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4页
【学海导航】福建省高考历史第1轮复习 第2单元 考点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 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设计出中西合璧的中山装 经过革新的旗袍而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列宁装受到青睐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 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深刻影响社会习俗 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 礼仪的简化则显示出平等 自由等文明精神 名师指津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它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 而且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如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 因此 在复习时 可以通过列表掌握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的重要变化 进而探讨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变化的因素 从整个中国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对比概括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特征 同时透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认识到开放是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 交通工具的进步 1 交通工具更新趋势 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以人力 机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 2 交通工具进步表现 近代中国先进的交通工具是轮船 火车与飞机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1865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收回包括铁路在内的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 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交通工具的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不平衡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公共汽车成为城市交通的中枢 2 通信工具的发展 1 邮政通信的发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加快了通信建设的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后改为正式办理 辛亥革命后 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开创邮电合一新时代 独立发展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882年 电话传入中国 改革开放后 技术发展与普及率增长迅速 目前中国电话用户已居世界第一 名师指津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人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西方的一些先进文明由排斥转而接受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就是如此 牵引动力由人力 畜力向机械演进 是交通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邮政的建成和电话 电报等高效率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中国近代以来通信手段巨变的集中表现 交通工具的更新及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快捷和方便 复习中 着重掌握近代交通工具 通信工具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史实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一些数据的比较来认识中西部与沿海地区在交通和通信方面的差距 三 报刊 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1 大众报业的发展 1 原因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 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 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 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 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 特征 以新闻和言论为主要内容 铅字印刷等编排形式为重要特征 3 状况 19世纪40年代 在华传教士开始办报 1873年 昭文新报 出版 标志国人办报开始 维新运动中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与新闻 商 情 政论性报刊相比 通俗性报刊更受民众的欢迎 2 广播影视的发展 1 近代中国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1896年 电影第一次在上海放映后 开始在城市中流行 2 1958年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中央电视台 广播电视传播网建立 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3 互联网的发展 当今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003年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位 互联网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名师指津 大众传媒 在中国近现代的演进历程中有着极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大众传媒的五大种类 报纸 刊物 电影 电视和互联网 前三者在近代中国兴起 后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后兴起 复习时 应注意掌握近现代中国报刊 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并分析说明这些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探究1 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如此巨大 其一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 都对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随之发生变化 其二 鸦片战争后 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以工业文明 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逐渐移植到中国 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 动 同时 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其三 近现代以来 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交汇与碰撞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推动了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探究2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看 近代以来的160多年 时间非常短暂 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同样呈现出巨大 深刻和急骤的特征 表现为一个急速的不平衡的演进过程 从时间上看 它经历了由闭关自守走向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 现代化的趋进 呈现出既追新慕异 去土存洋 又新旧并存 中西合璧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 又重新趋于封闭化 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观念的转变 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 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从地域上看 无论是近代 还是现代 都是由沿海开放口岸 通都闹市向着周边区域扩散 特别是粤闽 苏浙 京津 湖广等省份地区 变化较其他地区远为显著 从主体上看 最早发生变化的士绅阶层 后来移向新兴的平民阶层 最后惠及 寻常百姓家 典型题例1 2010 山东文综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 烂秀才 小足板子洋烟袋 火车站 德律风 指电话 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 解析 清末民初 这个时候成立了很多新式学堂 传授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出现了 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比前面的 烂秀才 埋头攻读四书五经 只知 之乎者也 是文化教育的显著进步 所以排除 选项 其他选项很容易从材料中分析 答案选d 试解 做后再看解释答案 效果更好 变式训练1 辛亥革命后 出现了握手 鞠躬礼 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 先生 同志 的称呼 这表明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a b c d b 典型题例2 2010 江苏单科 徐珂 清稗类钞 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 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 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 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 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 提炼关键词 解答时应阅读材料 分析题干包含的主要信息 针对选项进行思考 从 男子陈志愿于父母 得父母允准延介绍人 约期订邀男女会晤 男女同意 婚约始定 判断 这时期的婚姻习俗已经从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革新为 尊重男女个人意愿 答案选b 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