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03-100@油压泵盖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3页)
编号:4918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06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资源描述:
-
GY03-100@油压泵盖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毕业设计全套
- 内容简介:
-
- 0 - 2014 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油压泵盖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系 、 部: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 班 级: 完成时间: nts - 1 - 摘 要 泵是 一种 重要 零件 ,被广泛的 使 用,例如汽油泵,液压泵 ,潜水泵,隔膜泵等 产品,它在机械行业中的作用是不能被随便取代的,本课题选的是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因为泵盖是和泵密切相关的零件,在设计过程中,从大量的有关书籍中综合比较与选择最好的设计方案。液压泵盖零件 重要是目前机械行业中不可否认的事实 ,采用传统的工艺,如钻,扩,铣等,不仅效率低且稳定性差,精度不容易保证,约束着生产的发展,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应采用组合机床进行加工,不仅快捷高效而且生产率高,是机械加工的最佳发展方向。 由 课题给定的 设计 题目可知 ,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来解决 泵盖加工设计及夹具设计的过程 中所 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毛坯制造形式获得的具体确定,基准面的选择, 工序尺寸及空白, 工艺路线的确定,切削用量的确定。在专用夹具设计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设计出准确合理的夹具是保证零件合格的重要条件,夹具设计中操作说明书亦很重要 。此次设计能够完成主要感谢我的老师及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 工艺;夹具设计 nts - 2 - ABSTRACT Pump is a kind of important parts, is widely used, such as gasoline pump, hydraulic pump, submersible pump, diaphragm pump and other products, its role in mechanical industry cant be replaced by random, this topic is optional pump cover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because the pump cover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pump parts, in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books comprehensive compare and choose the best design solution. Hydraulic pump cov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adopt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such as drilling, expanding, and milling, etc., not only low efficiency and poor stability, not easy to ensure accuracy, con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used for mass production parts modular machine tool for processing, not only efficient but also the productivity is high, is the bes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Designed by the topic of a given topic,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the pump cover processing design, fixture design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uch as blank making form of concrete, the selection of the datum, the process and blank size,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cess route, cutting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 there are many noticeable problems in design of fixture is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guarantee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qualified parts, fixture design in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his design can be completed mainly thanks to my teacher and classmates support and help, to express our heartfelt thanks to them. Key words: process; Fixture design. nts - 3 - 目 录 前言 . 4 一 零件的分析 . 5 1、零件的作用 . 5 2、零件的工艺分析 . 6 二、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 7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7 2. 基准面的选择 . 7 3. 制定工艺路线 . 8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10 5. 确定切削用量 . 11 6. 小结 . 21 三 专用夹具设计 . 22 1. 问题的提出 . 22 2. 粗、精铣零件上平面夹具设计 . 22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 22 4. 铣削力与夹紧力计算 . 22 .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25 6. 钻 3 11 孔夹具设计 . 26 6.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26 6.2 定位元件的设计 . 26 6.3 定位误差分析 . 26 6.4 钻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 27 6.5 衬套、钻模板及夹具体设计 . 27 6.6 夹紧装置的设计 . 28 6.7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 28 7. 小结 . 30 参考文献 . 31 致谢 . 32 nts - 4 - 前言 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机械制造行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经过国人的不断努力,在今天 21 世纪的 中国 , 飞速发展是当今中国 机械 制造 行 业 的主要特点 ,在以前我国的的机械行业中机加工的方法比较单一 , 刚性专机就是当时被广泛使用的,在当时的机械行业中各种各样的零件 , 基本上都是用的刚性专机加工。 由于刚性专机加工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由于时代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各行各业也跟着发展与进步,所以对零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 问题就接二连三的出现 。比如单个零件的生产周期长,零件改型的周期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加工设备朝着柔性化方向发展 2)加工工艺朝着柔性化方向发展 。 加工装备柔性化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设备快速性和适应性上的需求 ,制造商 在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产量等问题,所以 不得不寻求柔性 和 产量之间的最佳组合 来提高效益和产量。 机械加工过程中 , 夹具的设计是很关键的一部分。机床技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目前正朝一下几个方向发展: 1) 高速、 2) 高效、 3) 精密、 4) 复合、 5) 智能、 6)环保 ,夹具技术 也不亚于机床技术也 正 一下几个方向进行发展: 1) 高精、2) 高效、 3) 模块、 4) 组合、 5) 通用、 6) 经济 。 液压夹紧装置在机械加工中有很多的优点;其一它能节省夹紧是所要用的时间,其二能节省工件松卸时所花费的时间 。 除 了液压夹紧以外还有机械夹紧和气动夹紧,液压夹紧与机械夹紧相比,液压夹紧 要节省 90%-95%的时间 , 所以有效的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产量 , 解决了时间与产量的问题 成本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 液压夹紧还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 。 主要原因是夹紧力恒定,确保了零件变形的概率。 nts - 5 - 一 零件的分析 图 1 1、 零件的作用 由课题题目可知 , 零件的类型 归属盖体类零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和别的 零件配 合,可以 组成液压泵的一个腔体结构 ,可以用来储存、 输送分配液压油。 泵盖是机械行业很重要的一种 零 部 件 ,在很多行业中都可能会使用到机械产品,而在很多的机械产品中都会有液压这一块,在液压产品中泵盖是必不可少一个零件,在 整个机械产品的 工作过程中,零件的内表面 受到 液压力的冲击, 所以在加工 零nts - 6 - 件 的时候,必须注意零件的刚度要求 ,零件的 某些面要与其他零件进行 配合的表面, 对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有一定的要求 。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属于液压泵零件 , 该 零件图主要由平面、外轮廓、孔、凸台、腰槽等组合而成,其中孔的精度要求比较高,零件的 密封性能 要求比 较高 。 零件属盖体类 , 所以要与其他零件配合,故对零件的几组平面要有表面粗糙度和形位精度的要求,使零件能更好的与其他零件进行配合安装。 制定出最佳最合理的工艺路线是零件能否达到加工要求 的主要原因 2.1 具体工艺分析 材料 : ZL106 材料的类型属于 二元共晶铝硅合金 ,该合金特点 有: 优良的铸造性能 但是切削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要差些 ,为了达到加工的要求,首先就必须改善 材料的铸造形式 , 铸造的形式有很多种, 精密铸造与及金属 型铸造 都能达到材料的要求。 ( 1) 各个基准 孔 的 加工 1) 粗 铣 毛坯的 上下 两个平面确保 尺寸 43.00mm, 平面 平行度误差为 0.10 2) 粗 镗 直径为 25.5 的 孔 保证形位误差及尺寸的要求 3) 粗 钻 七个直径为 8.5 的 孔 保证尺寸 及形位 要求 5) 粗 钻 三个直径为 11 的 孔 确保尺寸及形位要求 6)钻度斜 为 23 直径为 4 的 孔 确保尺寸及形位要求 7) 粗 镗 直径为 32 孔 ( 2)主要基准面 的加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 1) 基准 表面 的加工 液压油泵盖上表面、 液压油泵盖表面各孔 这都是精准表面的加工 2)基准 孔 的加工 镗 2- 32 的 孔 是零件主要的基准孔 nts - 7 - 二 、 零件工艺规程设计 1. 确定 毛坯的制造形式 材料为 ZL106 的零件 。 此零件 大批生产的产量 , 据统计每年大约生产出 4000件左右, 可视为大批量生产。 据零件的毛坯图纸可知 , 零件的外轮廓不算很大,通过图纸及相关的技术要求可知 , 零件的 铸造 表面质量要求 比较高, 选用铸造质量相对于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毛坯 , 因为零件的生产属于大批量生产,所以毛坯的选定也必须选择 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便于 加工工艺过程 和铸造 ,而且还可以提高 产品的 生产率。 2. 基 准 面的选择 在这整个工艺的规程设计过 程中有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取决于基准面的选择,基准面的选择在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择基准面的时候必须保证基准面的 准确与合理, 同时基准面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率 。如果选择的不合理 就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工艺,同时也会在加工工艺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大批量的零件报废,不 仅经济损失而且会使得生产无法照常进行,影 响效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可见基准面的选择在机械加工中很关键 、 很重要。 ( 1) 在加工中首先就是粗基准的选择 , 由零件图可以看出零件属于方形 零件, 从基准选择的原则方面来考虑 , 首先 应该 考虑是否要互为基准,因为零件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好选用互为基准的原则。 在基准面选择的过程中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两部分,至于要选哪个面做粗基准哪个面做精基准,那就要根据不同零件有不同的选择,像本课题的零件就应该选择下表面作为粗基准,基准选完后接着就是要考虑 零件 的夹紧方案, 本零件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夹紧,底面定位块支承和底面为 定位基准,以限制 z 移动 、 z 旋转 、 y 移动 、 y 旋转 、 四 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 x、向自由度,达到定位 的 目的 。 ( 2) 粗基准选完后其次就是 选择 精基准 ,精基准的选则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非常 的关键,要 能保证零件的尺寸要求、孔的同轴度等问题。选择时考虑的问题有以下两 点 : 1) 基准是否重合; 2)便于装夹。经过考虑与分析对于此零件 采用已加工结束的上、下平面作为精基准。 nts - 8 - 3. 制 定工艺路线 制定 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选择是零件的加工做重要的一步,它会直接关乎到零件的生产速度,具体的就是在加工过程中零件的装夹方案,刀具切削的顺序及走刀路线,合理的分配和安排能有效的提高零件的质量及产量 。此外, 不论是什么零件我们都应该考虑它 经济效益,合理的工艺路线就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有以下两种工艺方案: ( 方案一 ) 工序一:热处理 工序二:去掉毛坯的飞边毛刺 工序 三 :粗精铣视为零件上平面的面 工步 1:粗铣零件上平面 工步 2:精铣零件上平面 工序 四 :在保证尺寸要求的前提下钻 113 孔 工序 五 :粗精下平面 工步 1:粗铣下平面 工步 2:精铣下平面 工序 六 : 钻 5.87 孔 工序七: 扩 5.25 孔并平底 工序八: 扩 26 孔与 5.25 孔 工序九: 镗 322 孔及镗 25 孔 工序十: 钻度斜为 23, 4 孔 工序十一: 精磨 零件较大的 平面 工序十二:去飞边毛刺 工序十三:检查 ( 方案二 ) 工序一:热处理 nts - 9 - 工序二:去掉毛坯的飞边毛刺 工序 三:粗精铣视为零件上平面的面 工步 1:粗铣零件上平面 工步 2:精铣零件上平面 工序四:粗精下平面 工步 1:粗铣下平面 工步 2:精铣下平面 工序五:在保证尺寸要求的前提下钻 113 孔 工序六: 钻 5.87 孔 工序七: 扩 5.25 孔并平底 工序八: 扩 26 孔与 25.5 孔 工序九: 镗 322 孔和 25 孔 工序十: 钻度斜为 23, 4 孔 工序十一: 时效去应力处理 工序十二: 精磨 零件较大的 平面 工序十三:去除飞边毛刺 工序十四:检查 工艺路线的 分析与 比较: 两 条工艺路线与相比,不同的就是第二条工艺路线多 增加了一道工序 十一 , 主要的 目的 就 是为了提高后面精加工平面的的精度,通过时效处 理 ,可以解决在前面工序所存在的问题,在粗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加工应力 ,通过工序十一可以有效的解决。因为产生加工应力会导致零件成品后外形发生变形。外形一但发生变形就会直接 影响 零件的尺寸精度,所 以这道工序对零件质 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nts - 10 - 互为基准的原则 是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常常被 选用的 , 互为基准就是两个已加工表面可以互相定为基准进行装夹,因为本零件的上表面有许多孔需要加工,所以在加工完上、下 表面之后,以下表面为精基准来加工上表面的孔,这样做可以很好的保证面与面的平行度、各孔的垂直度 。 在加工工艺上也符合了先面后 孔的原则。 通过 对 第一条工艺路线 进行分析不难看出 , 第一条工艺路线在加工完一个上平面就开始钻孔了,因为零件的另一面还是毛坯未进行加工,所以定位的精度肯定达不到要求的,钻出来的孔一不能 保证 垂直度 、二不能保证钻出来的各个孔的轴线能否平行 。所以发现第一条工艺路线 不是很合理的加工路线 。 而第 二条工艺路线就不同了,第二条的工艺路线是先加工零件的上、下两个平面然后再钻孔,再以已加工的面和孔作为精基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后面工序的加工质量,进而也就解决了孔的垂直度和面的平行度等问题。通过以上对两条加工工艺路线的分析再结合实际, 一般情况下零件的加工主要是否效率高和是否能保证质量等问题对工艺路线进行制定及选择 。 所以在仔细的比较之下决定用第二条 方案进 行生产 加工 。具体的工艺过程以 工艺卡片。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零件的材料 为 ZL106,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由于 本课题所选的零件 毛坯 是 采用金属模铸造 , 毛坯尺寸的确定如 下 图 . 图 2 nts - 11 - 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 。 1)对材料进行相应的调质处理, 2)对毛坯进行飞边除刺处理,有利于对毛坯的初次装夹, 3) 由前面我们制定的工艺路线所以先 加工 零件 的上下 两个 平面,根据参考文献 8表 4-36 和表 4-38 考虑 3.00mm,粗加工 2.00mm 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 因此计算最大与最小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表面的粗糙度要求,精加工1.00mm, 4) 粗 镗 直径 为 5.25 孔时,由于粗糙度要求 1.6aRm ,因此考虑加工余量mm50.2 。可一次粗加工 mm00.2 ,一次精加工 5.0 0,就能达到零件的尺寸要求 。 5)加工 5.87 孔时,根据参考文献 8 表 234 考虑加工余 量 mm2.1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mm1.1 ,就 能 达到 零件设计的 尺寸 要求。 6)加工 113 孔时,根据参考文献 8 表 4-25 考虑加工余量 mm50.1 。可一次钻削加工余量 40.1 , 就 能 达到 零件设计的尺寸 要求 。 7)镗 322 孔,粗加工 mm00.2 到金属模铸造的质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精加工 mm00.1 ,就 能 达到 零件设计的尺寸 要求 。 5. 确定切削用量 工序一:热处理调质 工序二:去毛坯飞边毛刺 工序 三 :粗、精下平面 ( 1)粗铣 零件的 下平面 工件材料: 106ZL ,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 零件的上表面,粗加工 2mm,经过调整法确定 加工余量 机床: KX52 立式铣床。 查参考文献 7 表 31 36 刀具:三面刃圆盘铣刀,材料: 15YT , 100D mm ,齿数 8Z ,。 单边余量: Z=2mm nts - 12 - 刀具的 铣削深度 pa : 2pa mm 每齿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 3表 2.4-75,取 0 .1 2 /fa m 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参 考文献 7表 30 34,取 1.33 /V m s 。 由以下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机床在加工时的主轴转速 n : 1000Vn d )式( 1.2 式中 V 铣削速度; -d 刀具直径。 由 )式( 1.2 机床 在加工时 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 3 3 6 0 2 5 4 / m i n3 . 1 4 1 0 0Vnrd 式( 2.2) 按照参考文献 3 表 741.3 300 / m innr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3 0 0 1 . 5 7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式( 2.3) 进给量 fV : 0 . 1 2 8 3 0 0 / 6 0 4 . 8 /ffV a Z n m m s 式( 2.4) 进给量 mf : 4 . 8 / 2 8 8 / m i nmff V m m s m m 式( 2.5) a :根据参考文献 7表 2.4-81, 40a mm ( 2)精铣 零件的 下平面 工件材料: 106ZL ,铸造。 加工要求:精铣零件的上表面,粗加工 1mm,经过调整法确定加工余量 机床: KX52 立式铣床。 参考文献 7表 3130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圆盘铣刀(面铣刀): 15YT , 100D mm ,齿数 12,此为细齿铣刀。 nts - 13 - 在精铣时要确保好余量,所以 单边余量: mmZ 1 在铣削所称中刀具伸进去多少的深度即 , 铣削深度 pa : 1pa mm 铣 刀刀片上 每 个 齿 的 进给量 fa :根据参考文献 7 表 3130 ,取 0 .0 8 /fa m m Z 铣削速度 V :参照 参考文献 7 表 3130 ,取 0.32 /V m s 机床 在切削时 主轴 的 转速 n ,由 )式( 1.2 有: 1 0 0 0 1 0 0 0 0 . 3 2 6 0 6 1 / m i n3 . 1 4 1 0 0Vnrd 式( 2.6) 按照 参考文献 7 表 3130 75 / minnr 实际铣削速度 v : 3 . 1 4 1 0 0 7 5 0 . 4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式( 2.7) 进给量 fV ,由式( 1.3)有: 0 . 1 5 1 2 7 5 / 6 0 2 . 2 5 /ffV a Z n m m s 式( 2.8) 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mf : 2 . 2 5 / 1 3 5 / m i nmff V m m s m m 式( 2.9) 在粗铣时所需要的总时间为: 被切削层长度 l :由毛坯尺寸可知 111l mm , 切入长度 1l : 221 0 . 5 ( ) ( 1 3 )l D D a 式( 2.10)220 . 5 ( 1 0 0 1 0 0 4 0 ) ( 1 3 ) 7 mm 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一共走刀数: 1 机动时间 1jt : 121 1 1 1 7 2 1 . 1 3 m i n288jml l lt f 式( 2.11) nts - 14 - 根据参考文献 5 表 455.2 查得铣削的 时间 1 1.04ft 在精铣时所需要的总时间 为: 被切削层长度 l : 毛坯尺寸 111l mm 切入长度 1l :精铣时 1 100l D m m 切出长度 2l :取 mml 22 一共走刀数: 1 机动时间 2jt : 122 1 1 1 1 0 0 2 1 . 0 9 m i n135jml l lt f 式( 2.12) 根据 参考文献 5 表 455.2 得铣削 时间 2 1.04ft 铣下平面 时所需要的总时间为 : t= 1jt + 2jt + 1ft + 2ft = mm58.209.12*04.113.1 式( 2.13) 工序 四 :加工上平面, 计算的方法,同工序三,具体参数见工艺卡片 工序 五 :钻 3 个直径为 11 的孔 因为要加工的 孔 在图纸上标的 为 mm11 。 机床的类型为钻床,机床的型号为 ,535Z ,加工工序为钻孔至 11 ,选用 11 的麻花钻头。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5 表 394.2 ,取 rmmf /25.0 切削速度 V :参照参考文献 5表 2.4-41,取 smV /43.0 由 )式( 1.2 式机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0 . 4 3 6 0 1 1 7 4 / m i n3 . 1 4 7Vnrd , 取 900 / m innr 实际切削速度 V : 0 3 . 1 4 1 1 9 0 0 0 . 3 3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被切削层长度 l : 17l mm nts - 15 - 切入长度 1l : 1 7( 1 2 ) 1 2 0 2 4 . 122rDl c t g k c t g m m 式( 2.14) 切出长度 2l : 02 l 一共走刀数 1 机动时间 jt : 12 2 0 4 . 5 0 . 0 4 5 m i n1 . 5 3 6 0j l l lt fn 式( 2.15) 根据参考文献 5表 2.5-41 可查得钻削的辅助时间 1 1.77ft 工序 六 :阶梯孔 钻 7 8.5 孔 从图纸上可知要加工 的 孔的直径为 mm5.8 , 粗糙度 3.2aRm 。加工机床 类型是钻床,型号为 535Z ,加工工序为锪钻,加工刀具为:锪钻孔 mm15 小直径锪钻。 1)确定切削用量 根据参考文献 7 表 1028 可查出 0 . 2 5 0 . 3 1 /f m m r表 ,由于孔深度比0/ 8 / 1 3 0 . 6ld , 1.0lfk ,故 ( 0 . 2 5 0 . 3 1 ) 1 . 0 0 . 2 5 0 . 3 1 /f m m r 表 。查 535Z立式钻床说明书,取 0 .2 3 /f m m r 。 根据参考文献 7 表 828 , 因为钻头的刚性强度有限,所以 钻头 的进给必须查相关数据来确定,故 进给量 1 .7 5 /f m m r 。由 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轴向力m a x 15690FN ,根据参考文献 7 表 928 ,允许的进给量 1 .8 /f m m r 。 进给量 f 远小于 f 及 f ,故所选 f 可用。 切削速 度 v 、轴向力 F、转矩 T 及切削功率 mP 根据表 1528 ,得: 1 7 / m invm表 , 4732FN表 5 1 .6 9T N M表 , 1 .2 5mP kW表 在机械加工中,实际的切削环境不同,会影响到 机床的性能,所以在计算好的一切有关切削参数,都必须进行合理的修改,正确的说就是修正参数 。 由参考文献 7表 328 2, 0.88Mvk , 0.75lvk ,故 1 7 / m i n 0 . 8 8 0 . 7 5 1 1 . 2 2 ( / m i n )v m m 表 nts - 16 - 01000 1 0 0 0 1 1 . 2 2 / m i n 2 9 8 / m i n13v mmnrd m m 表 查 Z535 机床说明书,取 195 / m innr 。实际切削速度为 0 8 . 5 1 9 5 / m i n 7 . 3 5 / m i n1 0 0 0 1 0 0 0dn m m rvm 由参考文献 7表 28-5, 1 .0M F M Tkk,故 4 7 3 2 1 . 0 4 7 3 2 ( )F N N 式( 2.16) 5 1 . 6 9 1 . 0 5 1 . 6 9T N m N m 式( 2.17) 机床功率 校验 切削功率 mP 为 /)m M MmP P n n k 表( 式( 2.18) 1 . 2 5 ( 1 9 5 / 2 9 8 ) 1 . 0 0 . 8 2k W k W 机床有效功率 4 . 5 0 . 8 1 3 . 6 5E E mP P k W k W P 式( 2.19) 故选择的钻削用量可用。即 0 13d mm , 0 .2 3 /f m m r , 195 / m innr , 7 .3 5 / m invm 所以 4732FN , 5 1 .6 9T N m, 0.82mP kW 工序 七 :钻 23 斜度 4 的斜孔 ,有关参数 见工艺卡片 工序 八 : 粗镗 125.25 H 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 618T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5YT 切削深度 pa : 2.0pa mm ,毛坯孔径 0 20.5d mm 。 进给量 f :根据参考文献 表 664.2 ,刀杆伸出长度取 mm200 ,切削深度为Fa mm0.2 。因此确定进给量 0.2 /f mm r 。 切削速度 V : 参考文献 3表 2.4-9 取 1 . 9 2 / 1 1 5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nts - 17 - 1 0 0 0 1 0 0 0 1 1 5 5 4 6 . 6 3 / m i n3 . 1 4 2 0 . 5Vnrd , 参考文献 3表 3.1-41 取 600 / m innr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6 7 6 0 0 1 . 7 5 /1 0 0 0 1 0 0 0 7 1dnv 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f : 0 . 2 6 0 0 1 2 0 / m i nmf f n m m 式( 2.20) 被切削层长度 l : 17l mm 切入长度 1l : 12 . 0( 2 3 ) 2 5 . 4 530p ral m mt g k t g 式( 2.21) 切出长度 2l : mml 532 取 mml 42 总走刀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 1jt : 121 1 7 5 . 4 5 4 0 . 1 9 6 m i n150jml l lt f 式( 2.22) 查参考文献 1,表 2.5-37 工步辅助时间为: min61.2 精镗下端孔到 125.25 H 机床:卧式镗床 618T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5YT 切削深度 pa : 0.5pa mm 进给量 f : 根据 参考文献表 664.2 ,刀杆伸出长度取 mm200 ,切 削深度为 Fa =0.5mm 。因此确定进给量 0 .1 5 /f m m r nts - 18 - 切削速度 V :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2.4-9,取 2 . 8 6 / 1 7 1 . 7 2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01 0 0 0 1 0 0 0 1 7 1 . 7 2 7 7 0 . 2 / m i n3 . 1 4 7 1Vnrd , 取 800 / m innr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2 4 8 0 0 3 . 0 9 /1 0 0 0 1 0 0 0 7 2dnv 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f : 0 . 1 5 8 0 0 1 2 0 / m i nmf f n m m 式( 2.23) 被切削层长度 l : 17l mm 切入长度 1l : 10 . 5( 2 3 ) 2 2 . 8 730p ral m mt g k t g 式( 2.24) 切出长度 2l : mml 532 取 mml 42 行程次数 i : 1i 机动时间 1jt : 121 1 7 2 . 8 7 4 0 . 2 2 4 m i n120jml l lt f 式( 2.25) 总工时 0 . 1 9 6 0 . 2 2 4 0 . 4 2 m i njt 查参考文献 1,表 375.2 工步辅助时间为: min56.1 工序 九 : 粗镗 1232H 的孔 机床:卧式镗床 618T 刀具:硬质合金镗刀,镗刀材料: 5YT 切削深度 pa : 2.0pa mm ,孔径 0 27d mm 。 nts - 19 - 进给量 f :根据 参考文献表 664.2 ,刀杆伸出长度取 mm200 ,切削深度为Fa =2.5mm。因此确定进给量 0.2 /f mm r 。 切削速度 V : 参照参考文献 3表 2.4-9 取 2 . 4 / 1 4 4 / m i nV m s m 机床主轴转速 n : 1 0 0 0 1 0 0 0 1 4 4 8 0 4 . 5 6 / m i n3 . 1 4 2 7 . 5Vnrd , 按照参考文献 3表 3.1-41 取 1 0 0 0 / m innr 实际切削速度 v : 3 . 1 4 3 2 1 0 0 0 2 . 9 8 /1 0 0 0 1 0 0 0 6 0dnv m 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mf : 0 . 2 1 0 0 0 2 0 0 / m i nmf f n m m 式( 2.26) 被切削层长度 l : 7l mm 切入长度 1l : 10 . 5( 2 3 ) 2 2 . 8 730p ral m mt g k t g 式( 2.27) 切出长度 2l : mml 532 取 mml 42 总走刀 i : 1i 机动时间 1jt : 121 7 2 . 8 7 4 0 . 2 7 9 m i n150jml l lt f 式( 2.28) 所以该工序总机动工时 0 . 2 2 7 0 . 2 7 9 0 . 5 0 6 m i njt 查参考文献 nts - 20 - 工序 十 :精磨底平 面 选用磨床 7130M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 1704.2 选取数据 切削速度 smV /526.0 切削深度 mmpa 11.0 进给量 rmmf /078.0 表 2.5-37 工步辅助时间为: 1.85min 工序 十 一 :钳工,去除锐边毛刺 工序 十 二 :时效,去除加工应力 工序 十三 :检查 各个成品的尺寸 是否合格 工序 十四 :入库 零件 3D 图 图 3 nts - 21 - 三 小结 工艺在加工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 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加工生产,工艺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的影响以及解决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工艺问题起着 重要的作用。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主要 有一下几点: 1)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也是新建或扩建车间( 或工段)的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对零件的设计,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及解决,对加工工艺 严格合理的选择是保证零件质量的主要因素 。 nts - 22 - 三 专用夹具设计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 在机加工中零件的装夹决定着是否能 进行 正常加工的关键, 装夹主要通过 机床夹具来实现的。 当今机械行业中基本上只要是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都要为设计专门的夹具,这样就能有效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机床夹具在装夹时比较方便,进而减少了在加工中因为装夹而耗费太多的时间,提高零件的精度和减 少了装夹时间自然就提高了生产率 。 1. 问题的 提出 零件的孔加工比较多 , 基准平面的 精 铣削 加工 ,钻孔 11 和 32 的加工 , 机床的类型是 535Z 2. 粗、精铣 零件 上平面夹具设计 铣 泵盖 上平面 的粗,精加工是本道工序的主要用途 , 由加工本道工序的工序简图可知, 粗、精铣泵盖上平面时,粗糙度要求 6.3aRm ,泵盖上平面与下平面必须要保证 平行度 ,按照 工艺孔轴线分 别垂直度的要求,泵盖上平面粗精加工 是依靠本道工序的,所以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是本道工序应该考虑,而且还要保证 表面质量和加工尺寸精度 。 3. 定位基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