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必修2第4单元考点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ppt_第1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必修2第4单元考点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ppt_第2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必修2第4单元考点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ppt_第3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必修2第4单元考点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ppt_第4页
金榜题名高考复习历史必修2第4单元考点8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考点八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 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背景 1976年粉碎 四人帮 后的两年里 国民经济停滞 人民生活未改善 2 标志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 内容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错误方针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3 4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起点 疑点1 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指点迷津 新道路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道路 新时期 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新领导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 2 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1983年 撤销人民公社 建立乡 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 建立村民委员会 2 城市改革 1984年以后 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使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5 疑点2 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指点迷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农村改革 又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 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 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 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所以要先在农村中进行改革 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 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 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 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6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 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 国际上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改革进入关键期 2 建立过程 提出 1992年初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同年10月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框架 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7 理论完善 1997年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基本建立 到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 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8 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 经济特区的创办 1 创办 1980年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1988年 设立海南省 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深圳被誉为 一夜崛起的城市 2 特点 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 作用 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 成为全国排头兵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9 2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 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 国家决定开放天津 上海 福州 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加快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的步伐 2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以后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 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 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 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引进外资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10 3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 开发 开放 1990年 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 目标 把上海建设成国际经济 金融 贸易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条件 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基础 独特的地理优势 3 影响 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1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这个体系的形成 标志我国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 开放体系形成及特点 12 疑点3 经济特区的 特 体现在什么地方 指点迷津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13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各有何具体表现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1 在农村改革中 主要推行了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核心的改革措施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克服了平均主义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在城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 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 通过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 改革分配制度等 增强了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4 例1 2010 四川高考 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 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 人民日报 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促进企业技术革新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鼓励企业大胆探索 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 B C D 15 解析 选项 前半部分正确 属于其积极意义 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合 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 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 答案 C 16 变式训练1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 1990年 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 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 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 广东省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四川和安徽 答案 D 17 2 近代与现代中国 对外开放 的主要区别 18 2 近代与现代中国 对外开放 的主要区别 19 2 近代与现代中国 对外开放 的主要区别 20 2 近代与现代中国 对外开放 的主要区别 21 例2 2009 江苏卷 分析下图可知 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 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 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 22 解析 此题考查中美关系中的贸易关系 以图表的形式出现 加大了试题的难度 时间不符合 中国入世在200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 况且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 答案选B 23 变式训练2 2009 四川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