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六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人教大纲版 (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六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人教大纲版 (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六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人教大纲版 (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六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人教大纲版 (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可编辑):专题六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人教大纲版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 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化 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 具体内容包括 早期维新派 康梁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斗争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追求民主政治而进行的努力等 本讲内容较多 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五年的高考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省份都有涉及 知识点一君主立宪的主张1 早期维新派19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产生 出现了以王韬 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 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商战 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在政治上主张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 他们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 更没有付诸实践 2 资产阶级改良派 维新派 19世纪末 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社会背景下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 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文教等方面 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和镇压 变法最终失败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但是这场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1 相同点 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 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都侧重介绍 宣传政治主张 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 不同点 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 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方面 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 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在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和具体建立的政治体制方面有差别 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知识点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1 1905年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号召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组成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3 1912年春 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意义 知识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为追求民主政治进行的努力1 1922年 中共 二大 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 1923年 中共 三大 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此后 中共在新三民主义的旗号下为民主共和而奋斗 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探索出一条 工农武装割据 的道路 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制定宪法大纲 4 抗战时期 中共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 实行 三三制 原则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5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 毛泽东在 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中 提出建立一个独立 自由 富强 民主 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6 抗战胜利后 为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中共在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了许多努力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 召开国民大会 制定宪法等协议 7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 共同纲领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1 从原因和进程来看 欧美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基础上 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完成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渡 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跨越 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对称 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走势 2 从方式来看 欧美国家的革命与改良同时并行 而中国是通过20世纪前半期持续的革命斗争完成的 3 从依靠力量来看 欧美的政治现代化主要依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 在中国 农民阶级成为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国民革命运动和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 4 从进程中的障碍来看 欧美国家主要是封建势力 而中国则是封建势力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同时并存 此外 在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 民主政治的目标始终与独立 统一和富强的目标相伴随 民主政治的斗争往往与民族救亡运动相联系 主题 提取信息及论证 探讨问题的能力 示例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 清室优待条件 有不同意见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 概括说明 修正清室优待条件 比 清室优待条件 有哪些进步 解题指导如何对待清王室 是辛亥革命时期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重大问题 本题通过引用大量原始史料 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 回答问题时应注意充分利用史料 从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综合分析 同时注意比较两个 优待条件 的不同和变化作为答题的依据 第 1 问属于开放性设问 可以从 接受 和 不接受 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 但必须说明理由 第 2 问注意仔细分析比较两个 优待条件 的变化 并分析归纳加以作答 不要简单照抄材料 答案 1 答案一 应该接受 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 清室优待条件 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二 不应接受 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 清室优待条件 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2 彻底废除了帝号 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 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 易错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意义 示例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a 让人民当家作主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c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d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错因分析对 临时约法 的本质掌握不牢固是误选的原因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 从本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选d d 纠错心得由以上例题可知 学生对 临时约法 的制定目的和内容掌握得不够牢固是误选的主要原因 1 制定目的 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直接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根本目的 2 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实行责任内阁制 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考向一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角度命题立意分析 民主政治建设是时代的主题 也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 近代以来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的历程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尤其是辛亥革命 对民主政治的进步 有重大贡献 1 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 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1 近代中国最早提出 以法治国 以公众选举官吏 的著作是什么 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有何积极意义 2 近代史上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 孙中山分别提出了哪些政治民主化的主张 概括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原因 3 辛亥革命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各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政治的进步对中国政治 经济的积极影响 答案 1 资政新篇 意义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 2 主张 康有为主张变法图强 反对君主专制 要求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 提出三民主义 主张通过暴力革命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原因 西方列强侵华 民族危机严重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西学东渐 的影响 3 贡献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影响 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 短暂的春天 考向二以 共同纲领 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命题视角立意分析 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 命题视角多是中国古代的专制 近代志士仁人为追求民主政治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 1949年政协会议通过 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围绕 共同纲领 在新中国历史地位上命题 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视角 2 共同纲领 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因为它 a 确定了国家性质b 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 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解析 共同纲领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共同纲领 确定了国家的性质 答案a 一 选择题1 2009 郑州二中期中考试 在近代中国 较早将 向西方学习 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 a 魏源b 张之洞c 王韬d 梁启超解析魏源和张之洞只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早期维新派王韬等比后来的维新派 革命派更早的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性 提出不但要学习西方的技术 器物 而且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c 2 2008 全国高考 在清末 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 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 是否实行 平均地权 c 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 是否推行议会制度解析革命派的主张是采用暴力的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维新派的主张是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 3 目前 我国已发行了多套辛亥革命纪念邮票 下面这套邮票所纪念人物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a 建立同盟会 提出三民主义b 领导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c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实行国共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邮票上的人物是孙中山 他的最大功绩是领导辛亥革命 推翻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4 佩弗在 远东 中说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 真是荒唐可笑 对于其中 荒唐可笑 的正确理解是 a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 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c 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d 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辛亥革命建立起类似美国的政体 但并没有在中国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化 最终革命失败 说明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b 5 2009 广东高考 梁启超说 我国蚩蚩四亿之众 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 如盲鱼生长黑壑 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 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 a 君主b 科学c 西学d 民权解析联系题目中材料所述的 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 信息可知 梁启超谈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内容 据所学知识 梁启超主张 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综合上述分析 正确答案应为d项 d 6 2009 广东高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 a 总统制b 联邦制c 君主立宪制d 责任内阁制解析1912年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决定中华民国的政体为责任内阁制 革命党人希望通过国会大选赢得多数而上台组阁 这改变了临时政府成立时的总统制 据上述判断d项正确 d 7 2009 泉州八中质量检测 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 一书中强调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这里的 官制 指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君主立宪制c 民主共和制d 议会共和制解析梁启超是晚清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其 变法通议 中的主张是变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a 8 2009 天津高考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 革命第一大功臣 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 民主科学 自由平等b 民主共和 主权在民c 托古改制 变革维新d 开设议院 变法图存解析解答本题可用直接判断和排除法两种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 中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开设议院 变法图强 据此可直接判断d正确 利用排除法解答 a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思想 b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c为康有为的思想 d 9 2009 北京海淀期末 孙中山主张的 民权主义 与康有为主张的 兴民权 区别在于 a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 受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c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d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解析b c d三项是孙中山和康有为观点的相同之处 但孙中山 民权主义 的目标是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而康有为 兴民权 的目标是实施君主立宪 a 10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因为这次革命 a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 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解析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主要表现是在政治制度方面 即在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11 2009 邓州一模 1914年5月 袁世凯以 中华民国约法 取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其目的是 a 企图通过政体变更来获取更大的 新的权力b 企图改朝换代c 通过宪政改革来完成中国传统政体的自我调整d 完善中国的宪法制度解析袁世凯颁布的 中华民国约法 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这样就为他的专制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故a项为正确答案 a 12 1922年中共 二大 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其主要内容是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打倒军阀 统一中国 平均地权a b c d 解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 应排除 b 二 非选择题13 2009 洛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人口不下四万万 果能设立议院 联络众情 如身使臂 如臂使指 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 故议院者 大用之则大效 小用之则小效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 议院上 材料二巨窃闻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 以国会立法 以法院司法 以政府行政 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 有受责任 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汇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请立定宪法开国会折 材料三我中国欲独立 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 不可不革命 为祖国请命 掷尔头颅 暴尔肝脑 与尔之世仇满洲人 与尔之公敌爱新觉罗氏 相驰骋于枪林弹雨中 然后再扫荡干涉尔主权之外来恶魔 邹容 革命军 请回答 1 从上述材料来看 郑观应 康有为与邹容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区别 其出发点有何相同之处 6分 2 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与 百日维新 的措施有何差别 2分 3 革命军 一书是不满20岁的邹容写的 1903年出版后 立即风行海内外 先后印刷20多次 销量上百万册 几乎成了20世纪初期革命青年的 圣经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革命军 一书为何在当时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6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阐释事物的能力 在解题时除仔细阅读分析材料以外 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 如果明确了郑观应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邹容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 问题便降低难度了 再结合材料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1 郑观应与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图自强 邹容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与列强争雄 相同点 改变落后的面貌 寻找救国的道路 2 差别 百日维新 没有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的内容 3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军 一书文情并茂 字里行间充满了激情 句句话语震人魂魄 14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 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