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教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教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教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教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精品课件 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回顾 第3节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重点难点诠释 经典例题赏析 密集 稀疏 山顶 盆地 鞍部 山脊 山谷 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 等高线与地形图 1 等高线与地形图 等高线 在地图上 把地面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把海洋或湖泊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叫等深线 地形图 用等高线 等深线表示地面起伏形态的地图 叫地形图 不同的地形 等高线表现的形式不同 因此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形态 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 2 等高线的特征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 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一般都相等 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相隔的高度差一般相同 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的间距 有时相邻等高线相对高度为0 零米等高线表示的是海岸线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并不一定在一幅图内闭合 这是因为等高线是海拔高度相同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 除了陡崖和悬崖 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 不重叠 不分支 且在图中间部分不中断 等高线与 示坡线 水分线 集水线 垂直相交 在等高线的标高不用数字标出的等高线图上 一般加一条垂直于等高线指示方向的短线 表示山坡降低的方向 这指示坡向的短线叫示坡线 如图 a b 等高线图上 一组凸向低处的延伸曲线 其各条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叫山脊线 也就是山地的分水线 等高线与分水线垂直相交 且向分水线降低的方向凸出 一组凸向高处的延伸曲线 其各条的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叫山谷线 也就是山地的集水线 等高线与集水线垂直相交 且向集水线升高的方向凸出 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 应当向河流上游弯曲 如图 c d a 虚线 b 虚线表示的是分水线 c 虚线表示的是集水线 等高线注记的字头应趋向高处 字列平行于等高线 2 地形图的判读在地形图上 等高线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成特点 地形类型 判读地形图 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 1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计算某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从上述等高线的特征可知 只要知道某地在哪条等高线 等深线 上 便可知该地的海拔 只要知道两地海拔 就能算出两地间相对高度 就可了解该地区的地势 地形状况 当两地一个在海拔零点上 一个在海拔零点下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时要将两者的绝对高度的数相加 如图 e 试计算出a点与c点 b点与d点的相对高度 2 根据等高线排列的疏密了解地面坡度的陡缓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表示陡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 特别地 等高线分布最为密集 以至几条等高线重合 该地方表示的是陡崖 峭壁 如图 f 悬崖呈上部凸出 下部凹入的形状 因此悬崖的等高线产生相交的现象 凹入部分高度的等高线表示为虚线 如图 g 等高线特别稀疏 以至于在很大范围内呈空白而没有等高线 或者只有很少一两条等高线 该地方则表示为平地 若等高线的标高在200米以下的 表示为平原 若等高线的标高在500米以上的 表示为高原 根据坡度陡缓状况 就可以了解该地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与应用1 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同一幅等高线图上 同线等高 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等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 1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 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气温差 每升高100米 气温降低0 6 2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一般情况下 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 等高距为d 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 1 d h n 1 d 3 结合等高线数值 比例尺和地形特征 判断地貌类型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 一般表示海岸线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广阔平坦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等高线较稀疏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等高线密集 河谷为 v 字形 高原 海拔高度大 但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边缘密集 中部稀疏 2 根据等高线疏密 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间隔 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3 有关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规律 1 同线等高 2 等高线不能相交 只有悬崖处重叠 3 两相邻等高线或者相等或者相差一个等高距的高度 4 高者更高 低者更低 5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1 判读水系及水文特征 1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 集水区域面积 和流域内降水量 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 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 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 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气温高 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 蒸发弱 等因素 四 地形图的应用分析1 选 点 要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海拔及其周围的环境等 如选择气象观测站 就要选择地势适中 地面较开阔 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2 选 线 主要有交通线 公路 铁路 引水线 输油管线等 1 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 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 两条等高线 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 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避免通过断崖 沼泽地 沙漠地段 2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 不要仅仅被距离地稍近或稍远所迷 惑 而应当考虑水往低处流这一关键 以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3 选择输油管线 要考虑线路尽可能短 还要考虑应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等 3 选 面 主要有确定水库汇水面积及坝址 选择适宜开辟梯田的地区 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等 1 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 要考虑库址 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 一般选择有较大集水区的盆地 洼地 地区 即 口袋形 的地区 口小 利于建坝 袋大 腹地宽阔 库容量大 这里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 其水源要较充足 2 开辟梯田 应选择在坡度平缓 有灌溉水源及其附近修建水库后 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 3 选定工业区和居民区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工业区宜建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有什么原料 宜发展什么工业 第二 交通便利 靠近水源 以便提供充足的燃料 用水和运输便利 第三 选定在较开阔的地形区内 缓坡 可有发展前景 第四 工业区建在下风向 下河源 而居民区应建在向阳坡 上风向 上河源 以减少大气和水体污染 五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如下图所示 1 首先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如果所作剖面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相同 则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 即可作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如果题目中未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作要求 为了作图方便 也应选用与等高线图相同的水平比例尺 必须注意的是 在用投影法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时 如果要求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一致 就不能从剖面线向与之不平行的剖面图基线引垂线 否则两图的水平比例尺就不同 2 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 画纵坐标 如果题目中对垂直 比例尺有具体要求 则按照比例尺设计纵坐标单位值 如果由自己确定比例尺 则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剖面线所经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度大小 如果高度较小 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高度较大 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小一些 2 题目中空白处范围的大小 不要把图画到空白以外的区域 3 量出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的各点间的距离 并一一对应平移到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上 作水平基线的垂线 根据各点在等高线图上的海拔高度 对照纵坐标 在剖面图上标出各点 4 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 即得到剖面线的剖面图 例1下图中甲图为某地 26 n 116 e 平面图 沿甲图e f与c d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读图回答 1 3 题 1 该地的地形是 a 山峰b 山脊c 山谷d 鞍部 2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 降落在 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 东北向西南b 东南向西北c 西南向东北d 西北向东南 3 地适合 a 种水稻b 种苹果c 种柑橘d 养鱼 b c d 由乙 丙两图可知 沿ef的剖面图地势由e向f逐渐降低 沿cd的剖面图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符合山脊的特征 地大致位于甲图的od之间 ef为分水岭 所以水体在坡面上由西北流向东南 由经纬度可知 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洼丘陵地区 在海拔350米以上适合种柑橘 例2读 某地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mn xy的交点 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 b c d 2 若该地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 计划蓄水位可达海拔175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高水位时 小部分面积被淹没 将出现一个岛屿b a b c d四个居民点中 只有d居民点可以不搬迁c 最高水位时 将出现两个小岛 b c d三地将被水淹没d a b c d四个居民点都不必搬迁 改为从事旅游为和渔业 b d mn xy交点海拔高度是200 250米 再沿两条剖面线分别可找到对应点是 和 水库蓄水到175米时 a b c d四地只有d点海拔大于175米 例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要想研究一下当地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能够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拟定了一课题 当泥石流发生时 山谷中村民如何逃生 通过走访当地居民 得知村民有四种逃生方案 结合学生自己的实地考察 绘制了下图 单位 米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 请你为村民分析比较四种逃生方案的优劣 在山区发生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