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田树学 田树学(1978年2月),男,蒙古族,辽宁阜新人,讲师,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学学生教育管理科科长,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 内容摘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实践内容。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主导、师生共建”,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网络第一线;建立“学工在线”网站,形成集“服务、交流、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生自己建设的网站,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网络文化交流,吸引大学生对“自己网站”的注意力,引领大学生形成主流网络道德意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思想基础。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 网络道德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Talk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network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Abstract:Actively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network,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sist on inheriting the fine tradition and practice content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teacher guidance, student lead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operation, let the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nd at the first line. Establish students worker online website, forming an integrated website belong to students themselves with servic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nrich students cultural exchange and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on their own website. This will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mainstream network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lay the steady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elites.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culture Network morality Network education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1】要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要在意见强调的“六个结合”上下工夫。关于“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笔者认为,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切入点。笔者将结合近年来学校实际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实践与思考。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全新的网络时代,必须重视网络文化,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网络信息具有意识形态特质,网络已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较劲的场所。作为新型的大众媒体,互联网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范畴,而成为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公开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场所。网络成了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敌对的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这种开放的、多渠道的信息源无疑会给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带来新的挑战。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95亿人,其中90%以上为在校青年学生。”【2】这些数据表明, 青年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成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获悉,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网的改善,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基本上达到了“天罗地网”、“无网不在”,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网络,超过了其它三大传统媒体的总和;大学生最信任的媒介是网络;大学生最愿意与人进行交流的媒介是网络,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宿舍的舍友背靠背通过QQ聊天;最能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的渠道也是网络。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上网成为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娱乐等生活的日常活动,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使用网络,对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也大有可为,更有助于将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笔者认为网络实际上已经成为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媒介主阵地(以前讲成是重要阵地)。在这个主阵地上学生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BBS、Email、QQ、博客等网络途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进行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高校云集着富有进取精神和创造力的青年学生,他们的网络应用水平和创造理念甚至会引导整个社会的网络发展潮流,所以在网络应用和相关工作拓展方面应该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另外,“学生与学生”交流要比“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模式亲切得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走上网络第一线,应该倡导“老师指导、学生主导、师生共建”的理念,积极从服务、教育、管理三个方面迎接网络时代挑战,逐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校园网络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针对网络这个新的思政工作空间和载体,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1、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是通过网络向他们施加正面影响的前提。解决“注意力”的问题,应该从满足学生网络生活的切实需求出发,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就业等提供服务,从而把学生在网络上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网络阵地来。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建设了“学工在线”网站,成为集“服务、交流、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生自己建设的网站。网站包括校内新闻快讯、毕业生档案查询、经典导读、班级博客、精品活动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栏目。“学工在线”网站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学工在线”网站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于2010年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百佳网站”评比活动,现在已经以全国排名29成功入围。2、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因此,在队伍建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的先进性与技术的先进性结合起来。我们成立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下设技术组、宣传组、信息采编组、网站督导组。技术组负责用最先进的技术建设和维护网站及相应的网络平台;宣传组负责策划、营造网上生动活泼、民主自由而不失规范引导的稿件、栏目、互动等,从而提高网站的知名度;信息采编组负责提高网站的信息更新速度和内容的准确性;网站督导组负责对网站受众的队伍进行调查,从而提出下一步整改方案,进而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另外,我们还建立了一只由专职辅导员组成的网络教育团队,他们理论水平高、思想敏锐、业务全面,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通过他们自己的博客、网上评论等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3、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立体的网络空间以舆论学、传播学等学科为指导,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们通过BBS、Email、QQ群、飞信、博客等途径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开展有深度的评论,并使之能够很快扩散出去,形成网上主导性的舆论。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学生处与各学院学办”、“各学院学办与辅导员”、“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了一个立体的网络空间,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了QQ群的主流言论。4、加强网上班团建设,抢占思想教育阵地。我们积极探索班团建设进网络,利用互联网容量大、范围宽、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进行广泛的,大力的宣传,使班团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更加卓有成效。我们为每个班级在“学工在线”网站开辟了专门空间,每个班级结合实际,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制作班团主页,主页内容应包括班级班歌、班徽、班级格言、班级大事记、班团会纪实、班级社会实践纪实、班级同学典型人物展示、学习心得体会、经典文章共读等等,同学们通过班团主页建设和浏览不但增进了友谊,而且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大力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1、加强软硬件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建设开发辽宁科技大学学生管理专家系统,利用网上工作平台将各学院学生工作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全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沟通和交换的速度,实行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2、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掌握一定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强对现有学生工作队伍的网络技术培训,推动各项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第二、建设一支专职的网上辅导员队伍,继续在专职学生工作队伍中选拔一批年纪较轻、能力较强并且有较好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教师充实学校网上辅导员队伍,并创造一定的条件吸引有从事这些工作兴趣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参加到网上辅导员队伍中来。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网络信息监控、信息汇总、网上师生交流、正面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第三、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网络空间的作用。在科大论坛、“学工在线”网站的制作、网络信息监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工作中大胆培养和使用一批学生骨干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有效地成为学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助和补充。 3、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二十字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增强青年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到青年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中。 4、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考核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基层学院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入到本部门、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安排专人牵头负责。学校将把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列为年度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