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培优讲义(四).doc_第1页
暑假培优讲义(四).doc_第2页
暑假培优讲义(四).doc_第3页
暑假培优讲义(四).doc_第4页
暑假培优讲义(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假培优讲义(四)一、基础知识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蛛丝蚂迹( ) 鬼鬼崇崇( ) 言简意骇( ) 一如继往( ) 洁白无暇( ) 不能自己( ) 金榜提名( ) 世外桃园( ) 一诺千斤( ) 沤心沥血( ) 草管人命( ) 矫揉造作( ) 美仑美奂( ) 滥竽充数( ) 旁征博引( ) 鞠躬尽粹( ) 山青水秀( ) 莫 需 有(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B、在一望无际的千里牧场,春草更是热情奔放,恣意抒写,淋漓尽致地挥洒她绿色的畅想C、看到这样的记载,忍不住想那时京城的胡同和现在的高楼大厦真是小巫见大巫,无与伦比D、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3、下列各句中加点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他的大力宣传,他们单位很快就飞机上吹喇叭,鸣(名)声远扬了B、你有什么成绩,大家不会抹杀,用不着老鼠爬秤杆,自己称自己C、老师让张平起来回答问题,张平支支吾吾地说了老半天,老是大海里撑篙,点不到底D、喂,我这是叫你呢!连喊三声你都不答应,你可真是电线杆子上晒衣服,架子不小哩4、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读书,我们提倡:讲认真,不_;重理解,不_;肯钻研,不_;爱思考,不_。A、马马虎虎 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人云亦云B、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 人云亦云 马马虎虎C、人云亦云 囫囵吞枣 马马虎虎 浅尝辄止D、浅尝辄止 马马虎虎 人云亦云 囫囵吞枣5、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A、效尤:他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效尤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C、洋溢:节日的校园,洋溢着欢乐气氛D、随和:他脾气随和,跟谁都合得来6、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吹嘘南京城防_,但人民解放军仅用了24小时就冲破了敌人的防线。王小玉的演唱真是_,赢得了满场观众的喝彩。白衣战士们_,克服重重困难,帮助“非典”患者战胜病魔。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不断出现,有如_。A、坚如磐石 绘声绘色 破釜沉舟 层出不穷B、固若金汤 声情并茂 无所畏惧 雨后春笋C、铜墙铁壁 惟妙惟肖 永往直前 如火如荼D、稳如泰山 栩栩如生 无所不为 风起云涌7、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教师节那天,全校师生汇聚一堂,谈笑风生,_,场面很是热闹。这次征文,在主题和文体上,_,极大调动了中小学生积极性。新建的烈士陵园,依山傍水,主碑两侧各有一条环山小路伸向远处,造型_。A、无拘无束 不拘一格 别具一格 B、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C、不拘一格 无拘无束 独辟蹊径 D、无拘无束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8、为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_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_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_。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_。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A、百折不回 宽容 空中楼阁 百感交集B、坚强不屈 宽容 可望不可即 喜怒哀乐C、百折不回 宽恕 空中楼阁 喜怒哀乐D、坚强不屈 宽恕 可望不可即 百感交集9、下面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的一副名联,填入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满地花阴风_影 一亭山色月_人。A、吹 窥B、弄 窥C、吹 照D、弄 照10、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读龟虽寿观沧海,我们可以感受曹操的_;读望庐山瀑布月下独酌,我们可以领略到李白的_;读春望石壕吏,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甫的_,古诗苑中,姹紫嫣红,个性纷呈。A、冷峻深沉B、慷慨激昂C、飘逸浪漫11、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_的报国志,也有_的故乡情;有_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1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放眼远眺,秋风劲舞,草浪翻涌;远山绰约,云雾_;蒙古包白影点点,散落成趣。近看芳草萋萋,山花_,群鸟翻飞。侧耳细听,山风阵阵,秋虫和鸣。草丛中偶有几片嶙峋怪石,突兀伫立,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给这静谧而又_的草原平添了几分野趣。A、辽阔B、烂漫C、迷蒙二、口语交际,学会拒绝1、假如你的好朋友小张买了两张足球赛票约你一起去观看,不巧你有事不能去。这时,你怎样说才能使小组不扫兴而归呢?请将你所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_2、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朋友。作家热情地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切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_”3、一青年向某文学刊物投稿,后又去编辑部询问,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发表,编辑看过他的作品,觉得未达到发表水平,在接待这位文学青年时,他该怎样婉转拒绝?_4、假如有朋友拉你去过圣诞节,你从来不喜欢过西方人的节日,不愿去,想要拒绝,你怎么说?_5、有一位同学想在下午的上课时间到书店买一本重要的书,于是请他的朋友向老师请假,说他因为身体不舒服不能到校上课。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在下面的三种拒绝的话语形式中,选择哪一种?为什么?(1)我不去给你请假。你为什么不自己去?(2)怎么能不上课去书店呢?要让老师知道了怎么办?(3)一定要今天去吗?等哪天有空,我陪你一道去怎么样?_6、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明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中考结束后,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_7、今天是中考第一天,爸爸妈妈格外重视,要来陪考。你觉得没有必要,从心底里不愿他们陪考,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你委婉、得体地说:“_三、文言文破缸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注释凛然:严肃的样子。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即了:明白,懂得。指:同“旨”,意思,意图。自是:从此。释:放下。瓮:水缸。弃去:即“弃(之)去”,抛下那小孩跑走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众皆弃去( )(2)爱之( )2、翻译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3、阅读这篇短文,并联系下面这则链接材料,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2005年11月27日江西地震发生前后,湖北省阳新、武穴、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时发生踩踏事件,共造成103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1人重伤1人病危)。昨天上午8时49分,第一次地震发生时,阳新县浮屠镇中学580名学生正在上课。校舍摇晃、文具落地学生们知道事情不妙,纷纷拥向教室门口冲往操场。场面一下失控,在2楼和3楼之间的楼梯口,几名学生跌倒,引发踩踏事件,4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目前,除一名学生生命垂危,一名学生伤势较重外,其余情况基本稳定。_句式仿写专辑例题一1、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_,_;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例题二2、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仍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她_,_,_。例题三3、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_,_;_,_;_,_。例题四4、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 。(1)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2)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例题五5、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就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行的火把。真诚_;真诚_。例题六6、这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_二、突破训练7、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课外阅读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8、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坦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1)_(2)_9、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全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_10、按照下边语句的行文思路仿写。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_,_,用执著的追求出版!11、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_12、仿写句子。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_;_。1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地却通激发人们坚忍的毅力;_,_。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14、仿照句子,请写一个句子。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写的对象_15、请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修辞,写出你对“家”的感受。例句:如果把人生比做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也是永远的岸。如果_,那么_,_,_。16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参考物人孔明、悟空、武松、黛玉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下联:_ 。17、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_18、有人读完西游记和水浒传后,写了一幅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上联:_。下联:梁山好汉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得人心。文言文专辑陈蕃愿扫除天下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面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范晔后汉书陈蕃传舶)注释芜秽:杂乱不堪。孺子:指年幼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尝闲处一室。( )(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3)安事一室乎?( )(4)甚奇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1)何不洒扫以待宾客?_(2)勤知其有清世志。_(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_3、陈蕃15岁就有志于“扫除天下”,可谓年少志高。但也有人说大丈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说出理由。_王羲之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选自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认真通读全文,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今 而 用 之 使 待 成 人 恐 蔽 儿 幼 令 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恐不能秘之( )(2)待尔成人,吾授也( )(3)不盈期月 ( )3、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七岁善书”中的“善”应选择的义项是(只填序号)。善shn好,好的,善良的。韩非子有度:“刑过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友好,亲善。战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善于,擅长。史记孙膑传:“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爱惜。荀子强国:“日者王,时者霸。”应答之词。表示同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曰:。乃南征。”副词。好好地。左传昭公三年:“子视之。”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中“语”的意思与下列句中“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卒中往往语,皆皆目陈胜。B、其夫呓语。C、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此子必蔽吾名!_6、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原因:_认识:_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zh)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学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释旨:味道鲜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高无上的道理。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知困: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自反: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强:自己奋发努力。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1)弗食不知其旨( ) (2)教学相长 ( )(3)虽有至道( )( ) (4)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翻译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故曰:教学相长也。_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的道理。4、请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比喻,继而引入“_”,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_”这个结论。5、你在学习中是否也感受过文中所说的教与学相互关系的道理?试举例说说。_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di)倍诵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文 言 文伤 仲 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未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能力提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日扳仲永 ( )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泯然众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世隶耕( )自为其名( )指物作诗立就( )宾客其父( )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或以钱币乞之( )邑人奇之( )3、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的字。 并自为其名(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余闻之也久( )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 )4、给下列句子断句。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余闻之也久。5、翻译下列句子。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译:_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_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_6、课文解读。你如何评价方仲永父亲这个人?_薛谭学艺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饯:(jin)设酒食送行。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遏()制止、控制。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A、薛谭学讴于秦青( )B、自谓尽之( )C、遂辞归( )D、秦青弗止( )2、翻译下列句子。A、未穷青之技。译:_B、薛谭乃谢,求反。译:_3、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_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能力提升1、本文选自_,是由我国_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_主持编写的一部_体通史。2、解释下列古代称呼所表示的含义。(1)卿:_ (2)孤:_ (3)博士:_ (4)阿蒙的“啊:_(5)大兄:_3、解释下面两个成语的含义。(1)吴下阿蒙:_ (2)刮目相待:_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1)卿今当涂掌事( ) (2)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4)蒙乃始就学( )(5)及鲁肃过寻阳( )(6)非复吴下阿蒙(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当涂掌事( ) 以军中多务( )当 以 但当涉猎 (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见往事耳(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翻译下列句子,并说说下列句所表达的语气。(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_语气: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_语气:_(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_语气:_7、课文解读。(1)根据课文内容,请分别用一句话评价吕蒙、鲁肃、孙权三个人物。吕蒙:_鲁肃:_孙权:_(2)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_口 技京中有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