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1000塔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Ф1000塔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Ф1000塔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3页
Ф1000塔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4页
Ф1000塔岗位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塔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 岗位任务将氢氮机送来的合格补充气,经合成塔适宜的温度、压力和触媒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生成含有NH3的混合气体,经冷却分离出的液氨送氨罐计量,分离后的气体与氢氮机送来的补充气汇合,再次送入合成塔内不断的循环进行合成反应生产氨。氨冷器的液氨吸热蒸发为气氨,送吸氨制母液或冰机压缩。二、 生产原理:氨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2+N2=2NH3+Q特点:可逆、放热、体积缩小,并在触媒的作用下进行的合成反应。三、工艺流程简述:从氢氮气压缩机来的新鲜补充气(P:25.0MPa T: 25)经补充气阀后,进入补充气油分离器分离其油水杂质后,与冷交换器一出来的循环气汇合,一起进入氨冷器换热管内进一步降低混合气温度(T: -15 管间为液氨吸热蒸发,气氨送吸氨制母液或冰机),使混合气中的气氨冷凝为液滴后经氨分离器第二次分离液氨后(液氨经二级放氨阀减压后送氨罐),从底部进入冷交换器上部换热段管内,与管间冷交一进热气换热升温(T: 25)后进入循环机进口,经循环机增压,再进循环气油分分离其油水杂质(T: 35),经主阀分两股气入合成塔:一股30%冷激混合气(由冷副阀、热副阀组成)从合成塔下部进入塔内外筒间的环隙,由下而上至塔顶降低塔壁温度,环隙气(T: 180)经两导气阀进入冷管束内,被管外反应气加热后,进入菱形混合器内。另一股70%主进气进入热交换器的管间加热(T: 170180)后,从塔底部进入塔下部换热器管间,与管内合成反应后的高温气换热,经直角接管进中心管(管内有开车电炉,T: 360380),入一段触媒层进行氨的合成反应,热点温度升至 470480,进入菱形混合器与冷管来的冷气混合,然后依次进入第二、第三、第四段床层反应,反应后的气体(T: 400430)进入塔下部换热器管内,与管外未反应气冷却降温后出合成塔(T: 290330)。出塔反应气进入废锅U型管内,加热管外炉水产生的中压蒸汽(P:2.5MPa T: 220)送联碱煅烧。经废锅出来的反应气进入软水预热器降温至175,进热交换器管内降温后(T: 95)进入水冷排管再次降温(T: 40),经塔出口阀进入冷交换器上部换热段管间降温(T: 15),此时反应气中大部分气氨冷凝为液氨,再经冷交换器下部分离段分离液氨(液氨经一级放氨阀减压后送氨罐),分离液氨后的气体出冷交换器与新鲜补充气汇合,一起进入氨冷器进行下一个循环。四、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1000合成塔1000118146751触媒容积:5.6m32800补充气油分8009542621容积V:1.8m33循环机D-8/275-314 D-10/275-3142各一台4800冷交换器80792115001容积:5.7m35800氨分离器8059263121容积V:2.5m36氨冷器160014105411换热面积:304m27废热锅热面积:80m28合成塔水冷器49102换热面积:362 m29循环油分离器(两台)60062323920.7225 m310软水预热器8002476651换热面积:60m211热交换器80510085701换热面积:474m2五、工艺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控制范围指标名称单位控制范围合成塔前压力MPa28.0合成塔主进温度180200系统压差MPa3.5成塔一进混合气温度130150合成塔塔内压差MPa1.0零米温度350400氨蒸发压力MPa0.05触媒床层平面温差10废锅蒸汽压力MPa2.68进合成塔NH3%2.5放氨总管压力MPa1.7循环气中CH4+Ar%1215回收气压力MPa1.0循环气H2/N22.52.8触媒层热点温度4755补充气CH4%1.5塔壁温度140升降温速度/h40塔出口温度300320升降压速度MPa/min0.5冬季氨冷温度-5-15废锅炉水总碱度mmol/L14.0夏季氨冷温度0-12CL-PPm10水冷前热气温度95炉水PH910.5水冷后温度35废锅液位%1/32/3 六、岗位操作技术规程:(一)、正常操作要点:根据气量大小,气体成份和氨冷温度变化,用塔近路调节阀控制适宜的循环量,调节触媒层温度在指标范围内.在调节中,要做到勤调、细调和预见性调节,使热点温度在 5范围内波动,每次调节幅度不能过大。根据循环气中氢氮比和甲烷含量,及时联系中控岗位提氢或压氢,膜分调节处理气量。热气阀应全开,调节冷气阀来控制混合气温度在100150。根据触媒层反应情况,经常与中控岗位联系氢氮比,以有利氨合成反应,提高氨产量。密切注意氨分液位、放氨压力变化,利用看、听、摸、问等方法,调节好氨分和冷交放氨量,防止窜气和带氨入塔。油分每小时排油一次,氨冷器应加强排油,定期蒸煮。(二)、正常开车:(1) 正常开车1、准备工作联系电工检查电炉,并检查各仪表、电器、循环机是否处于备用,各调节阀是否灵活好用,系统应置换合格,O20.5%。检查并处理好阀门开关情况:应开阀门: 补充气大阀、塔主阀、系统近路阀、导气阀、热副阀、气氨大阀、电炉冷却水阀、放氨总阀。应关的阀门: 1000塔补充气油分供1000塔补气阀、塔出口阀、冷气阀、段间冷激阀、升温还原近路阀、零米冷激阀、废锅蒸汽出口阀、预热器加水阀、加氨总阀、一二级放氨阀、水冷器进出水阀、各放空排污阀。 微开1000塔补充气油分供1000塔补气阀,按0.30.5MPa/分的速度向系统充压到45MPa后,关补气阀,打开塔出口阀、并用补充气放空阀控压。 开预热器加水阀、废锅加水副线阀建立废锅液位在指标内,也可开废锅返冲蒸汽预热出塔气, 通知循环机岗位按正常开车步骤向1000塔送气,调节循环机近路和系统近路阀,保证足够、稳定的循环量进行系统循环5-10分钟,并检查各处压力是否正常。 通知电工启用电炉,初开功率应最小,电压50V预热10分钟后,利用调压器调节电功率和系统近路阀控制升温速度2040/h(以零米T2点温度为准),每次增加电压315伏,间隔时间至少5分钟。要使触媒内件均匀受热膨胀,并缩小顶底温差,密切注意电炉可控硅温度及冷却水量,防止水量小或断流引起电炉故障。 当T2达300时,适当向氨冷器加氨,开水冷器进出水阀,控制氨冷温度-5,联系氨罐岗位,并试放一二级放氨 ,随后采取间断放氨,要确保即不窜气又不带氨的放氨原则。 (若开废锅返冲蒸汽预热时,当塔出口温度达200时,停废锅返冲蒸汽,关废锅排污并加水保持废锅炉正常液位)当一段床层各点温度达380400以后,微开1000塔补充气油分供1000塔补气阀开始充压提温,合成塔发出开车信号,充压速度应严格控制0.10.2 MPa/分,刚开始充压一定要缓慢,逐步调节电功率至最大(电流 1000A)、并配合增大循环量提升下部温度,使床层温度分布趋于正常,力求温度平稳上升,底部提温速度80/h,并注意一二级放氨,严防带氨入塔。根据塔壁温度、环隙气温度上升情况,微开冷副阀,控制冷激混合气温度在130150,塔空层T1180/h;废锅蒸汽压力上升至1.52.0MPa后,开蒸汽放空阀控压,排尽蒸汽出口阀前、阀后管道导淋后,联系班长、调度,系统蒸汽是否并网送汽, 当热点T4达450460,且床层温度分布正常,应逐步降低电炉功率,增大补气量(根据补气压力联系班长、调度适当加负荷),调节循环量使床层温度逐步正常,直至将电功率调至零,并切断电加热器电源,待各条件正常至少30分钟以上,可联系电工甩电炉并切断电炉电源后转入正常生产。 开车时因系统CH4低,塔温不易调稳,操作应特别精心,开关阀门动作平缓,勤调细调有预见性,防止触媒超温,调节好一二级放氨液位,逐步提升CH4,当系统CH4超过指标并结合实际情况,开置换气供膜分氢回收。(2)正常停车(长期、检修停车): 提前2小时停止向氨冷器加氨,并联系电工检查电炉,将氨冷器加氨阀及根部阀关死,尽量将待氨冷温度提高到5-10以上,随着氨冷温度的上升,应联系班长调度减量配合,当转化负荷减至2000Nm3/h,可关补气油分供1000塔补气阀(注意开补气放空阀控压,双塔运行时气迫向1600塔),并发出停车信号, 关补气阀后,联系电工启电炉系统进行循环降温,降温按3545/h进行,由于产氨少,放氨采取间断放氨, 当整个床层温度降至280-300以下时(若要检修合成塔要降温至100-150以下),放尽一、二级氨分液位后关死放氨阀及根部阀,停电炉停循环机让其自然降温。切断蒸汽出口阀开蒸汽放空卸压、废锅加水前切阀及预热器进水总阀,关水冷器进出口阀,开排污放尽废锅及预热器炉水。 微开塔后放空阀或卸压至等压回收,回收气压力1.0MPa。系统压力直至降至零后,关塔后放空阀开补气阀系统充压至2.0MPa停止补气,开塔后放空阀置换系统,反复2-3次。系统再次泄压至零,交付检修。 不检修合成塔时,应关塔主阀、塔出口阀,塔内保压,否则应充N2气使合成塔内始终保持为正压防止空气进入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而烧坏触媒。(3)正常停车(短期、临时停车及开车): 接停车通知后,视停车时间长短应考虑停止向氨冷器内加氨的早迟 ,尽量将氨冷温度提高到0-5, 逐步关补气油分供1000塔补气阀(注意开补气放空阀控压,双塔运行时气迫向1600塔),并发出停车信号, 若停车时间较短,切气后减少循环量(挂电炉配合)维持塔温在380-450,等待前工序来气充压提温开车;若停车时间偏长,切气后将塔温逐步降至350-400恒温(挂电炉配合),尽量减少系统气量损失,要确保系统压力5.0 MPa,等待前工序来气充压提温开车; 若停车时间长,切气后放尽一、二级氨分液位后关死放氨阀及根部阀,通知停循环机,系统保温保压。关分析取样根部阀、切断蒸汽出口阀开蒸汽放空卸压、关废锅加水前切阀及预热器进水总阀,关水冷器进出口阀。等待前工序来气开车,开循环机后若塔温在380以上,挂电炉配合直接补气充压提温开车;若塔温在380以下,开塔后放空系统卸压至56MPa,按正常开车步骤开车。(4)紧急停车(事故停车):遇以下情况应紧急停车: 全厂断电、循环机跳闸、恶性爆炸事故、着火、大量泄漏等 合成塔岗位首先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关一、二级放氨阀及根部阀,关加氨阀;若循环机跳闸,开塔后放空阀及补充气放空阀系统控压放空。 关补气阀,视情况系统是否保温保压或泄压,酌情处理。 若循环机跳闸,循环机岗位应快速开启备用机投入生产,备用机运转正常后,再处理跳闸机阀门,合成塔岗位待循环机投运后,开补气阀充压提温并发出开车信号,并启用加、放氨阀,联系加量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七、事故原因及处理:序号事故名称发生原因处理方法1触媒温度超高,塔温难压循环量太小、系统CH4低,放氨串气,负荷大加大循环量,降低或停膜分提高CH4,控制好氨分液位防止串气,联系减负荷2触媒层温度突然下降,压力上涨。入塔气带液氨、气氨压力高、氨冷温度高、入塔气氨含量高微量高。内件坏。迅速降低氨分、冷交液位,减循环量保塔温;降低气氨压力,加氨降低氨冷器温度,塔温降至350以下,应停塔处理。根据中毒程度酌情减量或切气,维持塔温。停塔处理内件。3电炉电流、电压突然为零保险丝熔断或跳闸、电炉丝熔断、电流表失灵、冷却水量小或断水致可控硅温度高引起电炉跳闸调压器调到零,减、停循环机、找电工处理。4合成塔塔壁温度高。冷气阀开得太小。内套保温损坏。内套小盖填料或焊口漏气。内套不正,出现偏塔。适当加大冷气阀。停塔处理。停塔处理。停塔处理。5触媒层平面温差大。装填触媒时松紧不匀,气体偏流。冷管坏。内套小盖填料或焊口局部漏气。带油水入塔。测温线插入深度不准。根据情况处理。停车更换内套。停塔补焊或加填料。排放油水。校正测温线深度。6出口氨含量过低。内套下部填料坏,换热器焊缝裂口等,气体走短路。触媒层温度低。氢氮比失调,甲烷含量高。取样管线过长,分析不准。停塔处理。适当提高温度。塔后放空,联系转化调好氢氮比。就地取样,重新分析。7塔进口压力升高。补充气量太大。氨分、冷交液位高或氨冷温度高。氢氮比过高过低。微量高。循环机吸入气量小。带氨入塔。与班长联系,适当减量。降低氨分、冷交液位,降低氨冷器温度。联系中控岗位,调好氢氮比。减量切气,维持塔温。倒车处理。降低氨分、冷交液位。8系统压差增大。循环量太大。内套有堵,塔压差大。管道、设备结晶或油污堵。氢气太低。系统负荷过大。适当减小循环量。维持正常压差,汇报处理。停车吹堵。联系转化调节。适当减小负荷。八、安全生产操作注意事项:本岗位特点:高温、高压、低温、负压共存,易燃、易爆、易中毒。主要介质:H2、N2、NH3、CH4H2:是最轻的气体,无色无臭、易扩散和渗透、易燃、易爆的气体,最低着火点:572,燃烧速度快并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可达2000;爆炸极限:4%-74.5%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恶臭气味,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并发出热,具有较强的毒性和可燃性。浓度低时,具有神经毒性和腐蚀性;重度中毒时,致呼吸系统烧伤、水肿、蛋白质变性、窒息。最低着火点:651,爆炸极限:15%-27% CH4: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比空气轻,对人无毒,当空气中含量高于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