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应用 雅安地震中 距震中区10km初的芦山县城地震烈度为8 9度 该地区抗震设防为7度 很多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采用橡胶隔震支座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几乎完好无损 地震现场调查表明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现场损失 90 以上都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所致 表中为汶川地震中遇难统计 为了降低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经过技术人员多年探索 模拟地震活动实况 开发出的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是现今国际上应用最广 技术最为成熟的产品 新西兰的科技人员率先研发了性能可靠 使用效果较好的铅芯叠层橡胶支座 从此隔震橡胶支座产品进入了成熟的实用阶段 TIMELINE 国外建筑隔震橡胶应用概况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多个国家已成功研发应用于多层 高层建筑以及桥梁等 日本是采用橡胶隔震技术最多的国家在阪神地区发生的7 2级地震 采用隔震技术的日本西部邮政大楼 在地震中安然无恙 1977年 法国第一次将橡胶隔震技术应用于原子能反应堆中 1991年 我国第一栋橡胶隔震支座建筑建于汕头市 1 天然橡胶支座 由多层天然橡胶板与多层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板相互叠加而成通常与其他阻尼装置配合使用 保护层橡胶 上连接钢板 上封板 内部橡胶 内部钢板 下封板 下连接钢板 2 高阻尼橡胶叠层支座 3 锡 铅 芯叠层橡胶支座 天然橡胶支座的中孔里灌入锡 铅 而成 上连接钢板 上封板 内部橡胶 内部钢板 下封板 铅芯 保护层橡胶 下连接钢板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并用 具有较好的阻尼性 可单独使用 建筑隔震橡胶制品的隔震原理 橡胶隔震支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橡胶支座 使得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自振周期能够延长 可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加速度降低50 60 从而减轻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达到减小震害的作用 竖向承载力特性 橡胶支座能有效的支承上部结构 即使在发生较大变形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而不发生失稳破坏 上部结构自重及使用荷载产生的竖向力传到支座时 橡胶板产生横向变形 但受到钢板层的约束使得橡胶层处于三向受力的状态 而钢板本身不可压缩 使得橡胶支座具有较强的竖向承载力和刚度工程中常用的橡胶支座竖向承载力一般在100MPa以上 耐久性 橡胶支座是隔震的关键部位 材料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橡胶支座的橡胶原料采用耐氧化和耐疲劳的氯丁 天然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钢板采用精轧不锈钢板 使之具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复位特性 橡胶支座具有一定的水平弹性恢复能力 使隔震结构体系在地震中具有瞬时自动 复位 功能地震后 能使上部结构回到原来的状态 满足继续使用的特性 据统计 公共类建筑设防烈度每提高一度 将增加20 左右的造价 而使用隔震技术将节约这部分的成本 在采用隔震支座降低烈度风险后 建筑物的层数可适当增加 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于地震的不可预测性 当建筑遭受较大地震的冲击后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控制系统通信网络规范
- 仪表标准化管理规定
- 天然气节能减排措施方案
- 农产品质量检验与认证标准
- 2025至2030中国饮品口感颗粒市场销售前景及供应渠道可行性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难溶性磷肥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水利工程维护保养手册
- 公路施工规划
- 书籍阅读的心得分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心得
- 办公楼物业服务技术方案
- 《中国古代建筑》课件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
- 假期安全提醒小学
- 村委会收养关系证明
- 物流运输市场调研报告
- 初中生学习的最佳策略
- 全科助理医生培训
-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效学与安全性研究技术指南
- 拆除工程施工安全培训
- 岐黄天使中医西学中专项128学时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