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捉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入成熟5、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中国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主义商品体系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6、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项目为骨干,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建设,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占33.3%),其次是国防工业(占28.2%)。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占15.4%)冶金工业局第四位(占12.8%),这四大工业合计占90%。这一时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分布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a.集中力量以优先发展重工业b.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8、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主义;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调整c资本主义国家还没有找到合适经济政策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9、2010年美国历史解析版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a“与企业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产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10、意大利经济学家阿锐基在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应该一如既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作者阐释的是( )a英、荷的重商主义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11、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c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d福利政策弊端、问题不断显现12、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c.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13、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流传着一个政治幽默:一天,有个西方记者要采访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加加林的家,他家的邻居告诉记者说:“他上天了。”记者说:“那我采访加加林夫人也行。”邻居说:“她去商店买东西了。”记者说:“那我等她回来吧。”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因为他夫人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加加林在天上飞得很快。”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农业发展缓慢 b经济增长速度下降c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 d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市场的作用14、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 d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15、“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苏联“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6、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口口口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口口口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17、“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締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全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18、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出现缘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欧洲联盟的诞生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经济全球化加速19、2014年秋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办。此次会议的会标寓意该组织21个经济体的伙伴关系和融合发展,象征着世界的多元美好和开放包容。该组织( )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21个经济体之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曾在上海举行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 b c d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b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d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21、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a斯大林经济模式b苏联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模式d美国的“新经济”22、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23、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它主张“仁政” b它主张“天人感应”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d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2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25、孔子曾对鲁国大夫季氏设置天子才能使用的64人大型舞乐队十分不满,因为按照西周规定,大夫只能使用32人的乐队。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c等级名分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度26、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 b c d27、有学者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各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民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道、法、儒、墨 b. 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 道、法、墨、儒28、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29、“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0、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韩非子、董仲舒c商鞅、孟子d荀子、孟子二、材料解析题(31题18分 32题22分 共40分)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材料二、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兴的“士”阶层凭借其丰厚的学识纷纷聚众讲学,著书立传,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获得统治者的赏识,从而重塑稳定的社会秩序,成为百家争鸣的主力军。 浅论百家争鸣的实质重塑君主专制体制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社会出现重大变化的具体表现以及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8分)32、(22分)20世纪以来,苏联、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三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摘自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材料四“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