家里B .故乡家里C .异乡旅馆D .故乡旅馆3.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A .对新一年的希望B .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 .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13. 选择正确的读音。蒙胧(mng mng) _ 揉一揉(ru yu) _分量(fn fn) _ 转椅(zhun zhun) _咨询(z zh) _ 数不清(sh sh) _14. 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喝彩(h h)_ _ 一塌糊涂(h h) _ _抹杀(m m) _ _ 引吭高歌(hng kng) _ _三、写作(30分)15. 习作:以老师为题,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 第 16 页 / 共 35 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C卷三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修改下列病句1. (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吃到苹果、梨子、桔子和水果。2. (2)今天的植树活动,我觉得我们可能肯定种了30棵小树苗。3. (3)小明的建议基本上是完全可行的。4. (4)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5. (5)经过努力,我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6. (6)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太感动了。7. (7)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都很好听。8. (8)他戴着红帽子和一身红运动服走出了家门。2. 找出读音是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并依次写出对应的整体认读音节。寺 籍 屉 伊 刑 誉 逆 澡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 ) A .三国演义B .西游记C .聊斋志异D .红楼梦4. “学习语文要下功夫”,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 .学习语文能不下苦功吗?B .学习语文非下苦功不可!C .学习语文非下苦功不可吗?D .学习语文不能不下苦功。5. 下面哪种说法、引用不合适?( )A .同学在我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有道是“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我们要学会解释。C .小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小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D .小明沉湎于网络游戏,我劝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6. 老师傅听了这话,一下子,搂住了徒弟的肩膀,一棵泪珠涌出了多皱的眼角,他异口同声地说:“真多亏你了,否则,还不知怎样结果呢!7.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究竟采用哪个方案更有利于抢救受伤人员,他不能不_。面对成千上万失去家园的受灾同胞,我们怎能袖手_。到伦敦去观看奥运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_。经过这次打击,他终于_了:人不能游戏人生。A .思考 凝望 盼望 领悟B .思想 眺望 渴望 感悟C .深思 观望 奢望 醒悟D .沉思 远望 期望 觉悟8.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将它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阻挠(no) B军阀(f) C恶劣(li) D.教诲(hu)_A侮辱(w) B咳嗽(sou) C喷香(pn) D.咆哮 (xio)_A兑现(du) B给予(j) C湖泊(p) D.拼凑(cu)_9. 尽管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仍然凭借顽强的拼搏和不屈的意志考入了哈佛大学,她就是( )。A .贝多芬B .张海迪C .海伦凯勒10.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明:明亮(跟“暗”相对)。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白;清楚。A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听明白了。 _B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你还不懂吗? _C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_11. 你认为“好书不厌看还读”的下联应该是( )。A .妙笔丹青绘人物B .益友何妨去复来C .水稻舞动千顷浪D .无字文章写古今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霜鬓:白色的鬓发。1. (1)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 ) A .中秋节B .除夕C .大年初一D .元宵节2.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 ) A .异乡家里B .故乡家里C .异乡旅馆D .故乡旅馆3. (3)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 ) A .对新一年的希望B .对岁月流逝的伤感C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D .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4. (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13. 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1. (1)在文中找出一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_、_、_、_2. (2)文章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4. (4)结合语境,品味第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5.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14. 读一读,填一填遍地都是好庄稼 润了人心 山下走泥浆绿了大地_ 山上树木光_植树造林镇风沙_ 三、写作(30分)15. 用三组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分句连起来。多读多写。能提高作文水平。 第 23 页 / 共 35 页 优质教材小升初强化训练小升初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D卷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下列句子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望着八百里起伏的沂蒙群山,文思泉涌 , 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B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C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D .教语女尚主去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十三岁男孩的忧伤 桑岩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事故,左腿小腿骨折了,在骨科医院治疗。 这是桑岩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伤住院,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带着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值班陪着他,每天想办法给他做可口的饭菜。家境富足,这个时候更想让孩子享受到好的照顾。 那天中午,我开了车带着煲好的冬瓜排骨汤赶到医院时,病房里静悄悄的,桑岩旁边的病床空空荡荡,只有桑岩在,老公在我快到时赶回去处理公事了。 我把冒着热气的排骨盛出来,这是桑岩从小最爱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次,他却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来,只是看了一眼,然后说:“妈,以后你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菜。” “怎么了?”我有些诧异,“医院的饭菜做得那么粗糙,哪有家里的可口?” 桑岩却并不回答我,说:“你也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带着东西来看我了,好吗?”我有些愣怔,看着他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 我轻轻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呀?” 桑岩犹豫了一下,转过身指指旁边的床位:“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心里难受。” 桑岩旁边的床位,有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岩为什么会这么说,于是我问:“哥哥为什么会难过?” “因为”桑岩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他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来陪他,但是没有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你看,他的柜子里面都是空的,连一盒牛奶都没有,可是你们什么都给我买,他看了,心里一定会难受的。以后我和他一起吃医院的饭,我陪着他,他就不难对了” 我的心也不由得柔软起来,因为这个十三岁男孩的善良这些天,我只顾着他,心疼他的伤,担心他的恢复,全力以赴地照顾他,却忽视了他旁边那个受伤的少年和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视了我们对桑岩如此丰富的宠爱,会让同样在病痛中孤单的男孩更加孤单,或者会自卑、伤感桑岩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目光,那目光中一定流露出了这样的感受。 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因此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做一些,你和那个哥哥一起吃好吗?你的那些东西,也可以分一些给哥哥” “不好。”桑岩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是可怜他,我不想那样做,如果是我,我也不会要别人可怜。妈,你就让我吃医院的饭吧,挺好的。” 我的视线忽然就模糊了,然后,我伸出手轻轻拥抱了儿子。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男孩。 桑岩还不懂得太多大道理,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本能地知道:善良就是 。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成全他的善良呢!1. (1)通读全文,理清“我”的心理变化脉络,在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 当桑岩不让“我”及家人悉心照顾时,“我”有些_;当得知桑岩要求吃医院饭菜的原因时,“我”的心不由得柔软起来;当桑岩不同意“我”多做饭菜与“哥哥”一起吃时,“我”深感_。2. (2)品读文章,完成练习。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软的忧伤。“十三岁男孩”忧伤的原因是_我很惭愧,我在这一刻看到了我的自私和狭隘 , 已经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对于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狭隘”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有:宽度小;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广;不宏大。句中应选第_种解释。“我”的自私和狭隘表现在_。3. (3)读了文章,你对“善良”一定有了深刻的理解。请根据你的理解把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出来。4. (4)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了桑岩是个“十三岁男孩”,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选出下面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 .娴熟 再接再厉 重峦叠障 混为一谈B .屹立 娇健 不可思议 金榜题名C .一拍既合 商酌 感激涕零 宽恕D .炫耀 仪态 莫名其妙 无暇顾及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2.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5. 我会填“虎”字共_画,是_结构,字义是_。“狐”字共_画,是_结构,字义是_。6.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 (1)“椅子”和“孔子”这两个词语中的“子”都读轻声。 ( )2. (2)“一五一十”和“一唱一和”这两个词语中的“一”都读二声。 ( )3. (3)“桂林的山真奇啊!”与“桂林的水真绿啊!”中“啊”都读ya。 ( )4. (4)“红果儿”的读音是“hng gu r”,“玩意儿”的读音是“wn yr”,所以“健儿”的读音是“jinr”。 ( )7. 规范拼写。ku wjio zoto zu_jng m lixing yng_8. 我会查字典。新华字典正文按音序排列,“扛”“杠”“虹”在字典中的位置是:_在前,_在中,_在后。“乃”字的笔顺是_,在字典里“乃”有以下几种解释:你的,你;竟;才;是,为;就,于是。“乃”在诗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应取第_种解释,在“失败乃成功之母”中应取第_种解释。9. 写出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四面楚歌_ 望梅止渴_ 指鹿为马_入木三分_ 图穷匕见_ 卧薪尝胆_10. 下列成语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 .闻鸡起舞项羽 胸有成竹郑板桥B .负荆请罪廉颇 鞠躬尽瘁诸葛亮C .望梅止渴曹操 完璧归赵蔺相如D .凿壁偷光匡衡 人木三分王羲之11. 照样子,选出不同类的一个词语来。例如 太阳 月亮 星星 宇宙 流星 宇宙_彩笔 铅笔 毛笔 笔管 圆珠笔_和风 骄阳 细雨 四季 弯月_浅绿 灿烂 乌黑 嫩黄 粉红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真实的善良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钱。照例是10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过街桥上上下下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有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见老太婆刚掏出的10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在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我想他一定是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瞎老头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我认识那老太婆,她从早到晚都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卖茶叶蛋。我想她一天也挣不了几个10元钱的。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了自己的钱包。那一天我没去牙科诊所,因为我也把钱给了那个瞎老头。后来那瞎老头不知去向了。而那老太婆仍在原地卖茶叶蛋。有一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停下脚步买她的茶叶蛋。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得她脑后有光环闪耀。我问她:“你认识那老头?”她摇摇头,反问我:“可怜的老头,他上哪儿去了?”我也只有摇头作为回答。她长长叹了口气。我从中顿时感到一种真真实实的善良,仿佛从这卖茶叶蛋的老太婆心里作用到了我自己的心里。1. (1)第一段作者为什么特意交待“其中有三次,我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钱。”?2. (2)写小伙子的行为,对塑造老太婆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 (3)品味第2段画线句:“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试解释老太婆为什么这样说。4. (4)如果捡钱的那个小伙子知道了他扬长而去后的这一切,他会怎么想,是写一段他的心理活动。5. (5)为什么作者说:“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得她脑后有光环闪耀。”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对于面馆来说,生意最兴隆的日子,就是大年除夕了。 北海亭每逢这一天,总是从一大早就忙得不可开交。不过,平时到夜里12点还熙攘热闹的大街,临到除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