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和《渔歌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张志和《渔歌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张志和《渔歌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张志和《渔歌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志和渔歌子教学设计浣东街道双桥小学 潘昀第一板块读背译(15分钟)1、校读* “渔歌子”是题目吗?先不忙着解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渔歌子”全词。*“渔歌子”是题目吗?讨论“渔歌子”,明确:“渔歌子”是词牌名,因为虽然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提示,这首诗写的就是“渔歌子”,就是渔父打鱼时唱的歌,不过它不是题目,是词牌名。请在预习作业纸上写下“词牌”。*再读一遍,注意词的节奏。*词与诗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你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句,老师也作一句“白米饭,小青菜,午饭吃得真香甜。”虽然内容上不能说是诗,但是形式上却与“渔歌子”相符合了。*这首词,有谁能够读出它的味道?对学生的读进行评价。*这首词,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味道? (引导学生个性地读:美丽、满足、悠闲)*自由地读一读。*读诗不同读文章,有些调可以稍长一些。师范读。*请大家再来读一遍。(效果:柔和、舒缓、自然)*如果理解了这首词,那就能真正读出味道了。2、校译*通过提前的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一生)学生说意思,教师进行评价。*为什么“不须归”?*(二生)学生说意思,教师进行评价。*这首词中还有不明白的字吗?*我们带着意思来读一读,心里要想着词中出现的画面。第二板块初步建构画面、意境,初步感受诗人之心。(10分钟)一、渲染其画,尽可能合法地想像补充。*【出示】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些字变成黄色?(都是景物)*这两句里面可以称得上是“大风景”的词是哪个?(西塞山)*【出示】那么西塞山前又有什么风景呢?(西塞山前,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流水上涨,鳜鱼肥美)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点出斜风、细雨)*【出示山水图】西塞山前,是怎样的桃花?西塞山前,又是怎样的流水?(青翠的山峦连绵不绝,山谷间有一弯清澈的流水,两岸桃花粉红)*李白曾经写道:“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那不是人间,那简直是(世外桃源)*所以“桃花流水”意味着世外桃源,这暗示西塞山前原来是一个什么?” (世外桃源)*把这“世外桃源”读出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为什么写白鹭飞,不写燕子飞,麻雀飞呢?*【出示白鹭】这白鹭的飞给你一个什么印象?(纯洁、悠闲、舒适、舒展、自由)*把这种感觉读到诗里面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示鳜鱼】为什么又要把“鳜鱼”写进去?(肥美、好吃、快乐)*把这种快乐也读进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示山水】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诗人描绘了西塞山前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画,白鹭翔飞,自由自在;桃花盛开,流水上涨;鳜鱼肥美了。有时是和风晴日,有时是斜风细雨,不管阴晴,都是非常美妙的一幅风景画。*【出示山水】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自由、个性地说)二、想像渔父及其生活,理解为何“不须归”。(5分钟)*【出示人物画】这幅画中还有谁?(渔父)这“渔父”是谁?(诗人张志和)对啊,画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啊!【出示诗人、我、渔父】*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父?怎样的“我”啊?我们一起来看!*【出示青色】为什么“箬笠”和“蓑衣”是“青色”的呢?(这是自然本色啊)*【出示不须归】他为何不须归?(因为,所以也不须归。)请直接补写在诗句上。(因为我戴青箬笠,披绿蓑衣,所以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边是西塞山前的美好风景,像世外桃源一样,那么跟此相对的地方是什么呢?(滚滚红尘)请大家在不须归的“归”字旁写下。*对于张志和来说,他愿意到“滚滚红尘”去吗?(世外桃源、自由自在、悠闲自得)*所以他不愿意回去了不须归!*【出示渔父?】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父?(自由、个性地说)第三板块比较阅读,引进柳宗元江雪。(10分钟)*【出示两个渔父】请大家猜一猜,哪个是渔歌子中的“渔父”?(左边是渔歌子中的渔父,右边是江雪中的渔父)*【读黑板上的江雪】你认为这两个渔父的思想和性格一样吗?*一起读江雪。*【出示想?】柳宗元垂钓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绝、灭、孤、独)*【出示想?】张志和垂钓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出示孤独?】同是“渔父”,为什么他孤独苦闷?(失意、失落)*为什么同是渔父,一个失意,一个得意呢?*我来告诉你们,因为他们是两种人儒家VS道家【写于两首题旁】*他们有不同的追求!【出示两种追求】* 儒家渔父”担当使命,改良社会,但因为达不到而只能去“钓鱼”,所以他“失意”了。而“道家渔父”则养生求真,逍遥快活,就像渔歌子中的渔父一样,因此“得意”。*【出示对儒家渔父的评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简单理解这两句话)* 带着这种理解,我们来读江雪。*带着对道家渔父的理解,我们来读渔歌子。*【出示两种境界】这是两种人生!这是两种境界! 第四板块深入比较阅读,进而深刻理解两首主旨。(3分钟)*你喜欢哪幅画?*你喜欢哪个渔父?第五板块收束,点睛。(2分钟)*这两首诗都是好诗,这两种“渔父”都是我们欣赏的,中国思想的精髓有两个字,一个是儒,一个是道,所以我这道选择题恰恰不要你选择,要你把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