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98年9月28日 阴霾笼罩下的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 囚车压来了六位志士 在监斩官草草宣布了朝廷的判决后 刽子手操起屠刀 顿时 鲜血染红了他们脚下这片多灾多难的大地 它宣告了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运动的悲壮失败 波澜壮阔的戊戌变法是怎么失败的呢 为什么会失败呢 戊戌政变 课程标准 1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2 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 1 原因 新政措施的推行 遭到了守旧顽固势力的强烈抵制与反对 思考 阅读教材找出新 旧势力的代表 他们是如何交锋的 新 旧势力各自采取了哪些举措 慈禧太后为首 光绪皇帝为首 2 措施 守旧势力慈禧太后 维新力量光绪帝 后党代表 直隶总督 荣禄 新军统领 袁世凯 帝党代表 光绪帝老师 翁同龢 解除翁同龢军机大臣职务 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荣禄暗中勾结守旧势力密谋慈禧训政 革职两尚书四侍郎 任命谭嗣同等 军机四卿 拉拢掌握军队的袁世凯 游说列强 但落空 优势 劣势 慈禧太后为首 光绪皇帝为首 2 措施 导火线 谭嗣同持皇帝密谕 夜访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过程 慈禧太后 临朝听政 囚禁光绪于瀛台 处决 戊戌六君子 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 除京师大学堂外 其他措施全被取消 结果 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戊戌政变的过程 慈禧太后训斥光绪帝 光绪帝授密谕 谭嗣同请求袁世凯起兵勤王 光绪帝接见 慈禧太后 临朝听政 囚禁光绪帝 伊藤博文 袁世凯将密谕曝光 屠杀戊戌六君子 取消新政 百日维新失败 导火线 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 慈禧太后宣布 临朝听政 取消新政 囚禁光绪帝 屠杀 戊戌六君子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命诗 体现了谭嗣同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精神 但同时也说明其认识简单且偏颇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未闻有各国变法而未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 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谭嗣同绝命诗 以上言论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体现了谭嗣同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精神 但同时也说明其认识简单且偏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三 材料二 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以上三个材料中六个人的阶级属性 2 分析六人在维新变法中的作用 慈禧 袁世凯 光绪 张之洞 谭嗣同 梁启超 有限支持 积极推动 破坏 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客观原因 1 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2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中国成为列强瓜分对象 国际环境不利 主观原因 1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2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依靠无实权的皇帝3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4 企图用和平合法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探究思考有人认为 资产阶级改良派所颁布的一系列新政法令 除了一个京师大学堂 即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以外 其余全部被废除 因而什么也没有留下 也有人认为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 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其功不可没 你怎么看 从背景目的 内容 影响等方面思考 3 意义 从背景看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之时 维新派以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 从内容看 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 发展资本主义 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从历史功绩看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提倡新学 为思想启蒙开辟道路 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总之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 爱国性 进步性 启蒙性 最突出的历史功绩 维新时期的遗产 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在维新时期形成了 宣传和变法起到了开阔眼界 解放思想的作用 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出版印刷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 摒弃陈规陋俗 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领时代新风 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放意识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倒幕派实力强大 得到人民拥护 掌握了政权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不敢发动群众 力量小 大刀阔斧 行之有效 变法法令大多成为一纸空文 各地阳奉阴违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帝国主义时期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探讨 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 提示 掌实权 顺潮流 得民心 别心急 少树敌 切实际 策略对 重落实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 资身软弱封势强大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报刊 学会 学堂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维新思想产生 维新变法 1 19世纪中后期 俄国 日本 中国三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各国的近代化进程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概括指出 在当时三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日本 幕府专制统治和民族危机 中国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民族危亡 2 三国的君主都参与了改革 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俄国 沙皇直接发动 领导了改革 领导 日本 天皇一直支持改革 支持 中国 前期光绪皇帝支持改革 后期慈禧太后破坏了改革 阻碍 3 三个国家的改革对这三个国家的君主统治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俄国 巩固和加强了沙皇专制统治 日本 由君主专制政体演变为君主立宪制 中国 加深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危机 2 有一种观点认为 中国近代的历史 具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而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我国迈出了国家近代化的第一步 请回答 1 简要说明当时我国 近代化 在经济 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经济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 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近代工业出现 军事 19世纪80年代 北洋 南洋 福建三支近代海军逐步建成 甲午中日战争后 新式陆军逐渐建立 文化 西学的传播 新式学堂 译书局 报馆的创办 留学教育开始 2 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结局如何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局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失败 北洋船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 民族工业步履艰难 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现近代化 结论 只有赢得民族独立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近代化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近现代化 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康有为希望 变法三年可以自立 的历史背景 2 甲午战败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1 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 3 康有为等维新势力希望通过变法 独立自强 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007年宁夏历史新课程卷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等材料三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回答 2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 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急于求成 2 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 内部意见分歧 3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树敌太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国报馆 议论沸腾 咸以瓜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 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 乱民蠢动 瓜分豆剖 渐露机芽 恐惧回惶 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 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 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 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 自台事后 台湾割让后 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 人无固志 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 暴乱于上 胥役官差 蹙乱于下 乱机遍伏 既无强邻之逼 揭杆斩木 已可危 摘自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回答 1 从材料一 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有什么意图 对此应如何评价 意图 评价 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从而抵制人民革命 维护清王朝统治 变法以救亡为目标是进步的爱国思想 但抵制人民革命 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在这次上书中 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 定宪法的主张 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 中 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 亲自主持大计 宣布变法 是上策 召集有才能的人 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 依次推行 是中策 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 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 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 惟有乾纲独断 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 日本变政考 回答 2 材料三 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核心观点 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依据 日俄变法取得成功 中国风气未开 内容 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 摆脱民族危机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主张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作用 1 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 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 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2 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 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 以实现独立 进步和富强 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 很快夭折了 1994年高考题 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为什么 原因 1 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 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强固的社会基础 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 2 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 形成了完整体系 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十分顽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 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有人说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阐述你的理由 拓展提升 解析 本题是一种开放性题目 旨在考查通过阐释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去论证 做到言之有理 论之有据 史论结合 切忌把两种观点混淆作答 第二种观点答案 1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 康 梁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如果变法成功 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所以 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64-1:2025 EN-FR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Fundamental principles,assessment of general characteristics,and definitions
- 麦当劳点餐课件
- 品鉴智慧人生课件
- 直销领袖魅力课件
- 滑雪培训机构介绍
- 孕妇学校知识课件
- 质量意识培训课程
- 暑假班绘画课件
- 恐龙手工课课件
- 课件最后一页祝福语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原文2022版
- 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胸心外科常见病诊疗
-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GB/T 3452.2-1987O形橡胶密封圈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精美课件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输电线路运行运维巡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