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制品来料检验规范.doc_第1页
五金制品来料检验规范.doc_第2页
五金制品来料检验规范.doc_第3页
五金制品来料检验规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指导书名称五金制品来料检验规范生效日期指导书编号QC-03-004版本V1.0页码4修 定 记 录版次修定日期修订者修定章节修 定 摘 要分 发 记 录正本持有者:文控中心副本持有者:财务部 国内营销部 行政部 研发部 项目管理部品质部 工程部 制造部 计划部 采购部仓储部 售后服务部审核: 日期: 批核: 日期: 盖受控文件印章处1. 目的规范五金件来料检验规范,为检验提供检验依据。2. 范围适用于友信达系列手机的五金类部品3. 引用标准 GB/T2828.1-2003 级一般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B类=0.4、C类=1.04. 定义4.1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或造成不能使用的缺陷或严重影响主要性能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4.2严重缺陷(Major Defect):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漏元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导致最终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4.3次要缺陷(Minor Defect):影响外观的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注:有些外观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会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则按照功能缺陷的标准来确定缺陷等级;如按键脱落会导致按键无功能,为主要缺陷。有些功能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仅影响到产品观感,则按照外观缺陷的标准来确定缺陷等级;如按键漏光。内容3.1测试面的定义3.1.1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五金件外观面。3.1.2级面:只有在拆卸手机时才能看到的五金件表面;3.2不良缺陷定义3.2.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3.2.2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3.2.3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3.2.4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3.2.5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的点;3.2.6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3.2.7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3.2.8翘曲: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3.2.9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3.2.10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3.2.11油泽: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3.2.12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原料中气化而形成气泡;3.2.13凹坑: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3.2.14暗斑:金属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的局部发暗现象;3.3缺陷代码对照表N数目D直径(mm)L长度(mm)H深度(mm)W宽度(mm)DS距离(mm)S面积(mm2)3.4手机检验条件及环境定义3.4.1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3.4.2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2秒;3.4.3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0 ,上下左右转动150;3.4.4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 5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序号缺陷描述判定标准1漏镀/镀层脱落/锈斑不允许2黑点/麻点/烧焦不允许3气泡不允许4凹坑不允许5硬划伤不允许6粗糙参照限度样品7局部发黄参照限度样品8雾状参照限度样品9细划伤(未见底材)参照限度样品10颜色及光泽稍有不均允许11轻微的水迹及盐迹允许12毛刺H0.05mm且不锋利13翘曲/变形不允许14焊接中有起泡,流锡不允许15可焊性差不允许16基材出现凹坑,大麻点,划伤,压痕等缺陷不允许17镀层粉化,烧焦,黑点,疙瘩,起泡不允许18磕碰,划伤,和锈蚀斑不允许19螺纹里不得有任何沉渣,杂物螺纹清晰完整连续20裂纹,鳞片,尖角,锋利的毛边不允许检查面接收C类B类污点&尖点D0.2,N1D0.25,N2D0.25D0.25,N1D0.3,N2D0.3D0.35,N1D0.4,N2D0.4划痕W0.05,L0.5,N1DS2.5W0.05,0.5L1.0,N2,DS2.5W0.05,L1.0,N2W0.1,L1.0,DS2.5W0.1,1.0L1.5,DS2.5W0.1,L1.5W0.1,L1.5,DS2.5W0.1,1.5L2.0,DS2.5W0.1,L2.0 5.1可靠性测试要求:要求符合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测试方法请参考塑胶件可靠性测试标准和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5.2可焊性测试:按照标准QJ 5028-90对需要焊机的五金电镀件(如基带屏蔽罩)进行可焊性试验;试验方法:将引脚浸入免清洗助焊剂中35秒钟取出甩干,再浸入温度为(2355)的焊锡锅内36秒(焊锡应为63锡即焊锡成分为63%的锡和37%的铅),取出自然冷却后,观察焊接牢固、其表面焊锡应分布均匀且表面呈光亮的银白色;5.3镶件螺母的拉力及扭矩测试 用拉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拉力大于10Kgf; 用扭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扭矩大于2.5Kgf.cm; 5.4导电区的导电性测试 有得部件上有导电区,此区域的外表面不能有镭雕不到位和油污,同时此区域的外表面和任意点的阻值不大于2欧姆 5.5平面度 将样品放置在一个大理石平台,平面度按图面要求,屏蔽盖要求为0.1mm; 5.6包转检验 5.6.1必须有LCT料号,品名,D/C,数量,QC PASS章,厂商等的描述; 5.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