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嶙峋石佛山.doc_第1页
怪石嶙峋石佛山.doc_第2页
怪石嶙峋石佛山.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怪石嶙峋石佛山石佛山位于郎溪县姚村乡境内,主峰353米。石佛山又称石佛岭,山势峻峭,白云缭绕,山巅有三巨石,高三丈许,形似石佛。传说唐开元七年(719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后称地藏菩萨)年轻时出家为僧,渡海入唐,云游四方,寻找卓锡(和尚居留修炼处)。一年金秋,来此见山顶三块巨石,犹如三尊大佛,拟在此处卓锡,便向樵夫询问此山名称。樵夫答曰:“这大佛伸手能撑住三十三尺云层,人谓之曰石佛撑云。”王子思道,佛头是不能作卓锡的,便离开去别处寻找卓锡处。山之北坡悬崖峭壁,山之南坡平缓易登,山顶上还有一块平地。山上苍松翠柏,绿竹成荫,怪石、危石比比皆是,嶙峋大观,千姿百态,其大如屋者,其形如兽者,各呈怪形,构成奇观。世人概括为十大石景:“撑云石”、“和尚石”、“活佛石”、“蟾鸣石”、“金龟石”、“木鱼石”、“墙壁石”“七丈石、“蟠桃石”、“试剑石”。山顶石丛中高丈余的“活佛石”,既像仙桃,又如坐佛倾斜在别的石块上,山风稍大,此石便晃动不已,俗称“风动石”。游人手摇此石,同样晃动不停,又称“活石”。南坡上巨大长方形的蟾鸣石,又称三脚石,悬临于光滑石壁之上,给人一触即落之感,但走近用力推之,却又稳如泰山。“七丈石”是登山途中临近山顶一排最大的巨石,形似铜墙铁壁,每当风和日丽,天高气清,登临其上,举首远眺,南漪胡波光帆影,天子湖水鸟翩飞,以及山脚下的阡陌交通,尽收眼底。山顶清初曾建惠明禅寺,砖木结构,前后三进,共99间。雕梁画栋,错采镂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清末及民国年间,此山是皖东南的小佛教中心,俗称“小九华”,一年四季,临省临县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每逢农历七月三十,香客商贾俱来,热闹非凡。寺西原有古老戏台,台的正面是梯形戏场。寺门5米处有银杏三株,现存一雌一雄两株,高数十丈,胸径2尺多,树冠亭亭如盖。树边有一口泉水,清澈碧透,久旱不涸。湖光潋滟天子湖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天子湖,一桢山水写意画,玲珑柔美,铺陈在石佛山的东面。在山顶远眺该湖,湖汊纵横宛如大大的“天”字平躺山下,又因湖边有古村落名叫天子门,故有湖名。天子湖有一个小茶岛,处在潘村湖汊处。一行行茶树,在谷雨前吐出柔柔的嫩绿,穿红着绿的采茶姑娘便点缀成茶岛上的一道风景。不时有水鸟飞临茶岛,其优美的舞姿,脆脆的鸣唱,又成了茶岛风景中的风景。天子湖上的水鸟有野鸭、白鹭、沙鸥等。它们或聚或散,或栖或戏。偏偏而来,偏偏而去,十分空灵洒脱。沿湖山场,遍种桃树和毛竹。每年春暖三月,桃花盛开,落英缤纷,红霞映水。湖光映着桃红,桃红衬着湖光,恍若进入五柳先生的桃花源。逶迤10余里的沿湖毛竹园,一根根毛竹将秀美的倩影倒映在湖光之中。清风徐来,竹枝竹叶映着波光,婆娑着翠意,别有一种优柔之美。天子湖湖汊纵横,大小湖汊有15处之多。湖汊不仅给天子湖带来了活水与生机,更给游人带来了无穷的渔鱼之乐。该湖盛产鲢、青、草、鲫鱼和白鱼。每年的梅雨季节,湖里溯水而上的白鱼,在湖汊里激起水花“啪啪”作响,烹制入盘,其味鲜美,这便是被美食家所称道的“梅白”。松岛雾景,是天子湖的一道别致景点。岛上遍生松树,棵棵高大,杆杆挺直,密密成林郁郁森森,有上万棵之多。清晨,朝阳斜照,整个松岛上空皆为烟雾水汽所笼罩。傍晚,雾气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