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CA砂浆实验.ppt_第1页
高速铁路CA砂浆实验.ppt_第2页
高速铁路CA砂浆实验.ppt_第3页
高速铁路CA砂浆实验.ppt_第4页
高速铁路CA砂浆实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式无砟轨道充填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 李建 2011 12 中南大学 主要内容 一 CRTSII型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二 CRTSI型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试验三 乳化沥青试验四 干料试验五 凸台树脂试验 一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1 扩展度2 流动度3 单位容积质量4 含气量5 膨胀率6 分离度7 强度及弹性模量8 疲劳试验9 冻融试验 1 水泥沥青砂浆扩展度试验方法 玻璃板水平放置 将玻璃板表面和扩展度筒内湿润 扩展度筒竖立在玻璃板中间 将水泥沥青砂浆装入筒内 直至筒的上缘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扩展度测试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将筒迅速垂直提高15cm 2cm 并保持10s 同时按下秒表 记录水泥沥青砂浆扩展度达到280mm的时间 待水泥沥青砂浆停止流动后测量其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 试验结果以两个垂直方向直径的平均值及扩展度达到280mm时的时间表示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将漏斗润湿后放置在漏斗架上 漏斗的轴线垂直地面 将容器桶放于漏斗下方 用手指堵住漏斗口 将1L水泥沥青砂浆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漏斗 松开手指 同时启动秒表 测量漏斗中水泥沥青砂浆流完所需的时间 试验结果精确至1s 2 水泥沥青砂浆流动度试验方法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将三角烧瓶置于天平上 向烧瓶中加入水至水面与瓶口齐平 记录加入水的质量 测量三次 取平均值 由此可得三角烧瓶的容积 将拌和均匀的水泥沥青砂浆 倒入三角烧瓶中 使砂浆表面与瓶口齐平 记录加入砂浆的质量 3 水泥沥青砂浆单位容积质量试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砂浆的单位容积质量计算 单位容积质量 单位容积质量精确到0 01 三角烧瓶内砂浆的质量三角烧瓶的容积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4 水泥沥青砂浆含气量试验方法 将含气量桶的内侧擦拭干净并使之微湿润 注入水泥沥青砂浆 用刮平尺刮平 盖上容器盖 打开加水阀和排水阀 通过加水阀向容器内注水 当排水阀流出的水流不含气泡时 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 注水时可将容器稍微倾斜 有利于空气的排出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通过加气阀向气室加气 使指针指向红线位置 打开操作阀 待示值仪示值稳定后 读取含气量 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精确至0 1 若两次测量的误差大于其平均值的10 则需重新试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5 水泥沥青砂浆膨胀率试验方法 将量筒竖立在水平面上 用游标卡尺测量量筒顶距底部的高度 h0 将砂浆装入量筒中至约250mL刻度处 用游标卡尺测量装入砂浆后量筒顶距砂浆顶面的高度 h1 将量筒密封 水平静置 24h后测量量筒顶距砂浆顶面的高度 h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水泥沥青砂浆膨胀率按下式计算 膨胀率 h2 h1 h1 h0 100 试验结果精确至0 1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6 水泥沥青砂浆分离度试验方法 将砂浆注入 50mm 50mm试模 刮平 用薄膜覆盖试件表面 将试件移入标养室养护 1d后脱模 继续在标养室养护至7d 然后移入温度 20 2 湿度60 5 的砂浆养护箱养护至28d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分离度试验装置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在砂浆龄期至28d时 将其分成上 下两等分 用静水天平测其单位容积质量 砂浆的分离度 100 下部 上部 单位容积质量 0 5上下部平均单位容积质量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7 水泥沥青砂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水泥沥青砂浆的强度试验按GB T17671相关规定执行 抗压强度加荷速度50N s 500N s 以保证试件在30s 90s断裂进行控制 水泥沥青砂浆的弹性模量试验按GB T50081的相关规定执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8 水泥沥青砂浆疲劳试验方法 将试件的上下表面均匀涂上润滑油 用0 2g 0 3g硅树脂均匀涂在传力压板表面 再在其上加涂一层石墨片 将试件放在20 下最少2 5h 然后对中置于施荷设备上 开启试验机 进行试件疲劳试验 记录疲劳试验加载次数及试件残余变形值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达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即可停止试验 a 循环次数大于10000次 b 试件残余变形超过0 04mm 试验结果以三块试件的试验结果表示 如有一块不满足要求 应加倍试验 如仍有一块试件不满足要求 则判定不合格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9 水泥沥青砂浆冻融试验方法 在规定的试验龄期前2d 4d 称取试件初始质量 W0 用硅胶或树脂密封试件的4个侧面 测试面 贴PTFE片面 及对应面不密封 规定的试验龄期到达后 进行试件饱水 饱水时间为7d 环境温度为 20 2 试件浸水高度为 10 1 mm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试件饱水完成后 进行试件的超声传播时间初始值tcs测试 精确至0 1 s将称重 测试后的试件放入试验容器中 测试面向下 将装有试件的试验容器放置在冻融试验箱的托架上 试件每隔4次循环做一次试件剥落量 试件吸水量和超声传播时间测试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剥落量计算 mn s A 106mn n次循环后 每个试件单位测试面上的总剥落量 g m2 s 每次测试时得到的试件剥落量 g 精确至0 01g A 试件试验面面积 mm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相对动弹模量计算 n次冻融循环后 试件的超声相对动弹模量Ru n按下式计算 Ru n Tn2 100 Tn tcs tc tn tc 式中 Tn 试件的超声相对传播时间 n 冻融循环的次数 tcs 超声传播时间初始值 s tn 经n次循环后超声波的传播时间 s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冻融达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即可停止试验 A 已达到56次循环 B 相对动弹模量下降到60 以下 C 剥落量达2000g m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I型板 试验 返回 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1 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2 表观密度与含气量3 分离度4 膨胀率5 泛浆率6 抗压强度7 弹性模量8 抗冻性能9 耐候性能 1 砂浆流动度与可工作时间试验方法 将砂浆注入表面润湿的J漏斗中 从输出口流出适量的砂浆后 用手指将输出口压住 使砂浆注满漏斗 并将表面平整 放开手指 砂浆自然流出 用秒表测定砂浆从开始到结束连续流下所经历的时间 即为砂浆的流动度t 以s计 精确到0 1s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每隔10min对同一试样进行一次流动度试验 并绘出流动度曲线 即流动度与累计时间的对应关系 砂浆在规定的流动度范围内可持续的时间为砂浆的可工作时间T 以min计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2 水泥沥青砂浆表观密度与含气量试验方法 向烧瓶中加入水 使水面与瓶口齐平 记录加入水的质量 测量三次 取平均值 由此可得三角烧瓶的容积 将拌和均匀的水泥沥青砂浆 倒入三角烧瓶中 使砂浆表面与瓶口齐平 记录加入砂浆的质量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砂浆的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 含气量 100 砂浆密度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配合比及各组分原材料的密度计算 三角烧瓶内砂浆的质量三角烧瓶的容积 密度 表观密度密度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3 水泥沥青砂浆材料分离度试验方法 制作 50mm 50mm的砂浆试件 每组试件不少3个 打开液体天平 将称量挂斗悬挂在液体天平下方 并使其浸泡在水槽中 水槽中的水要达到指定的位置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22h左右拆模 24h将其均分为上 下两等分 并分别用水将其表面润湿 分别将试样上 下两部分放进称量挂斗中 称取其在水中质量M上 水 M下 水 取出试样 用棉布将其表面拭干 达到表干状态 称取上 下两部分的表干质量M上 空 M下 空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上部单位容积质量 下部单位容积质量 M上 空M上 空 M上 水 M下 空M下 空 M下 水 材料分离度 下部单位容积质量 上部单位容积质量 0 5 100 上 下部平均单位容积质量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4 水泥沥青砂浆膨胀率试验方法 将量筒竖立在一个无振动的水平面上 测量量筒内径 准确至0 02mm 测量三次 取其平均值作为量筒的内径D 将水泥沥青砂浆注入量筒 当砂浆表面与量筒250ml刻度处重合时 停止加入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在量筒上面加一块玻璃板 用游标卡尺测量水泥沥青砂浆表面至玻璃板的深度Ho 24h后再测量水泥沥青砂浆表面深度H24 膨胀率 0 000314 Ho H24 D2D 量筒内径 mm Ho 初始深度 mm H24 24h后的深度 mm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5 水泥沥青砂浆泛浆率试验方法 在聚乙烯袋内注入约20cm高的水泥沥青砂浆 系住袋子上端 悬挂静置 经24h后 目测确认是否有泛浆水 如有泛浆水时 将试验用袋子放入装有400ml水的量筒 1000ml 中 使量筒中的水面与泛浆上面高度一致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放入试样袋后量筒刻度发生变化 即可读出水泥沥青砂浆的体积V ml 用移液管取出砂浆表面的泛浆水 放入25ml的量筒中 测定水的体积B ml 式中 B 24h以后的泛浆水 ml V 水泥沥青砂浆的容积 ml 泛浆率 B 100 V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6 水泥沥青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将水泥沥青砂浆注入 50mm 50mm的模型内 24h左右拆模 然后在指定温度 湿度条件下养护 到达相应龄期后 用石膏粉对砂浆试样的上表面进行处理 使其表面平滑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直径 测量3次 取其平均值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试样平放在试验机压板的中央 以规定的加载速率施加载荷 按1d 7d 28d龄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 当压力达到最大值P N 后停止加载 抗压强度 P N 试样面积 mm2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7 水泥沥青砂浆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将水泥沥青砂浆注入 50mm 50mm的模型内 24h左右拆模 然后在指定温度 湿度条件下养护 到达相应龄期后 用石膏粉对砂浆试样的上表面进行处理 使其表面平滑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的直径 测量3次 取其平均值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机压板中央 以规定的加载荷率加载至抗压强度0 1MPa 约196N 然后立即卸载 卸载速率与加载速率相同 如此重复4次 然后以第5次的加载曲线的数据计算弹性模量 一般取加载曲线0 075 0 1MPa应力之间的曲线段进行计算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式中 h 试件的高度 a 试件加载受荷应力 0 075MPa b 试件加载受荷应力 0 1MPa a 5次加载 应力0 075MPa时的变形 b 第5次加载 应力0 1MPa时的变形 E b a hb a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I型板 试验 1 微粒离子电荷试验2 筛上剩余量试验3 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4 储存稳定性试验5 水泥拌和试验6 恩格拉粘度试验 三 乳化沥青试验 1 微粒离子电荷试验 将乳化沥青试样用孔径1 18mm滤筛过滤 并盛于一容器中 将电极板洗净 干燥 并将两块电极板平行固定于一个框架上 其间距约30mm 然后将框架置于容积为200mL或300mL的洁净烧杯内 插入乳化沥青中约30mm 乳化沥青试验 乳化沥青电荷试验仪 将两块电极板的引线分别接于6V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 接通电源开关并按动秒表 接通电流3min后 关闭开关 然后将固定有电极板的框架从烧杯内取出 乳化沥青试验 负极板上吸附有大量沥青微粒 说明沥青微粒带正电荷 则该乳液为阳离子型 阳极板上吸附有大量沥青微粒 沥青微粒带负电荷 则该乳液为阴离子型 乳化沥青试验 2 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 在一烧杯中称取充分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500g 5g m 准确至0 1g 将虑筛网用油酸钠溶液 II型板阴离子乳液 或蒸馏水 I型板阳离子乳液 润湿 将滤筛支在烧杯上 再将烧杯中的乳液试样边搅拌边徐徐注入筛内过滤 乳化沥青试验 筛上剩余量测试 用蒸馏水多次清洗烧杯 并将洗液过筛 再用蒸馏水冲洗滤筛 直至过滤的水完全清洁为止 将滤筛置于另一已称质量和洁净的金属盘中 并置于烘箱 105g 5C 中烘干2 4h 取出滤筛 连同金属盘一起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其质量 m2 准确至0 1g 乳化沥青试验 乳化沥青试样过筛后筛上残留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Pr 筛上残留物含量 m 乳化沥青试样质量 g m1 滤筛及金属盘质量 g m2 滤筛 金属盘与筛上残留物合计质量 g 乳化沥青试验 3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 称取搅拌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300g 1g 称取容器 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 m2 准确至1g 将盛有试样的容器连同玻璃棒一起置于电炉缓缓加热 边加热边搅拌 其加热温度不应致乳液溢溅 直至确认试样中的水分已完全蒸发 然后在163 3 0 温度下加热1min 乳化沥青试验 乳化沥青试样的蒸发残留物含量按式 1 计算式中 Pb 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含量 m1 试样容器 玻璃棒合计质量 g m2 试样容器 玻璃棒及乳液的合计质量 g m3 试样容器 玻璃棒及残留物合计质量 g 乳化沥青试验 4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 1d 试验 将稳定性试验管分别用溶剂 可用汽油 洗液和洁净水洗净并置温度105 5 的烘箱中烘干 冷却后用塞子塞好上下支管出口 将均匀的乳化沥青试样约300mL通过1 18mm滤筛过滤至试样容器内 乳化沥青试验 将过滤后的乳液试样用玻璃棒搅匀 缓缓注人稳定性试验管内 使液面达到管壁上的250mL标线处 用塞子塞好管口 将盛样封闭好的稳定性试验管置于试管架上 在室温下静置1昼夜 静置过程中 经常观察乳液有否分层 沉淀或变色等情况 作好记录并记录1d内的室温变化情况 乳化沥青试验 拔出上支管口的塞子 从上支管口流出试样约50g接入试验容器中 拔开下支管口的塞子 将下支管以上的试样全部放出 流入另一容器 充分摇匀下支管以下的试样 倾斜倒出管内的剩余试样约50g 接入第三个容器内 乳化沥青试验 分别称取上下两部分试样质量 准确至0 2g 然后按1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 方法测定蒸发残留物含量PA及PB 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取其绝对值 式中 SS 试样的储存稳定性 PA 储存后上支管部分试蒸发残留物含量 PB 储存后下支管部分试样蒸发残留物含量 乳化沥青试验 5 乳化沥青水泥拌和试验 将烧杯 拌和器及1 18mm滤筛用溶剂及蒸馏水擦洗清洁 烘干后分别称其质量 准确至0 1g 将普通硅酸盐水泥过0 15mm筛备用 称取已过筛的普通硅酸盐水泥50g 0 5g置于拌和容器中 乳化沥青试验 称取50g 0 1g试样倾人拌和容器内的水泥中 立即用搅拌棒作圆周运动搅拌2min 其速度为120r min 搅拌后立即加入150mL蒸馏水 再以60r min的速度搅拌3min 乳化沥青试验 搅拌完毕后 立即将拌和容器中的水泥乳液混合料通过已称质量的1 18mm滤筛 同时用蒸馏水反复洗净拌和容器内部及搅拌捧上粘附的混合物 一并过筛 从筛上约15cm高度处用蒸馏水冲洗筛上残留物 直至无乳液颜色为止 将滤筛放在已称质量的金属盘中 置烘箱 105 5 中烘干 乳化沥青试验 水泥拌和试验筛上残留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Pr 水泥拌和试验筛上残留物的含量 m 滤筛 金属盘及筛上残留物合计质量 g m1 滤筛质量 g m2 金属盘质量 g m3 水泥用量 g m4 50g乳液试样中的沥青蒸发残留物 g 乳化沥青试验 6 沥青恩格拉粘度试验 将粘度计的内容器 流出管孔依次用二甲苯及蒸馏水仔细洗净 并用滤纸吸去剩下的水滴 然后用空气吹干 将粘度计置于三脚架上 并将干净的木塞插入内容器流出管的孔中 乳化沥青试验 恩氏粘度计 将接受瓶依次用汽油 洗液 水及蒸馏水清洗干净后置烘箱 105 5 中烘干 将准备的乳化沥青试样用1 18mm筛网过滤 乳化沥青试验 将已过筛和预热到稍高于规定温度2 左右的试样 注入干净并插好木塞的内容器中 并须使其液面稍高于尖钉的尖端 盖好粘度计盖 并插好温度计 注意 不可过分用力压插木塞 以免木塞很快磨损 试样中不应产生气泡 乳化沥青试验 在流出管下方放置一个洁净干燥的50mL试样接受瓶 调节内容器中试样和外容器中水的温度 至规定的试验温度25 0 1 为保持试样的温度 在试验过程中 内外容器中液体的温差不应超过 0 2 注意 在控制温度时 外容器中保温液体的温度一般应稍高于内容器中试样的温度 乳化沥青试验 当试样的温度达到测试温度 并保持2min后 迅速提离木塞 木塞提起位置应保持与测水值的相同 当试样流至第一条标线50mL时开动秒表 至达到第二条标线100mL时 立即按停秒表 并记取时间 准确至0 2s 乳化沥青试验 恩格拉粘度按下式计算 Ev 试样在温度T时的恩格拉度 tT 试样在温度T时的流出时间 s tw 恩格拉粘度计的水值 即水在25 时流出相同体积水的时间 s 乳化沥青试验 四 干料试验 1 扩展度2 抗压强度3 膨胀率4 干料级配 1 干料扩展度试验方法 取干料1500g 称取适量的水 水灰比宜采用基本配合比的水灰比 水包含乳化沥青中的水 水灰比不得大于0 58 计算乳化沥青中用水量 可按为40 计算 胶凝材料占干料的比例由干料生产厂家或II级实验室提供 约为35 干料试验 将水加入搅拌锅中 再加入干料 加完料后按GB T17671 1999中的搅拌程序搅拌 在搅拌的同时 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 试模内壁 捣棒 并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用潮湿棉布覆盖 干料试验 按GB T2419 2005中第6 3条装模和捣压 捣压完毕后 取下套模 用刮平尺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抹去高出圆模的砂浆 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砂浆 30s后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 立刻开动跳桌 以每秒钟一次的频率 跳动15次 如跳桌在24h内未被使用 先空跳一个周期15次 干料试验 用卡尺测量砂浆底面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 两个方向的直径相差应不大于10mm 如大于10mm 则试验无效 扩展度以两个方向直径的平均值表示 如扩展度不满足要求 调整用水量 重复试验 试验结果以水灰比及扩展度表示 水灰比精确至0 01 扩展度精确至1mm 干料试验 干料扩展度测试 2 干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称取干料2600g 按水灰比0 5计算用水量 如胶凝材料占干料总量的35 则用水量为2600 35 0 5 455g 砂浆的搅拌 成型 养护 强度试验按GB T17671 1999相关规定执行 加荷速度以保证试件在30s 90s断裂进行控制 干料试验 3 干料膨胀率试验方法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膨胀率测定方法相同 4 干料级配试验方法与混凝土用砂试验方法相同 但注意每次筛分试验后应将0 075mm筛用水冲洗干净 晾干 以免水泥受潮后堵塞筛网 干料试验 五 凸台树脂试验 1 黏度2 弹性系数3 剪切强度4 粘结强度5 耐热老化系数 1 树脂的黏度 将A组分和B组分的温度调节至23 2 并保持1h 将A组分和B组按比例混合 充分搅拌1min后 在1000mL烧杯中注入700mL混合料 凸台树脂试验 粘度计 调节黏度计水平位置 选择合适转子及转速 将保护架和转子安装在黏度计上 将转子浸在混合料中 使液面正好浸没在转子刻度线上 开启黏度计 稳定运转后读数 该数值即为树脂的黏度 凸台树脂试验 2 树脂的弹性系数 试样经23 2 相对湿度 50 10 调节24h后测试 测量试样承压面 100mm 100mm 的尺寸 准确至0 02mm 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凸台树脂试验 将试样平放在试验机压板的中央 试样上下表面为面积不小于试样承压面积的钢板 钢板厚度不得低于15mm 安装并调试百分表 在0kN 4 5kN载荷下预压2次后 30s后 开始正式试验 记录1kN P1 和4kN P2 时的变形值 凸台树脂试验 按下式计算弹性系数K 式中 在载荷P1和P2间隔范围内的试样变形量 mm 凸台树脂试验 3 树脂的剪切强度 试样经23 2 相对湿度 50 10 调节24h后测试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剪切面尺寸 准确至0 02mm 各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凸台树脂试验 将试样平放在专用支架两个支座的中央 紧贴支架的一边 连同支架置于试验机压板的中央 放上压头 施加载荷 读取试样被剪坏时的最大载荷值 准确至100N 凸台树脂试验 按下式计算剪切强度 剪切强度式中 Pmax 最大剪切载荷 N b 试样的宽度 mm h 试样的厚度 mm 凸台树脂试验 4 树脂的粘结强度 试样经23 2 相对湿度 50 10 调节24h后测试 测量试样粘结面尺寸 准确至0 02mm 各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凸台树脂试验 将试样立放在试验机压板中央 承压面向上 将专用压头放在承压面上 无冲击地施加载荷 读取试样破坏时最大载荷值 准确至100N 凸台树脂试验 按下式计算粘结强度 粘结强度式中 Pmax 最大破坏载荷 N L 粘结面的长度 mm b 试样的宽度 mm 凸台树脂试验 5 树脂的耐热老化系数 测试试样老化前弹性系数 将试样在70 空气中加热96h后取出 室温停放12h后再次测试弹性系数 记录外观变化情况 凸台树脂试验 按下式计算弹性系数变化率 弹性系数变化率KC0 KC1 老化前 后试样的弹性系数 kN mm 凸台树脂试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型式检验 为了确保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质量 依据铁建设函 2009 1611号 科技基 2008 74号 铁建设 2009 90号要求 应按规定的检测项目及抽检频次对原材料 充填层砂浆性能进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原材料及砂浆性能的全面检验 型式检验单位的资质及能力须经II级实验室审查认可 型式检验的砂浆工作性能检验及试件成型应在施工现场完成 抽样 现场检验 送样应在监理见证下进行 成果报告及时报II级实验室和监理单位 一 施工方送检 送检频次 首批原材料进场 配合比选定 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