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鱼我所欲也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鱼我所欲也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鱼我所欲也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一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鱼我所欲也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备课栏 及学生笔记栏 19.鱼我所欲也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3、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 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预习天地 1、 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 家, 家, 家,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人将他和孔子合称为 。2、 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勿丧( )( )苟得( )所恶( )不屑(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 _)(辟:_)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 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4、找出通假字 ,并解释。(1)故患有所不辟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5)乡为身死而不受( )5、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a二者不可得兼( )凡可以得生者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b弗得则死 ( ) 得之则生 (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 c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 d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e为宫室之美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何不为也 ( ) f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呼尔而与之(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 学习时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开头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作用是什么?这属于什么论证?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本文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 。 拓展积累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快乐课课练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由是 / 则生而有不用也 此之谓 / 失其本心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 我而为之2、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万钟于我何加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这段文字用到的论证方法有( )。a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说理论证法b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c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d说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5、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6、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赞扬了( )的人;批评了( ) 的人。7、 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她)的事迹。(不超过20字)8、 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9、 (2011北京市)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下列各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注】有教材不分段。 有教材为“辩”。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叹号。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逗号。 有教材为“乡”。 有教材为冒号。1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