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治维新 二 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其前提 1 背景 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外患 1 内忧 政治上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尤其是中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 经济上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外交上 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文化上 洋学兴起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得到传播 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 2 外患 1853年黑船事件后 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 民族危机出现 2 前提 武装倒幕成功 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一 明治维新的内容 1 政治 1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2 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身份制和武士特权 3 制定1889年 大日本帝国宪法 确立近代天皇制 2 经济 1 殖产兴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发展资本主义 2 派遣使节团考察欧美 3 引进人才 技术 3 文化 1 提倡 文明开化 求知识于世界 2 努力发展近代教育 派遣留学生 3 生活方式 欧化运动 4 军事 1 实行征兵制 或义务兵役制 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2 建立 国家警察 制度 三 评价 1 积极作用 1 内 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 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加强了中央集权 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成为工业强国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 外 摆脱民族危机 成为东方强国 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2 局限性 1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突出表现 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2 推行军国主义 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 名师指津 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应从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的政治 经济 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 注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幕藩体制对日本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 注意维新前的社会矛盾是在世界历史走向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隐藏着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历史较量 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 其中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在当时经济落后 民智未开的日本 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 信心 技术 和资金 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 殖产兴业 政策的主要精神就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 这是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和突出特点 复习时应注意通过了解主要改革措施 认识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 改革的历史作用要一分为二进行分析 侧重其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时还可比较同一时期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 分析日本所具有的特点 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中下级武士被推到历史舞台的前沿 从倒幕运动到维新变法 充当了领导者角色 决定了改 革的不彻底性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仍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1889年宪法建立起了有别于西方民主政治的专制主义政体 比较同一时期英日两国的政体 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探究1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明治维新期间 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对国家旧体制进行改造 确立新体制 经济上充分动用政府的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 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 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局面 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实行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 宣布 四民平等 这样 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经济方面 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其主要精神在于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 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明治政府在推广殖产兴业政策时 特别注重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以提高日本的生产力水平 但只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是不够的 还必须学会进而掌握这些技术 因此明治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即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所谓的 文明开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 家 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 是日本工业化的突出特点 探究2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原因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幕藩体制的腐败使封建社会内部的离心力量日益强大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 新政权进行了符合国情 行之有效的改革 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当时中国等国人民的反殖民斗争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国家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 美国正忙于南北战争 德 意处于统一的高潮 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 同时在对日政策上 他们各怀鬼胎 没有达成一致 局限性 1 政治上 虽然宣布废除封建特权 实行 四民平等 但却实行华族制度 本质上是把 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 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 2 经济上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在引进西方模式过程中较为盲目 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 3 体制上 明治维新在家庭制度 官僚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因此 最终为日本向近代天皇制的过渡和形成创造了条件 4 意识形态上 既有所谓 全盘西化 的极端倾向 又有大量封建因素被保留或发展下来 它保留和发展 武士道 的军国主义教育 使近代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合流并恶性滋长 日本军国主义是封建军 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军国主义的结合体 以封建皇国观和武士道精神为核心理念 包含着日本迅速转变为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国家 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的必然性 日本由此走上军事帝国主义道路 给被侵略国家和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典型题例 2009 安徽 19世纪中期 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 而在甲午战争中 中国却败于日本 阅读下列材料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 修约 为借口要挟中国 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 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 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 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 经蒲安臣使团交涉 美 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 节制和温和 的政策 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 使团 回国以后 由于人微言轻 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 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 求知识于世界 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 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 参议木户孝允 大藏卿大久保利通 工部大辅伊藤博文 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 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 却考察了政府机构 议会 法院 公司 交易所 工厂 矿山 港口 农牧场 兵营 学校 报社和福利设施 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试解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 效果更好 摘编自王绍坊 中国外交史 伊文成等主编 明治维新史 等请回答 1 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 成员组成有何不同 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 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 运用所学知识 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解析 本题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使团出访比较为切入点 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进而比较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当时中日两国正分别处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期间 在此基础上根据材料 联系所学知识答题 参考答案 1 中国为了劝阻列强 修约 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 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 向西方学习 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 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 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 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 晚清政府重视不够 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明治政府高度重视 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 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 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 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 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 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变式训练 目前 中日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历史上的调整时期 相互了解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 面向未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有 心灵紧闭 但 眼观八方 的特征 在国弱时 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 默默拿来先进才智 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 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 创造神话 材料二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其宗旨是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 忠于天皇 拼死不憾 的武士道精神 又要吸收西洋近代以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 并为其所用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 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魄力和信心 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 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 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日本 眼观八方 在国弱时 拿来先进才智进行消化 指出日本近代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 保留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2 材料二的 和魂洋才 原则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中西文化碰撞中 对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保留 天皇制度或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德初一月考试卷及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专题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吴江初一中考试卷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综合练习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聚类-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汽车维修工技师》考试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 培训效果预测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审计专业能力测试试卷与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建筑类)真题模拟及答案
- 第二单元第四课实现灯光警报呼叫器-课件
- 水土保持治理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手册
- 仓库搬运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气管切开的患者如何护理
- 血透高钾患者个案护理
- 【基于财务状况质量分析理论的京东财务报表分析案例18000字(论文)】
- 综合与实践 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 医师定考一般程序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保险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肺癌脑膜转移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