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检测四一、选择题云桂高铁自昆明到南宁,如下图所示,在杨美站接入南宁铁路枢纽时设计了两个初选方案。方案客运线直达南宁站;方案客运线经过南宁南站到达南宁站。读图完成12题。1选择方案的理由主要是()A跨河桥梁较少 B沿途站点较少C建设成本较低 D线路长度较短【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方案虽较方案线路长,但方案可利用原有的铁路,故建设成本较低。【答案】C2与方案相比,实施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导致南宁站的负荷增加B促进南宁城区向西北方向扩展C导致南宁南站的地位下降D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的发展【解析】方案经过南宁南站,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可使南宁站的负荷减轻;方案出南宁站后向西南方向运行,会促使南宁城区向西南方向扩展;方案经过南宁南站,会使南宁南站地位上升,促进南宁南站附近商业发展。【答案】D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南疆铁路东起吐鲁番,西到喀什。读图,回答34题。3南疆地区的村镇主要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土壤 B地形与水源C水源与土壤 D气候与植被4从地形部位看,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A河谷地带 B塔克拉玛干沙漠C山麓冲积扇 D吐鲁番盆地34.【解析】南疆地区气候干旱,山麓和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水源条件好,土壤肥沃,因此地形和水源条件是影响该地村镇、农田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南疆铁路的大部分路段经过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山麓冲积扇地区,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村镇集中。【答案】3.B4.C读全球气候变暖(含预测)示意图,回答56题。5对全球气候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A美国 B中国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解析】四个选项中,美国经济最发达,是能源消耗大国,排放温室气体最多,应该对全球气候变暖负首要责任。【答案】A6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有()A岛屿的面积减小B中亚地区湿度增加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D北欧地区雪线下降【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可能使岛屿面积减小;气候变暖使蒸发量增加,温带地区会变得干旱;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是臭氧层被破坏的结果,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气候变暖会使北欧地区的雪线上升。【答案】A读下面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回答79题。温室气体CO2 CH4N2O1750年浓度(mg/m3) 2800.80.000 291990年浓度(mg/m3)3531.720.000 31年增长率/%0.50.90.25生存期(年)502001217120温室效应强度(CO21)111270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551567.表中所列三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ACO2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CO2在大气中的生存期比N2O短CCO2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气体,而在年增长率、温室效应强度等方面与其他温室气体相比优势不明显,生存期与N2O无法比较。【答案】D8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太阳活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解析】CO2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大气中CO2浓度过大就会产生明显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答案】D9有利于我国减少CO2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禁止砍伐森林,积极植树造林【解析】减少CO2排放量的最合理措施是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改变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大量进口石油,严格限制钢铁工业的发展,禁止砍伐森林都是不可取的。【答案】B2016年3月以来,华北地区一直降水偏少,农业用水短缺现象严重。据此完成1011题。10此次华北地区春季农业用水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水稻种植面积较广B降水较往年偏少C农业生产过程中灌溉效率低D植树造林面积少【解析】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等旱作作物;降水较往年偏少是自然原因;华北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多采用大水漫灌,灌溉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是造成农业用水短缺的人为原因;植树造林面积少不是用水短缺的主要人为原因。【答案】C11面对华北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对渤海水进行淡化,满足农业用水B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C适量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以满足需要D提高灌溉技术,完全采用滴灌技术【解析】渤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城市供水,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灌溉;大力开采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诸多生态问题;增加南水北调的水量属于开源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属于节流措施,但完全采用滴灌技术目前尚不符合我国华北地区农业发展实际。【答案】C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读图,完成1213题。1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聚落有河流经过,取水最方便,发展最快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形成最早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形成最早D丁聚落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规模最大【解析】图中显示丁位于河流下游而航运条件好,且地势较开阔、平坦,利于城市发展,所以规模最大,故D项正确。甲位于河流上游而水量较少、航运能力差,地形狭窄,不利于城市发展,故A项错误;不能判断乙聚落形成时间早晚,故B项不正确;同理,也不能判断丙形成是否最早,故C项错误。【答案】D13若图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A附近区域地势平坦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A BC D【解析】在地势平坦,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的背景下,河流与湖泊间进行水量调节,定期改向。【答案】C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现象。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1416题。年份198519901995200020052010CO2浓度(ppm)330333342350340362pH8.138.128.108.078.098.0214.19852010年间()A海水中CO2浓度不断增加B海水pH持续减小C后5年海水中CO2浓度增加最快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CO2浓度呈负相关【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852010年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有增有减,A、B错;后5年海水中CO2浓度从340增加到362,增加最快,C正确;海水酸化度与海水CO2浓度呈正相关,D错。【答案】C15全球海水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D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解析】海水pH大小与海水CO2浓度呈正相关。造成海水酸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所以全球海水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放的CO2溶于海水,D正确。【答案】D16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A珊瑚礁会消失 B全球酸雨危害减轻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解析】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会导致海水pH持续降低,珊瑚礁(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会逐渐被溶蚀而消失,A正确。【答案】A读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后移动路径图,完成1718题。17有关“天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台风中心位于汕尾与惠州的交界处B受本次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汕尾市C深圳、东莞不受本次台风的影响D台风运行方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解析】本题注意审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深圳、东莞位于台风移动路线附近,受台风外围云系的影响,所以会有狂风、暴雨天气,故选C。【答案】C18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洪涝灾害地质灾害财产损失缓解旱情A BC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风可能带来的危害有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财产损失,而好处为缓解旱情,A正确。【答案】A读“300多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920题。19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解析】图中显示耕地和牧场面积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增强,故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答案】B20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解析】森林和草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此类用地减少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引起旱涝灾害。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自左向右,从上到下B、D、A、C。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洪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道以防内涝。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答案】(1)(自左向右,从上到下)BDAC(2)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洪大堤;整理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22地形对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兰州市平面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塔里木盆地水系和交通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兰州市平面形态特征,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二,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概括塔里木盆地四周城市和交通线路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问,城市的平面形态包括其外部轮廓形状和延伸的方向,从兰州所处的区域环境特征分析,地形是限制该城市向南北方向扩展的主要因素。第(2)问,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形特征,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地形类型等。第(3)问,结合塔里木盆地地形特征和图中城市、交通线路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即可。【答案】(1)形态特征:城市呈狭长分布,大体沿东西方向延伸。原因:受地形影响,城市沿河谷平坦地区延伸。(2)地形特征: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判断依据:河流水系呈向心状。(3)分布特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区。原因: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发达等。23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09年年中起开始不变,世界对一次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是煤炭、石油和生物质能中的某一个,则甲为_,乙为_,丙为_。按使用状况分类,丁属于_。(2)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的能源结构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3)从图中可以看出,2050年后,太阳能成为一次能源中的主力,试分析其优缺点。(4)如果在我国开发太阳能资源,则优先选择在()A西北地区 B四川盆地C海南岛 D华北平原(5)简述上题中该地发展太阳能的优势。【解析】第(1)题,甲是目前一次能源中需求最大的,应为石油;目前对乙的需求也较大,且从1930年开始到2010年左右对乙的需求持续上升,故乙应为煤炭;剩下的丙应为生物质能;丁能源在21世纪以前需求极小,在21世纪及其以后需求上升,按照使用状况分类,丁属于新能源。第(2)题,据图可知目前世界上一次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在消费过程中,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增加会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和气候变化。第(3)题,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可再生;但受天气状况影响大,不稳定。第(4)题,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较丰富。第(5)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且该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稀少,有利于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答案】(1)石油煤炭生物质能新能源(2)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造成全球温度上升和气候变化(3)优点:分布普遍,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供利用的时间长。缺点:受天气和昼夜变化影响大,不连续、不稳定,强度低。(4)A(5)西北地区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地势较平坦开阔,人口稀少,有利于对太阳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24读图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 110 m2,夏季平均为3 900 m2,秋季平均为3 450 m2,冬季平均为1 290m2,湖面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衢州市人民医院冷冻消融技术资格认证
- 徐州市人民医院羊膜腔穿刺术操作资格分级认证
- 亳州市中医院骨髓细胞学检验考核
- 漳州市人民医院高频电发生器原理与安全使用笔试试题
- 台州市中医院内镜中心住院医师培训考核
- 无锡市中医院失禁护理健康教育考核
- 淄博市中医院黄斑部手术操作技能考核
- 宁波市人民医院住院医师年度考核
- 宣城市人民医院注射美容摄影规范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住院医师培训考核
- 职高幼儿保育职业生涯规划书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4章可能性》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 小学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 县中医院妇科重点专科建设汇报
- 全国主要水文站点及雨量观测分布和代码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研发管理(6版)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青钢竹叶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 电测应力应变实验课件ppt
- 民航服务沟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