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doc_第1页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doc_第2页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doc_第3页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doc_第4页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理论课题组成员科研课题及论文目录叶世祥(课题组负责人)叶世祥,男,1966年7月出生于浙江龙泉,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文艺学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获得温州市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主持课题项目1、“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97czw004, 2000年结项; 2、“汉语语中境中的文学现代性”,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2004年结项。 3、“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ZW009, 2007年立项,在研。二、代表性学术论文1、诗性语言研究的新拓展诗性语言研究的新拓展评马大康,文艺理论研究2007-02。2、中国现代审美主义的起源语境, 文艺研究2006-02,转载于新华文摘2006年第7期。3、二十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文学评论2004-05;4、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学术月刊2002-10。5、文化转型与鲁迅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战线2002-02。6、鲁迅小说的时间形式,社会科学战线,2001-03。7、鲁迅小说的寓言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01。三、学术著作1、流浪的灵魂-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诗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审美空间的拓展:理论与批评,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作家出版社1999。四、主要获奖成果 1、二十世纪二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2、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3、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西学背景,省社科联颁发的浙江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 4、鲁迅小说创作研究(系列论文),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3。 5、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0。五、主要荣誉称号 1、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6;2、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2 ; 3、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2002; 4、全国优秀教师,2007。 马大康(课题组成员)马大康:男,1947年1月出生,1984年获杭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教授,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重点学科“文艺学”负责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兼职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九五”至“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一、主持课题项目1、“诗性语言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结项。2、“文学时间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研。二、代表性学术论文1、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特征及其现代转变,文艺理论研究,2007-06。2、文学:对视觉权力的抗争从霍桑的谈起,文艺研究 200702。3、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文艺理论研究,2005-02。4、从原始隐喻到诗性隐喻,学术月刊,2005-05。5、从口传到书写:诗歌语言的诗意积淀,文艺研究,2003-01,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3期。6、语境与文学语言的诗意创造,文艺理论研究,2003-03。7、论审美交往:人理想的存在方式,文艺理论研究,2002-01。8、语言空白、空位与存在的家园诗性语言研究之三,文艺理论研究,2001-02。9、:语言的“无何有之乡” ,文艺理论研究,2000-02。10、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生成,文艺研究,2000-05。11、论文学时间的独特性,文艺理论研究,1999-05。12、论艺术的审美间离,文艺理论研究,1996-05。13、召唤性与文学“潜能”,学术月刊,1993-03。三、学术著作1、诗性语言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出版,荣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四、主要获奖成果1、文学语言的诗意生成与历史演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五、主要荣誉称号1、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蔡贻象(课题组成员)蔡贻象,男,1964出生,文艺学教授,温州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和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文联委员。温州影视家协会秘书长。系院校重点科研人才,系温州市5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曾获浙江省第二届高师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全国影评奖,曾获中国电视金鹰节电视艺术论文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曾获温州市文艺创作(评论)最高奖金鹿奖。曾获第一届中国高校影视研究学术奖和温州市哲学社科二等奖。一、主持课题项目1、“影视的文化创造美”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003101092,已结题。2、“影视类艺术素质课的教学新设计”,温州大学校重点教改课题,0301,已结题。3、“影像艺术生态学研究”,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NX05WX06,在研。二、主要学术论文1、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4。3、合法化的快感:电视的休闲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4-03。4、作家的电视城市和精神生态美,中国广播影视,2004-5。5、电视文化批评中的休闲和生态思想,电视研究,2004-7。6、电子时代的影视美育论,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7、从“辅助”到“影像思维美”中小学电影课的观念转型,温州师院学报2004年第6期;三、学术著作1、影视文化美研究(26万字学术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4月。2、影视艺术鉴赏(大学素质教育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副主编。3、中外经典影视赏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四、主要获奖成果1、影视文化美研究,温州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05;2、温州市文艺创作(评论)最高奖金鹿奖,2004。五、主要荣誉称号1、温州市5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胡友峰(课题组成员)胡友峰,1977年3月出生,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文学基础理论。一、主持课题项目1、“康德美学超越性研究”,省教育厅项目,2007年结项。2、“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省教育厅项目,在研。3、“宗白华与朱光潜美育思想比较研究”,省教科院项目,在研。二、主要学术论文1、论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转向,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7期转载。2、对形式的重新发现,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6年第3期转载。3、理性诗学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4、西方古代美学:范式与历程,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4期摘编。5、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三大误区,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6、对文艺学教科书的理性反思,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8年第一期转载。7、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教学,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苏勇强(课题组成员) 苏勇强,1969年出生,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一、主持课题项目1、“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07JC751010,在研。2、“北宋书籍刊刻与文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CGZW016YBX,在研。3、“高校教学组织方法新私塾制研究”,温州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2007,在研。二、主要学术论文1、意境与中国古代文人审美取向,内蒙古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