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上报芦溪县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报 告芦溪县煤监局:芦溪县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已编制完毕,现随文上报,请审批。芦溪县升华煤矿2015年03月20日 芦溪县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单位:芦溪县升华煤矿日 期:2015.03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芦溪县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 长: 吴瑞萍项目负责: 李光跃编制人员: 李光跃 姚 强完成时间: 2015年03月目 录前言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 . .4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41.1.1位置、交通. .51.1.2地形地貌. .,71.1.3气象、水文. .71.1.4地震. .71.2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 .8第二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2.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 .92.2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 .92.3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 . . . .11第三章 地质概况3.1地层. .123.2构造. .133.3岩浆岩. .14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 .15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 .175.1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175.2含水层. .175.3隔水层. .185.4矿井充水条件. .185.4.1区内的地表水系. . .185.4.2矿井井下涌水量. . .195.4.3地表水与井下水的水力联系. . .195.4.4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 .215.4.5井下钻孔情况. . .215.4.6断层破碎带的含水性及导水性. . .21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 .225.6矿井充水状况. .22第六章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236.1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236.2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 .24第七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 .267.2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28报告附表及附图. . .29附表: 1、附表一:矿井涌水点汇总台账(近三年)2、附表二:矿井涌(突)水点汇总表(近三年)3、附表三:矿井抽(放)试验水文参数汇总表附图:1、矿井水文地质图 1:20002、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3、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1:20004、矿井充水性图 1:20005、矿井涌水量与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近三年)6、相邻矿井关系图 1:5000升华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前言2010年09月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在安检总煤调2009233号文要求,矿井编制了2007-2009年升华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且上报芦溪县煤监局审批。几年来,煤矿一贯坚持安全生产,积极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没有发生任何水害事故。此次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的要求,矿井根据过去2012-2014年3年矿井掘进、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水文地质问题,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在先前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确定,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更加符合本矿的实际情况。因此对矿井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工作,而组织编制了芦溪县升华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1.1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升华煤矿建于1959年,次年竣工投产,1970年扩建。2014年全矿职工总人数380人,为县属国有企业,属于小型矿山。矿井位于江西省的西部,萍乡市的东南方,有公路、铁路与萍乡相连,交通十分方便。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万吨,2014年实际年产量4.462万吨。日前矿井开采深度为+190、+100水平,矿井布置了二个采区、一个接替采区。矿井开采三迭纪煤高安煤田安源煤系。矿井目前主要开采砚、硬、大槽煤层,采用平峒、暗斜井、石门联络底板运输大巷综合开拓,砚子槽煤层平均厚度为2.8米、硬子槽煤层平均厚度为1.8米、大槽煤层平均厚度为2.5米,倾角在1225,为易发火煤层。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壁式倾斜分层下行陷落采煤法,手镐落煤,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支护为单体液压支柱。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61m3/T,属瓦斯矿井,无冲击地压。矿井提升为斜井串车提升,水平大巷为电车,矿井排水为一级排水,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1.1.1位置、交通升华煤矿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东南11km的上埠镇许家坊村,位于高安煤田安源煤矿的南东部,北、西至安源煤矿边界线,走向长1000米,倾斜宽950米,矿区面积0.722km2。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354491135503,北纬273513273540。矿区有简易公路与319国道和渐赣铁路相连,距萍乡火车站12千米,交通便利,区内经济较发达。为县国有企业。 (见图1-1-1)主井坐标为:X=3053395,Y=38492754, Z:+280.7矿井境界:1980西安坐标系序号纬度(X)经度(Y)序号纬度(X)经度(Y)13053246.82138491455.9493053466.82538492141.9523052582.81438492077.95103053350.82438492260.9533053111.82338492831.96113053208.82638492221.9543053296.82538492696.96123053171.82538492096.9553053322.82538492727.96133053266.82638491891.9563053370.82638492691.96143053654.83138492002.9573053346.82638492661.96153053688.83138491973.9583053621.82838492461.95矿区面积:0.7221km2 开采标高:+291至-300米 图1-1-1升华煤矿交通位置图1.1.2地形地貌升华矿区为丘陵低山地形,山形成排,唯天子山高。井田内海拔标高为+270+596.75m,一般标高+350 m,井上下高差为90180 m,对应地面为紫家冲一带。在天子山、三丘田等丘岭形成标高500 m以上的主要分水岭,山系多为天子山T3a21砾岩组成,地势较高。区内地表无河流,仅有紫家冲冲沟构成矿区水系,为煤系地层破碎带渗透补给区域。1.1.3气象、水文本区属于大陆性亚热带,四季温度相差很大,年平均温度18.93,年温度以78月份最热,最高达43,降雨量历年统计年最大量36月,最小在111日间,最大降雨量与最小降雨量相差较大。根据历年年蒸发量和降雨量比较,降雨量大于蒸发量。1.1.4地震据萍乡地震历史记载,萍乡市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江西部分附录A102,江西省属于地震烈度小于V1度地区,据中国动峰值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萍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峰反应特征周期小于0.35s,区域稳定性较好。321.2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矿井排水:一水平自然流出,不考虑排水能力; +190水平采取中央泵房采取一级排水至一水平,+100水平为掘进开拓水平,潜水泵排水到+130水平;+130水平排至+190水平。排水系统:井底水仓积水通过各斜井管路排出地面,有合理排水系统,总的水仓容量为480 m3,泵排能力、管排能力、水仓容量满足矿井涌水量的要求。(见表1-2-1) 表1-2-1 +130、+190水平中央水泵房排水系统参数表参数+190水平+130水平水仓容积320m3100m3水泵型号100D-169D80-30*3水泵台数33额定流量54*3m3/h43*3m3/h扬程144m90m电机型号YSZ-200L-ZYBZ-200L-2电机台数33电机功率37KW18.5KW排水管路规格108mm80mm排水趟数22水泵吸水方式负压吸水负压吸水总排水能力54*3m3/h,管排能力97*2m3/h。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时,+190水平开2台泵。经计算+190水平最大排水能力达80 m3/h,具有抗灾能力,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第二章 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2.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1)1953年10月萍乡矿务局勘探队(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128队前身)开始勘探,于1955年2月提交安源矿井(恢复)设计精查地质报告,根据精查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矿井主要含水层类型为孔隙裂隙承压水类型。 2)1988年萍乡市紫家冲煤矿暨小坑煤矿水平延深地质报告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5m3/h,正常涌水量为25m3/h。3)2007年8月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编制江西省芦溪县升华煤矿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0m3/h,正常涌水量为10m3/h。2.2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2009年11月由江西省工程物探新技术公司进行了一次物探工作,该次施工采用方法正确、网度合理,仪器稳定、可靠,圈定了含水体及含水体在平、剖面位置,较好地完成了探测任务。通过本次电法勘查发现了11块含水体或含水裂隙。亦证实了老窿积水的存在。此次探测的深度在370米左右(标高+100米)和460米左右(标高+50米),但由于地形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圈定的含水体深度和范围存在一定的误差。解释出的含水体范围比实际的可能要大一些。布置物探点90个,涵盖井田面积0.015km2,占矿区总面积2.08% 最大物探深度+50米。2010年6月由江西省工程物探新技术公司又进行一次物探工作,该次施工采用方法正确、网度合理,仪器稳定、可靠,圈定了含水体及含水体在平、剖面位置,较好地完成了探测任务。通过本次电法勘查发现了24块含水体或含水裂隙。亦证实了老窿积水的存在。此次探测的深度在360米左右(标高+100米),但由于地形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圈定的含水体深度和范围存在一定的误差。解释出的含水体范围比实际的可能要大一些。布置物探点193个,涵盖井田面积0.03km2,占矿区总面积4.17% 。第三次物探情况 三次物探共布置物探点314个,涵盖井田面积0.1002Km2,占矿区总面积13.8,基本覆盖生产区域,最大物探深度460m;我们使用该资料时,将在接近圈定的含水体时会合理避开,并做好防排水工作。井下物探情况:布置的采掘作业点2个,进行了井下物探。2.3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根据2004年10月江西省地勘局赣地质调查大队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为简单。本区断裂构造较简单,从井下开采揭露,均未发现淋水和滴水现象,断层的含水性极其微弱,因而断层富水性、导水性均较弱。本区矿坑浅部来水主要是大气降水下渗补给老窿水,老窿水渗漏进入矿坑,煤系地层本身所含砂岩、砾岩承压裂隙水是矿坑水的补给来源之一,矿坑充水以大气降水、老窑积为主。第三章 地质概况3.1地层本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三叠系上统安源组、下统大冶组,地层层序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厚度0-10m,一般5m由粘土、亚粘土、砂粒及卵石组成,分布于冲沟及低洼处。 不整合 2)三叠系上统安源组(T3a)安源组地层总厚度平均710m,按其岩性组合及含煤情况,自上而下分三丘田段(T3a3),三家冲段(T3a2)及紫家冲段(T3a1)。紫家冲段分二个亚段,上亚段(T3a12)原称紫家冲段,又称下煤组,下亚段(T3a11)原称底部砾岩。三家冲段(T3a2)上亚段(T3a23),原名三家冲亚段:厚度0-140 m,一般厚80 m。深灰色及灰黑色薄层状粉砂质泥岩,间夹薄层细粉砂岩及少量砂岩。泥岩结构致密,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具微波水平层理及双向微斜层理,富产瓣鳃类化石,偶见植物化石碎片,风化后呈球状。中亚段(T3a22),原名老虎冲亚段,厚度0-156 m,一般100 m。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间夹细砂岩及少量薄层泥岩,含菱铁质结核。见瓣鳃类化石及介壳,下部偶见植物化石。下亚段(T3a21)原名天子山亚段:厚度10-70 m,一般40 m,灰白色中厚层状细至中粒石英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底部夹粗砂岩及薄层状砾岩,分选性中等,硅质或钙质胶结,产少量小个体瓣鳃类化石。紫家冲段(T3a1)上亚段(T3a12)原名紫家冲亚段,厚度107-335 m,一般200 m。上部为浅灰色,灰色细至中粒石英砂岩下部为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及一夹槽、砚子槽煤层。一夹槽由炭页岩、泥岩及少量煤组成,不可采。砚子槽底至硬子槽底:厚度19-36 m,一般25 m。硬子槽煤层底板砂岩底至大槽煤层底,厚度26-69 m,一般42 m,为黑色薄层状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或细粒砂岩,底部为大槽煤层,煤厚1.9-3.2 m,平均2.5 m,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但层位稳定。大槽煤层底至麻姑槽煤层底:厚度3-12 m,一般6 m,以灰白色砂岩为主,夹间深灰色薄层粉砂岩。下亚段(T3a11)底部砾岩:厚度0-110 m,一般20 m为灰色、浅灰色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以石英、燧石为主,其次为灰岩、千枚岩,砾径2-10cm,一般2-5cm,滚园度次,硅质或泥质胶结,胶结类型为孔基底式。由于印支运动,安源组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 3)下统大冶组(T1d)井田范围内,出露在地面,厚度未定。上部为灰黄色薄层状泥岩和粉砂岩互层,下部为黄色、黄绿色泥岩间夹少量粉砂岩,局部夹透镜状泥灰岩,泥岩片理发育,具丝绢光泽。3.2构造本区的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倾向NW,倾角15-25的单斜构造。无大的断裂构造,煤层与地层走向大够一致,走向N40-60E,地层较平缓,一般倾角10-30,区内小断层、小折曲较发育,但对开采无大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勘探类型属第二类二型,即简单型。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一中等。 井田内断层中等,深部有所增加,主要断层有2条:1、安3-1正断层:走向N75E,倾向NW,倾角64-75,断距4-8m。2、安3-2正断层:走向N75E,倾向NW,倾角64-75,断距5-8m。安性断层将煤层切割成台阶状。断层落差有从浅部到深部逐渐增大,力学性质均以主压性为兼具扭性。(见表3-2-1)表3-2-1 升华煤矿大中型断层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及性质产 状落差/m走向长度/m控制工程简要描述控制程度走向倾向倾角/1安3-1正断层7534764-754-89001901采区控制。分布1901采区边界详细查明2安3-2正断层7534764-755-89001901采区控制。分布1901采区边界详细查明3.3岩浆岩本区地表和实际生产中没有发现岩浆岩。第四章 区域水文地质矿区属赣江水系,地表无河流,矿区范围发育有多条冲沟,大气降水经冲沟流入芦溪河,再汇入赣江。由于矿区内无重大地表水体系,所以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雨,地下水的径流受地形和构造的控制。径流强度受径流带岩石透水性的影响,区内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井、泉河、矿坑排水。区内断层多为阻水断层。含水层在地形与构造的控制下,对地下水的补径排泄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气降雨只有赋存在含水层的空隙中,才能形成地下水。而含水层又为地下水的运移及排泄提供场所,成为一个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关键因素。如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接触带上,都会形成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接触带泉,为地下水的排泄提供方便。地下水的另一主要排泄形式为矿坑排水,矿井分二个水平排水,据20122014年的数字记录,一水平水自然排出,水量为679.2T/ d,二水平(+190)为168T/d,全矿合计为847.2T/d,在整个矿区内,每天矿坑排水量将近千吨,主要是一水平水自然排出80%以上。另外,采矿对矿区地下水的补、经、排、地下水水量,水质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矿井开采历史长,加之地面小井众多,破坏了原有的露头风化煤柱,不仅引起了严重的地表塌陷,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而且对地表径流有着极大的控制作用。从近年来,紫家冲流域地表径流大大减少来分析,其原因是在该范围内地表塌陷严重。经过初步估算在塌陷严重地带大气降雨约有40%由塌陷区破碎带渗入井下。由于长期的采矿矿坑排水,导致了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减少,也改变了矿区水循环模式。矿坑水的排出,经井口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外排,外排废水各类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标准。矿井生活用水由萍乡市自来水公司供给。矿井生产用水为矿井水,由矿井水经净化后使用。外排生活用废水水质指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因此矿区地下水受到的污染甚微。第五章 矿井水文地质5.1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本井位于高安煤田安源煤矿的南东部,北、西至安源煤矿边界线,走向长1000米,倾斜宽950米,矿区面积0.722km2。矿井南为各煤岩层露头,由于地表老窿多,采空区范围大,塌陷裂隙十分发育,使大气降水直接沿此下渗,为矿区主要充水来源。矿井与安源煤矿相邻,两矿各有独立的排水系统,因采空区相通,有水力联系。 5.2含水层矿井主要含水层类型为孔隙裂隙承压水类型。区内含水层主要有下统大冶组(T1d)、紫家冲段底部砾岩(T3a11)、三家冲段天子山砾岩(T3a21)、第四系(Q4),现从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厚020m,由粘土、亚粘土、砂砾岩及卵石组成,分布于冲沟及低洼处,属孔隙潜水,具有统一的潜水面,水位埋深010m,主要为大气降雨补给,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天子山砂岩含水岩组:厚度一般40m,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粗石英砂岩,底部含砾,硅质胶结、属微水层。局部裂隙发育,有溶蚀现象,为微含水层。据邻矿01孔简易抽水试验得q=0.0265L/sm地表径流流经该含水层,有部分渗入地下。紫家冲段底部砾岩含水岩组:厚0110m,灰绿色砾岩,局部夹粉砂岩,分选性差,呈次棱角状,据邻矿抽水资料q=0.077L/S.m,属孔隙承压水类型。通过实际揭露本层基本无水,对矿井生产无影响。下统大冶组(T1d):上部为灰黄色薄层状泥岩和粉砂岩互层,下部为黄色、黄绿色泥岩间夹少量粉砂岩,局部夹透镜状泥灰岩,泥岩片理发育,具丝绢光泽,根据矿井揭露本层无水。本层对矿井生产无影响。矿井主要含水层地层的含水性均较弱。5.3隔水层本区域三家冲段中上亚段,一般厚30m,深灰色及灰黑色薄层状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间夹薄层粉砂岩及少量砂岩,结构致密,水平层理发育,岩性致密不含水,不透水,是良好的隔水层。5.4矿井充水条件5.4.1区内的地表水系:矿区内无重大地表水体系。区内地表无河流,随地势的高度各溪流的分布与地表水体的流向将各个山脊相连圈定各溪流流域,有紫家冲流域冲沟构成矿区水系。在分水岭以南,紫家冲流域为煤系地层破碎带渗水的补给区,为煤系地层破碎带渗透补给区域。山间冲沟平时无水,只有汛期将北部山区的降水汇入小溪河,冲沟排泄顺利,无积水状况,对矿区无威胁。但紫家冲沟溪水通过废弃老窑巷道流入矿井,增加了矿井排水量。从近年实测资料,紫家冲流域的单位流量可知紫家冲流域单位流量为25T/mkm,因紫家冲流域地表塌陷较严重,地表水(大气降雨)有一部分从地表塌陷入渗倒地下,使地表径流量减少。5.4.2矿井井下涌水量(参见附表一)通过水文地质观测,近三年矿井平均正常涌水量 35.3m3/h(即0.59m3/min)。矿井最大涌水是在每年第二、三季度,最小涌水量在每年的第一、四季度,最大涌水量为92m3/h,最小涌水量为8.9m3/h。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分为第1级:即矿井为涌水量小的矿井(Q2m3/min)5.4.3地表水与井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的水。由于本区降水日数较多,降雨量大于蒸发量,且温差较大,促使岩石风化,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再则矿井开采历史悠久,老窿遍布,采空区范围很大,塌陷裂隙十分发育,使大气降水直接沿此下渗。本区大气降水的主要排泄系统是冲沟。矿井充水主要包括充水源及充水通道二个方面。通过对矿井水的观测和地表降水的观测,其地表和井下的水力联系明显,煤系地层大部分出露地表,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加上地面小井开采破坏,形成地表水往下渗透的良好通道,增加了渗入量,地表水排泄冲沟阻塞,致使矿井充水条件充足,渗透周期为1天,对各采区构成威胁。通过矿井水文地质统计证实,近三年矿井平均吨煤正常涌水量即含水系数(KB)为4.46m3/T。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分为第2级:即矿井为涌水量中等的矿井(KB=25)。 5.4.4井下涌水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矿井的观测,大气降水、地表水通过近地表风化裂隙、老窿及小井废巷渗入矿坑,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井下涌水与大气降水有明显的水力联系,井下涌水量随着地表降水量的增减而增减。煤系地层本身所含砂岩、砾岩承压裂隙水是矿坑水的补给来源之一。本矿水文地质条件为矿坑充水以大气降水、老窑积水为主。(1)、大气降水、地表水通过近地表风化裂隙、老窿渗入矿坑,为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对矿井充水有着直接影响,矿区地势处于常年水位变动带之上。大气降雨构成了矿井主充水水源,且矿区有着严重的地表塌陷,为大气降雨进入矿坑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矿区的地表塌陷,主要分布在紫家冲一带,这些塌陷裂隙不仅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改变了地表水的途流条件,而且直接成为大气降雨入井下良好通道,根据井下观测网涌水量观测资料,雨季最大涌水平均为旱季的25倍,其原因,除少量小井积水渗透外,主要为塌陷裂隙导水所至。现矿井地面防治水工程为水沟清理及废井填实工作,预防山溪水通过废弃老窑巷道流入我矿,对矿区构成威胁,并增加矿井排水量。(2)、老窿水,矿井开采历史长,采空区面积大,老窿积水严重。矿井一直采用沿空送巷道和跨底板巷道回采,不留区段煤柱,实施无煤柱开采,上部老窿和采空区积水仍然会以层间补给形式向下水平渗透。同时矿区范围内先后有地方小井多对,严重威胁到矿井一水平西翼采区工程布置及开采。根据矿井20122014年间统计的2起老窿水和探水中,基本为老窿水,对矿井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和威胁。(参见附表二)(3)、安源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底砾岩含水层对矿井开采直接充水,但由于其富水性较弱,对矿坑充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4)、下统大冶组:为灰黄色薄层状泥岩和粉砂岩,根据矿井揭露本层无水。本层对矿井生产无影响。(5)、地表水区内地表无水体。5.4.5井下钻孔情况本区无钻孔。5.4.6断层破碎带的含水性及导水性本区断裂构造较简单,且以正断层为多,从井下的开采情况看,断层富水性、导水性均较弱。但开采时仍要注意探水。5.5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矿井与安源煤矿相邻,二井间应留有20米的井田隔水煤柱,由于矿井复采老萍矿及安源煤矿采空区零星煤柱的原因,两井是相通的,对我矿现开采活动影响不大。我矿与安源矿相邻采空区连通,大部分已下渗到安源煤矿内,但仍有部分老窿还残存积水。 区内浅部的煤层解放前就被老萍矿开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10多对老窑,但随着管理的规范化,无证开采小煤窑已相继关闭。5.6矿井充水状况安源煤系地层砂岩含水层、底砾岩含水层对矿井开采直接充水,但由于其富水性较弱,对矿坑充水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下统大冶组:为灰黄色薄层状泥岩和粉砂岩,根据矿井揭露本层无水。本层对矿井生产无影响。经揭露矿井无导水构造。由于各水平各区段未留设隔水煤柱,上部老窿积水积采空区积水以层间补给,形成向下区段,下水平渗透,主要影响和威胁矿井掘进人员安全,在靠近时要注意探水。第六章 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6.1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6.1.1矿井主要充水因素:一是地表水:地表水是矿井涌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雨季之际,严重破坏地面工业设施及住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老窿水:本矿主要复采区为安源矿已采区,受老窿水威胁的采区有210采区。三是含水岩层水:紫家冲段地层中的砂砾岩为主要含水层,为裂隙水。但水量不大,是弱含水层,含水岩层含水量甚小,对矿井无影响。四是大气降水: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通过地表、特别是采空区塌陷区,渗到井下。针对不同地点,成因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作好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对井下有突水、涌水现象的工作面一定要编制方案,下达探水通知单,编制安全措施。6.1.2矿区工业广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无泥石流,滑坡等现象,矿区工业广场标高在+288米以上,地势较高。同时对工业广场水沟定期进行疏通、清理,从未发生倒灌淹井事件。在矿区地面按照矿井防治水年度计划,采取填裂缝,清水沟、砌挡水墙、植树等措施,确保水沟畅通,综合治理矸石山,恢复植被生态,杜绝了洪水的影响和威胁。6.1.3根据江西省安泰煤矿安全技术开发中心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之水患技术论证结论:矿井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的原则,已制定防治水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定期调查、了解相邻矿井的水文地质基本情况,如涌水量大小以及受水威胁程度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分析矿井间相通、相连以及隔离煤柱现状,评价各地区或矿井间隔离效果。同时矿井储备了必要的防水救灾抢险设备,如抢险水泵、管路、电缆等设备材料。自开矿以来,从未发生过水患事故。6.1.4根据矿井20122014年间涌(突) 水点统计的2起中,为老窿水,对矿井生产构成一定的影响和威胁。砚、硬、大槽间也有微含水层水,对采掘工程影响甚微,各工作面实施了安全开采和掘进。6.1.5开采受水影响程度即矿井综合排水能力与矿井最大涌水量相对比值用C表示,C =矿井综合排水能力/矿井最大涌水量。该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矿井承受水灾能力的大小,C值越大,则表明矿井抗灾能力越强,受水影响程度越小,C值越小,则表明矿井抗灾能力相对减弱,排水能力不足,受水影响程度也就越小。根据矿井涌水量资料,矿井最大涌水量为92m3/h,二水平最大涌水量为9.0 m3/h结合矿井二水平综合排水能力为80m3/h,所以C=80/9=8.89,属于开采受水影响程度中等型矿井。6.2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为一生产老矿井,防治水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矿井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地面塌陷、井下采掘水患进行了综合防治措施,已取得一定治理效果。防止老窿水突水的危险,为当前矿井主要防治水重点之一。矿井老墟复采范围较大,防治水队伍素质较差,有ZDK-480/150型11KW探水钻机一台,可探煤巷120米、岩巷150米,能满足矿井的探放水工作要求,需要加强钻探人员专业培训,建立、建全防治水队伍,确保探放水工作正常进行。第七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7.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分类依据类别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受采掘破坏活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来源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是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单位涌水量 q/LS-1m-1q0.10.1q1.01.0q5.0q5.0选择紫家冲段底部砾岩单位涌水量q=0.077 L/sm受采掘破坏活影响的孔隙、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来源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无老空积水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选择矿井主要存在水害为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矿井涌水量/m3h-1正常Q1最大Q2Q1180Q2300180Q1600 300Q21200600Q12100 1200Q23000Q12100 Q23000选择近三年矿井平均正常涌水量为35.3m3/h最大涌水量为92 m3/h突水量Q3/m3h-1无Q3600600Q31 800Q31 800选择+160区段平石门涌水量为0.8 m3/h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矿井偶有突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选择矿井偶有涌水和探穿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甚微,不威胁矿井安全。矿井排水能力充足,确保了矿井承受水灾的能力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防治水工作简单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防治水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防治水工作量大,难度高选择矿井老墟复采范围较大,采空区、老巷道可能积水防治水工作简单。根据2004年10月江西省地勘局赣地质调查大队升华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我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为简单。本区断裂构造较简单,从井下开采揭露,均未发现淋水和滴水现象,断层的含水性极其微弱,因而断层富水性、导水性均较弱。本区矿坑浅部来水主要是大气降水下渗补给老窿水,老窿水渗漏进入矿坑,煤系地层本身所含砂岩、砾岩承压裂隙水是矿坑水的补给来源之一,矿坑充水以大气降水、老窑积为主。本年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砂砾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来源,矿井主要含水层紫家冲段底部砾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077 L/sm;矿井最大涌水量为92m3/h,正常涌水量为35.3m3/h。近年矿井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品采购及分销合作协议
- 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下市政学发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职业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总结
- 重点知识梳理的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范本房屋租赁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GF)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通过公文写作提升自身能力2025年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谷壳销售合同
- 固定循环指令G71(G70)(课件)
- 国开电大学学前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四五答案
- DL/T 5182-2021 火力发电厂仪表与控制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规程
- 麟龙量能饱和度圆圈指标
- 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
- 失信被执行人生活费申请书
-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范文
- 2023年高考地理(山东卷)真题评析
- 第三帝国三部曲:当权的第三帝国(全集)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