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一):传播理论 hsyjjy 2004-11-20 下午 07:27:5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他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一、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我们知道,大众传媒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迅速、广泛”。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播过程,因此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途径,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他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他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做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 教育传播过程一般把教育传播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来描述:1传播的准备:目的、对象等的确定、提出系列传播任务、进行教育传播决策。教育传播的对象群是确定的,但是存在着多样性和动态性,因此应有预测性分析研究。2教育传播的实施:信息的开发、收集、加工、发送等。3教育传播作用于学生心理:教育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感觉通道中消化和筛选,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起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或行为出现反应。4教育传播的调整:根据传播效果的分析,及时调整传播进程或进行补救。(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他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人们把他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他们在教学环境中,带有一定的目标性,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三元模型。在现代教育传播活动中,媒体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媒体作为教学传播系统的要素之一,于是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实际上,四元模型是由三元模型的衍化,因为我们把学习材料看做为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把学习材料这一要素分成了“教学信息”(即内容)与作为内容载体的“媒体”两部分。这四个组元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图1 教育传播系统 (三)教育传播模式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香农提出了一个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单向直线式的,不久,他与韦弗合作改进了模型,添加了反馈系统(图2),此模型后来被称为香农韦弗模式,在技术中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2 香农韦弗模式 后来,罗密佐斯基(A.J.Romiszowski)综合了工程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的优点,形成了一个比较适用于教育的双向传播模式,见图3。 图3双向传播模式 (四)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研究者利用传播理论的概念及有关模型中的要素来解释教学过程,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学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为教育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拉斯韦尔理论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要顺利进行,必须包含五个过程:Who(信息源)、Says What(内容)、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to Whom(受者)、with What Effact(效果)。后来有人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了“7w”模式。其中每个“w”都代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当然也就成为研究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时应该关心的重要因素。这“7w”的内容见下表: 2现代教育传播理论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他认为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播者的意图。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现代传播理论认为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借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环进行。教学信息的传播同样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现代教育传播理论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我国南国农先生、李运林先生将他分解为六个阶段,如图4所示。 图4 教育传播过程 4现代教育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合,形成了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共识律:所谓共识,一方面指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环境,传授知识,以便使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要求。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教学信息的选择、组合和传递必须首先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潜能。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通方面产生共鸣。他是教学传播活动得以维持和发展,获得较优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一方面,教师或信息源的传递速率和传递容量,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情感交融的传通氛围,并时时注意收集和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传播活动的进程。选择律:所谓选择,是指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代价与效果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教育技术领域最为关注的是教学媒体的选择,选择媒体时要考虑尽可能降低代价,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匹配律: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剖析学生、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运转状态之中。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必然要使用到多种传播媒体,而各种媒体又有各自不同的多重功能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辽宁本溪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中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智能工厂BIM技术应用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园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改善合同
- 2025年度终止派遣合同及全国业务联动协调服务协议
- 2025年文化旅游景区观光区域场地租赁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能源服务总承包合同
- 2025年特色美食景区宣传片制作与服务合同
- 2025年企业医疗期员工福利保障及人力资源执行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级珠宝个性化定制采购与售后维护服务合同
- 厂房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安全生产法解读与实践
- 某学院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概述
- 工厂产品交付管理制度
- 果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及范文
- 卡丁车俱乐部管理制度
- 代理记账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2025年中国铂金属制品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TSG 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年渠道管理及维护工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登高车施工作业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