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艺术工业设计.doc_第1页
20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艺术工业设计.doc_第2页
20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艺术工业设计.doc_第3页
20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艺术工业设计.doc_第4页
2010《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艺术工业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修订)人: 胡波 制定(修订)时间: 2010年5月所在单位: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机械基础英文名称Mechanical Basis学 分 数2.5总学时数40讲课学时36实验学时4开课单位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适用专业艺术工业设计先修课程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金工实习等选用教材工业设计机械基础(双色版)阮宝湘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ISBN:978711108475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教学参考书1 机械工程材料朱征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 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张世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考核方式提交课程报告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基础是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包括机械工程材料、静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等机械相关基础知识,其目的艺术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了解机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产品制造过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择,初步掌握机械零件毛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方法;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常用制造工艺装备,了解产品的制造全过程及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为后续课程学习及今后从事产品设计制造、工业产品开发和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等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理论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 号章 节 内 容学 时 分 配讲 课实 验其 他第一章导论200第二章工程力学600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知识和平面力系2第二节 杆件变形及受力分析2第三节 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2第三章机械工程材料400第一节 金属学基本知识与热处理2第二节 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2第四章机械设计基础1240第一节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22第二节 常用机构结构及设计6第三节 连接及轴系零部件42第五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002第一节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4第二节 机械加工方法42第三节 先进制造技术2合 计3442机 动0总 计40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1. 了解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2. 了解世界和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现状及与西方发达国家(德、日等)的差距。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介绍课程在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现状及与西方发达国家(德、日等)的差距,介绍本课程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和课程要求。掌握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工程力学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一般力学问题。2. 要使学生对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 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面平衡问题。2.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3. 将杆类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分析杆件的内力、应力、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4. 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在工程技术中的地位与任务。2静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作用、静力学的两个基本问题。3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4. 材料力学的任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5. 材料受拉伸、压缩、剪切、挤压、扭转、弯曲等变形时的应力状态及分析。6. 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第三章 机械工程材料教学目的:1. 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2. 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金属学的基础知识。2 各种常规热处理工艺以及材料的表面热处理技术。3 常用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用。4 根据工业产品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对其进行合理选材。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概述。2工程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工艺性能。3材料的晶体结构理论,材料的变形与强化。4常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5常用有色金属(零件)性能特点及失效。第四章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目的:1. 让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运动学设计以及机构和机器动力学的重要内容。2. 让学生掌握通用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特点并能进行正确选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 设计常用机构,确定机构的运动方案和机构组合应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2. 各种零件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主要零件的工作原理。3. 改善零件工作条件和受力状况、提高零件强度和刚度以防止零件发生失效的技术措施。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2. 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其他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应用。3. 螺纹链接、键连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轴承等常用零部件主要类型及工作特点。第五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目的:1. 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和设备的基本知识。2.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种类和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 常用刀具的结构、材料特点。2. 特型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原理。3. 常用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4. 特种加工方法以及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工序、生产纲领等,介绍不同生产类型的主要工艺特征。2. 工艺系统的基本构成。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刀具的类型及构成要素。3. 工件的结构类型及加工面特点、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方法,了解夹具的分类及组成特点。4. 车削、钻镗、刨拉、铣削、磨削和精密加工等加工方法的加工原理和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5. 介绍特种加工方法以及特型表面的加工方法;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和种类。四、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 除了授课40学时外,还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复习、练习5学时左右。2. 在第四章“机械设计基础”“第一节 平面机构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