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 .doc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 .doc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 .doc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 .doc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整体设计(文字说明)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word文档尊敬的评审专家、各位老师:您们好!我是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学与胚胎学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邓香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的建设团队汇报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我汇报的内容有: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组织学与胚胎学包括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个分支。其中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是利用光镜、电镜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内容可分为细胞、基本组织、器官和系统;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与先天性畸形等。本课程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以及其它与形态学有关的、十分重要的必修基础课。(二)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掌握或了解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光镜下的微细结构、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在基本技能方面: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并能用语言文字正确描绘或描述镜下所见;能辨认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图像并适当联系功能;能根据模式图适当描述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各主要器官的发生与畸形。为后续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坚实基础。二、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职业素养养成为依托。坚持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过硬”。(二)课程设计整体思路:1.突出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岗位能力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职业能力和岗位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打造专业基石的同时,突出与专业课程的链接点。2.把握教材质量:教材是受业解惑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质量及效率。课程建设的成果通过教材得以体现,教材建设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课程建设。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集体备课,针对每堂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理顺先后次序,凸显重点与难点,加强内容的实践性、实用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紧跟现代医学新进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教学团队本教研室共有教师(含兼职)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博士1人,硕士5人(含在读硕士3人);45岁以上2人,3545岁2人,3035岁1人,30岁以下3人,平均年龄36岁;分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医学院等不同高校,学缘结构合理。主讲教师易德保教授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中所有成员均为省优秀教学团队成员。课程负责人邓香群副教授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度访问学者。2名实验技术人员隶属于形态实验中心。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队伍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向上的优秀教学团队。近5年来,共主编或副主编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材8部,主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1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卫生厅学术研究课题4项,主持邵阳市科技局学术研究课题1项,获邵阳市科技进步奖1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著论文33篇。近5年课程组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著论文(信息来源:中国知网)第一作者 论著论文 期刊邓香群 生物钟基因hClock、hBmal1在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 2011/10生物钟基因hCLOCK、hBmal在结直肠肿瘤中的意义 中华消化杂志 2010/12 钟基因hCLOCK、hBmal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 肿瘤防治研究 2010/11 hCLOCK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05 生物钟基因hCLOCK蛋白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研究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04 数码互动系统在“组胚”实验课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9/01 组胚实验课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绘图能力的差异 医学教育探索 2008/12易德保 蛋白酶抑制剂对Balb/c小鼠弓形虫病疗效的实验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09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感染影响的初步研究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08 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局部解剖学杂志 2008/01 胸内侧神经和肌皮神经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解剖学研究 2007/02 颈丛麻醉的应用解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05 肱二头肌额外头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应用解剖 解剖学研究 2005/01王化修 鼻咽癌变过程的组织学特征和分子变化与中药治疗概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4 甲状腺癌组织MVD和-连环素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7 UPA -连环素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医药论坛杂志 2008/05 MVD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实用癌症杂志 2008/04 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2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中国热带医学 2008/02 甲状腺癌中Tiam 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英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20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陕西医学杂志 2007/07 甲状腺髓样癌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7/04 甲状腺癌中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22 58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病理学分析 实用临床医学 2006/08 存活素和CD44 V6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实用癌症杂志 2006/06 原发性甲状腺粘液腺癌1例报告 实用癌症杂志 2006/01吴 斌 国人臀大肌测量及其力学分析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12肖楚丽 浅谈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 基层医学论坛 2010/19邹少娜 活性氧在EGCG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中国癌症杂志 2010/05 P38MAPK在EGCG诱导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中的作用 肿瘤 2008/0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 中国肿瘤 2007/0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05陈 波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绘图能力培养探索 基层医学论坛 2010/03四、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一)教学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分为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个模块。教学模块 主要内容细胞学 细胞的结构、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功能。组织学 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微细结构特点及相应功能。胚胎学 人体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及其机理。(二)教学组织与安排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参照不同职业岗位需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1.理论教学(1)精讲教学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筛选,选择重点及难点进行精细讲解,配合启发、设疑、提问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记忆力,以达到掌握此内容的目的。(2)演示教学 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或在多媒体课件中,配备动态的实物演示,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3)案例教学 将与实际生活、与临床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出来,通过案例分析,能加深学生印象,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4)专题讲座 针对本学科的热点、难点及最新研究进展,组织专题讲座,是深化、拓展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2.实践教学根据显微形态学科的特点,按照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原则进行实验设计。(1)改革实验课教学模式,我校的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利用率100。每个实验室学生人数控制在32人以内,每人一台显微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学生的实践理念由被动转为主动。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2)改革实验课评价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实验报告的设计及书写。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总体水平。构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教学反馈链,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五、教学条件(一)教材使用与建设所使用的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由课程组编写。(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为配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我们制作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网络教材,并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附有相关知识的思考题,供学生随时查阅。(三)配套实验教材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我们编写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及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报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精简了实验内容,做到了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实践性教学环境我校现有数码互动实验室2间,多媒体形态教学实验室2间,普通光学显微镜130余台,组织学切片40余种,能保证全校学生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及组织细胞微细结构实践学习的需要。同时配备有胚胎学的教学模型及标本,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五)网络教学环境我校拥有现代化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数字图书馆。所有专业的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授课录像、电子教案、习题集锦、课程试卷等资料均通过我校网络中心上网,学生可随时查阅。网址为,点击精品课程即可。六、课程特色(一)本课程以培养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二)正式出版的自编教材,经过多次修订,符合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三)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紧跟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新趋势,完善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手段。(四)建成一支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教学团队。课程组成员年龄、职称、学历及学缘结构合理。基本实现了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硕士化,具有较高的本学科专业水平,是一群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本教研室成员的敬业精神及教学效果得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文建国副院长、张建湘教授、伍赶球主任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也得到了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