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8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活动 1921 1922 1 中共的成立 1 条件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2 时间 1921年7月23日中共 一大 3 地点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4 会议 中共 一大 通过 中国共产党纲领 最高纲领 选举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5 意义 中国出现马列主义政党 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 时间 1922年 2 会议 中共 二大 3 现阶段目标 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建立民主共和国 最低纲领 3 早期工人运动 1 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 运动中心 工人运动 3 主要活动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起于香港海员罢工 终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4 教训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二 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民大革命 1924 1927 1 国共第一次合作 1 背景 中共 三大 确立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建议 同意国共合作 2 标志 1924年国民党 一大 召开 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确定了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 意义 掀起反帝 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2 国民革命运动 1 革命政权 时间 1925年 地点 广州 名称 国民政府与国民革命军 2 北伐战争 武力推翻北洋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4 失败 蒋介石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破裂 三 工农武装割据 1927 1937 1 坚持城市革命道路 1 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 人物 周恩来 贺龙等 地点 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影响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2 八七会议 时间 1927年8月7日 地点 汉口 内容 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9日 地点 湘赣边 主要领导人物 毛泽东 影响 由夺取城市转移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 井冈山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1 开辟 时间 1927年10月 部队 秋收起义部队 2 内涵 中共领导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3 红军长征 1 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王明 左 倾错误领导 2 过程 时间 1934 1936年 重大事件 a 遵义会议 b 八一宣言 c 三军会师 建立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4 西安事变 1 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 国民政府的分化 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2 爆发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人物 张学良 杨虎城 内容 发动兵变 逼蒋抗日 3 结果 和平解决 4 意义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四 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战争 1937 1945 1 国共第二次合作 1 背景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 实现 国民党发表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 2 国共合作抗日 1 抗战初期 1937年7月至1938年秋 国民党 a 战场 正面战场 b 战役 淞沪 徐州 武汉会战 c 作用 击破了日本 速决战 战略企图 共产党 a 战场 敌后战场 b 作用 建立抗日根据地 牵制日军 2 相持阶段 1938年秋至1945年初 国民党消极抗战 共产党积极抗战 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增强军民抗战信心 a 反 扫荡 b 百团大战 3 抗战的胜利 时间 1945年8月15日 形式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 a 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d 台湾回归祖国 五 从国共和谈到人民解放战争 1946 1949 1 两种命运 民主与专制 和平与内战 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 2 国共和谈 1 重庆谈判 时间 1945年8月 人物 毛泽东与蒋介石 结果 签署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确定了和平建国方针 2 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6年 结果 a 确认和平建国的方针 b 政治民主化 军队国家化 各党派平等合作 3 解放战争 1 战略防御 1946年夏天 1947年夏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内战爆发 中共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 战略反攻 1947年夏 1948年9月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开始战略反攻 3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辽沈 淮海和平津战役 4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4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 时间 1949年春 2 地点 河北西柏坡 3 内容 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5 新中国的成立 1 时间 1949年10月1日 2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例1 2010年全国 卷文综 国民党 中央日报 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内战之不致发生 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 国民党 一大 召开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双十协定 的签订d 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c 剖析 从 内战之不致发生 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中得出信息 这一事件之前存在着国共内战发生的危险 国民党 一大 召开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a不对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是使已近十年的国共内战结束 而不是使之不致发生 b不对 国内和平协定 出现于解放战争最后阶段 d也不对 双十协定 签署于重庆谈判之时 它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答案选c 2010年全国 卷文综 1925年1月 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994人 10月增加到3000人 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 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剖析 北伐战争兴起于1926年 土地革命兴起于大革命失败之后 题干中时间为1925年 b与c都不对 共产国际的支持是外因 党员人数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党领导的革命运动高涨 革命队伍壮大所致 例2 2010年重庆文综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 指出 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 不含混不隐瞒 这并不是示弱 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的错误 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 采取了 左 倾冒险主义方针c 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剖析 八七会议 确立了土地革命方针 纠正党在大革命中所犯的右倾错误 放弃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答案选a a 例3 2010年辽宁文综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 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 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 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 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b 平型关战役c 百团大战d 武汉战役 c 剖析 抗日战争既有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 也有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战 前者以大规模会战为主 而后者则采取游击战 运动战等形式 太原会战 与 武汉会战 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 平型关战役是伏击战 材料所言 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 应为运动战 答案选c 2010年江苏单科 某年9月6日重庆 大公报 社评 自上月20日以来 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 正太 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 铁路到处被破坏 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 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 百团大战b 平型关战役c 太原会战d 台儿庄战役 a 剖析 据材料 此次战役是破袭战 它属于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敌作战的特点 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 与太原会战都是正面战场会战 平型关战役则是伏击战 百团大战以打破敌人对华北地区封锁为目的 采取破袭战的方式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 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 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 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 频杀无辜 惨害所及 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 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 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 名古屋和北九州 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 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 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 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 复交三原则 的立场上 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 试从政治 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 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 依据材料一 二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材料四的 不正常状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依据材料三 四 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 不正常状态 的因素 剖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的演变 第一个考查的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合作情况 因此回答第 1 问时必须紧扣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的观点 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战的事实进行列举 第 2 问考查的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通过对 诏书 的分析 驳斥其违背历史 荒谬无耻的观点 这就需要从日本发动的战争的性质去揭露日本宣战的真实目的 第 3 问考查的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第 4 问考查的则是中日关系的变化 因为涉及第六单元关于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和两极格局的问题 暂时不做解析 参考答案 1 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 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2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 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 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 苏 美 英等国对日作战 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4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 日本追随美国 敌视新中国 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 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意义 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科学理论的确立 背景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在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不断壮大掀起工人运动理论基础 英 法 德的先进思想理论成果 标志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意义 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起义 初步实践 背景 普法战争 法国战败 临时政府丧权辱国 企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激化矛盾 革命措施 政治 直接选举产生最高权力机关经济 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文化教育 改革教育体制 对俄国 摆脱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对世界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俄国十月革命 与俄国国情结合 背景 经济因素 农奴制改革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因素 沙皇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政党因素 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成熟直接原因 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 过程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月提纲 推动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彼得格勒起义 推翻临时政府 社会主义革命 意义 城市中心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农村中心 井冈山道路 红军长征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职辅导员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保育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宫颈癌筛查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行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策略实施报告001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切片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构建与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 解析卷-河南省义马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平行线的证明)汇编综合测评试题(解析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润唇膏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邮政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深圳知识产权保护简易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政府部门文秘岗位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药材种植与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测绘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租房合同范本(标准)
- 仓库盘点流程与库存管理技巧
- 厨房餐厅承包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师德师风》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甘肃高速公路处收费人员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加油站资金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