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_第1页
初中语文《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_第2页
初中语文《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_第3页
初中语文《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_第4页
初中语文《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悟古代“失意文人”的山水情怀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3课时(专题一 2课时,专题二 1课时,每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设计。本单元是本册中最为重要的古诗文单元,所选篇目经典,文化意蕴深厚,适合初二学生理解诵读。文章体裁均属于山水游记散文,例如有表达旷达胸襟的岳阳楼记,流露自得之乐的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抒发闲适之情的满井游记。这几篇优秀散文之所以具有超凡的艺术魅力,甚至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既与作者独具匠心的景物描写手法及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有关,也与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失意文人,有密切关系。这也是我们选题的两个出发点和依据。据此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学习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为例;专题二探究古代“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主、客观原因知人论世,感悟情怀。本单元的学习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体会学习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在学习方式上,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力图实现读和写的结合,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结合,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两个主题的学习成果将会以下面的方式呈现:1.背诵两篇例文,并积累了相关的古诗文名句;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文字、图片资料,相互补充完善;3.各小组评选最佳鉴赏语段,推荐给全体同学,并发表个人评价;4.课下拓展阅读同体裁散文,并写出一段简短的鉴赏,小组内交流评价。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2.品味揣摩重点文句,感受文章意境情感美3.熟练背诵全文,尤其要熟记其中的名言警句4.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能写出对文章的初步鉴赏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背诵中感受山水游记散文的语言魅力2.通过同类文章的对比,总结山水游记散文的写作特色3.通过讨论分析,能有自己的深刻感受并能以口语或书面的形式清晰明确的展示出来4.能熟练运用搜索工具,整理筛选相关资料,并能运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及图片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优美,激发民族自豪感2.体会古代经典散文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3.理解古代“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主、客观原因4.学习古代“失意文人”虽寄情山水,却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2.通过反复诵读,陶冶情操,品味优美意境,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3.揣摩文句,领会品味古诗文名句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4.拓展思维,丰富学习内容,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为何佳作不断甚至被千古传诵,其魅力何在?2.古代“失意文人”为何对山水情有独钟?与哪些因素有关?3.古代诗文常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山水游记中是如何体现的?专题划分专题一:学习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为例 ( 2 课时)专题二:探究古代“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原因知人论世,感悟情怀 ( 1 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学习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以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为例 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理清结构层次,积累文言词句2.找出写景语句,分析描写角度及方法3.赏析写景语句,探求作者借以表达的内在情感专题问题设计1.两篇例文分别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2.比较两篇例文写景角度的不同3.通过不同景物描写抒发作者何种情感?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练习本、笔等。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听录音朗诵,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出圈点勾画,解决字音及断句问题,然后学生自读2-3遍,熟悉课文内容。然后教师范读,给学生再次纠错改错的机会。2.译读课文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翻译全文,并对重点字词、语句做出标识,作为识记和掌握的重点。小组内先交流解决从中发现的部分问题,然后教师给予指导点拨,释疑解惑,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促进记忆。活动二:走进文本,理清脉络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2.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的写作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安排?活动三:揣摩品味,赏览美景1.小石潭记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2.醉翁亭记开头第一段是围绕醉翁亭的哪些方面来写的?有何作用?3.作者从哪个角度描绘醉翁亭的美景的?请找出写景语段并大声朗读,合理展开想象领略美景。 第二课时活动一:重返课文,回味美景检查学生朗读背诵情况,并找学生翻译优美的写景段落,检测课文翻译掌握情况活动二:由景入情,体会写法1.小石潭的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请用一个字或词来形容你的真实感受,然后加以阐释。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给全体同学。2.醉翁亭记中除了美不胜收的“四时之境”,还写到了太守、游人等以及他们不同的心情,这样写有何用意?3.小石潭记中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4.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与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 “乐”的内涵是否相同?如何理解太守乐其乐?活动三:总结归纳,拓展运用1. 分别分析两篇例文中写景的作用?小石潭记中景物描写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醉翁亭记中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景中处处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2.课下请选择你游览过的一处风景胜地,写一篇游记类文章,注意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达到“情景皆动人”的效果评价要点学习成果及态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重难点文言字词的掌握程度2.自学过程对重点词句的勾画圈点及笔记3.在小组合作中发现并解决的问题记录4.小组内讨论及班级发言的参与程度5.课下作业完成及时并保证高质量专题二探究古代“失意文人”寄情山水原因知人论世,感悟情怀 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到的图片展示,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2.结合课内外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失意文人”的相似经历3.感悟学习古代“失意文人”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4.学习古代“失意文人”虽寄情山水,却胸怀天下的济世情怀专题问题设计1.你游历过我国的哪些山水古迹,有何感受?2.“失意文人”的对山水的特殊情感与其经历有怎样的关系?3.他们身上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哪些共同品质?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信息化资源:电脑、多媒体常规资源:音响设备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其他:课本、练习本、笔等。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活动一:饱览河山,感受无限风光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对本组组员搜集到的图片加以整理汇总,各组轮流用多媒体加以展示针对展示各种图片并结合你的一次游览经历,谈谈你的真实体会?活动二:知人论世,感悟作者情怀搜集柳宗元、欧阳修的生平事迹资料,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他们不平的人生际遇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所了解的还有哪些文人与他们有相似经历?这说明中国古代文人有哪些一贯具有的品质?活动三:知识拓展,了解底层文化1.简介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1) 隐士文化(人生准则: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厌倦了世俗中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心境平和,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本性,或是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忘记尘世的喧嚣。代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龚自珍(己亥杂诗)。(2)贬官文化(人生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济是终生的愿望,独善是无奈的选择。柳宗元支持“永贞革新”,结果是“二王八司马”,一同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庆历新政”未至一年,被贬邓州;庆历五年,欧阳修为范仲淹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滁州。在任时门庭若市,被贬后门前冷落,“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唯一可以对话的是自然,是天地。 他们纵情沉醉于山水,只是借山情水意来浇融心中的块垒而已。代表人物: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来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 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 三吏、 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被贬官,是当事人的不幸,但却是中国文化的大幸,中国的文采华章因此更有了张力。活动四:抒写感想,穿越时空对话1.课外阅读同类体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