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十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过程分析导引 实验典例精析 知识要点归纳 知能优化演练 实验目的1 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 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 知识要点归纳 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 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率v v 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 m1v1 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 m1v1 m2v2 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实验器材方案一 气垫导轨 光电计时器 天平 滑块 两个 重物 弹簧片 细绳 弹性碰撞架 胶布 撞针 橡皮泥 方案二 带细线的摆球 两套 铁架台 天平 量角器 坐标纸 胶布等 方案三 光滑长木板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小车 两个 天平 撞针 橡皮泥 方案四 斜槽 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两个 重垂线一条 白纸 复写纸 天平一台 刻度尺 圆规 一 实验步骤方案一 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测质量 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 安装 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 实验 接通电源 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 改变滑块的质量 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 验证 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过程分析导引 方案二 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测质量 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 m2 2 安装 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3 实验 一个小球静止 拉起另一个小球 放下时它们相碰 4 测速度 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 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 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 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 改变条件 改变碰撞条件 重复实验 6 验证 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方案三 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测质量 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 安装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的后面 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 实验 接通电源 让小车a运动 小车b静止 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 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方案四 利用等大小球做平抛运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 先用天平测出小球质量m1 m2 图14 2 12 按图14 2 1所示那样安装好实验装置 将斜槽固定在桌边 使槽的末端点切线水平 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且碰撞瞬间 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 以确保正碰后的速度方向水平 3 在地上铺一张白纸 在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4 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它表示入射小球m1碰前的位置 5 先不放被碰小球 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滚下 重复10次 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 圆心就是入射球发生碰撞前的落地点p 6 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 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使它发生正碰 重复10次 仿步骤5求出入射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碰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n 7 过o和n在纸上作一直线 8 用刻度尺量出线段om op on的长度 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数值代入m1 op m1 om m2 on 看是否成立 9 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二 数据处理1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用天平测出两物体的质量 2 在不同的方案中求出物体作用前后的速度或用等效的物理量表示出来 3 最后求出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然后验证动量是否守恒 三 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 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即 1 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2 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 两球是否等大 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 偶然误差 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四 注意事项1 前提条件 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 水平 和 正碰 2 方案提醒 1 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 调整气垫导轨时 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2 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 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且刚好接触 摆线竖直 将小球拉起后 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3 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 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4 若利用斜槽小球碰撞应注意 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边缘处 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实验过程中实验桌 斜槽 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3 探究结论 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特点时 先提出了如下假设 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是不变的 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之和是不变的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 该同学设计了如图14 2 2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典例精析 图14 2 2 先将弹性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 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 重复10次 再把同样尺寸大小的弹性小球b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 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 和小球b相碰后 两小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 重复10次 1 在安装斜槽轨道时 要注意 选择弹性小球a b时 小球a b的质量ma mb应该满足关系 ma mb 填 或 理由是 2 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a 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b 小球a b的质量ma mbc 小球a b的半径rd 小球a 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e 记录纸上o点到a b c各点的距离soa sob socf 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3 图14 2 3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 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 把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 图14 2 3中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 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 cm 4 由实验测得的数据 如果满足等式 那么我们认为在碰撞中系统的动量是不变的 解析 1 要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时速度是水平方向的 满足小球做平抛运动 因而要调整斜槽末端水平 使小球能从水平方向飞出 碰撞后为了能使小球继续向前运动 小球a b的质量ma mb应该满足关系 ma mb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入射的小球反弹回去 2 为了求出动量之间的关系 需要知道两球的质量及它们的水平速度 而由于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高度相同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 故可测量它们水平方向的距离来比较速度的大小 答案为b e 如图14 2 4所示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 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 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 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 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14 2 4 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的质量ma mb b 调整气垫导轨 使导轨处于水平 c 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 用电动卡销锁定 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 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 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 当a b滑块分别碰撞c d挡板时停止计时 记下a b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关于烟草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 工程力学 课件 力的性质
- 2025年产科妇科妇科护理常见问题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理科白细胞计数的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药理学专业知识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基本技能实操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预防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病毒学HIV病毒的抗病毒治疗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无痛分娩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EXCEL版)
- 新麻醉记录单
- 社区合理用药讲课
- 2022 CSCO胃癌诊疗指南
- GB/T 26955-2011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焊缝宏观和微观检验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 急诊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