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管的X线定位最终版本-石建成.pptx_第1页
PICC管的X线定位最终版本-石建成.pptx_第2页
PICC管的X线定位最终版本-石建成.pptx_第3页
PICC管的X线定位最终版本-石建成.pptx_第4页
PICC管的X线定位最终版本-石建成.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管的X线定位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放射科石建成 PICC的全称及定义 Peripherallyinserttedcentralcatheter 经外周深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管 定义 由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腔静脉的导管 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 INS建议使用不超过一年 PICC置管目的 优势 保护外周静脉 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PICC置管目的 优势 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优点 中心静脉血流量大 可使从导管输注体内的液体被快速的稀释 减轻高浓度 高渗性 高刺激性液体对血管壁的损伤 PICC尖端的位置 上腔静脉的血流量丰富 可达到2000 3000ml min 可迅速稀释药物直径2 3cm 导管有充分的空间导管异位的风险大大降低 尖端位置异常引起的并发症 管尖端位置与血栓发生率的关系 当导管位于中心静脉时 导管与中心静脉管壁平行 输注的液体可以被很快地稀释 且避免了和血管壁的接触 减少了血管内膜的损伤 相反 当位于非中心静脉时 静脉管腔直径小直接导致了血流量的减少 引起湍流 延长了药液与内膜的接触时间 增加了内皮损伤的危险 尖端位置异常引起的并发症 另外 导管与静脉壁反复碰撞致机械损伤 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破坏 暴露基底膜 激发凝血程序 增加血栓形成几率 尤其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稠药物时血小板在内皮损伤部位大量聚集 尖端位置异常引起的并发症 PICC作为非自体组织的一种异物 前端同时会聚集血小板 白细胞及炎症介质等化学物质 随着留置时间延长 血栓逐渐形成 堵塞导管 如果栓子脱落 进入血液循环 会形成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当导管尖端位于非中心静脉时 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 而且从置管到发生并发症的平均时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ICC导管定位方法 超声心内心电图X线 PICC导管定位方法 1 胸片检查优点 方便易行 可到床旁 2 透视下动态定位优点 方便易行 可现场同时调整导管位置 缺点 不能做床旁检查 3 经PICC管血管造影仅于血管变异情况复杂或血管腔内外堵塞 压迫导致置管不能到位时做造影检查 PICC尖端的位置 理想位置 依据PICC的定义 它是经外周静脉穿刺 尖端送达中心静脉的导管 中心静脉的定义是基于血管直径 血流量 血流动力学等指标 故导管末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中下1 3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上3cm 4cm 下腔静脉膈肌以上部分 不能进入右心房或右心室 国外最新标准 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 中心静脉解剖示意图 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右侧头臂干上腔静脉 血管造影显示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左右侧第一肋软骨和胸骨柄交界水平汇合而成 宽1 5 2 0cm 正位时可见其沿纵隔右缘几乎垂直下行6 8cm进入右心房上部 图1 正位胸片上心血管投射影像 上腔静脉 右心耳 右心房 上腔静脉的X线解剖 正常胸片骨性标记 1 第三前肋间2 第6 8椎体3 气管分叉下1 2个椎体4 心腰部 PICC导管头端位置异常 PICC导管头端位置异常 左侧置入的PICC导管 头端进入对侧的锁骨下静脉 PICC导管头端位置异常 PI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