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学 6舍110 大明明友情出品 元代一、 元杂剧(名解):是在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体制特点:1. 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楔子”;2. 演员分:末、旦、净三类。3. 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一韵到底4. 全剧只能由正末/正旦一人主唱二、 关汉卿杂剧主要思想内容关汉卿 字汉卿 号已斋叟 中国戏剧大师 元曲四大家之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七种分“公案剧”、“爱情剧”、“历史剧”(一) 公案剧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多侧面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二) 爱情剧救风尘、望江亭,歌颂了青春男女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三) 以单刀会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四) 窦娥冤思想核心:揭露社会不公平救风尘人物:赵盼儿 望江亭人物:谭记儿 这两部作品体现弱小女子的智慧和胆量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雄就在自己人中间机趣横生的戏剧性误会墙头马上人物:李千金 裴少俊 梅香这是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素材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倩女离魂人物:张倩女郑光祖以优美的文笔从两个方面叙写了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方面,倩女的魂魄,代表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另一方面,现实中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三、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四、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五、 王实甫西厢记成书过程1,唐传奇 元稹会真记 故事的结局张生,崔莺莺没有在一起2 宋代 赵德麟商调蝶恋花词 谴责张生的薄情3 元代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张,崔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4 元代 王实甫西厢记六、 西厢记戏剧冲突:双线(一) 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与以张、崔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二) 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一主一辅,相互制约,起伏交错七、 白朴梧桐雨成功的主要原因:浓郁的抒情性 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八、 南戏: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宫调可重复。角色:正旦净末丑均可歌唱九、 河北作家群的创作1. 李文蔚燕青博鱼 梁山英雄抗暴除害2. 尚仲贤柳毅传奇 唐人传奇柳毅传十、 山东作家群1. 康进之李逵负荆 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璧2. 高文秀双献功(小汉卿)十一、 琵琶记主旨:子孝与妻贤高明,字则成,自号菜根道人 明代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历史演义开山之作历史演义(名解):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三国演义主旨(论述 次要)(一)明君贤臣思想1. 政治上行“仁政” 刘备是“仁君典范”。“仁”为赢得民心手段2. 人格上重“忠义”3. 才能上尚“智勇”(二)“拥刘反曹”的倾向1. 具体表现:内容上,把刘备写成“仁君”,把曹操写成“奸雄”。结构上,把刘蜀放在首位,而曹魏显居其次。语言上,多称刘备为玄德、皇叔、豫州、先主;而对曹操直称其名算客气,多称小名阿瞒,甚至称“贼”、“汉贼”、“国贼”。2. 思想实质:(1) 从官方史学看,“拥刘反曹”表现的是为偏安王朝争正统的封建正统观念。(2) 从民间文艺看,“拥”表现的主要是反抗异族,“人心思汉”的民族情绪。(3) 从三国看,“拥”既有拥护仁君仁政,反对暴君暴政的人民性,又有不满异族统治,要求还我大汉的民族性,还有某些封建正统观念的陈腐糟粕。(三)道德悲剧意识刘备、关羽的悲剧三国演义艺术成就(论述)一、 三国演义出色的战争描写:1. 同中见异,千变万化,特点鲜明。三大战役都是以弱胜强的火攻,但官渡之战是烧粮草,赤壁之战是烧战船,彝陵之战是烧营盘,烧粮草在平原,烧战船在水上,烧营盘在山林。2. 注意表现战争中的“智谋”。官渡之战,袁绍败于无智,赤壁之战,孙、刘胜于斗智,彝陵之战,东吴显是智胜。3. 注重在战争中写人,详写战前谋划,详写主动、得胜方。4. 注重场面气氛渲染,多用张弛结合、动静结合手法。二、 “七分事实与三分虚构”三国的情节与人物有历史依据,同时又有虚构,包括民间传说与作者构思。在三国中,史实乃主干,虚构乃枝蔓,共同构成了亦史亦戏的三国。三、 在人物描写上,塑造了成功而影响深远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夸张的特点。四、 叙述手法,三国在叙述手法上将多种叙述方法交替使用或倒叙或插叙,穿插交替为用,使全书成为一个流畅而又浑然天成的整体。五、 语言艺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简洁明快,这也是作品得以广泛流传,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英雄传奇(名解):主要题材和人物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它的故事需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这些特点是它可能突破历史事实的制约,跳出帝王将相、军国大事的圈子,将目光移向民间日常的生活和普通的人。分析宋江、林冲形象(自己发挥,下面是简单的参考)宋江:最能體現作者這一編寫主旨的是宋江這一形象。宋江作爲小說中的第一主角,就是忠義的化身。他的性格在既矛盾又統一的忠和義的主導下曲折地發展。他作爲一個縣衙小吏,能“仗義疏財,濟困扶危”,結交天下豪杰,但又有忠君孝親、安于現狀的習性。從“義”字出發,他“擔著血海也似干係”救晁蓋,也同情他們被逼上梁山,但又認爲“于法度上卻饒不得”。“殺惜”後,他輾轉避難,就是不想去水泊投奔晁蓋,“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他勸人家落草時,也希望人家牢記“如得朝廷招安,日後但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爲人一世”。但與此同時,貪官污吏對他的殘酷迫害,逼著他向梁山一步一步靠近。潯陽樓吟反詩,自然地流露了被“冤仇”所鬱積的叛逆情緒。從江州法場的屠刀下被解救出來後,他一方面感激衆位豪杰不避凶險,極力相救的“義”,另一方面也深感到“如此犯下大罪,鬧了兩座州城,必然申奏去了”,再難在常規情況下盡“忠”,于是他表示“今日不由宋江不上梁山泊投托哥哥去”。上梁山後,他牢記著九天玄女“替天行道爲主,全仗忠義爲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的“法旨”,一再宣稱:小可宋江怎敢背負朝廷?蓋爲官吏污濫,威逼得緊,誤犯大罪;因此權借水泊裏避難,只待朝廷赦罪招安。”他坐上第一把交椅後,即把“聚義廳”改成“忠義堂”,進一步明確了梁山隊伍“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爲股肱,一同替天行道”的基本路綫。就在“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旗號下,他帶領衆兄弟懲惡除暴,救困扶危;創造條件,接受招安;征破遼國,平定方臘;直到飲了朝廷藥酒,死在旦夕,還表白:“我爲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蓋棺論定,宋江就是一個“忠義之烈”(李贄忠義水滸傳序)。林冲:身爲八十萬禁軍教頭的他,在高衙內開始調戲他的娘子時,儘管有“大丈夫屈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肮髒氣”的不平,但還是怕得罪上司,息事寧人;當發配滄州時,仍抱有幻想,希望能掙扎回去“重見天日”;惡勢力步步進逼,他處處忍讓;直到最後忍無可忍時,才使他的積憤噴發,手刃仇人,奔上梁山,完成了由軟弱向剛烈的性格轉變。西游记孙悟空形象来源(选择)1. “无支祁”说(“国产说”)鲁迅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古岳渎经无支祁2. “哈奴曼”说(“进口说”)胡适、郑振铎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猴子国大将哈奴曼3. 石槃陀说张锦池 三藏法师传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弟子4. 释悟空说五十年代起流行至今的高僧释悟空说5. “混血”说季羡林西游记艺术成就(论述)一、 极幻与极真袁于令西游记题记:“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西游记用超凡想象和极度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话世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西游记看起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影子,或含生活真理,奇幻得都入情入理二、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物性”:指形象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习性。“神性”:这是指动植物一旦成精变性,就带有神奇的本领。“人性”:指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神佛妖魔,将其人化。三、 多角度、多色调的描绘形象理想型形象的孙悟空,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尤其是既讨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四、 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1.西游记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嬉笑讽刺,幽默诙谐的风格。2.西游记的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胡适说:“正因为西游记里有一点诙谐意味,才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种神话“人化”了。世情小说(名解):指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世态”,指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人情”,包含了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等整个精神世界。世情小说放弃了奇幻的历史,英雄传说和神怪世界,而将目光集中于平常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表现一般的市井人情,展示普通的社会生活风貌。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三言”“二拍”(小题)冯梦龙与“三言”1. 冯梦龙 “三言”的编者,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2.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集40篇,共120篇凌濛初与“二拍”1. 字玄房,号初成,浙江吴兴人2.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多为辑选改订,间有冯氏创作,后者主要是凌濛初创作台阁体(名解):是指以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诗文内容大多比较复杂,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茶陵派(名解):因该派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故用名,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重视诗歌的声调、节奏、法度,用字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明代诗文(小题)一明初诗文“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启,字季迪,号青丘子,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流露出忧郁、苦闷、彷徨、孤独的情绪。二明初散文:1. 宋濂,字景濂,开国文臣之首,号潜溪,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 刘基,代表作郁离子,写于元末农民起义高潮时期。三明代中期的复古流派1.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核心人物)、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意义:一是要隔断同宋代文化交流,特别是理学的联系 二是为了追求“高格”作品中,有时流露出对封建政治秩序的幻灭感。2.后七子:是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学宗派,约在嘉靖二十七年,由进士出身的李攀龙、王世贞(核心人物)相结交讨论文学。重揭“复古”大旗。还有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四晚明诗文1.李贽(王学左派)“童心说”:由人的自然本性流露出来所产生未加修饰的真实情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2.公安派: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3.竟陵派:钟惺、谭元春“沈汤之战”内容(简答)吴江派(沈璟)群体与玉茗堂(临川派)汤显祖第一,戏曲创作中情辞和格律的关系沈重格律,强调音律,强调“合律依腔”,讲本戏曲演唱效果汤重情辞,格律服从情辞,强调格律对情辞的依附性第二,戏曲语言的文采与本色沈璟:创作应用多用民间俚语,通俗易懂汤显祖:不排斥本色,更重文采临川四梦(名解):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牡丹亭第十出写“惊梦”,紫钗记第49出写“晓窗圆梦”,邯郸记和南柯记本身就是写的两个梦境。牡丹亭取材于杜丽娘暮色还魂,紫钗记取材于霍小玉传,邯郸记取材于枕中记,南柯记取材于南柯太守传 清代清代诗歌散文(小题)清代前期的词,以陈维崧(阳羡派)、朱彝尊(浙西词派)、纳兰性德为三大家长相思 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入饮水词长生殿(名解):作者洪昇,成书与唐熙二十七年,主要内容是重新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基本承袭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和意蕴,表达“乐极哀来”的道理,以“重戒后世”。艺术上以爱情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为副线,两条线交叉发展,彼此关联,曲文形成了清丽流畅的风格。桃花扇(名解):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主要内容是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的历史面目。桃花扇在艺术构思上非常成功,在力求遵守历史真实面目的原则下,写下了侯李的离合,这本是南京清流文人的一件风流韵事,又是复社和阉党馀孽斗争的一个小插曲。它创作的成功还表现在人物形象众多上,所谓人各一面。桃花扇是清代传奇中一部思想和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聊斋志异主旨内容(简答)首先,揭露了官府黑暗、豪绅为富不仁的现实,展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的腐败。如席方平促织梦狼第二,揭露讽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弊端。贾奉雉司文郎。有的篇章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王子安叶生第三,赞美纯真的爱情,讴歌美好的心灵。阿宝孙子楚,连城乔生,宦娘温如香、良工红楼梦思想(论述)1.写出了一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预示了其寄生的封建社会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2.通过对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和被压迫经济的反抗者的歌颂,反映并肯定了现实生活中曲折成长的初步的民主思想。贾宝玉:(1)反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反对走仕途经济道路(2)主张婚姻自主(3)提出女尊男卑,人人平等3.反映的是爱情悲剧,家庭悲剧,人生悲剧的结合,是具有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社会悲剧局限:反封建不彻底红楼梦人物分析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自己发挥,下面的做简单参考)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仕途道路,尖刻的嘲讽那些热衷仕途之人,称他们是“沽名钓誉”之徒,他一反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为“草莽”,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被迫与薛宝钗成亲,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便出家当和尚了。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和尊重。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碍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林黛玉:林如海与贾敏的独女,因父母先后去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途道路,她藐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酷的扼杀了,她泪尽而逝,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 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章,极其哀艳感人。薛宝钗: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对长租公寓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中老年慢性病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策划运营中的互动体验设计研究报告
- 现场产品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专项复习押题试卷
- 现代化家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高频考点实战版
- 林州一中分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湖州市9+1高中联盟长兴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孩子抵抗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 教学副校长给教师培训课件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高分复习资料
- 交通信号设施施工技术交底
- 关于股权性质与货币市场的思考
- 市场监管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申请表实用文档
- 杨式85式太极拳现用图解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