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名师大讲堂】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蒸汽时代 1 原因 1 可能性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2 必要性 或直接动力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2 过程 纺织部门 动力 交通运输部门3 发明 纺织机械 飞梭 凯伊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机械 蒸汽机 瓦特 交通运输 汽船 美富尔顿 蒸气机车 英史蒂芬孙 4 影响 1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成为 世界工厂 2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 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 推动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 如三次议会改革 4 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 改变了世界格局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6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1 条件 1 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2 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 2 成就 1 电力的广泛应用 2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 化工技术的发展 4 钢铁工业的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起 电气时代 3 特点 1 以科学理论为基础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以重工业部门为结构 3 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4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4 结果 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1 生产组织 工厂制度 2 经济思想 自由主义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企业时代 1 生产组织 大企业 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2 特点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提高生产效率 3 影响 企业日趋国际化 出现国际联合企业经济组织形式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产生了垄断组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 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2 形成过程 1 开始形成 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 16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 初步形成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 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 途径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威力威逼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 影响 1 对欧美国家而言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 对殖民地而言 是灾难 造成了亚 非 拉地区的贫穷落后 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 对全世界而言 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 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 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1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 相同 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 垄断制 2 不同 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 后者以电力 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 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 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新兴产业部门 如电气 电机制造 钢铁 汽车 化工等 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 持续时间长 进展缓慢 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 见效快 前者开辟的是 纺织时代 和 蒸汽时代 后者迎来的则是 电气时代 和 钢铁时代 2 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 3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带来巨大灾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半殖民地化进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先后发动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瓜分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 客观进步性 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新思潮的萌发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传来先进的思想 观念 技术和生产力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09高考上海单科 1814年11月29日 正当 泰晤士报 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 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 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 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 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 这不可能 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 这太夸张了 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 这是可能的 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 我也认为是真实的 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 1440年左右 约翰内斯 古腾堡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 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 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所以甲同学所说不正确 由于工业革命使用了机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所以丙同学所说是最合理的 d同学没有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答案 c 2010年深圳一模 1845年 恩格斯写成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一书 在当时 恩格斯不可能看到英国工人 a 跟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b 按固定时间上下班 纪律性强c 在议会竞选中踊跃投票d 和工厂主同坐一列火车出行 解析 1845年 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完成 abd在英国可以看到 在1832年议会竞选中 工业资产阶级药铺选举权 而不是工人阶级 因此c现象在当时不可能看到 答案 c 2008山东 35分 从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 粤人知其益者 十之八九 两江闽浙 十之二三 河洛之北 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 以为是者半 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二在通商以后的上海 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 出现了一些新词语 如洋行 洋布 洋油 洋铁 洋火 洋车等 它们日益流行 戍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 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4分 机器之利 显而易见 为什么 名卿巨公 还 以为非者亦半 3分 2 材料二中大量带 洋 字的词语 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 其原因是什么 4分 解析 1 注意读懂材料 从 粤人 万不得一 得出结论 2 此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什么时候我们逐渐不用 洋 字了 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 答案 1 现象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