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桥人教新课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桥1.相关资料山洪 山区骤发性的洪水。山区局地暴雨或大量融雪产生径流并挟带泥沙、石块汇集到沟谷、山溪形成洪水或泥石流。具有坡陡流急、泥沙俱下、来势迅猛和暴涨暴落的特点。常未及防范即遭灾害,造成田园被湮废,房屋、道路被冲毁,甚至人员伤亡。2.片段赏析师:课文中有多处描写洪水的句段,下面我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来感受洪水的威胁。生:我从“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中感受到洪水之大,“死亡”一词说明这场雨很危险。 师:非常好。继续来。 生:我从“村庄惊醒了”体会到了“惊醒了”一词显示出雨非常凶猛,不仅是人们被惊醒了,连整个村庄都被惊醒了。 师:这位同学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洪水之大,我们来看那些直接描写洪水的语句,谁还有感触? 生:我从这句话看出的: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我从这个“跳舞了”看出来,这个洪水仿佛已经变得轻松、猖狂了,它已经打扰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并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师:我建议给这位同学热烈地鼓掌生:(鼓掌)师:这篇课文我读了很多遍,我真的是没有从“跳舞”中读出洪水的那种兴高采烈和张狂。来,把这句话再读给大家听。声音洪亮!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师:非常好!【课文分析】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的理解恐怕不够深入,也不容易联想到桥的深刻含义。【教学策略】来源:Zxxk.Com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对老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画出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段,谈一谈原因,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自己的感动,从而升华对老汉的理解和认识。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洪水的肆虐,情况的危急,人们的慌乱和老汉的沉着、镇定。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老汉的理解,并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等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3.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2.指导学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山洪的资料,了解山洪;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来源:学&科&网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1、 以“桥”引入,初步感知杨。(约10分钟)1.谈话导入: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2.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齐读客体。2.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让学生了解故事经过,学习字词,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障碍。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约25分钟)来源:学&科&网1.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出示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并说一说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3.指导学生说一说:“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如何理解“势不可挡”?4.引导学生交流: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5.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洪水来临后人们、老汉、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6.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谈一谈:面对凶猛的洪水,村支书是怎么做、怎么说的?7.引导学生交流: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2.根据教师出示的句子进行对比,并说一说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3. 说一说:“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如何理解“势不可挡”?4.学生交流: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5.学生交流讨论:洪水来临后人们、老汉、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6.学生再读课文,谈一谈:面对凶猛的洪水,村支书是怎么做、怎么说的?7.学生说一说村支书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洪水的凶猛与势不可挡,以及乡亲们面对洪水时的表现,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村支书沉稳果断、高风亮节的光辉形象,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三、布置作业。(约5分钟)1.让学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 第2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检测、巩固生字词。(约5分钟)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易错的字词“放肆、呻吟、势不可当”等。2.指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对、写好“奠”字。教师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奠”字。复习导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二、初步感知老汉形象。(约5分钟)1.引导学生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2.指导学生说一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得到了全村人们的尊敬和怀念?1.结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说一说在本课中是谁祭奠谁。2.学生说一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得到了全村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来源:Z+xx+k.Com三、聚焦老汉的形象、品质。(约15分钟)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想一想哪处描写最能打动自己。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3.指导学生说一说:老汉面临的“危”是什么?4.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描述环境的恶劣和人们慌乱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5.指导学生谈一谈: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说明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6.引导学生交流:对于老汉这个人物的描写,除了语言,还有哪些方面?7.指导学生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人物关系。8.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洪水吞没了小伙子,吞没了老汉,也吞没了老汉那没喊出的话,老汉会喊什么?那没有吞没的又是什么?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722自然段,找到关于老汉的描写,想一想哪处描写最能打动自己。2.交流自己最受感动的描写。3.说一说:老汉面临的“危”是什么。4.找到文中描述环境的恶劣和人们慌乱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5.谈一谈:在老汉的指挥下,慌乱的村民们又是怎样过桥的?说明了老汉是个怎样的人?6.学生交流:对于老汉这个人物的描写,除了语言,还有哪些方面?7.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人物关系。8.交流讨论: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洪水吞没了小伙子,吞没了老汉,也吞没了老汉那没喊出的话,老汉会喊什么?那没有吞没的又是什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丰富学生的感悟。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比喻、拟人句的表现力,感受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与此同时,通过老汉的语言进一步体会老汉的品质。四、感受“老汉桥”的形象。(约10分钟)1.指导学生说一说:“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倒掉的是什么?但是,另一座“桥”却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这又是一座什么桥?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3.引导学生给石桥起名,深化理解。1.学生说一说:“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倒掉的是什么?但是,另一座“桥”却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这又是一座什么桥?2.学生谈一谈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3. 学生给石桥起名,深化理解。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老汉桥”的形象,加深学生对老汉的形象与品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布置作业。(约5分钟)1.让学生摘录文中语言表达有特色的句子。如简洁的句子、比喻句、拟人句等。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介绍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给同学认识。1.摘录文中语言表达有特色的句子。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介绍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给同学认识。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六、课堂板书。桥老汉 生命桥 群众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表达方法语言、动作描写 走进内心七、教学反思。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读者期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老汉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与理解。桥课堂精彩片段师:我们继续交流大家对于那些直接描写洪水之大的语句,有什么感触? 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嗯,从“放肆”这个词我看出来,洪水无情地拍打着人们,就如同拍打一片叶子一样轻松。 师:你用到了“拍打”这样一个词语,但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舔”,你觉得哪个好?生:我认为用“舔”字好。师:我是饥饿么,额么?生:因为“舔”字更把洪水拟人化了,洪水舔着人们的腰就像我们用舌头舔东西那样轻松。师:我们用舌头舔东西是要品品味道,尝一尝,而洪水来舔着人们的腰,它想干什么呢?生:它想把人们吞没师:是啊,它想把人们吞没,同学们,刚才我们交流的这些句子中,有舔着,有跳舞,有狞笑,你们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