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桃花源记》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桃花源记》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桃花源记》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桃花源记》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金榜学案】1011版九年级语文上册5.17《桃花源记》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缘溪行 2 渔人甚异之 3 欲穷其林 答案 1 沿着 循着 2 惊异 诧异 此处是 对 感到诧异 3 尽 2 翻译下列句子 1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2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译文 答案 1 从此以后 就不再有探访 桃花源 的人了 2 老人和小孩 都高高兴兴 自得其乐 3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陵人 捕鱼为业b 问 今是何世c 率 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d 后遂无问 津者 解析 选d d项正确停顿应为 后遂无 问津者 4 填空 桃花源记 是 桃花源诗 的序言 本文以 为线索 按 顺序 记叙了渔人发现桃源 的过程 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 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答案 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时间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阅读全文 回答5 8题 5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与外人间隔 隔断 隔绝 b 阡陌交通 互相通达 c 乃不知有汉 副词 竟 竟然 d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介词 对 向 解析 选b 交通 的意思是 交错相通 6 第二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表现桃花源中人快乐生活的是 答案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渔人甚异之 译文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1 句要注意 异 是意动用法 2 句是省略句 皆叹惋 前省略了 听的人 具 在这里是 详细 的意思 答案 1 渔人觉得非常奇怪 2 这个人一一给 他们 详细地说了自己知道的 听的人 都长叹表示惋惜 8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世外桃源有何用意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要联系当时战乱频繁的现实社会和作者对其不满的背景作答 答案 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 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9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阡陌交通 2 便要还家 3 子之哭也 4 苛政猛于虎也 答案 1 交错相通 2 同 邀 邀请 3 你 4 繁重 使人难以忍受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译文 2 今吾子又死焉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1 句是省略句 应把主语补上 还应该注意 乃 和 无论 的古今义的差异 2 句注意补上 死 的原因并显示句子的语气 答案 1 他们 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 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 如今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11 从表达方式看 甲 乙两文都运用了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 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 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主题 答案 记叙 描写 虚构 想像 反衬 对比 12 桃花源人 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解析 从两篇短文表现的主题来回答 甲文主要表现了桃花源景物的优美和人们生活的幸福 乙文中的妇人宁与老虎为伴 死于虎口 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 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 答案 桃花源与世隔绝 远离战乱 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 环境优美 民风淳朴 人们安居乐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