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doc_第1页
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doc_第2页
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doc_第3页
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doc_第4页
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单元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案 苏少版教学目标知识知道叙事曲的一般特征,及三部曲式歌曲的特色。能力使学生初步养成理解、感受、鉴赏音乐的能力。情感体会“妈妈”在旧社会当中受到的不平等的遭遇,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的生活,忆苦思甜。教学重点及设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难点及设想有感情视唱教学准备歌谱,钢琴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课时1、导入: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投影出示,并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有哪位同学能向大家说一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吗?又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民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跟悯农有异曲同工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教学说明:用古诗导入新课,不光体现了新课改的学科综合,而且初步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自然过渡到了歌曲的新授。2、新授:(1)了解叙事歌曲的特点。(2)第一遍欣赏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先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想一想,你认为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叙事歌曲给你的初步感觉是怎样的,它可以分为几个段落,你能否在你认为的段与段之间的地方举手示意一下。(3)第二遍欣赏。第一段:师:这段描写的意境怎样,你能否结合歌词向大家来描述一下。(生:明月当空,晚风徐来,孩子们坐在草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师:请大家把第一段的歌词自己读一遍,加入自己的感情。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的同学则自己来体会一下,想象出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究竟怎样。)(一生读,其余则闭目想象。)师:你觉得这一段歌曲的情绪怎样?我们马上来听歌曲的第二段,请你来试着比较一下,你觉得两段的感情同不同,而造成这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段:师:在这一段中,你认为主要写了“妈妈”哪些方面?(生:“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写的是妈妈的吃;“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写的是妈妈的穿。)师:歌词中说到,“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那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地主吃的又是什么?穿的又是什么?(生:吃的是大鱼大肉,穿的是狐皮长跑。)师:针对妈妈的吃,我们来创设一个情境:第三段师:听一听,这一段又与第一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师:歌曲结束了,孩子们又从妈妈的回忆之中回到了现实里,他们陷入了沉思之中,老师很想知道他们都想了些,说了些什么?你们愿意来说给老师听听吗? (3)第三遍欣赏:师:请每一位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会在自己的头脑中捕捉,拍摄那些镜头呢?播放音乐学生听、想3、小结:请同学说说歌曲主要是为了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作者创作动机又是怎样的?八、课后拓展。歌曲听完了,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都有很多话要讲,请大家课后自己把自己想要讲的写成一篇小的作文,再到班级上来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一、 复习 二、 教唱歌曲 1、 教唱前两句 (教唱三次)2、 齐试唱 3、 分组唱 4、 教唱三四句 (教唱若干次)5、 齐试唱6、 将前两句连起来试唱7、 指名唱三、 小结(略) 第三课时一、 复习上节所教内容二、 教唱后半部分1、 教唱三次2、 齐试唱3、 根据情况再教4、 指名唱5、 正音究错6、 指名用感情唱 三、小结(略)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听一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通过“举手示意”这一小的动作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与好胜心。让学生仔细听指名描述学生自读歌词指名回答让学生体会学生讨论让学生认真想要求学生听准音有感情地唱带着感情唱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大家一起来说课稿 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欣赏活动课大家一起来,这是一首欢快流行的歌曲,在活动中,有利于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通过欣赏歌曲大家一起来,感受歌曲的动感节奏,并能学唱。2、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舞步表现歌曲。3、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并表演韵律操,培养学生对舞蹈的设计编排能力和表现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感受歌曲的动感节奏,并创编一段韵律操本课教学难点是: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体验、探究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五、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体态律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师生随着孙悦演唱会版的大家一起来律动,以此来创设“音乐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三)欣赏歌曲师生互动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反复聆听,产生对歌曲反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对歌曲的表现形式及情感内涵的把握,我主要分两大块来完成:一是学唱曲调,二是随音乐演唱歌曲。即通过运用听唱法这种歌曲教唱的方法来完成对歌曲初步学唱。然后通过随琴、录音学会演唱这首歌曲。学生在聆听中分析,在学唱中感受歌曲节奏,为本课活动环节做了良好的铺垫。(四)创编活动展示自我新课标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创编活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渗透了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编。为了激励学生,特别设置了奖项,并让学生自主评选。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创编与汇报展现,使学生体验歌曲的动感节奏,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了发展。六、说教学反思自古以来,歌舞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载歌载舞,更能体现艺术的真谛。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发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怎样让孩子去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不妨寻求一种良好的载体。本课,我就让学生们在欣赏歌曲并能跟唱歌曲之后,通过小组的合作自编成舞蹈或韵律操,这样既缴发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也使他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深刻内涵和魅力,更深地体会了音乐作品。我深深体会到小组合作式的创编舞蹈更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但在学生小组合作创编时,有效性和规范性还有待我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体验教学为主。针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