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纪元简表.doc_第1页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doc_第2页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doc_第3页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doc_第4页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前2070年 奴隶社会 夏 前2070年前1500年 商 前1500年前1046年 周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封建社会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 前221年前207年 汉西汉(新)前2028年(823年) 东汉 25220年 三国 魏 220265年 蜀 221263年 吴222280年 西晋 265316年 十六国 东晋 317420年 十六国 304439年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479年 齐 479502年 梁 502557年 陈 557589年 北朝 北魏 386534年 东魏 534550年 北齐 550577年 西魏 535557年 北周 557581年 隋 581618年 唐 618907年 五代 后梁 907923年 后唐 923936年 后晋 936946年 后汉 947950年 后周 951-960年 十国 902979年 辽 9161125年 北宋 9601127年 南宋 11271279年 西夏 10381227年 金 11151234年 元 12711368年 明 13681644年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 18411912年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社会主义社会 夏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十国后汉947950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后周951960周西周前11世纪前771十国902979东周前700前256宋南宋9601127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北宋11271279战国时代前475前221辽9071125秦前221前206西夏10321227汉西汉前202公元23金11151234东汉25220元12791368三国魏220265明13681644蜀221263清16441911吴229280中华民国19121949西晋265316附注: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包括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莽王朝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有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的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史称十国。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77陈577589北朝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7北周557581隋581618唐618907五代后粱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历代纪元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黄帝(前2708-前2597)前2697-前2597在位颛顼前2513-2435在位帝喾尧舜建虞朝夏朝前2070-前1551共有16代帝王商朝前1551-前1046共有30代帝王前期前1551-前1450中期前1450-前1300后期前1300-前1046周朝前1046-前256西周前1046-前771共有12代帝王东周前770-前256共有25代帝王另:前770-前476又可称为春秋前475-221又可称战国秦朝前221-前207共有2代皇帝汉朝前206-公元220西汉前206公元24共有15代皇帝,其中有一个女皇帝东汉25-220共有12代皇帝三国220-265魏220-265共有5代皇帝蜀221-263共有2代皇帝吴222-280共有4代皇帝晋朝265-420西晋265-316共有4代皇帝东晋317-420共有11代皇帝南北朝420-589南朝宋420-479共有8代皇帝齐479-502共有7代皇帝梁502-557共有4代皇帝陈557-589共有5代皇帝北朝北魏386-534共有14代皇帝东魏534-550共有1代皇帝北齐550-577共有6代皇帝西魏535-556共有3代皇帝北周557-581共有5代皇帝隋朝581-618共有3代皇帝唐朝618-907共有23代皇帝,其中有一个女皇帝,并有国号为周五代907-960后梁907-923共有2代皇帝后唐923-936共有4代皇帝后晋936-947共有2代皇帝后汉947-950共有2代皇帝后周951-960共有3代皇帝宋朝960-1279北宋960-1127共有9代皇帝南宋1127-1279共有9代皇帝元朝1271-1368共有11代皇帝明朝1368-1644共有17代皇帝清朝1644-1911共有11代皇帝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中国历代纪元表 五帝(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约前17世纪初) 商(约前17世纪初 约前11世纪) 周(约前11世纪 前256) 秦 秦帝国(前221 前206) 汉 (前206 公元220) 三国(220 280) 晋 (265 420) 南北朝(420 589) 隋(581 618) 唐(618 907) 五代(907 960) 宋(960 1279) 辽耶律氏(907 1125) 金完颜氏(1115 1234) 元孛儿只斤氏(1206 1368) 明(1368 1644) 清爱新觉罗氏 (1616 1911) 说明 1. 本表从五帝开始,到清为止。 2. 我国历史年代,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异说颇多,尚无定论,本表对于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只列帝王世系。 3. 较小的王朝如十六国、十国附于表后。 4. 各个时代或王朝,详列帝王名号(帝号或庙号,以习惯上常用者为据),年号,元年的干支和公元纪年,以资对照。(年号后用括号附列使用年数,年中改元时在干支后用数字注出改元的月份)五帝(约前26世纪初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约前17世纪初) 商(约前17世纪初 约前11世纪)* 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 周(约前11世纪 前256)西周东周西周(约前11世纪 前771)东周(前770 前256)秦 秦帝国(前221 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 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汉 (前206 公元220)西汉东汉西汉(前206 公元25)包括王莽(公元9 23)和更始帝(23 25)。东汉(公元25 220)三国(公元220 280)魏蜀汉吴魏(公元220 265)蜀汉(公元221 263)吴(公元 222 280)晋(公元 265 420)西晋东晋西晋(公元265 317)东晋(公元317 420)南北朝(公元420 589)南朝宋 齐 梁 陈北朝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南朝宋(公元420 479)齐(公元479 502)梁(公元502 557)* 有的地区用至6年。*有的地区用至3年。陈(公元557 589)北朝北魏 拓跋氏,后改元氏(386 534)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东魏(公元534 550)北齐(公元550 577)西魏(公元535 556)北周(公元557 581)隋(公元581 618)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唐(公元618 907)* 辛酉三月丙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五代(公元907 960)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梁(公元907 923)后唐(公元923 936)后晋(公元936 947)* 出帝即位未改元。后汉(公元947 950)* 后汉高祖即位,仍用后晋高祖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隐帝即位未改元。后周(公元951 960)* 世宗、恭帝均未改元。宋(公元960 1279)北宋南宋 北宋(公元960 1127)南宋(公元1127 1279)辽 耶律氏 (公元 907 1125)* 辽建国于907年, 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金 完颜氏 (公元1115 1234)* 熙宗即位未改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