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概况(新).doc_第1页
普陀山概况(新).doc_第2页
普陀山概况(新).doc_第3页
普陀山概况(新).doc_第4页
普陀山概况(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陀山普陀山概况: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普陀山,我就把普陀山的概况简单介绍一下,普陀山,它位于杭州湾以东,舟山群岛的莲花洋,东达日本,北接登来,南亘鸥闽,西通吴会,是祖国的东大门,与我国著名渔业重镇沈家门隔海相望。它们相聚6.5海里,普陀山岛呈菱形,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则较平缓,主峰佛顶山海拔288.2米,岛四周海岸曲折,西北部岸坡较斗,北部和东南部有很多沙滩,环岛一周约30公里,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在还是浙江3个5A级风景名胜区中的一个)山上景物迷人,寺庙都建在古丈从中,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我国可游的地方很多,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山上寺庙众多,历史上香火鼎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棚,4000多僧侣,真是“山当曲出皆藏寺,路遇穷时又遇僧”(有山皆寺,有人皆僧,可见当时佛教发展的兴盛了),寺院无论大小,到处都供奉观音大师,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每逢农历2月19,6月19,9月19是观音生日,得到日,出家日的三大香会。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正山门.南天门景区】客运码头: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是普陀山客运码头,大家看到的是2002年新建的码头,可以说它建的非常漂亮,壮观,但是普陀山原来的码头是建于1981年,其实它最早的民间客运码头就在不远处的短姑道头,但一有风浪,船只就无法靠岸,交通相当不便,所以就建成了现在这规模的客运码头,它的航线主要通往上海,宁波,沈家门,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马尾等,自1992年以来,该客运站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客运站称号和全国港口客运示范站以及全国文明客运站。海岸牌坊: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海岸牌坊,它建于1919年(搞9米,宽8米),四柱三门,翠瓦飞檐,气势非常雄伟,耸立在短姑圣迹上方,牌坊上有“南海胜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五重匾额,这些都是北洋政府的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所提,门柱上刻有楹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日二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这些都是宣扬佛理的意思,(句句描绘和赞叹了观音菩萨的慈悲愿行和佛门普度众生的思想)。短姑道头:各位团友,我们大家转身看一下所处的位置,它就是普陀山最早的民间码头,叫短姑道头,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块石头上刻着四个字:“短姑古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这里还有个故事,相传古代有姑嫂二人度莲花洋,来普陀山朝山进香,船靠码头时,不巧小姑天葵来潮,自认为身子不洁不敢下船进香。她的嫂子责备其无福朝圣。于是叫她呆在船中等她,便独自进山拜佛去了。到了中午,潮水大涨,小船与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饿得发慌,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拎着饭篮走到码头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些石块来到小姑船,她说是她嫂子托她带来的,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她嫂子进香归来,问起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裙湿了一片,心里顿有所悟,原来这是观音菩萨做的善事,后来因为其嫂子曾在码头责备小姑,古语中责备叫短,从此姑嫂停船的地方就被后人称作“短姑道头” ,观音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于踩脚的石块称为“短姑胜迹”。南天门: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景点叫南天门,它位于南山与短姑圣迹相对峙。这里原来和普陀山本岛隔着一挑水道,后来建了这座石桥,叫环龙桥,又称“大观桥“。自此两山连接相同,过了石桥大家就可以看到有两堵石壁,对立如门。因此处普陀山最南端,所以叫南天门。南天门内有个寺院叫大观蓬,里面供奉观音菩萨。大观蓬门侧的岩石上有清代总兵蓝理题写的“山海大观”四字。门前碧波浩渺,非常漂亮。民间传说这里是八仙们准备过海时聚会的地方。南天门景区路旁的岩石刻有“龙华大会”“砥柱南天”“海岸孤绝处”等时刻。金沙:各位团友,在观音跳和南天门之间这块地方叫龙湾,湾前金沙铺地。长有570米。过去此处沙质若金沫,路皆黄沙,不见寸土,日光照耀时,金光闪闪,佛家称这就是佛经所言的“金沙布地处”,所以这里被称为金沙。妙庄严路:各位团友,大家往前看可以看到一挑石板小路,它从短姑道头开始到普济寺结束,是原来上山进香的必经之路,叫妙庄严路。意思就是循此路便可进入妙法庄严的佛国。这条路从短姑道头依山循坡,逶迤而上,路面都是由石板铺成,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出现雕着莲花图案的石板,这些莲花千姿百态,没有一个重复。在路的两旁我们可以看到“入三摩地”“金绳开觉路”“宝伐渡迷川“等石刻,(它们都是出自著名的书法家之手),当你走完这段路程,便会觉得此路妙且庄严,实在是名不虚传。南海观音铜像: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南海观音铜像,我们所站的地方就是礼佛广场,它的面积有1683平方米。请看这一对花岗岩巨狮,每只有7吨多重,犹如一只睡狮初醒,雄踞在东方,这四尊金刚力士,高3.9米,用花岗岩镌刻,威武庄严,镇守着佛门。沿阶而上,第二、三层叫集散广场,正中一座四门三柱石牌坊,两旁一对7.7米搞的花岗岩石柱。我们站在广场上,右边可以看见南天门,短姑道头,海岸牌坊,左边能俯视西方庵,紫竹林,潮音洞等景区。往前可以远眺莲花洋,舟楫过往,白浪千层,隆隆的涛声就好像舟子在倾听诵经,观音道场的禅林气氛就扑面而来。站在广场上,请大家抬头瞻仰南海观音的慈眼忘众生大悲妙相,尤其是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观音宝象似乎正轻移莲花步款款向我们走来。令人顿生膜拜之心。它妙相庄严,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大佛高18米,莲花座基高13米,总高有33米。用亚金铜材铸造的,而且是由96块铜壁板组成,壁板厚约为10毫米,总共有70吨重。佛面重就有1.32吨,高2.65米,宽2.4米,用纯金的6.5公斤铸成。96块亚金铜壁板拼装成一尊大佛,并用打磨抛光法将焊缝处磨得天衣无缝,精湛的工艺令人叫绝。此像堪称当今世界观音铜像之最,是“海天佛国“的象征,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已经非常高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尊观音铜像是在1997年农历9月29开光的。开光那天,还发生了一桩奇事,那天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早晨8点,当妙善方丈宣布开光时,铜像上方的天空乌云散开,金光姗姗,佛法光普照,有似白衣观音的圣像出现在天空,在场的4000余位海内外善男信女亲眼目睹,承接佛光,无不惊叹,南海观音铜像的基座分两层,底层为公德厅,里面用铜雕,木雕装饰。公德厅面积1100平方米,正中铜柱直径5.6米,通上层顶部接莲花座,其工艺国内首创,铜柱上铸有20副观音说法图和前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像,铜柱外包有12米长的纯透明特制玻璃护罩,两旁是四副大型木雕壁画,是用进口柚木雕画的,每幅长6米,高1.6米,四副壁画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发生在普陀山的四大传说,也就是“短姑胜迹”“二龟听法”“飞沙填海”“蓝公护法”精雕细刻。不仅工艺高超,而且充分现实了普陀山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二层为五百罗汉堂,供奉有500尊各式妙相的紫铜观音圣像,中间铜柱上有刻着观音的32应化身。【紫竹林景区】紫竹林: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紫竹林,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紫竹林是观音菩萨的住所,孙悟空好几次遇到危难,就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大士。紫竹林,顾名思义,就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 新植紫竹3000余株,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看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珞珈山:请各位团友往前看,对面就是珞珈山,它的形状很像一尊观音菩萨安详的躺在莲花洋上面。头,颈,胸,腹,足都很清楚,这就叫“睡观音”,也称“海上佛”。大家往山顶看,有一座塔巍然屹立,似巨人一般,这就是新建的五百罗汉塔,塔高25米,宽2米,正方形,上饰四面观音像,它采用不同色彩的石块雕刻而成,一层一色,层变景异是目前普陀山建筑中的一绝。珞珈山虽然近在眼前,但海中波浪汹涌,古时有朝拜者须经24个莲花浪方能渡彼岸的传说。不肯去观音院:各位团友,请大家跟我往前走,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 它是普陀山佛教协会在2001年新建的,原先这里是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内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作“茅蓬”,说起这个寺院还有个故事。相传,在公园916年,有一个日僧慧锷大师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乘坐的船到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起,接连3天都不能度过莲花洋。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他把船只停靠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边靠岸,把观音圣像放在居民张氏家中供奉。从那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而慧锷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禁止舍身燃指碑: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块石碑,上边刻“禁止舍身燃指碑”,这就是明代官府所立,过去有许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当香烛,朝拜观音,以这种虔诚的形式求见观音现身,以求观音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有人从崖上跳入潮音洞中,当时的明代定海总兵蓝翎为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就树碑告示善男信女,不要违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意,劝人不要做此类蠢事。潮音洞: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岩石旁边刻有“潮音洞”三个字,它是由清朝的康熙皇帝御赐的,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现身处,每当有浪时,海浪撞击岩石时发出的声音犹如佛在讲经,所以取名叫潮音洞。大悲楼:各位团友,现在大家跟我一起去看看大悲楼,这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卧佛像,这是释迦牟尼佛在80岁涅槃时侯卧佛像,这个大壁两侧铜雕刻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涅槃的经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普济寺景区】多宝塔:请各位团友朝南看,这座石塔叫“多宝塔”,它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建于元顺帝元统三年,是当时普陀山僧人浮中法师向南京的藩王宣让王募资建成,因此又得名“太子塔”,整坐塔用太湖石砌成,方形五层,高有32米,有台无檐。每层塔有锟面雕有佛龛,内供全伽跌坐式佛像,属于元代蒙古统治者所信仰的佛教密宗的造型,台观机塑像体态若少女,神情凝重妩媚,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顶层的四角饰蕉叶山花塔刹为仰莲宝瓶,意为佛报生的净土,它是目前普陀山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石结构方塔,在江浙沪仅此一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海印池: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海印池,也叫“放生池”。它建于明代,池上有桥三座。中桥平宽,所以叫平桥。它北接着普济寺正门,南衔御碑亭,桥中有八角亭供游人歇坐。而这座就是御碑亭,它是汉白玉制成,上镌有清雍正皇帝记载普济寺新建和普陀山历史的御书(建于清雍正年间,碑文是清和硕果亲王代笔,详细记载了普陀山历史以及当年朝廷赐金7万两,大规模修建普陀寺院的铭文)。东边一座拱桥叫永寿桥,建于明万历年间。高6米,长33米,宽7.5米。两侧石栏柱上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40只,西边一座拱桥叫瑶池桥,池四周用青石条砌成,池水为山泉所积,池中开满了莲蓬,一旦到了夏天,荷香袭人。普济寺门: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禅寺,又名“前寺”,是普陀山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占地面积为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829平方米。普济寺始建于宋神宗元丰三年,康熙三十八年,朝廷赐额“普济群灵”,从此该寺开始叫“普济禅寺“,一直沿用到今天,大概有人会问,”正山们关着,我们怎么进寺内?这里还有个故事。相传清乾隆皇帝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顶山,游兴起,就忘了归程,返回普济寺时,寺院大门早已被关,乾隆皇帝要求开此门,却遭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虽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只有遵守寺规,经东山们入内,乾隆帝回宫后,极为恼怒地下了道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现在只有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者方丈第一次进门才打开。(与本善的法雨寺,慧济寺鹤城为普陀山的三大寺,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宋朝时改为宝陀观音寺,后朝廷赐寺名为护国永寿普济禅寺)天王殿:各位团友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 天王殿是普济寺内的第一重殿, 正中供奉的是弥勒菩萨。 四大天王位于东西两旁, 韦驮天王手执金刚杵 ,位于弥勒菩萨像的背后。 我们平时所说的四大天王, 就是东方的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手持着琵琶做标志 ,护持着东方嵊州人民。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人善根增长 手持宝剑,护南嵊荆州人民。西方广目天王,能以进眼观察,护持西方牛霍州人民, 手中缠绕着一条龙。 北方多闻天王 ,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示福德,护北方嵊楚州人民。四大天王手持法器掌管着四方,合称风调雨顺 。在过去 ,韦驮天王手中的杵有不同持法 ,其寓意也不同 。若杵横在胸前或举起则表示该寺为接待寺 ,若韦驮天王杵点地 ,则表示该寺为非接待寺, 云游僧侣来寺, 得先看杵, 然后决定去留 。 各位团友 ,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韦驮 ,即佛经中的韦驮天王。 传说唐道宣律师曾与人会谈 ,说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韦将军 常周行东南西三洲 ,护助诸出家人 。宋以后, 便在寺院里塑了韦驮像 ,由于他曾为释迦牟尼从魔鬼掌中夺回佛牙有功 ,常被塑成英姿勃勃的卫士形象, 十分另人注目。 圆通宝殿:各位团友 ,现在我们去参观普济寺的主殿圆通宝殿 。请看,这个单层失明檐的木结构建筑 ,顶盖金黄色琉璃瓦, 飞檐翘角 ,外观庄重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 圆通宝殿有“活大殿”之称 ,百人共入不觉宽 ,千人齐登不觉挤 。大殿高18米 ,宽42米 ,深24米 ,圆通保殿扁额是宋嘉定7年皇帝所赐 ,从此普陀山就成了专供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好, 现在请大家入殿 。我们迎面看到的就是观音的正身像 ,又称毗卢观音。头戴毗卢冠 ,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 ,眉慈目善, 脸呈微笑 在莲花座上结枷跺坐。 右手擎一枝瓶开莲花 ,左手以横臂挡胸, 拇指尖顶在食指尖上 ,中空而呈圆形 ,其余三指竖而微微分开, 结大悲施无畏印 。善才童子和玉女侧立两旁, 殿两侧是观音32化身 ,展示了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各种形象。 包括神像天王 、文官武将、 僧俗男女和蛇 、大鹏等动物及拟人塑像 ,以显示普度众身的法力巨大。 那么为何观音又叫圆通呢? 据佛教说 ,观音是耳根通 ,用今天的话说 ,观音有特异功能, 她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 故名观音,圆通即观音的代名词, 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即圆满通达之意。【西天景区】千年古樟:各位团友,大家看,这棵大樟树是本山树龄最大的一棵古樟,已有900多岁了,树干达7米,树冠覆盖达1300平方米。而且不虚不空。普陀山像这样的树龄达百年以上的樟树有1339棵,这正是因为普陀山地表深厚,土地肥沃,养分充足的缘故。普陀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有584种,所以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心字石:各位团友,我们已经来到了“心字石景区”,大家请看正前方,有一块巨石,广约300余平方米,圆浑平滑,周边近50米,中心点可容七八个人同坐,整个字容近百个人打坐,可谓是“心怀博大”,是普陀山单字石刻之最,国内也属罕见,这块石头就叫心字石,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石上讲说“心经”,又说佛家以修心为上,“心即是佛”,以前的善男信女去西山烧香拜佛之前都要沿着“心”字边缘,走一圈,来说明自己是非常诚心的,现在这个“心”字却成了照相的好地方。一个人照相代表一心一意,两个人照相代表心心相印,永结同心之意。许多男女青年游览到此,都喜欢在这里摄影留念,以作爱情和友谊的象征。各位团友,在心字石上 ,右上约有5米 有一石叫蛇头石。它向外伸展,酷似蟒蛇,距此石不远处的西大门的石阙西侧又有一块石头酷似蛤蟆,翘首向蛇,坦然自若,传说观音与一蟒蛇精斗法,以神力斗败蛇精,将蛇精点化成石并得道,一天观音在蛇背上放一只蛤蟆,以试蛇心,可那蟒蛇寂然不动,毫无伤害蛤蟆之意,这便是“佛试蛇心”的由来。后来便有人在蛇首石左下角平破上留了个大大的心字,更是妙笔点题,耐人寻味。西天门:各位团友,大家请看这是西天门,由三石构成的一道天然石阙,两石对立如门,上面架着一块危石,仅能容一人通过,真可谓是鬼斧神工。大家请看横石上写着“西天法界”四字。这是什么意思呢?西天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意思是指进入无杂念,无困难的清静世界。三块岩石相依,天然成门。意味从此踏入西方极乐世界。请看竖石上面写着“证菩提道”。菩提为梵语,意味“觉悟”。由此可上西天法界,故曰此门为西天门,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从西天门过去。梅福庵: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到的地方是梅福庵,它是因西汉梅福曾在此炼丹而得名。梅福字子真,西汉寿春人,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梅福就把这事告诉当时的皇上,晚年为了避免政乱、就来到普陀山西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期间还采药为当地的百姓治病,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寺院叫梅福禅院,大家看到我门左手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炼丹洞。相传这就是当年梅福炼丹留下的。里面还有仙水,大家可以进去喝一杯,可以强身健体。磐陀石: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西山的最高点,大家看,这块从天而降凌空搁置在西天法界最高处的大石头就是普陀山闻名遐迩的“磐陀石”,它有“天下第一石的美誉”。为普陀山的一绝。大家可以发现磐陀石是由上下两块巨石相磊而成的,磐陀石高3米,宽近7米,成菱形。体积约43立方米,重约400余吨。两石间隙如线,似无着落,欲坠不坠,实在是一个奇迹。大家看,“磐陀石”三字苍劲醒目,是明代抗倭寇名将侯继高所写,值得一提的是再看石之东面尚有“金刚宝石”“西天”明代石刻。其书法苍劲有力,若在红日西沉,就会出现磐陀夕照的意境。说法台石:各位团友,请大家看,这块鼓形大石就是观音大士的说法台石。该石面广约30余米,顶平如台。大家往西看,在磐陀石西近旁,有一石在土中隆起,一端细圆,一端粗胖,很像在池波中闲游消暑的老水牛,相传此牛赴台听法,因步缓而迟到,惭愧的无地自容,变成顽石,当地有一句叫 “摸摸牛的头,一年四季不发愁”二龟厅法石:各位团友,大家看这两块岩崖上酷似海龟的石头,一龟回首顾盼,似有等候之意;二龟绝缘石直上,昂首挺颈,一副着急姿态,二龟的形态极为传神,令历来游人叹为观止,所以被称为“二龟听法石”。关于这两块石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观音菩萨在盘陀石边的说法台讲经说法时吸引了很多生灵,东海龙王听说观音菩萨讲经讲的这么好,于是派二龟丞相来偷听,他们听得入了迷,忘了归期。到了第二天早晨太阳一照就变成了两块石头。其实根据地质学家从龟背上取下的化石分析,这两块石头了来自海洋深处,在一次地质运动中冲出海面,它告诉我们什么是沧海桑田。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观音古洞,这个古洞是天然形成,犹如蘑菇状石窟,洞中有天然形成的石乳倒悬柱地,四壁刻有佛像,里面是一个尼姑庵,内有一个圆通宝殿,供奉了25圆通。我们站在院内向上望,可见两巨石相叠,石上有“大士重现”“哞”等题刻,观音洞附近原无殿宇,只有梅树几棵,所以古时也称“古梅岑”明外历年间,有僧在此结茅,后经多次扩建,俺院渐至秦完善,俺拥观音洞而建,错落有致,有殿宇73间,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台基,大圆通殿供奉洋=杨枝观音坐像,像高5米,为1983年浙江美术学院院长陈长庚先生所塑,观音大士端坐俯视,目光慈祥,妙相庄严。【百步沙景区】百步沙:各位团友,我们眼前的这个沙滩就是百步沙它位于普济寺,多宝塔以东海滨沙滩全长500米,故得名。百步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海域非常辽阔,每当夏秋时节,白天,金色的沙滩上随处可见一顶顶漂亮的遮阳伞,身着泳装的人们在这“盆广连日中,友众及天下”的浴场戏水逐浪,夜晚,海风轻拂,空气清新,更是游客们纳凉散步的好去处。 各位团友,百步沙中间有一小岩坡伸向海中,将百步沙一分为二,俗称“狮子尾巴”,坡峰上筑有一小巧玲珑的四柱小亭子,临海衔沙,位于狮石东南,名为“狮石亭”也有人称其为“待月亭”,是游客观日出,聆潮音,赏明月,沐海风的好去处,近沙滩临水处有一块提拔屹立的巨石,像一个圆台,领海击浪,岿然不动,它就是“狮石”石上刻有“师石”二字,意谓这块石头能磨顽铁,能击怒涛,其精神可为人师,当代诗人继位东以“师石”为题作诗云“百步沙头石可师。回头是岸莫疑还,涛声终古斜阳里,独立苍茫自咏诗”。仙人井:各位团友,大家看这堵逶迤曲折的杏黄色里面有一口井,叫仙人井。大家看腔内老树横卧,灌入滑盖,隐蔽天日。树下有个洞,上提“万福来潮”,洞中有口井,此井紧临大海,井深有3米之多,井水由井底涌出,旱不减少,涝不微增,署则凉寒则暖,色凝碧,引致甘美绿爽。那这口井为什么会叫仙人井呢?相传秦安期生于此汲水制丸,又说西汉梅福东晋葛洪也曾来此炼丹,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羽客仙人,所以称之为仙人井。朝阳洞:各位团友,我们现在几宝岭上往东望 ,这就是“朝阳洞”。 洞外巨石参差 ,积叠入海, 洞面朝东, 左右挽百步沙和千步沙 。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 ,清晨在这里看日出, 观海景 ,景色壮丽, 叹为观止。 旭日巨若东轮 ,赤若丹砂 ,忽从海底涌起 ,珠光万到 ,散射海水 ,光耀心目, 朝阳洞因此得名 ,朝阳涌日还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它是普陀山看日出的最佳地点,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好去处 ,身在处此洞 ,浪涛轰鸣而下, 如千百种乐交响合奏 ,别有一番情趣 。各位团友, 朝阳洞庵毁于民国初年 ,1992年在原址修建观日阁 ,现今的朝阳洞景点包括朝阳洞、 观日阁、 揽霞亭 、六观亭等。 并设有茶室 、购物商场 、古色古香的观日阁 ,又称“朝阳阁” 建在朝阳洞上方。千步沙:各位团友, 我们现在看到的沙滩叫千步金沙 ,也称千步沙 。它位于普陀山的东部海岸 ,南起几宝岭北 ,东北至望海亭 ,南面过朝阳洞, 即为百步沙。 千步沙, 因其长度近千部而得名 。千步金沙 ,沙色如金, 纯净松软, 宽坦软美 ,每遇大风激浪, 则又轰雷成雪 ,摄人心魄 ,千步沙坡平缓 ,海面开阔, 而且水中无乱石暗礁 ,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 夏日里来的游客 ,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 ,或在游山之后 ,杀足行其上, 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 ,其趣味 ,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 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 听听潮声, 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跳入佛海波涛 ,它会给你带来无限凉爽。 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 ,每临月夜, 清风习习 ,涛声时发, 他的青木景色更为诗意昂然, 故有人曾将其与壮丽的朝阳涌日 ,合称普陀山二绝。【法雨寺景区】法雨寺: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法雨寺,又称“后寺”。他位于千步沙北端的关继峰下,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初民“海潮庵”。明万历22年扩庵建寺清康熙三十八年,又赐“天花法雨”额,所以称法雨禅寺。寺内九龙店的木料是经康熙皇帝批准,从南京明故宫拆迁而来的,殿顶九龙藻井,精雕细刻,巧夺天工,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雨寺总占地面为33408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3845平方米,有殿堂房室294间,是海天佛国的第二大寺。寺内有龙凤柏,古银杏,连理罗汉等珍贵古木,以及24孝图,云龙游海天灯石刻栏板,都是普陀山独一无二的稀有之物。 九龙壁:各位团友,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九龙壁,是1987年新建的一个景点,它不同于北京故宫、北海、大同三处的陶制九龙壁。它是用60块 0.7米见方的青石精雕细凿拼接而成,有点石板上是半个龙头,有的石板上是一只龙角,有的只是一只龙爪,这么多石块拼接竟然露不出缝隙,看上去像是在一整块青石上雕刻而成。九龙壁高达2米,突出16厘米,全长12米。下盘为青式须弥座,式边顶端飞檐翘角,上部是石梁石,圆通宝殿: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大圆通宝殿,又叫九龙宝殿。跟据普陀山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三月皇帝南巡至杭州,接见了法雨寺主持信筒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的圣旨,于是发金陵城内有琉璃瓦12万张并坼旧九店改建,固有现在九龙店之名。 各位请看九龙店,他的屋顶为单层重檐歇山顶,属于古代建筑中的第二等级,九龙店整座大殿无梁无钉,堪称古建筑的一绝,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中国木质殿堂一绝九龙藻井:在请大家抬头看九龙藻井,经鉴定确认为是明代的文物,九条木雕精龙升腾飞舞,寓居笼中,八龙绕八根垂株悬空而下,昂首五爪,形成了九龙强珠的气势。形态非常逼真,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请大家转后看一看“海岛观音图”,它的场面很壮观,气势宏伟,画面中间有一个目善眉慈的观音菩萨,她站在一条形体庞大的黑鳌上,一首持净瓶,另一手拿杨柳枝向外挥洒,暗语慈悲的观音用净水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画中还有53参大菩萨,天庭龙宫等建筑,整个画面布局合理,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惟妙惟肖。【佛顶山景区】香云路:各位团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