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防范及急救预案.doc_第1页
事故防范及急救预案.doc_第2页
事故防范及急救预案.doc_第3页
事故防范及急救预案.doc_第4页
事故防范及急救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宁波永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余姚管桩分公司目 录1、 公司基本情况3 2、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43、 事故的应急预案64、 各种隐患事故的防范 20一、公司基本情况管桩分公司是宁波永固预制构件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主要从事预应力管桩生产。涉及施工用电、机械设备、临边防护、个人防护、辅助设备等,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众多,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及人员安全,针对施工现场人机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订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1、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以经理任总指挥,有关副经理、任副总指挥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结合安全、设备、保卫、行政、班组等部门组成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科),日常工作由安全科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组织指挥该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注:如果经理和副经理都不在时,由办公事主任和安全科长为临时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2、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和修订;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活动; 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指挥部人员分工: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应急救援具体工作指挥部成员: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材料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工作经理: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现场生产工序的调度工作 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设备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质检科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班组长: 负责抢救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全面协调和配合以上各指挥成员的工作3、联系信号的规定:公司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方式。分公司经理办公司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毛兆公司副经理办公室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陈浙全保卫科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毛群产科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吴礼料设备科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徐华公司室报警电话; 主要负责人:祁信、事故的应急预案(伤亡事故紧急处理程序)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和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上报领导。公司对受伤人员歇工一个工作日的事故,要填写事故登记表并及时上报。 发生重伤或重大伤亡事故,必须将事故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等)用快报办法分别报告本公司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安全检查站、公安、人民检察院和工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各有关部门接到报道后立即转报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 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事故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按照下列步骤进行。一、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同时为了调查事故,查清事故原因,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要进行录象、摄影或画清事故现场示意图,并做出标记。因事故现场的提供有关物证的主要场所,是调查事故原因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所以要严加保护。要求现场各种物体的位置、颜色、形状及物理、化学性质等尽可能保持事故发生时的原来状态。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或是自然因素的破坏。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现场取证完毕,并征得上级劳动安全检查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工会、 公安部门等同意后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将现场破坏。二、组织事故调查组公司在接到伤亡事故后,由公司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调查或参加事故调查。死亡事故,由公司主管部门会同公司、市安全检查站、公安、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根据事故性质,可邀请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鉴定。但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事故调查组。三、现场勘察在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必须到现场进行勘察,现场勘察的一般步骤是:(一) 整体巡视(观察)现场参加事故调查组人员到现场听完企业对事故的简单介绍,现场处理和采取的措施后,对事故现场内部、外部状态及周围环境进行整体巡视。通过现场的整体巡视完成如下任务:1、对企业确定的事故现场保护措施不当或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改进2、运用照相、录像等手段,记录现场方位及概貌状况,得出较明确的现场整体原始状态,弄清有无故意制造事故的可疑现象;现场表面残存物的构成,现场物体倒塌、倾斜、破坏情况、现场物体的变形等情况;设备异常现象等。3、制定进一步勘验现场的实施方案,包括确定勘验范围、勘验重点、勘验方法、顺序等。(二)作出笔录发生事故、地点、气象等;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现场勘察其止时间、勘察过程;物体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等设备破坏和异常情况及事故前后的位置事故发生前的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散落情况重要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三)场拍照:方位拍照:反映事故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全面拍照:反映事故现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现场中心位置细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人体拍照:反映伤亡者主要受伤和造成死亡伤害部位(四)现场绘图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以下示意图: 建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 事故时人员位置及疏散(活动)图 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 涉及范围图 设备或工、器具构造简图四、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1、通过充分的调查、查明事故经过、弄清造成的事故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物、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准确的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2、事故分析步骤,首先整理和仔细阅读和调查材料,对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确定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者。3、分析事故原因时,应根据所调查的确认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通过直接原因和见解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在根据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4、事故性质通常分为三类:1)、责任事故,就是由于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即由于人的不能遇见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变化所造成的事故,或是在技术改造、发明创造、科学实验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无法预料的事故。但是,对于能够预见并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的伤亡事故或是没有经过认真研究解决技术问题而造成的事故,不能包括在内。3)、破坏性事故,即为达到既定目的而故意造成的事故对已确定事故的,应由公安机关或企业安全部门认真追查破案,依法处理。五、写出调查报告:调查组着重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以及本次事故的教训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写成文字报告,经调查全体人员签字后报批。如调查组内部意见有分歧,应在弄清事实基础上对照政策法规反复研究,同意认识,对个别同志仍持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保留,并在签字时写明自己的意见。六、事故的提审和结案1、事故调查结论报出后,须经有关机关审批方能结案,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2、关于对事故的责任处理,根据其情节轻重和损失大小,按照是主要责任和重要责任,一般责任还是领导责任都要分清予以应得的处分,给责任者应得的处分是对职工的教育。3、事故教训是用血换来的宝贵财富,而这些财富要靠档案记载保存下来,这是研究改进、进行科学教育、开展科学研究难得的材料。因此要把事故调查处理的文件、图纸、照片、资料等,长期的保存起来。事故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 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b) 职工伤亡,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查资料(记录、图纸、照片等)c) 技术鉴定和实验报告d) 物证、人证调查报告e) 医疗部门对伤亡者的诊断结论及影印件f) 事故调查的调查报告g) 主管部门对其事故所做的结案申请报告h) 受理人员的检查材料i) 有关部门对事故的结案批复等触电的应急救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性质,电路及电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无处不在,能否正确的安全用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安全因素中绝大比例因子。为了防止触电后给人员造成更大的伤害现将触电后的应急救援方案加以介绍: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正确的紧急救护。因此懂得触电的正确方法,尤为重要。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象征,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这时,绝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看作是假死。不能灰心和怠慢,更不允许采取强烈摇动触电受害人,或者把他向地上抛掷,拖拉,浸在水里,埋入土中或压木板等不正确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不能救活人,反而会使人丧命。触电急救的步骤:l、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为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应立即断开就近的电源开关。如果事故地点离电源开关太远,不能立即断开,救护人可用干燥有衣服、手套、绳索、木板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万一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燥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流。如果事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为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应该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者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或切断电源,或者用抛入裸体金属软线的方法使线路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注意抛金属软线前,必须先将软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它人。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为原则,选择采用。但注意以下各点: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可能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如果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避免扩大事故。 2、脱离电源后的救护方法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抢救。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如触电者还未失去直觉,曾一度昏迷,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在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或心脏还在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一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磨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气寒冷,还应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恢复心脏跳动和呼吸互相联系的配合作用。 如果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施行认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迅速召请医生。3、人工氧合的基本方法 人工氧合是触电者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人工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即心脏按摩)等两种方法。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不论应用哪种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前,均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等解开,并迅速将触电者的口腔的食物、假牙、血块、黏液等取出,使呼吸道畅通,同时千方百计将触电者口张开。1)人工呼吸方法的步骤 人工呼吸方法有俯卧压背法、俯卧牵臂法,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法三种。前两种方法都不如口对口呼吸效果好,而且不便与心脏挤压同时进行,将逐渐为口对口式人工呼吸代替。因此,我们仅介绍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法,施行该法,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腭尖部与前胸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触电者颈部下方可以垫起,但不可在触电者头部下方垫放枕头或其它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靠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 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如触电者系儿童,只可小口吹气,以免肺泡破裂。如发现触电者胃部充气膨胀,可一面用手轻轻加压于其上腹部,一面继续吹气。如果实在无法使触电者张开口,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2)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如果触电者呼吸没有停止而心脏跳动停止了,则应进行心脏挤压oJ心脏挤压一般指的是胸外心脏挤压,而不是剖开胸腔的直接挤压。施行胸外挤压是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或地板上,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地姿势不同。操作方法如下: A)救护人跪在触电者腰部一侧,或者骑跪在他的身上,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即两乳头间略下一点,胸骨下三分之一处。B)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人应压陷34c。以每分钟挤压100次左右。C)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是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廓。触电者如系儿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挤压100次左右。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互相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都停止了,则应该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硬,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物体打击的应急救援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机械伤害的应急救援.1骨折急救 工作现场发生严重骨折时,必须迅速采取紧急救护,对于骨折伤者,正确的固定是最重要的。固定的方法为: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格的医务人员来搬动。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 板或硬材料,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劲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砂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2严重出血急救 严重出血会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现场止血,对挽救伤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0.9%NaC1溶液)冲洗伤口,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压迫带止积压法,严重出血时使用,适用于头、劲、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时的临时止血。其他止血法,有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多种。化学品伤害的应急救援1、当有人急性中毒时,应迅速组织现场急救,使患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畅通,同时注意保暖。以皮肤、衣服被污染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用温水、清水洗净皮肤。2、若是因气体或蒸汽中含有毒辣物引起中毒,应迅速给中毒者吸氧,纠正机体缺氧,加速毒物排出。若是经口入而中毒时,应迅速进行口吐、洗胃。常用洗胃剂为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碳酸氢钠溶液。3、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打开门窗,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呼吸道畅通。对中毒较重的病人,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抢救,并立即送医院治疗。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援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食物中毒、传染疾病的应急救援1、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于半小时内向教育局和卫生防疫站报告。2、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现场调查处理。 4、配合卫生和教育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6、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汲取教训。 7、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对可疑中毒食品进行消毒处理,根据中毒原因,做出现场消毒预防措施。 8、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的食物中毒源,可采取煮沸15分钟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液等消毒。 四、事故的防范措施 针对本公司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不安全事件加以防范:1、加强自我防护:从许多事故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这些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往往并不都是操作者不会操作,而是心理的原因。如,有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怕麻烦,图省事,存有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就造成事故;也有的人认为自己有经验,思想麻痹,而造成判断有误;还有的因受某种外界刺激(如家庭发生口角等不愉快之事)精力分散而操作失误;也有的因健康原因,疲劳过度而力不从心等等。2、高空作业防范措施:高处作业,是从相对高度的概念出发的。根据国家标准GB36.883的规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当坠落高度距离基准面在2m及2m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处作业。所谓基准面,即坠落下去的底面,如地面、楼面、楼梯平台、相邻较低建筑物的屋面,基坑的低面、,脚手架的通道板等等。底面可能高低不平,所以对基准面的规定为,发生坠落通过最低着落点的水平面。这最低坠落着落点,指的是,在坠落中可能跌落到的最低点。由于牵涉到人身安全,因此,作出这种严格的规定是非常必要。与此相反,如果处于四周封闭状态,那么,即使在高空,例如在高空建筑的居室内作业,也不能算为高空作业。按照上述的定义,建筑施工中有90左右的作业,都算为高空作业。这些高处作业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进行各项高处作业,都必须做好各种必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2-1临边作业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并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若围护设施、栈桥、桥面、钻孔平台、开挖的基坑、承台等等,都应做好防护措施。 A、应设置防护栏杆。 B、架设安全网。 C、装设安全门。 D、系好安全带。 2、悬空高处作业。A、 悬空高处作业必须设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悬空高处作业包括:在开放型结构上施工,如高处搭设脚手架等:在无防护的边缘上作业;在受限制的高处或不稳定的高处作业;在没有立足点或没有牢靠立足点的地方作业等。 B、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 C、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在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中。D、高处作业所用的梯子不得缺档的垫高,同一架梯子不得二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围栏。 E、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 F、运送人员和物体的各种升降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装置,严禁人乘坐运送物体的吊栏。3、临时用电防范措施:3-1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配电箱、开关箱的周围环境应保障箱内开关电器正常、可靠地工作。首先,由于配电箱、开关箱里开关电器的动作(接通、分断、切换等)不可避免地产生电火花,这种电火花遇到可燃性气体会引起爆炸;其次,环境中的污染、腐蚀气体和液体另一方面副开关电器的接触等导电部分有氧化腐蚀作用,导致电接触不良;第三施I现场振动强烈的机械较多,施工落物也时常发生,处于这种环境下的电器易因剧烈振动和撞击而误动作,导致用电设备突然停电或送电或电器被损坏。鉴于这种情况,为保障配电箱、开关箱以及内部开关电器正常、可靠地工作,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装设环境应符合下述要求: (1) 干燥、通风、常温;无热源烘烤,无液体浸溅; (2) 无严重瓦斯、蒸汽、烟气以及其他有害介质; (3) 无外力撞击和强烈振动。如果这些要求难以达到,则应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除此以外,配电箱、开关箱周围的空间条件,则应保证足够的工作场和通道,不应放放置有碍操作、维修和对电气线路有损伤作用的杂物,不应有灌木、杂草丛生。3-2、配电箱和开关箱的内部要求 所有开关电器必须是合格产品。不论是选用新电器,还是延用旧电器,必须完整、无损、动作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