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卷第6期2001 年 6月V o l1 19, N o 1 6J u n e, 2001情报科学信息资源管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邱燕燕(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 广州 510643)摘 要 本文从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入手, 阐明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以及评价状况, 运用层 次分析法, 建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体系。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网络信息资源 评价体系The Eva lua t ion of Ne t In f orm a t ion Re source Ba sed on the L a yer Ana ly s isQ iu Y an yan(L ib ra ry o f Guangdo ng U n ive r sity o f T ech no lo gy, Guangzho u 510643)A bstra c t B eg inn ing w ith th e ana ly sis o f ne t info rm a t io n re so u rce s ch a rac te r ist ic s, th e p ap e r illu st ra te s th e nece ssity and situa t io n o f eva lua t io n to ne t info rm a t io n re so u rce s, and u sing th e laye r ana ly sis m e tho d, co n st ruc t s th e eva lua t io n laye r st ruc tu re m o de and sy stem.Keyword s L aye r ana ly sis m e tho d N e t info rm a t io n re so u rce E va lua t io n sy stemIn te rn e t 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类的信息交流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 拓宽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实现 了瞬时交流。 但是, 由于网络提倡的言论自由、 出 版自由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支持, 使得网络上的信 息资源不断膨胀, 网络信息的超载现象, 加大了信 息获得的难度, 也使信息判断能力减弱, 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却找不到所需的信息。信息查找困难、 信息质量不一、 真伪难辨成为现今科技人员有效利 用网上资源的瓶颈问题。 信息的吸收利用率不断下 降, 就连网络技术最发达的美国、 日本, 近几年的信息吸收利用率也仅为 10% 左右。拥有庞大信息资源的网络, 却很难加以充分利 用, 从中获取所需信息。 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和选择已引起了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 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入手, 运用层次分析法, 建 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体系。集各种信息资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网。 任何人都可以十分容易地在网上发布信息、 传播观点, 信息资源数量十分巨大, 每天都在迅速增加。 据估计, 因特网每天发布的信息超过 700M B 以上。而且信息来源十分广泛, 信息发布者既有政府部门、大学院所研究机构、 学术团体、 行业协会, 更有大量的公司企业和个人。(2) 信息层次多, 品种多样。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层次众多, 有零次信息、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三次信息; 有文本信息、 图像信息、 图形信息、 表格信息、 超文本信息等, 包括各种电子书刊、 书目数据库、 联机数据库、 软件资源等, 是多媒体、 多语种、 多类型信息的混合体。(3) 信息内容庞杂, 质量不一。因特网的信息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查, 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度, 信息缺乏必要的过滤监督和质量控制。 信息内容十分庞杂, 正式出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1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交织在一起, 科技信息、 学术信息、 商业信息、 个人信息与一些暴力、 色情等污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 In te rn e t 网络可以利用染信息混为一体, 信息质量良莠不分、参差不齐, 既到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和非网络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 信息量大, 信息来源广泛。它有大量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 又有许多难登大雅之堂的涂鸦之作和虚假信息, 给利用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带来极大的不便。(4) 信息传播速度快, 变化频繁。因特网已经成为继电视、 广播和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 是信息资源存储和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 是在非网络信息中, 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变化最大收稿日期: 2000- 10- 28的莫过于报纸, 但是报纸一经出版, 其信息便无法更改, 而在因特网上, 信息的更新相当及时, 不少 新闻站点、 商业站点的信息每日更新; 信息传播速 度十分快, 信息交流能实现瞬时交流。(5) 信息资源分散无序。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表现在信息没有一个中心点, 也没有全面性的权限, 甚至连接本身的意义也 显得模糊和多样, 通过一种文献可以连接到更多相 关或相似的文献; 同样, 这份文献也可能是从另一 份文献连接而来的, 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变得潜力无穷, 然而也使信 息资源处于无序状态, 而且, “海量”的信息和快捷 的传播加剧了网络信息的无序状态, 许多信息资源复进行多次。 而网络使用者可以集作者和出版者双重身份于一身, 恣意发布任何信息, 缺乏编辑出版 这一至关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 致使信息内容良莠 不分、 真伪难辨, 信息污染程度日益加深, 一些色 情、 暴力的信息充斥于网络。 对此, 一些严肃的学 者已从根本上质疑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 正确性和 学术性, 认为如果研究人员不加分析地直接利用, 科 学研究就会散失其科学性。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一一加以分析考证, 网 络带来的优势和效率则大大减弱。 如何有效地利用 网络信息资源, 使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用者所用, 对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日益重要起来。 开展学科和专 题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能有效地指导专业人员方 便、快捷而且有效地选择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并节约大量宝贵的时间, 从而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 和经济效益。缺乏加工和组织, 只是时间序列的信息堆积,系统性和组织性。(6) 信息的获得与站点有关。缺乏网络本身为新颖、及时的信息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是及时、 准确的。 信息 获得与否、 信息内容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信息提供站 点的软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状况3近年来, 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重视, 一些商业机构、 非盈利组织、 院校图书馆 及个人以各种方式开展了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工 作, 主要有:(1) 由A rgu s A sso c ia te s 公司制作的信息评价 工具A rgu s C lea r in gho u se, 根据站点的资源描述、主观评估、 设计水平、 组织机构和资源指南本身等指标进行评价;(2)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从 1994 年起, 每年进行 一次, 从站点的内容质量、 组织机构、 外观设计等 方面, 对一些学术网站进行评价;( 3) 比较著名的L yco s T op 5% o f th e W eb 将网 络信息分为新闻、旅行、科学、文化、商业、时尚、体育、 技术、 教育、 购物、 娱乐、 政府、 金融、 保 健、生活方式、儿童、职业、汽车等 18 个类型, 经 过专业评价人员的分级评价, 收集每个类型评分较 高的网站。 评价指标为内容、 设计和总体表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必要性2早期的因特网由于网站的数量不多, 信息资源未庞杂到造成困扰情形, 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重 要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但随着互联网络对商务活动限制的取消, 特别是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 商业 机构、 银行、 学校、 个人纷纷进入因特网, 利用信 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信息资源呈爆炸和 无序的状态, 同种主题和相关主题的网站数量不断增多, 当然, 利用搜索引擎可以进行信息检索, 搜 索引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整序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 Y anoo !、So h u 等搜索引擎已成为网络信息 检索的必备工具, 但是由于现有搜索引擎的索引功能尚待完善, 一次检索经常会有上千、 上万条满足 检索条件的情况出现, 令检索者无所适从。而且, 网络提倡的开放和自由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严格的审核和过滤机制。 在非网络信息 资源中, 图书、 期刊、 报纸的出版都有一整套严格 的审稿和出版制度, 信息内容需经编辑严格审阅予以把关; 书目、 索引等工具书的出版还需相关学科 的专家学者审阅筛选, 通常还会将审稿意见反馈给 作者, 以便对稿件进行修改, 有时, 这个过程要反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 C yb e r sta rck s 站( 4)点, 主要评价科学、 技术方面的网站, 评价指标为权威性、 内容准确、 清晰程度、 内容的独特性、 新 颖性、 相关评论和社区需要等;(5) Se lec tSu rf 的评价指标是内容、适用性、设 计和易用性, 对评价后的网站给出一段简单的评语,并标注黄色记号。 这些站点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基本上采取专6 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601家评议或问卷调查及统计方法为主, 人为因素较强,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公认的方法和客观原则; 缺乏大 型全面、 有影响的评价站点; 评选结果也远不能满 足人们的需要; 评测时较注意站点的设计水平、 易 用性, 忽视站点的内容评测; 一些站点的评价和推荐带有较浓的商业色彩和大众娱乐性, 如开展一些 所谓最差网页、 最酷网页的评选活动。另外, 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评价指标或评价方法。 通过对不同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的分 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 结合专家评议的方法,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和评价体系。(2) 根据萨蒂提出的“1 9 标度方法”, 建立一系列的判断矩阵, 并计算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相应的排序向量, 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方法, 即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m ax 及其对应的排序向量W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及人的主观判断的差异, 每一个判断难以达到完全的一致, 为了保证层次分析法的结论基本合理, 还需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因此, 在层次分析法中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以外的其余特征根的负平方值, 作为度量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指标, 即用:m ax - nC I=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信息资n - 14来检查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源评价体系为了检验不同的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同时还须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层次分析法 (T h e A n a ly t is H ie ra rch y P ro ce ss)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 T L 萨蒂 (Saa ty) 于 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来的, 它充分利用人的分析、判断和综 合能力, 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 决策准则较多且不 易量化的决策问题。 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具有高度的有效性、 可靠性、 简明性和广泛的 适用性。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将复杂问题概念化, 找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 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关联、 隶属关系, 构建有序的阶梯层次结构模型;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 则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建立判断矩阵;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因素对上一层该准则 的相对权重,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R I 值,如下表。表 1 判断矩阵的 R I 值对于 1, 2 阶的判断矩阵, 总有满意的一致性,当阶数大于 2 时,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 I 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 I 之比, 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记为 CR , 当CR = C I 0110R I时, 即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即认为各层次的思维是一致的, 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否则就需调整判断矩阵, 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下面我们运用萨蒂提出的“1 9 标度方法”(表2) ,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各判断矩阵, 计算出计算各层次相对于系统总目标合成权重,行层次总排序。进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m ax 和相应的排序向量W ,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结果如下:表 2 1 9 标度及其含义(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图 1 相同或相关主题网络信息资源的层次结构模型标 度含义135792141618倒 数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具有同样重要性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特别重要 表示两上因素相比, 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因素 i 与 j 比较得判断 b ij, 则因素 j 与 i 比较的判断 b ji= 1b ij阶数1 2 3 4 5 6 7 8 9R I 值0100 0100 0158 0190 1112 1124 1132 1141 1145表 3 判断矩阵AB(续表)E 1E 2E 3E 4E 50108701037015090123301137010259010110011517010694010408010015010032010219010150010058010096F1010270105701384012640110101168m ax = 41069; C I= 0102; CR = 01002F 2F 3F 4F 5F 6表 4判断矩阵B 1 C最后,在方案层中, 假设参与测评的同主题相关网站Q 1、Q 2、Q 3Q n 若干个, 针对子准则层中 21 个评价因素建立 21 个判断矩阵 (略) , 得出 21m ax = 51291; C I= 01073; CR = 01065个判断矩阵Q 1、Q 2、Q 3Q n 的排序向量,将每表 5判断矩阵B 2D一个排序向量乘以相应的各子层次的合成权重 (如上表) , 然后将每个向量相加, 得出网站Q 1、Q 2、Q 3Q n 的总排序向量, 其结果就是网站Q 1、Q 2、Q 3Q n 的优劣排序。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综合人的主观判断来分析复杂的定性问题的拟定量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但也 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其结果只是针对准则层中 评价因素而来, 人的主观判断对于结果的影响较大。 另外, 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中, 应该注意不同 主题、 不同性质的网站之间, 如商业网站和学术网 站, 网站和网页之间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可比性。m ax = 5107;C I= 01018; CR = 01016表 6 判断矩阵B 3 Em ax = 5109;C I= 01023; CR = 01021表 7 判断矩阵B 4 F参考文献1W enyau L in. L ib ra ry and th e WWW R e so u rce s E va l2ua t io n. Jo u rna l o f E duca t io n M ed ia & L ib ra r ie s Sc ience s,1997 (12)K irkw oo d H. P. B eyo nd E va lua t io n: A M o de l fo rCopp e ra t ive E va lua t io n o f In te rne t R e so u rce s. O n line,1998 (4)李刚, 孙兰.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初探. 情报杂志, 2000 (1)蒋颖. 因特网学术资源评价: 标准和方法. 图书情报工作,1998 (11)赵继海. In te rne t 信息评估: 新世纪图书馆员的重要职 责.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5)2m ax = 6166;C I= 0112; CR = 01097在得出各准则下的排序向量后,排序, 如下表。表 8再进行层次总3456黄奇, 郭晓苗.(4)In te rne t 网站资源的评价.情报科学, 2000包昌火主编. 情报研究方法论.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9卢泰宏著. 信息分析.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 6赵焕臣等编著. 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新决策方法. 科学789出版社. 1986. 9(责任编辑: 孙晓明)B 层次子层次B 1 B 2 B 3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协议规本
- 个人图书出版合同
- 专业软件安装与维护协议
- 软件定制化开发合同协议
- 转让棋牌茶室协议书范本
- 邮轮乘务员派遣合同协议
- 造纸配件采购合同协议
- 路牙石订购合同协议
- 进修赔款协议书模板
- 进口国际贸易合同协议
- 通信工程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某工程主体结构拆改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国际护士节护士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课件
- 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类)考试复习重点题(附答案)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10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个必考点】(必考点分类集训)(人教版2024)
- 邻水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邻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员工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