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课标16篇 文言文梳理与训练作业O(含解析).doc_第1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课标16篇 文言文梳理与训练作业O(含解析).doc_第2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课标16篇 文言文梳理与训练作业O(含解析).doc_第3页
(安徽专用)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课标16篇 文言文梳理与训练作业O(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篇 文言文阅读 第25课时 课标16篇 文言文梳理与训练作业o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知识梳理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苏轼集,作者苏轼,字_,号_,眉州眉山人,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实词梳理。(1)解衣欲睡_(2)怀民亦未寝_(3)欣然起行_(4) 相与步于中庭_(5) 庭下如积水空明_(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3重点虚词。(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2)相与步于中庭_(3)念无与为乐者_(4)盖竹柏影也_4古今异义。(1)念无与为乐者古义:_今义:想念。(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今义:但是,表转折。(3)盖竹柏影也古义:_今义:遮盖。5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_。(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的语句(主旨句)是:_。(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_、_。6重点语句翻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2)月色进户,欣然起行。_(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助力拔高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_8你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_9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_试题精选2015重庆a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月色入户_(2)欣然起行_(3)念无与为乐者_(4)水中藻荇交横_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13“闲人”,表现了复杂的感情,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闲人_名师预测2016预测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4本文的构思角度是()a托物言志b即景抒情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1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一句描写了那几种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试对其写景的妙处作简要的分析。_17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闲”。_【参考答案】1.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2(1)脱、脱下。(2)睡觉。(3)高兴的样子。(4)共同、一起。(5)形容水的澄澈。(6)清闲的人。3(1)副词,于是。(2)介词,在。(3)代词,的人。(4)语气助词,表肯定,不译。4(1)考虑,想到。(2)只是。(3)原来是,表推测原因。5(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月色入户无与为乐6(1)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里散步。(2)月光照进门中(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3)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4)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7有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8“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夏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9示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怀民亦未寝。理由:两人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相与步于中庭。理由:二人关系亲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10(1)门。(2)高兴。(3)考虑,想到。(4)交错纵横。11(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12. d解析 水不属于庭中的景物。13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14b解析 本文属于典型的即景抒情类文章。15d解析 a句的正确划法为“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句的正确划法为“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c句的准确划法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6描写了月光和竹柏的影子。“积水空明”用比喻写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用比喻写了竹柏影子的清丽淡雅,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